一种可供氧气预热的垃圾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707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供氧气预热的垃圾处理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供氧气预热的垃圾处理炉。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处理垃圾的方法多采用填埋,由于我国生活垃圾具有热值低、含水多等特点,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除了在填埋过程中产生难闻的气味以外,产生的渗滤液是垃圾填埋技术的难题,渗滤液的产生严重污染地下水,危害人类生存。热处理方式的产物容易处理,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垃圾热处理不断流行开来,热处理炉内部在温度、氧气量、压强和含水量等条件都会影响热处理的效果,由于垃圾的种类繁多,同时处理大量垃圾的条件不易控制,因此难以达到理想的热处理效果,且目前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供氧气预热的垃圾处理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供氧气预热的垃圾处理炉,包括大炉体、小炉体、第一辅助机构和第二辅助机构;

大炉体上设有大炉腔、内循环缓冲腔、第一尾气排放腔和第二尾气排放腔,大炉体上安装有第一内循环导气管,第一内循环导气管连通大炉腔上部与内循环缓冲腔;大炉体上安装有连通第一尾气排放腔的第一排气管;

小炉体上设有依次连通的小炉腔、辅助腔和尾气缓存腔,小炉腔下部连通辅助腔上部,小炉体内安装有连通小炉腔上部与下部的第二内循环导气管,小炉体上安装有连通尾气缓存腔与第二尾气排放腔的第二排气管;

第一辅助机构包括分气装置、除湿箱、多个供热辅助管和第一排杂装置;分气装置包括第一分气管、第二分气管和阻隔块,第一分气管、第二分气管和阻隔块均安装在内循环缓冲腔内,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同轴设置,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第一端位于相互靠近的一侧,阻隔块可移动安装在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之间;除湿箱上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通第一分气管第二端和大炉腔下部;供热辅助管部分位于大炉腔内,供热辅助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尾气排放腔和第二尾气排放腔,第一排杂装置安装在大炉腔底部处;

第二辅助机构包括物料推送装置、第一连通管、第二排杂装置、保温筒、第一供氧管、第二供氧管和第三供氧管;物料推送装置安装在小炉腔底部处,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二分气管第二端与小炉腔下部,第二排杂装置安装在辅助腔底部处,保温筒安装在小炉体外围,保温筒与小炉体之间形成升温辅助腔,第一供氧管、第二供氧管和第三供氧管第一端均与升温辅助腔连通,第一供氧管、第二供氧管和第三供氧管第二端分别连通大炉腔、小炉腔和辅助腔下部,保温筒上安装有连通升温辅助腔的进氧管;

所述可供氧气预热的垃圾处理炉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阻隔块与第一分气管第一端相抵靠;第二工作状态下,阻隔块与第二分气管第一端相抵靠。

优选地,保温筒上安装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位于升温辅助腔内,进氧管连通升温辅助腔上部,第一供氧管、第二供氧管和第三供氧管第一端均与升温辅助腔下部连通。

优选地,螺旋叶片上安装有多个球形凸起。

优选地,供热辅助管相互平行,并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地,供热辅助管下部安装有导热条,导热条长度方向平行于供热辅助管轴向。

优选地,导热条上安装有多个球形凸起。

优选地,阻隔块位于第一分气管轴向上相对的两侧均安装有锥形挡块,锥形挡块与第一分气管轴线重合。

本发明使用时分别向大炉腔和小炉腔内加入垃圾,使小炉腔内处理少量垃圾,这样小炉腔内垃圾反应条件易控制,小炉体处理垃圾效果较好,大炉腔处理的垃圾尾气会进入内循环缓冲腔,内循环缓冲腔中的尾气通过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分别进入除湿箱和小炉腔,通过除湿箱对尾气进行干燥有效减少水分对垃圾处理的影响,通过尾气导入小炉体可以有效提高大炉体尾气处理的效果,通过升温辅助腔简单方便的提高了氧气的热量,提高了垃圾处理过程中能量的利用率,根据大炉腔内水分含量的不同,可以通过阻隔块可以简单有效的调节气体进入除湿箱的量,小炉体的尾气进入供热辅助管,可以有效缓解大炉腔处理垃圾的压力。本发明使用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大量垃圾同时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供氧气预热的垃圾处理炉主视方向大炉体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供氧气预热的垃圾处理炉侧视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供氧气预热的垃圾处理炉,包括大炉体1、小炉体2、第一辅助机构和第二辅助机构;

大炉体1上设有大炉腔11、内循环缓冲腔12、第一尾气排放腔13和第二尾气排放腔14,大炉体1上安装有第一内循环导气管15,第一内循环导气管15连通大炉腔11上部与内循环缓冲腔12;大炉体1上安装有连通第一尾气排放腔13的第一排气管16;

小炉体2上设有依次连通的小炉腔21、辅助腔22和尾气缓存腔23,小炉腔21下部连通辅助腔22上部,小炉体2内安装有连通小炉腔21上部与下部的第二内循环导气管24,小炉体2上安装有连通尾气缓存腔23与第二尾气排放腔14的第二排气管25;

第一辅助机构包括分气装置、除湿箱32、多个供热辅助管33和第一排杂装置34;分气装置包括第一分气管311、第二分气管312和阻隔块313,第一分气管311、第二分气管312和阻隔块313均安装在内循环缓冲腔12内,第一分气管311和第二分气管312同轴设置,第一分气管311和第二分气管312第一端位于相互靠近的一侧,阻隔块313可移动安装在第一分气管311和第二分气管之间;除湿箱32上安装有进气管321和出气管322,进气管321和出气管322分别连通第一分气管311第二端和大炉腔11下部;供热辅助管33部分位于大炉腔11内,供热辅助管33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尾气排放腔13和第二尾气排放腔14,第一排杂装置34安装在大炉腔11底部处;

第二辅助机构包括物料推送装置41、第一连通管42、第二排杂装置43、保温筒44、第一供氧管45、第二供氧管46和第三供氧管47;物料推送装置41安装在小炉腔21底部处,第一连通管42连通第二分气管312第二端与小炉腔21下部,第二排杂装置43安装在辅助腔22底部处,保温筒44安装在小炉体2外围,保温筒44与小炉体2之间形成升温辅助腔441,第一供氧管45、第二供氧管46和第三供氧管47第一端均与升温辅助腔441连通,第一供氧管45、第二供氧管46和第三供氧管47第二端分别连通大炉腔11、小炉腔21和辅助腔22下部,保温筒44上安装有连通升温辅助腔441的进氧管442;

所述可供氧气预热的垃圾处理炉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阻隔块313与第一分气管311第一端相抵靠;第二工作状态下,阻隔块313与第二分气管312第一端相抵靠。

本发明使用时分别向大炉腔11和小炉腔21内加入垃圾,使小炉腔21内处理少量垃圾,这样小炉腔21内垃圾反应条件易控制,小炉体2处理垃圾效果较好,大炉腔11处理的垃圾尾气会进入内循环缓冲腔12,内循环缓冲腔12中的尾气通过第一分气管311和第二分气管312分别进入除湿箱32和小炉腔21,通过除湿箱32对尾气进行干燥有效减少水分对垃圾处理的影响,通过尾气导入小炉体2可以有效提高大炉体1尾气处理的效果,通过升温辅助腔441简单方便的提高了氧气的热量,提高了垃圾处理过程中能量的利用率,根据大炉腔11内水分含量的不同,可以通过阻隔块313可以简单有效的调节气体进入除湿箱32的量,小炉体2的尾气进入供热辅助管33,可以有效缓解大炉腔11处理垃圾的压力。

本实施方式中,保温筒44上安装有螺旋叶片443,螺旋叶片443位于升温辅助腔441内,进氧管442连通升温辅助腔441上部,第一供氧管45、第二供氧管46和第三供氧管47第一端均与升温辅助腔441下部连通,通过螺旋叶片443增加氧气移动路径,可以有效的增加氧气预热效果,螺旋叶片443上安装有多个球形凸起,通过螺旋叶片443上的球形凸起增加螺旋叶片443与氧气接触的面积,进一步增加氧气预热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供热辅助管33相互平行,并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便于为不同位置处垃圾预热,且不易影响垃圾下落。

本实施方式中,供热辅助管33下部安装有导热条,导热条长度方向平行于供热辅助管33轴向,通过导热条增加垃圾预热效果,导热条上安装有多个球形凸起,通过导热条上的球形凸起进一步增加垃圾预热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阻隔块313位于第一分气管311轴向上相对的两侧均安装有锥形挡块,锥形挡块与第一分气管311轴线重合,通过锥形挡块使阻隔块313稳定的调节第一分气管311和第二分气管312的近气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