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割枪的电子自动内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8486阅读:1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割枪的电子自动内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割枪,尤其涉及一种割枪的电子自动内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割枪在点火时通常是通过外置的火源进行点火,比如打火机或火柴等火源,由此点火时或造成对点火人员灼伤等情况,且在室外操作时,由于风较大,难以点着火。在高空作业时,一手拿割枪,一手点火,也会造成人或物品坠落的危险,或者在特殊场所作业时是无法带打火机等火源进入的,造成无法作业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割枪的电子自动内点火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割枪的电子自动内点火装置,包括割枪本体、割嘴和设置于割枪本体的直流放电装置;割嘴包括嘴芯和套设于嘴芯的嘴帽,嘴芯包括依次连接的嘴帽连接丝口、绝缘体和出氧嘴;直流放电装置的一个电极电连接于出氧嘴,另一个电极电连接于嘴帽,嘴帽与出氧嘴之间能够产生电火花。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绝缘体,使出氧嘴与割枪本体之间绝缘,且作为直流放电装置的一个电极;而将嘴帽作为直流放电装置的另一个电极,使得出氧嘴和嘴帽之间能够进行放电,打出电火花进行点火,如此点火能够避免对操作人员的烧伤危害,还能在室外有大风的情况下,依旧顺利点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割枪本体包括把手,直流放电装置设置于把手内。由此,能将直流放电装置隐藏设置于把手内,充分利用把手内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直流放电装置包括导线,把手设有供导线穿出的第四穿孔,割枪本体包括氧气管和汇合头,氧气管连通于汇合头,割嘴连接于汇合头,导线一端连接于直流放电装置的一个电极,另一端依次穿过氧气管、汇合头和割嘴并连接于割嘴内的出氧嘴。由此,能够使出氧嘴与直流放电装置的一个电极相连接,还能使导线隐藏设置于割枪本体内,不裸露在外面,对导线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使结构更加简单合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氧气管管壁设有供导线穿设的第一穿孔,第一穿孔设有密封装置。由此,使导线能够穿入到氧气管内,且能够对第一穿孔进行密封,防止漏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割枪本体包括氧气阀门,氧气阀门位于把手和氧气管之间,氧气阀门侧壁设有加厚部,加厚部内设有供导线穿设的第三穿孔,第三穿孔的一端与氧气阀门靠近氧气管的一端连通,第三穿孔另一端供导线穿入且设有密封装置。由此,能够使导线穿入到氧气管内,且无需较大打改变割枪本体的外观,能够将把手到氧气管这段的导线隐藏在加厚部内,将导线保护起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装置包括孔壁、橡胶垫和螺帽,螺帽螺纹连接于孔壁,橡胶垫设置于孔壁端部,橡胶垫设有供导线穿设的第二穿孔,螺帽一端设有用于将橡胶垫压紧于孔壁的环形挡圈。由此,当螺帽与孔壁之间螺紧时,可以将橡胶垫堵住孔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体为陶瓷管,出氧嘴插设于绝缘体,出氧嘴插入绝缘体内的一端呈锥形状结构,且与绝缘体内壁形成供导线插设的凹部。由此,当导线插入到嘴芯时,会沿着出氧嘴端部的锥形面插入到凹部内,与出氧嘴触碰在一起,使直流放电装置的电极通过导线电连接于出氧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直流放电装置设有用于控制线路通断电的开关。由此,能够控制出氧嘴与嘴帽之间是否产生电火花,进行点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割枪的电子自动内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割枪的电子自动内点火装置的导线穿入氧气管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割枪的电子自动内点火装置的导线穿入氧气管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割枪的电子自动内点火装置,包括割枪本体1、割嘴3和设置于割枪本体1的直流放电装置2。割嘴3包括嘴芯31和嘴帽32,嘴芯31包括依次连接的嘴帽连接丝口33、绝缘体34和出氧嘴35,嘴帽32套设于嘴芯31且螺纹连接于嘴帽连接丝扣33,嘴帽32与嘴芯31之间具有空隙,为混合气体出口,嘴帽连接丝扣33螺纹连接于割枪本体1。其中,割枪本体1、嘴帽32、嘴帽连接丝扣33和出氧嘴35均是以金属材质制成,能够导电。直流放电装置2的一个电极电连接于出氧嘴35,另一个电极电连接于嘴帽32,嘴帽32与出氧嘴35之间能够产生电火花。产生的电火花能够对割枪进行点火。其中,出氧嘴可以是环形嘴或梅花嘴,环形嘴即是两端开口的空心管体结构,梅花嘴即是在空心管体的外壁上环向均布有凹槽,凹槽沿管体轴向方向设置。

其中,割枪本体1可以包括把手11,直流放电装置2固定安装于把手11内。在本实施例中,直流放电装置2可以包括电池和电路板,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连接于电路板,再从电路板引出正极和负极,电路板的负极可以电连接于割枪本体1且靠近把手11处,由于割枪本体1、嘴帽连接丝扣33和嘴帽32均以金属制成,相互之间能够导电,因此嘴帽32与电路板的负极电连接,也就是说,嘴帽32作为直流放电装置2的负极。

直流放电装置2还可以包括导线21,导线21一端可以连接于直流放电装置2的正极,也就是连接于电路板的正极,导线21另一端可以连接于出氧嘴35,由此出氧嘴35作为直流放电装置2的正极,只需接通直流放电装置2的线路即可使出氧嘴35和嘴帽32之间产生电火花来进行点火。其中直流放电装置2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线路通断电的开关22,该开关22可以设置于直流放电装置2的正极处,开关22可以是点动开关。

其中,把手11可以开设有供导线21穿出的第四穿孔12,割枪本体1还可以包括氧气管13和汇合头14,氧气管13一端连通于汇合头14,把手11位于氧气管13另一端;割嘴3连接于汇合头14,也就是说嘴帽连接丝扣33螺接于回合头13。为了使导线21能够电连接于出氧嘴35,导线21从把手11的第四穿孔12穿出后再依次穿入氧气管13、汇合头14和割嘴3并连接于割嘴3内的出氧嘴35。

其中,为了使导线21能够穿入到氧气管13内。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氧气管13管壁可以开设有供导线21穿设的第一穿孔131,第一穿孔131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可以将第一穿孔131进行密封,防止其漏气。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割枪本体1还可以包括氧气阀门15,氧气阀门15位于把手11和氧气管13之间,氧气阀门15侧壁一体成型有加厚部16,加厚部16内可以开设有供导线21穿设的第三穿孔17,第三穿孔17的一端与氧气阀门15靠近氧气管13的一端连通,第三穿孔17另一端供导线21穿入且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可以将第三穿孔17进行密封,防止其漏气。如此,导线21从把手11的第四穿孔12穿出后再穿入到第三穿孔17,越过氧气阀门15进入到氧气管13内。而氧气管13、汇合头14和割嘴3都是相通的,因此,导线21进入到氧气管13后可以直接穿入到割嘴3内的出氧嘴35,并与出氧嘴35连接,使出氧嘴35作为直流放电装置2的正极。

其中,密封装置可以包括孔壁41、橡胶垫42和螺帽43,其中孔壁41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孔壁41的一端开口焊接连通于第一穿孔131;在上述实施例二中,孔壁41的一端开口焊接连通于第三穿孔17。孔壁41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有螺纹部,螺帽43螺纹连接于孔壁41,橡胶垫42设置于孔壁41端部,在本实施例中,橡胶垫42塞设于孔壁41的端部开口,橡胶垫42开设有供导线21穿设的第二穿孔44,螺帽43一端设有用于将橡胶垫42压紧于孔壁41的环形挡圈45。当螺帽43螺紧于孔壁41时,橡胶垫42被环形挡圈45压紧于孔壁41,封住孔壁41的开口,此外,第二穿孔44也受到环形挡圈45的挤压,使第二穿孔44与导线21之间的间隙被压紧,进行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体34为陶瓷管,绝缘体34的外壁可以镀上金属层进行加固,嘴帽连接丝口33的端部插设于绝缘体34一端内,连接处可以通过胶粘进行密封。出氧嘴35插设于绝缘体34另一端内,连接处也可以通过胶粘进行密封,出氧嘴35插入绝缘体34内的一端呈锥形状结构,且与绝缘体34内壁形成供导线21插设的凹部36。由此,当导线插入到嘴芯时,会沿着出氧嘴端部的锥形面插入到凹部内,与出氧嘴触碰在一起,使直流放电装置的电极通过导线电连接于出氧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绝缘体,使出氧嘴与割枪本体之间绝缘,且作为直流放电装置的一个电极;而将嘴帽作为直流放电装置的另一个电极,使得出氧嘴和嘴帽之间能够进行放电,打出电火花进行点火,如此点火能够避免对操作人员的烧伤危害,还能在室外有大风的情况下,依旧顺利点火。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有关若干型号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