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排片下刮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134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排片下刮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排片,特别涉及一种炉排片下刮板。



背景技术:

对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处理是目前及今后面临的严峻问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对生活垃圾减量化作用明显,在我国已有多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排在使用,现有的垃圾焚烧多采用机械式垃圾焚烧炉。

公告号为CN10260703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级液压机械式垃圾焚烧炉及其控制方法,公开了如图1、图2所示的以下内容:

焚烧炉排整体沿纵向分为多个焚烧单元,其中包括末端加长单元,末端加长单元由四排滑动炉排片1、一排翻动炉排片2和三排固定炉排片3组成,其具体排列顺序为滑动炉排片1、翻动炉排片2、固定炉排片3、滑动炉排片1、固定炉排片3、滑动炉排片1、固定炉排片3、滑动炉排片1,滑动炉排片与固定炉排片、翻动炉排片与固定炉排片、翻动炉排片与滑动炉排片均通过炉排片下刮板连接。

在垃圾焚烧炉中炉排片是常用部件,固定、滑动和翻动炉排片分别起着支撑、推进及翻动焚烧炉内生活垃圾的作用。可以说炉排片是构成炉排的核心部件,其质量决定了整个炉排的性能,而炉排片工作在高温、易腐蚀、易磨损的恶劣环境下,因此炉排片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散热设计决定了炉排片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图1中作为连接件的炉排片下刮板底部最容易磨损、腐蚀,一旦该处受损,会使炉排翻动受阻或漏料,因此需要更换整个炉排片下刮板,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排片下刮板,当炉排片下刮板受损时,无需更换整个炉排片下刮板,减少了更换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炉排片下刮板,包括连接板与刮板,连接板、刮板分别与相邻两个炉排片连接,刮板与炉排片接触的底部设有通槽,通槽沿刮板长度方向开设,通槽内插有直长的插板,插板底部露于通槽外,插板侧面设有多道条形肋,通槽内壁设有与条形肋契合的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原刮板作为载体,用载体装配插板,将插板用作刮板,由于插板上的条形肋与通槽内壁上的长槽形状契合,且条形肋与长槽之间存在摩擦阻力,所以将插板插入通槽时,可将插板固定插于通槽内;保持插板底部露于通槽外,是为保证插板能够始终与其他炉排片接触,行使原刮板的功能。

优选的,条形肋沿插板高度方向设置,刮板侧面设有与通槽内部相通的通孔一,插板上设有与通孔一位置对应的卡槽,通孔一内设有伸入卡槽内的卡块,卡块与卡槽形状契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板从通槽底部开口向上插入通槽后,由于条形肋与长槽的配合作用,插板在通槽长度上方上的移动受阻,进一步通过卡块的作用将插板与刮板连为一体,阻止插板在各方向上的移动。

优选的,下刮板侧面还设有浅槽,通孔一设于浅槽内,卡块端部设有连接片,连接片固定于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拆下磨损的插板换上新插板时,只需破坏连接片,即可将卡块从通孔一取出,继而将插板从通槽内取出。

优选的,卡槽开口边缘设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块抵于圆角上时,圆滑的圆角可引导卡块插入卡槽。

优选的,卡块埋于通孔一内,且卡块长度大于卡槽槽底与通孔一的距离,通孔一朝向刮板外侧开口处设有可人为破坏的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封板将卡块封于通孔一内,避免卡块从通孔一中掉出,限制卡块长度大于卡槽槽底与通孔一的距离,是为保证卡块抵于卡槽槽底时仍能连接插板和刮板;当需要取出卡块时,只需人为破坏封板即可。

优选的,卡块上设有朝向刮板外侧的孔洞,孔洞开口小、内腔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孔洞的特殊形状可有利于棒状物的插入和插紧,而后可抽拉棒状物将卡块取出。

优选的,条形肋沿插板长度方向设置,刮板侧面设有与通槽内部相通的通孔一,插板上设有与通孔一位置对应的通孔二,通孔一与通孔二内穿设有金属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形肋横向设置,将插板横向插入通槽后插板无法在通槽高度方向上移动,进一步通过设置通孔二,并用金属丝穿入通孔一、通孔二内,将金属丝两端缠好并打结,即可完成插板与刮板的连接,从而进一步限制插板在各方向上的移动。

优选的,刮板侧面设有多个通孔一,所有通孔一沿刮板长度方向分布,且关于刮板高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多个通孔一对称地布置于刮板上,提高刮板与插板的固定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大大降低了炉排片下刮板更换成本,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便于安装,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焚烧炉的末端加长单元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炉排片下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炉排片下刮板的正视图;

图4为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A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B部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2中炉排片下刮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部放大图;

图11为图9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连接板;1b、长槽;2、刮板;2a、通孔一;2b、浅槽;2c、通槽;3、插板;3a、条形肋;3b、卡槽;3c、圆角;3d、通孔二;4、卡块;4a、连接片;4b、孔洞;5、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炉排片下刮板,如图3所示,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板1与刮板2,刮板2底部开设有通槽2c,通槽2c内插有直长的插板3,即在原刮板2与炉排片接触的底部挖出通槽2c,然后将插板3可拆卸地插入通槽2c内,插板3与刮板2材质相同。通槽2c沿着刮板2长度方向开设,且将刮板2两端打通,通槽2c的长度与刮板2长度相同,通槽2c的槽壁各处厚薄均匀。

如图4所示,插板3两侧一体成型有多道条形肋3a,条形肋3a截面呈弧形,条形肋3a与刮板2的高度方向平行,并在条形肋3a的一侧面上加工出方形或圆形的卡槽3b,且卡槽3b的槽口边缘加工有圆角3c。

如图5、图6所示,通槽2c内壁上设有与条形肋3a形状配合的长槽1b,炉排片下刮板为模具成型,无需在现有炉排片下刮板上另外加工通槽2c、长槽1b等,只需制作对应形状的模具即可批量生产具有上述形状的炉排片下刮板,少数无法通过模具成型的特征可另外加工。刮板2靠近卡槽3b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卡槽3b位置对应的通孔一2a,在通孔一2a内插一根与卡槽3b形状配合的卡块4,当插板3插入通槽2c内某处时,卡块4可插于卡槽3b内,且此时插板3底部仍留有一部分露于通槽2c外。

可使用较短的卡块4,卡块4插至一端抵于卡槽3b槽底时,另一端伸于通孔一2a内,但其长度不够伸至通孔一2a外,用耐火材料如陶土涂抹于通孔一2a的外部开口处形成封板5。在卡块4上加工孔洞4b,孔洞4b内腔为开口小、内腔大的圆台形状,破坏封板5后,用棒状物插入孔洞4b内可将卡块4拉出通孔一2a。

在刮板2两侧各设有一个通孔一2a,两个通孔一2a关于刮板2中央高度方向上的轴线对称。

本实施例中炉排片下刮板2的拆装过程如下:

将插板3从刮板2底部向上插入通槽2c,使条形肋3a与长槽1b一一对应,将卡块4插入通孔一2a中,当插板3插到位时,将卡块4插入卡槽3b中并使卡块4埋入通孔一2a中,用耐火材涂抹在通孔一2a开口处形成封板5,至此完成插板3的安装;

当需要更换插板3时,将封板5敲碎,取出通孔一2a中的卡块4,继而将插板3从通槽2c内抽出,再于通槽2c内安装新的插板3即可。

实施例2

一种炉排片下刮板,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不设置封板5,而是在通孔一2a的外部开口处设置浅槽2b,并在卡块4一端一体设置连接片4a,当卡块4插入通孔一2a时,使用黏合剂将连接片4a固定于浅槽2b内,当需要取出卡块4时,敲碎连接片4a即可。

实施例3

一种炉排片下刮板,如图11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插板3上不设置与通孔一2a位置对应的卡槽3b,而是设置与通孔一2a位置对应的通孔二3d,且通孔一2a贯穿刮板2,可在通孔一2a、通孔二3d内穿设金属丝。通孔一2a可为圆形,也可为方形。可在刮板2两侧各设有一个通孔一2a,两个通孔一2a关于刮板2中央高度方向上的轴线对称,用金属丝串连两个通孔一2a,并将金属丝的两端缠绕、打结,当需要更换插板3时,解开金属丝并将金属丝从通孔一2a中抽出即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