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余热利用热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6186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余热利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利用热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锅炉是指由进风口向炉膛内导入空气,空气与炉膛内的燃料燃烧后,产生高温烟气,利用高温烟气对锅炉内的水箱进行加热,从而产出热水或高温蒸汽的一种装置。由于高温烟气从锅炉的排烟口排出后,其仍然具有较高的温度,如果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且降低了热能的利用率。为此,通常还需要在锅炉的排烟口处加装一个余热利用装置,余热利用装置通常是一个设置在排烟口附近的余热水箱,将排出的烟气导入余热水箱内,从而对余热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产出生产、生活热水。现有的锅炉均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炉膛内后,由于空气温度相对较低,造成炉膛内的燃烧不稳定。同时,现有的余热水箱,由于其内部的换热组件结构不合理,其热利用率仍然较差,无法有效的提取出烟气中的热能。或者是换热组件的结构过于复杂,使换热组件内容易沉积大量的烟尘,导致频繁的维护和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极大的提高锅炉稳定性的锅炉余热利用热风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余热利用热风系统,包括余热水箱和空气加热箱,所述余热水箱内设置第一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分别与余热水箱的出烟管和锅炉的排烟管和连通,所述出烟管上设置引风机;所述空气加热箱的出风管与锅炉的进气口连通,空气加热箱的进风管上设置鼓风机;空气加热箱内设置第二换热组件,所述第二换热组件分别通过出水管和回水管与余热水箱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置循环泵。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布置在余热水箱两侧的换热室,所述排烟管和出烟管分别与两个换热室连通;所述换热室呈长方体状且两个换热室之间设置多根换热火管;所述换热火管的两端分别与换热室连通,换热火管由靠近排烟管的一端向靠近出烟管的一端逐渐变大并斜向下倾斜;所述换热室的底部设置有延伸至余热水箱外的清灰门。

优选的,所述第二换热组件包括横向布置的换热筒,所述换热筒的两端均呈半球形,所述出水管和回水管分别与换热筒的两端连通,所述出风管和进风管的管口分别与换热筒两端的顶点相对;所述换热筒的周面上设置沿换热筒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旋叶片;所述进风管与换热筒相对的管口呈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通过锅炉排出的高温烟气的余热对进入锅炉内的空气进行预热,能够有效的提高锅炉内燃烧的稳定性。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锅炉排出的高温烟气经排烟管进入第一换热组件内与余热水箱中的水进行换热,余热水箱中的水可作为生产、生活热水进行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余热水箱内的水再经过循环泵的抽送进入第二换热组件内与空气进行换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出风管和进气口进入锅炉的炉膛内。和传统锅炉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空气经过预热后温度更高,能够极大的提升炉膛内燃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热风系统,包括余热水箱1和空气加热箱2,所述余热水箱1上通常还设置有向其内部加水的补水口和用于检修的检修门。所述余热水箱1内设置第一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用于高温烟气与余热水箱1内的水进行换热,其具体的结构较多,例如第一换热组件就是一组换热盘管或直接就是一个中空的金属部件。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分别与余热水箱1的出烟管3和锅炉7的排烟管4和连通,所述出烟管3上设置引风机5。所述空气加热箱2的出风管6与锅炉7的进气口连通,空气加热箱2的进风管8上设置鼓风机9。空气加热箱2内设置第二换热组件,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用于空气与热水进行换热,与第一换热组件一样,第二换热组件的结构也较多,最简单的就是一个换热盘管,此处不再一一赘述。所述第二换热组件分别通过出水管10和回水管11与余热水箱1连通,所述回水管11上设置循环泵1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锅炉7排出的高温烟气经排烟管4进入第一换热组件内与余热水箱1中的水进行换热,余热水箱1中的水可作为生产、生活热水进行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余热水箱1内的水再经过循环泵12的抽送进入第二换热组件内与空气进行换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出风管6和进气口进入锅炉7的炉膛内。和传统锅炉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空气经过预热后温度更高,能够极大的提升炉膛内燃烧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性能,更好的做法是,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布置在余热水箱1两侧的换热室13,所述排烟管4和出烟管3分别与两个换热室13连通。所述换热室13呈长方体状且两个换热室13之间设置多根换热火管14。所述换热火管14的两端分别与换热室13连通,多根换热火管14增大了高温烟气与水的换热面积。换热火管14由靠近排烟管4的一端向靠近出烟管3的一端逐渐变大并斜向下倾斜,如图1所示,烟尘可沿着换热火管14由自动滑落,这样一来就能有效的避免烟尘在换热火管14内沉积,降低了发生故障的风险。所述换热室13的底部设置有延伸至余热水箱1外的清灰门15,通过清灰门15可快速的将烟尘掏出。

另外,所述第二换热组件还可以包括横向布置的换热筒16,所述换热筒16的两端均呈半球形,所述出水管10和回水管11分别与换热筒16的两端连通,所述出风管6和进风管8的管口分别与换热筒16两端的顶点相对。这样一来,鼓风机9鼓入的空气就可以沿着换热筒16两端的半球形面平滑的过度至其周侧的表面,使换热筒16与空气的热交换更加的均匀,同理,加热后的空气也更加平稳的向出风管6汇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在所述换热筒16的周面上设置沿换热筒16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旋叶片17,螺旋叶片17优选采用铜或铝合金制成,螺旋叶片17一方面可增大换热面积,另一方面可促进空气沿换热筒16长度方向螺旋状翻滚,进一步促进了空气与换热筒16的热交换。更好的做法还可以是,所述进风管8与换热筒16相对的管口呈喇叭状,从而使得空气的分布更加均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