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热解装置的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5093发布日期:2018-07-20 21:0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热解装置的温控系统,属于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几种工艺,由于其每种技术均存在一定的适用局限性二次污染的风险,加之其处理过程的资源回收率相对不完善造成其回收效益不明显;垃圾热解技术由于其资源化水平高,二次污染小的特点成为垃圾处理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中,对于低温热解装置其控温比较繁琐,特别是在需要阶跃性温控时,现有的温控系统温度跟随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1220402.3,公开了一种低温裂解炉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控制装置和加热系统,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冷却管和加热管,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系统分别与冷却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接并形成环路,所述加热包括电源和功率控制器,所述电源、功率控制器和加热管串联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控制温度;其能够进行高温向低温跳跃式跟随,但其无法将多余热量回收,同时无法快速实现低温向高温跳跃式快速跟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低温热解装置的温控系统,能够回收低温热解炉其余热的方式实现降温,另外,通过外部空气加热和制冷设备实现跳跃式的温度快速跟随。

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热解装置的温控系统,包括低温热解炉,及安装于低温热解炉内侧的低温加热器;所述低温热解炉其入料口设置有至少两换热仓;所述换热仓为夹层结构;所述换热仓其外夹层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每一所述进气口通过一气阀连接到排烟管;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到抽气机;所述低温热解炉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到加热器和制冷器;所述加热器和制冷器分别通过电磁阀连接到送风机;所述低温加热器、气阀、抽气机、加热器、制冷器、电磁阀和送风机分别通过驱动器连接到控制柜内侧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电连接安装于低温热解炉内侧的温度感应器;所述控制器还电连接有显示器和调温键盘。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温度感应器分别设置于低温热解炉内侧的多个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包括与低温热解炉联通的第一仓体;所述第一仓体内侧安装有电热管加热器;所述制冷器包括与低温热解炉联通的第二仓体;所述第二仓体内侧安装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其入口和出口通过循环泵连接到冷凝仓。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仓底部设置有阀板。

进一步地,所述调温键盘包括数字键盘、温度修改确认键盘和时间段修改确认键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热解装置的温控系统,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其能够回收低温热解炉其余热的方式实现降温,另外,通过外部空气加热和制冷设备实现跳跃式的温度快速跟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热解装置的温控系统,包括低温热解炉1,及安装于低温热解炉内侧的低温加热器2;所述低温热解炉其入料口设置有至少两换热仓3;所述换热仓3为夹层结构;所述换热仓3其外夹层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每一所述进气口通过一气阀10连接到排烟管4;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到抽气机5;所述低温热解炉1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到加热器6和制冷器7;所述加热器6和制冷器7分别通过电磁阀8连接到送风机9;所述低温加热器2、气阀10、抽气机5、加热器6、制冷器7、电磁阀8和送风机9分别通过驱动器连接到控制柜内侧的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还电连接安装于低温热解炉内侧的温度感应器12;所述控制器11还电连接有显示器13和调温键盘14。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感应器12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温度感应器12分别设置于低温热解炉1内侧的多个高度。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6包括与低温热解炉联通的第一仓体61;所述第一仓体61内侧安装有电热管加热器62;所述制冷器7包括与低温热解炉联通的第二仓体71;所述第二仓体71内侧安装有散热器72;所述散热器72其入口和出口通过循环泵73连接到冷凝仓74。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仓3底部设置有阀板15。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温键盘14包括数字键盘141、温度修改确认键盘142和时间段修改确认键盘143。

工作时,通过调温键盘可设置某一时间阈值内,温度处于某一数值,其可通过加热器在不加温条件下,将空气送至低温热解炉;当从低温向高温跳跃时,通过加热器配合低温加热器快速加热,当需要高温向低温初步跳跃时,通过调节气阀打开个数,将热量回收预热,当需要高温向低温深入跳跃时,配合制冷器进入深入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热解装置的温控系统,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其能够回收低温热解炉其余热的方式实现降温,另外,通过外部空气加热和制冷设备实现跳跃式的温度快速跟随。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