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点烟器及电子点烟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0517发布日期:2018-08-24 17:47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点烟器及电子点烟器系统。



背景技术:

吸烟主要是吸收烟草中的尼古丁和烟草本身的一些香味来达到满足感,且烟支通过燃烧产生尼古丁,附带含有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而有害健康的主要成分来自于燃烧所产生的焦油等物质。现有一种能够使烟支无需点燃,通过加热片加热烟丝,蒸发出尼古丁以及香料,以得到与抽真烟一样的真实烟草香味和口感的电子点烟器。

但目前电子点烟器在使用时,烟支需要整支插入到电子点烟器的加热片上加热以使烟支能完全利用,燃烧完后的烟支需要从加热片上取下,而在取出的过程中存在烟支取出不畅且容易导致发热片损伤或折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烟支取出不畅且容易导致发热片损伤和折断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烟支取出且有利于保护发热片的电子点烟器。

一种电子点烟器,包括外壳其内形成有用于加热烟支的发热腔;发热组件,收容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发热腔连通,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座及设置于所述发热座上且伸入所述发热腔的发热片;以及推烟组件,所述推烟组件包括滑块以及与所述滑块连接的推动部;其中,所述滑块收容于所述发热腔内,所述推动部沿所外壳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滑块在所述推动部的驱动下,在所述发热腔内于靠近所述发热座的加热位置与远离所述发热座的取烟位置之间来回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部包括移动端及连接端,所述移动端沿所述外壳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连接端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端上还设置有防滑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外壁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外壳轴线方向纵长延伸,所述移动端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接端穿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沿外壳轴线方向上形成有第一限位边与第二限位边,所述移动端与所述第一限位边抵接时所述滑块处于加热位置,所述移动端与所述第二限位边抵接时所述滑块处于取烟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底壁以及沿所述底壁周边向远离所述发热座方向上形成的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滑块侧壁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烟支的容烟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烟杯,所述烟杯包括吸嘴部及吸杆部,所述所述吸杆部收容于所述外壳内并支撑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吸杆部连通于所述吸嘴部与所述容烟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沿所述外壳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滑块沿所述加热位置与所述取烟位置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套筒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力及控制装置,所述电力装置用以给所述发热片提供电能,所述控制装置用以控制所述发热片的发热与关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点烟器系统,包括上述的电子点烟器以及用于收纳所述电子点烟器的充电盒,所述充电盒内形成有与所述电子点烟器配合的充电部。

上述的电子点烟器,采用推动部推动滑块,滑块推动烟支向远离发热座的方向移动,推动过程中滑块在壳体内壁的导向作用下行进不会损伤发热片,且使烟支与发热片接触减少易于取出烟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点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点烟器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点烟器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电子点烟器烟杯被推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电子点烟器烟杯被推出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推烟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子点烟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点烟器100,包括烟杯10、外壳20、推烟组件30、以及发热组件50。其中,外壳20内形成有用于加热烟支的发热腔21,烟杯10沿外壳20轴线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外壳20的一端并与发热腔21连通,用于允许烟支插入发热腔21内加热,以供使用者吸食。发热组件50收容于发热腔21内,且包括发热座51及设置于发热座51上的发热片53。推烟组件30包括滑块31以及与滑块连接的推动部33。其中滑块31收容于发热腔21内,推动部33沿外壳20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外壳20上,滑块31在推动部33的驱动下,滑块31可以在发热腔21内于靠近发热座51的加热位置(如图1、图3所示)与远离加热座51的取烟位置(如图4、图5所示)之间来回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点烟器100,采用推动部33推动滑块31,滑块31推动烟支200向远离发热座51的方向移动,推动的过程中滑块31可以在壳体20内壁的导向作用下行进不会弯曲损伤发热片,且将烟支200推至如图5所示的取烟位置时,烟支200与发热片53的接触减少更易于取出烟支200。

参见图5、图6,在第一实施例中,推动部33包括移动端331及连接端333,移动端331设置在外壳20上并可在外力作用下沿外壳20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即图5中的上下方向移动;连接端333传动连接于移动端331与滑块31之间,用于将移动端331的作用力传递至滑块31,以驱动滑块31跟随推动部33同步同向移动。

进一步地,移动端331上设置有防滑凸起3335,用于增大推动连接端331时的摩擦力。

参见图6,滑块31包括底壁311以及沿底壁311周边向上形成的侧壁312,底壁311与侧壁312形成一个容烟腔313(参见图5),烟支能够插入到容烟腔313内,以实现滑块31的底壁311承载烟支。即滑块31可实现由加热位置移动至取烟位置的过程中推动烟支向远离发热座51的方向移动。

参见图5,烟杯10包括烟嘴部11及吸杆部13。吸杆部13连通于吸嘴部11与容烟腔313之间,且烟嘴部11、吸杆部13以及容烟腔313共同连通形成吸烟通道,使用者通过咬住吸嘴部11即可吸食烟支。

请继续参见图3,电子点烟器100还包括为滑块31进行导向的套筒60,套筒60沿轴线方向设置在外壳20的内部且套设在滑块31外,以对滑块31的起导向作用。滑块31可以在套筒60的导向作用下在加热位置与取烟位置之间来回移动。

参见图5,外壳20的外壁面上开设有滑槽210,滑槽210沿外壳20轴线方向纵长延伸,移动端331可滑动的收容于滑槽210内。滑槽210沿外壳20轴线方向上形成有第一限位边2101与第二限位边2102,第一限位边2101靠近发热座51,第二限位边2102远离发热座51。其中,连接端333是穿过滑槽210与滑块31连接。当移动端331与第一限位边2101抵接时滑块31处于加热位置(如图1、图3所示),推动移动端331向第二限位边2102移动,当移动端331与第二限位边2102抵接时滑块31处于取出位置。

请参见图1,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电子点烟器100还包括电力及控制装置40,电力装置用以存储电能并给发热片53发热提供电能,控制装置用以控制发热片53的发热与关闭。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设有控制开关41,按压开关41即可实现发热片53的发热与关闭。

请参见图2,电子点烟器100还包括支撑座70,支撑座70的一端面向并设置于电力及控制装置40上,电力及控制装置40支撑支撑座70;支撑座70的另一端面向并支撑发热座51与发热片53。

使用时,滑块31需提前置于加热位置,将烟支装填到杆部13内,然后将烟杯10连同烟支一起放入外壳20内部(如图5),直到吸杆部13与滑块31抵接,也就是吸杆部13支撑于滑块31上,完成烟支装填达到电子点烟器100中。同样的,需要取出烟支时,推动推动部33,推动部33带动滑块31向取烟位置移动,滑块31的侧壁312推动烟杯10的吸杆部13,直到滑块31到达取出位置,取出烟杯10及烟支。

请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电子点烟器300,第二实施例电子点烟器300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点烟器100区别在于省略了烟杯10,在第二实施例中,烟支200的一端直接插入到发热腔21中并收容于容烟腔313内,即烟支200承载滑块31内,使得烟支200可随滑块31在推烟组件30的作用下在加热位置与取烟位置之间来回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点烟系统,包括上述的电子点烟器100或300以及用于收纳电子点烟器100或300的充电盒(图未示),充电盒内形成有与电子点烟器100或300相配合的充电部,电子点烟器100或300的电力及控制系统40的远离壳体20的一端设有充电口44(参见图6),充电盒的充电部能够插入到充电口44中对电子点烟器100进行充电。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