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流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5039发布日期:2018-09-18 21:1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锅炉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流化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具有两种给煤方式,分别为前墙给煤和后墙返料器给煤,前墙给煤一般采用给煤器给煤,往往会出现磨损较严重,时常需要定期对给煤器进行维修,后墙给煤往往采用返料器给煤主要是除了能将未燃尽的飞灰物流返回到炉膛内重新燃烧还能防止在前墙给煤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给煤的情况,同时还防止给料不足床温达不到要求的现象,返料器对飞灰进行返料时会涉及到飞灰的温度被降低,空气流化过程中通入的空气量只能满足极小一部分的循环灰燃烧被“推回”炉膛进行循环气化,另外煤灰需要重新升温,在进入炉膛升温的过程中飞灰无法及时燃烧导致加工成本增加,会进一步导致床温上升比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流化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流化系统,包括返料装置和流化风机,流化风机上设置有空气总管,空气总管分为空气支管Ⅰ和空气支管Ⅱ,所述空气支管Ⅰ与蒸汽支管Ⅰ汇接后连接于返料装置上。

本发明的新型流化系统,所述空气支管Ⅱ与蒸汽支管Ⅱ汇接后连接于返料装置上。

本发明的新型流化系统,所述蒸汽支管Ⅰ和蒸汽支管Ⅱ另一端汇接为蒸汽总管,所述空气总管上设置有阀门A。

本发明的新型流化系统,所述空气总管上设置有测压装置和测温装置。

本发明的新型流化系统,所述蒸汽总管上设置有测压装置,蒸汽支管Ⅰ和蒸汽支管Ⅱ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计。

本发明的新型流化系统,所述空气支管Ⅰ和空气支管Ⅱ上分别设置有阀门B。

本发明的新型流化系统,所述阀门B为闸阀。

本发明的新型流化系统,所述蒸汽支管Ⅰ和蒸汽支管Ⅱ上设置有阀门C。

本发明的新型流化系统,所述阀门C为截止阀。

本发明的新型流化系统,所述阀门A为蝶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新型流化系统,可以在空气流化与蒸汽流化中进行切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流化系统,节约成本;另外增加蒸汽代替空气后,炙热的碳在高温情况下与水蒸气产生复分解反应。有利于快速提高煤气热值,且水蒸气内不含有氧气成分,在返料器内不会与煤气、原料出现二次燃烧;大大降低返料器高温“结焦”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分析。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返料装置;2流化风机;3阀门A;4空气总管;5空气支管Ⅰ;6空气支管Ⅱ;7蒸汽总管;8蒸汽支管Ⅰ;9蒸汽支管Ⅱ;10测压装置;11测温装置;12流量计;13阀门B;14阀门C。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返料装置1和流化风机2,流化风机2上设置有空气总管4,空气总管4分为空气支管Ⅰ5和空气支管Ⅱ6,所述空气支管Ⅰ5与蒸汽支管Ⅰ8汇接后连接于返料装置1上,所述空气支管Ⅱ6与蒸汽支管Ⅱ9汇接后连接于返料装置1上,所述蒸汽支管Ⅰ8和蒸汽支管Ⅱ9另一端汇接为蒸汽总管7,所述空气总管4上设置有阀门A3,阀门A3为蝶阀,所述空气总管4上设置有测压装置10和测温装置11,测压装置10随时监控管道内的压力,测温装置11实时监测管道内的温度,所述返料装置1用U型结构。

本发明的新型流化系统,所蒸汽总管7上设置有测压装置10,测压装置10随时监控管道内的压力,蒸汽支管Ⅰ8和蒸汽支管Ⅱ9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计12,流量计12随时监控工作中蒸汽的流量。

本发明的新型流化系统,所空气支管Ⅰ5和空气支管Ⅱ6上分别设置有阀门B13,所阀门B13为闸阀,空气支管Ⅰ5与蒸汽支管Ⅰ8汇接前后端均设置有阀门B13,所述空气支管Ⅱ6与蒸汽支管Ⅱ9汇接前后端也均设置有阀门B13。

本发明的新型流化系统,所蒸汽支管Ⅰ8和蒸汽支管Ⅱ9上设置有阀门C14,所阀门C14为截止阀,其作用为切断,蒸汽和空气切换时开闭相应的阀门。

利用空气流化时,打开阀门A3、阀门B13,流化风机2对空气总管4进行通气,由于循环灰的温度高达800℃~900℃左右,通入的空气在返料器内部形成燃烧的“红灰”工况,由于循环灰量较大,且通入的空气量只能满足极小一部分的循环灰燃烧就被“推回”炉膛进行循环气化;转化为蒸汽流化时,关闭阀门A3打开阀门C14,汽进行流化,而增加蒸汽代替空气后,炙热的碳在高温情况下与水蒸气产生复分解反应,有利于提高煤气热值,且水蒸气内不含有氧气成分,在返料器内不会与煤气、原料出现二次燃烧;大大降低返料器高温“结焦”可能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只是作为一个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