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8374发布日期:2018-10-09 20:02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降低氮氧化物产生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燃气灶具的燃烧器,一般都设置在外圈火盖和内圈火盖,其中内圈火盖一般呈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侧壁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圆形内火孔,这些内火孔一般与水平面具有夹角,夹角为20~40度。这种燃烧器工作时,内环火焰明显斜向外喷出,与锅底接触时形成环状的加热圈,因此,容易导致锅底加热不均匀。另外这种燃烧器的内环燃气由于不经过缓冲直接从内圈火盖的火孔中喷出,因而火孔处的空气流速较快,内环火焰不易稳焰,也容易造成燃烧不充分,燃烧过程中产生较多的CO和NOX等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的气体。同样地,外环火盖一般呈环状,包括有环状顶壁及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有外环混气室,外环壁上设置有外火孔,外火孔同样与水平面具有夹角,但这类燃烧器仍然容易影响它的一次空气的吸入,一次空气不足,燃烧时就会出现黄火,燃烧不充分进一步会导致烟气一氧化碳超标,另外,这类燃烧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火焰不均(如火焰有长短,加热不均匀) 的问题,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到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燃气具有的效能和排放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达到低NOX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灶具的燃烧器达到低NOX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提高燃烧器的均匀燃烧性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混气室和覆盖在混气室上的环状火盖,所述火盖上开有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上还设有邻近所述火孔的空气孔,所述基座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空气孔的空气腔室,所述空气腔室独立于所述的混气室,并被至少一个分隔壁沿周向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腔室,每个独立腔室均连通有独立的空气引射管,在所述空气引射管的入气口端设置有相适配的喷嘴。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气孔(2,2’,2”)位于所述火孔的上方或下方。

更进一步地,在火盖的混气室外围设置空气通道,该火盖可以为外环火盖也可以为内环火盖,当为外环火盖时,所述火盖包括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外环火盖,所述外环火盖的环状顶壁及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有外环混气室,所述外环火盖外环壁上设有多个外环火孔,所述基座上设有连通所述外环混气室的外环燃气通道,所述空气腔室设置在所述外环混气室的外围。该空气腔室通过空气引射管和喷嘴喷射出空气,当燃气混合气离开外环火孔燃烧时,空气引射管喷出的空气供给外环火孔,为燃气提供了充足的二次空气,保证燃气混合气充分燃烧,提高了热效率;同时,各空气引射管均能对独立调节引射量,保证各独立腔室的空气量可以根据外环火盖燃烧火焰状态来调节二次空气的量来调节火焰长度,从而达到减低氮氧化物的同时提高燃烧的热均匀性。

为了降低外环火孔根部的温度,降低氮氧化物的产生,所述空气孔进气端位于所述外环壁的下端面上、所述空气孔出气端位于所述外环火孔下部的外环壁上。

同样为了降低外环火孔根部火焰的温度,降低氮氧化物的产生,空气孔与外环火孔的排布也可以有如下排布设置:所述空气孔的出气端和所述外环火孔的出火口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空气孔的轴线与所述外环火孔的轴线形成有一夹角α为1.5~2度。

最好地,所述空气孔的出气端和所述外环火孔的出火口在一条直线上。

还可以为,所述空气孔的出气端和位于相邻两个外环火孔的出火口之间。

为了使得外环火孔的火焰稳定,起到稳焰的作用,使得整个外环火盖的火焰更加稳定,防止脱火现象的产生,所述外环火孔的下方间隔设置有与所述外环混气室相连通的稳焰孔,所述稳焰孔与外环火孔沿周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火盖还包括有内环火盖,所述内环火盖的顶面内壁与环形内壁形成中心混气室,所述内环火盖的环形内壁开设有连通外界中心混气室的内环火孔。内环火盖为筒状火盖,当然也可以为环状火盖,中心混气室的外围设置有同外环火盖一样的空气腔室,内环火孔的下方也同样可以设置空气孔,从而提高内环火盖燃烧的热均匀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至少两个空气引射管来独立控制空气腔室的空气量,每一独立腔室的空气量能根据火盖火孔的火焰长短和氮氧化物含量来确定引射喷嘴的直径,通过不同的喷嘴直径控制不同段的空气量以达到均匀燃烧,火焰均匀,加热均匀以及氮氧化物含量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上的混气室和设置在混气室上的环状火盖,该环状火盖可以为外环火盖7也可以为内环火盖9,本实施例以外环为盖为主展开详细描述,外环火盖7的环状顶壁71及自该环状顶壁71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72、外环壁73之间形成有外环混气室74,外环火盖7外环壁73上设有多个外环火孔75,外环火盖7上还设有位于外环火孔75上方或下方的空气孔2,基座1上设有连通外环混气室74的外环燃气通道750,基座1于混气室外围形成有连通空气孔2的空气腔室3,同时空气腔室3被间隔布置的三个径向分隔壁4分隔成三个独立腔室31,空气腔室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对应于每个独立腔室31 的空气引射管5以及与空气引射管5的入气口端相适配的喷嘴6。利用三个空气引射管5 来独立控制空气腔室3的空气量,每一独立腔室31的空气量能根据外环火盖7火孔的火焰长短和氮氧化物含量来确定引射喷嘴6的直径,通过不同的喷嘴6直径控制不同段的空气量以达到均匀燃烧,火焰均匀,加热均匀以及氮氧化物含量低的目的。

其中,空气孔2进气端位于外环火盖7外环壁73的下端面上、空气孔2出气端位于外环火孔75下部的外环壁73上。为了降低外环火孔75根部的温度,降低氮氧化物的产生,空气孔2与外环火孔75的排布方式最好为空气孔2的出气端和外环火孔75的出火口在一条直线上。另外,为了使得外环火孔75的火焰稳定,起到稳焰的作用,使得整个外环火盖7的火焰更加稳定,防止脱火现象的产生,外环火孔75的下方间隔设置有稳焰孔8,稳焰孔8与外环火孔75沿周向间隔分布。

而基座1的中心设置有内环火盖9,内环火盖9的顶面内壁91与环形内壁92形成中心混气室93,内环火盖9的环形内壁92开设有连通外界中心混气室93的内环火孔94,基座1上设有连通中心混气室93的中心燃气通道40,其中,中心燃气通道40连通第一引射管20,外环燃气通道750连通第二引射管30;当然内环火盖9也可以为环状火盖,中心混气室93的外围设置有同外环火盖7一样的空气腔室3,内环火孔94的下方也同样可以设置空气孔2,从而提高内环火盖9燃烧的热均匀性。最后,外环混气室74的侧部均布有四个与大气相通的二次进风口10,空气从二次进风口10进入混气室后既能补充外环火盖7上的外环火焰,又能补充到内环火盖9上的内环火焰。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似,区别在于:空气孔2’的出气端和外环火孔75’的出火口交错设置,空气孔2’的轴线与外环火孔75’的轴线形成有一夹角α为1.95度,如图6所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似,区别在于:空气孔2”的出气端和位于相邻两个外环火孔75”的出火口之间,如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均以外环混气室及外环火盖为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同样也可以用于内环混气室(或中心混气室)及内环火盖(或中心火盖)的实施例,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