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锅炉及其尾气散热与出水口密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79142发布日期:2019-04-12 23:38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燃气锅炉及其尾气散热与出水口密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锅炉,尤其涉及一种燃气锅炉及其尾气散热与出水口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烧热水的锅炉根据热源的不同分为电锅炉、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通过气体燃料燃烧产生燃料给水进行加热。燃气锅炉的基本结构包括水箱和给水箱内的水加热的燃烧炉,燃烧炉设有烟气排放管、空气进入口和燃气入口,水箱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同出水管道密封连接在一起而实现将水箱内的水排出。

现有的燃气锅炉存在以下不足:在燃烧过程产生燃烧不充分导致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时,不能够将一氧化碳进行处理掉;燃烧炉排出的尾气的温度较高,而对尾气进行除尘的布袋所能够承受的温度低于尾气的温度,为了使得达到布袋的温度能够降到布袋所能够承受的范围,现有的方式为延长炉子的尾气排出口和布袋的距离,已即现有的尾气降温方式没有对尾气的热量进行利用;出水口同出水管道之间的密封为在二者之间设置密封圈,然后通过使出水管道靠拢出水口挤压密封圈来实现出水管道和出水口密封,当安装完成后出水管道和出水口是固定住的,在产生泄漏后需要进行二次密封以堵漏时则需要将固定出水管道的相关机构松开,从而导致密封时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尾气对气体燃料进行加热以实现尾气热量利用的燃气锅炉,解决了现有燃气锅炉的尾气的热量没有被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旨在第一个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够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被除去的燃气锅炉,解决了现有的燃气锅炉不能够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旨在进一步提供一种出水口产生泄露时无需送到出水管道即能够进行堵漏的燃气锅炉,解决了现有的燃气锅炉的出水口产生泄露是需要松开出水管道才能够进行重新密封的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燃气锅炉,包括水箱和给水箱内的水加热的燃烧炉,所述燃烧炉设有烟气排放管、空气进入口和燃气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排放管外套设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外套设有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和尾气排放管之间形成内气室,所述内气室内设有以烟气排放管中心线为中心线的螺旋片,所述螺旋片在所述内气室内形成螺旋形燃料流道,所述燃气通道的一端同所述燃气入口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气泵的出口连接在一起,所述烟气排放管位于所述内套管内的部分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形成外气室,所述外气室的一端同所述空气进入口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鼓风机的出口连接在一起。使用时,气体燃料通过气泵吹入内套管、然后沿着螺旋形燃料流道前进到燃气入口到达燃烧炉内,空气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吹入外套管,然后沿着外气室到达空气入口进入燃烧炉,在燃烧炉内燃料和空气燃烧产生热量而对水箱进行加热。由于尾气排放管位于所述内套管内的部分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故燃料流经流道时同尾气排放管内的尾气产生热交换,使得燃料被升温,燃料被升温后则更加有利于燃烧,从而起到对尾气热量进行回收的作用。进一步第设置外套管于内套管外,使空气经外套管输入燃烧炉,使得空气对燃料起到保温的作用,燃料散失的燃料被参与燃烧的空气吸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燃气流道设置为螺旋形,在直线距离不变时增加了流道的长度,从而增加了燃料同尾气进行热交换的时间,热交换时间长则被利用的热量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内套管内的气体燃料的前进方向同所述烟气排放管内的烟气的排出方向相反。热交换效果好。

本发明还包括若干连通所述烟气排放管内部空间和外气室的气道。能够使得空气输送如燃烧炉的过程中有部分进入烟气排放管内对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进行燃烧,从而起到除一氧化碳的作用。实现了第二个发明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气道包括设置在烟气排放管上的烟气排放管部气孔和仅位于内套管与螺旋片内的内套管部气孔。能够方便地实现气孔和燃气通道之间的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水箱设有朝向开口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通过限位环支撑在所述出水口上,所述出水口、限位环和出水管道之间形成沿出水口周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限位环上套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分布的上密封侧壁、连接壁和下密封侧壁,所述连接壁上套设有按压在上密封侧壁上的上支撑环和按压在下密封侧壁上的下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之间设有若干沿密封环周向分布的朝向连接壁移动时驱动上支撑环与下支撑环沿上下方向分开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远离连接壁的一端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密封滑动套设有缸体,所述缸体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设有朝向缸体内部开启的单向阀,所述缸体同所述出水口固定在一起。使用时通过给缸体内充气去驱动挤压块朝向连接壁移动即增加插入深度,挤压块驱动上下支撑环沿上下方向分开,上支撑环向上移动配合出水口而夹持住上密封侧壁,使得上密封侧壁同出水口的端面密封连接在一起,下支撑环向下移动配合出水管道而夹持住下密封侧壁,使得下密封侧壁同出水管道的端面密封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出水口和出水管道的对接处的密封。当使用一段时间又产生泄漏时,通过进一步给缸体内充气以来进一步增加挤压块的插入深度来提高挤压上下密封侧壁的力来二次密封住即可,因此无需移动出水管道和出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设有出水口部外翻边,所述出水口部外翻边上设有上竖通孔,所述缸体的上表面上设有上螺纹孔,所述出水口通过穿过所述上竖通孔螺纹连接在所述上螺纹孔的上锁紧螺栓同缸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水管道设有出水管道部外翻边,所述出水管道部外翻边上设有下竖通孔,所述缸体的下表面上设有下螺纹孔,所述出水管道通过穿过所述下竖通孔螺纹连接在所述下螺纹孔的下锁紧螺栓同所述缸体连接在一起。固定时方便,缸体还能够起到固定出水口和出水管道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有的缸体的进气孔都同同一根进气管连接在一起。充气时通过给进气管充气即能够同时给所有的缸体充气,进行充气时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块和上支撑环之间为锥面配合,所述挤压块和下支撑环之间为锥面配合。挤压块撑开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时的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块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限位孔,所述上支撑环上设有穿设在所述长条形限位孔内的上支撑环部限位销,所述下支撑环上设有穿设在所述长条形限位孔内的下支撑环部限位销。能够防止挤压块穿设沿密封环周向的移动而导致驱动杆和缸体之间产生偏磨。

作为优选,所述长条形限位孔设置在所述挤压块远离缸体的一端上。布局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的下端面上设有沿出水口周向延伸的出水口部限位环槽,所述出水管道的上端面上设有沿出水管道周向延伸的出水管道部限位环槽,所述限位环的上端穿设在所述出水口部限位环槽内、下端穿设在所述出水管道部限位环槽内。能够提高安装是的方便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气锅炉尾气散热与出水口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尾气散热方法为:在烟气排放管上设导热材料制作而成的置散热段,在散热段外设置环绕在散热段是的内气室,在内气室外设置环绕在内气室外的外气室,内气室内形成螺旋形燃料流道,气体燃料通过螺旋形燃料流道输入燃气入口,空气经外气室输入空气进入口,从而通过燃气吸收烟气排放管内尾气的热量而实现给尾气散热和通过空气给内气室内的燃气保温以防止尾气热量流失而浪费;出水口密封的方法为:第一步、将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套设到连接壁上;第二步,将密封环套设到限位环上,第三步,将出水口和出水管道对接且固定在一起,出水口和出水管道夹持住限位环;第四步、将若干个挤压块插入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之间且使挤压块沿密封环的周向分布;第五步、将套设在驱动杆上的缸体同出水口固定在一起;第六步、通过进气孔给缸体内充气,缸体内气压的升高驱动挤压块朝向连接壁移动,从而使得上支撑环向上移动配合出水口而夹持住上密封侧壁,使得上密封侧壁同出水口的端面密封连接在一起,下支撑环向下移动配合出水管道而夹持住下密封侧壁,使得下密封侧壁同出水管道的端面密封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第五步中将套设在驱动杆上的缸体同出水口和出水管道都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缸体还起到对出水管道和出水口进行固定的作用;第六步中所有的缸体的进气孔都同同一根进气管连接在一起,通过给进气管充气而完成一次性给所以的缸体的充气。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尾气排放管位于内套管内的部分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故燃料流经流道时同尾气排放管内的尾气产生热交换,使得燃料被升温,燃料被升温后则更加有利于燃烧,从而起到对尾气热量进行回收的作用。进一步第设置外套管于内套管外,使空气经外套管输入燃烧炉,使得空气对燃料起到保温的作用,燃料散失的燃料被参与燃烧的空气吸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燃气通道设置为螺旋形,在直线距离不变时增加了流道的长度,从而增加了燃料同尾气进行热交换的时间,热交换时间长则被利用的热量增加;产生泄露时无需相对合拢出水管道和出水口即能够再次被密封住,故进行堵漏时不需要移动出水管道;进行堵漏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燃气锅炉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的燃气锅炉的出水口和出水管道的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水箱1、出水口12、出水口部限位环槽121、出水口部外翻边13、上锁紧螺栓14、燃烧炉2、烟气排放管21、空气入口22、燃气入口23、内套管24、内气室241、螺旋片242、螺旋形燃料流道243、气泵244、外套管25、外气室251、鼓风机252、气道26、烟气排放管部气孔261、内套管部气孔262、出水管道3、限位环31、出水管道部限位环槽32、安装槽33、出水管道部外翻边34、下锁紧螺栓36、密封环4、上密封侧壁41、连接壁42、下密封侧壁43、上支撑环5、上支撑环部限位销51、下支撑环6、下支撑环部限位销61、挤压块7、驱动杆71、缸体72、进气孔73、单向阀74、长条形限位孔76、进气管7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包括水箱1和给水箱内的水加热的燃烧炉2。水箱1设有朝下开口的出水口12。出水口密封连接有出水管道3。

燃烧炉2设有烟气排放管21、空气入口22和燃气入口23。烟气排放管外套设有内套管24。内套管外套设有外套管25。内套管和尾气排放管之间形成内气室241。内气室内设有以烟气排放管中心线为中心线的螺旋片242。螺旋片在内气室内形成螺旋形燃料流道243。燃气通道的一端同所述燃气入口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气泵244的出口连接在一起。烟气排放管位于所述内套管内的部分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形成外气室251。外气室的一端同所述空气入口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鼓风机252的出口连接在一起。内套管内的气体燃料的前进方向同烟气排放管内的烟气的排出方向相反,具体为气体燃料为在螺旋形燃料流道内螺旋向下前进,而烟气为在烟气排放管内由下向上行进。烟气排放管和外气室浙江通过若干气道26连通。气道包括设置在烟气排放管上的烟气排放管部气孔261和仅位于内套管与螺旋片内的内套管部气孔262。

本发明的燃烧炉的尾气散热方法为:气体燃料通过气泵吹入内套管、然后沿着螺旋形燃料流道前进到燃气入口到达燃烧炉内,空气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吹入外套管,然后沿着气道前行最后经空气入口进入燃烧炉,在燃烧炉内燃料和空气燃烧产生热量而对被焚烧问题进行燃烧。由于尾气排放管位于所述内套管内的部分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故燃料流经流道时同尾气排放管内的尾气产生热交换,使得燃料被升温,燃料被升温后则更加有利于燃烧,从而起到对尾气热量进行回收的作用。进一步第设置外套管于内套管外,使空气经外套管输入燃烧炉,使得空气对燃料起到保温的作用,燃料散失的燃料被参与燃烧的空气吸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燃气通道设置为螺旋形,在直线距离不变时增加了流道的长度,从而增加了燃料同尾气进行热交换的时间,热交换时间长则被利用的热量增加。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3和图4,还包括限位环31。出水口的下端面上设有沿出水口周向延伸的出水口部限位环槽121。出水管道的上端面上设有沿出水管道周向延伸的出水管道部限位环槽32。限位环的上端穿设在出水口部限位环槽内、下端穿设在出水管道部限位环槽内。出水口、限位环和出水管道之间形成沿出水口周向延伸的安装槽33。限位环上套设有密封环4。密封环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分布的上密封侧壁41、连接壁42和下密封侧壁43。连接壁上套设有按压在上密封侧壁上的上支撑环5和按压在下密封侧壁上的下支撑环6。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之间设有若干沿密封环周向分布的朝向连接壁移动时驱动上支撑环与下支撑环沿上下方向分开的挤压块7。挤压块远离连接壁的一端设有驱动杆71。驱动杆上密封滑动套设有缸体72。缸体设有进气孔73。进气孔内设有朝向缸体内部开启的单向阀74。出水口设有出水口部外翻边13。出水口部外翻边上设有上竖通孔。缸体的上表面上设有上螺纹孔。出水口通过穿过上竖通孔螺纹连接在上螺纹孔的上锁紧螺栓14同缸体连接在一起。出水管道设有出水管道部外翻边34。出水管道部外翻边上设有下竖通孔。缸体的下表面上设有下螺纹孔。出水管道通过穿过下竖通孔螺纹连接在下螺纹孔的下锁紧螺栓36同缸体连接在一起。的缸体的进气孔都同同一根进气管77连接在一起。挤压块和上支撑环之间为锥面配合。挤压块和下支撑环之间为锥面配合。挤压块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限位孔76。上支撑环上设有穿设在所述长条形限位孔内的上支撑环部限位销51。下支撑环上设有穿设在长条形限位孔内的下支撑环部限位销61。长条形限位孔设置在挤压块远离缸体的一端上。

本发明的燃烧炉的出水口的密封方法为:第一步、将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套设到连接壁上;第二步,将密封环套设到限位环上,第三步,将出水口和出水管道对接且固定在一起,出水口和出水管道夹持住限位环;第四步、将若干个挤压块插入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之间且使挤压块沿密封环的周向分布;第五步、将套设在驱动杆上的缸体同出水口固定在一起;第六步、通过进气孔给缸体内充气,缸体内气压的升高驱动挤压块朝向连接壁移动,从而使得上支撑环向上移动配合出水口而夹持住上密封侧壁,使得上密封侧壁同出水口的端面密封连接在一起,下支撑环向下移动配合出水管道而夹持住下密封侧壁,使得下密封侧壁同出水管道的端面密封连接在一起。第五步中将套设在驱动杆上的缸体同出水口和出水管道都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缸体还起到对出水管道和出水口进行固定的作用;第六步中所有的缸体的进气孔都同同一根进气管连接在一起,通过给进气管充气而完成一次性给所以的缸体的充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