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送料溜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9380发布日期:2018-12-18 21:30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送料溜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送料溜管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垃圾焚烧起源也有近十几年时间,现有垃圾焚烧技术主要引用欧美和日本技术.欧美技术为振动炉排炉,日本则为流化床技术。不论炉排炉或流化床技术,国外预处理技术上都高于我国,不管欧美还是日本的生活垃圾,分类上都比我国做的好,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垃圾分类较细,而中国生活垃圾大都是打成一个大的垃圾袋,有垃圾车统一收集运到垃圾电厂,因成分复杂,输送困难,在我公司的专利无轴螺旋技术成功运用下,解决了物料输送困难,但是采用现有的垃圾送料溜管送料,垃圾进炉杂乱、不均匀,使得垃圾在炉内燃烧不充分,从而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有害灰尘,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现有的溜管直滑式焚烧已不能满足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送料溜管结构,垃圾进炉均匀,使得垃圾在炉内燃烧充分,从而减少了燃烧时会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有害灰尘,能较好地满足环保要求。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垃圾送料溜管结构,其包括溜管进料管口和溜管管体,所述管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管管体包括溜管内胆和溜管外套,所述溜管外套设置在所述溜管内胆外,形成隔层空腔,所述溜管进料管口连接所述溜管内胆,所述进风口连接所述隔层空腔。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环状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溜管内胆外;所述溜管管体包括上溜管管体和下溜管管体,所述上溜管管体包括上溜管内胆和上溜管外套,所述上溜管外套设置在所述上溜管内胆外,形成上隔层空腔,所述下溜管管体包括下溜管内胆和下溜管外套,所述下溜管外套设置在所述下溜管内胆外,形成下隔层空腔,所述进风口包括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所述上进风口连接所述上隔层空腔,所述下进风口连接所述下隔层空腔,所述上溜管外套连接所述下溜管内胆。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溜管管体包括溜管内胆和溜管外套,溜管外套设置在溜管内胆外,形成隔层空腔,溜管进料管口连接溜管内胆,进风口连接隔层空腔,当垃圾到达溜管处时,在强风的吹动下,由于强风从隔离空腔进入溜管内,使得小块物料漂浮起来,大块物料被吹散,落炉时物料达到膨松化,垃圾进炉均匀,同时炉内的正压返烟通过溜管内胆又返回到炉膛内,热能无损耗,有害气体通过溜管内胆,返回到炉内,使得垃圾在炉内燃烧充分,从而减少了燃烧时会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有害灰尘,能较好地满足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垃圾送料溜管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一种垃圾送料溜管结构,其包括溜管进料管口1、上溜管管体2、下溜管管体3、上进风口4和下进风口5,上溜管管体2包括上溜管内胆6 和上溜管外套7,上溜管外套7设置在上溜管内胆6外,形成上隔层空腔8,上进风口4连接上隔层空腔8,溜管进料管口1连接上溜管内胆6,下溜管管体3 包括下溜管内胆9和下溜管外套10,下溜管外套10设置在下溜管内胆9外,形成下隔层空腔11,下进风口5连接下隔层空腔11,上溜管外套7连接下溜管内胆9,当垃圾从溜管中送出时,上送风口在上隔层空腔中将风吹出,物料第一膨松化,物料在一次风中将部分水气吹出,减少了物料的含水率,在进入下送风口时,下送风口在下隔层空腔中将风吹出,膨松化的物料继续膨送并使物料干燥化,进入炉膛内流化的更全面,因减少水气含量并松散下,流化更全面,燃烧更从份,进一步减少了有害气体的产生,做到环保节能效果。

上进风口4和下进风口5为环状进风口,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分别设置在上溜管内胆6和下溜管内胆9外。

本实施例中,溜管管体包括上溜管管体和下溜管管体双段溜管,其作用是进一步使垃圾进炉均匀,垃圾在炉内燃烧充分,从而更加减少了燃烧时会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有害灰尘,能进一步地满足环保要求。

当然单段或者多段双层溜管,只要其中包含有双层溜管,让物料流动时在风利的吹动下,物料成松散状,因双层溜管,炉内的正压返烟通过溜管内胆又返回到炉膛内,热能无损耗,有害气体通过溜管内胆,返回到炉内,在保证垃圾进炉均匀的同时,使得垃圾在炉内燃烧充分,从而减少了燃烧时会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有害灰尘,垃圾燃烧更加环保,卫生,能较好地满足环保要求,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