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型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9372发布日期:2018-12-18 21:30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节能型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险废物焚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危险废物焚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生产中的固态废弃物品和液态废气物品越来越多,危险废物不但对环境具有长期的污染,并且还存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感染等危害性,目前已有许多种处理废弃物的手段,采用高温燃烧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而在焚烧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热能,现有的焚烧装置并不能较好的利用这些热能,从而导致能量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型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节能型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包括第一燃烧炉、第二燃烧炉,所述第一燃烧炉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炉内部且与所述第一燃烧炉同轴,所述第一燃烧炉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外炉体及第一内炉体,所述第一内炉体内部形成第一燃烧室,所述第一外炉体与所述第一内炉体之间形成第一环形腔体,所述第一环形腔体内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两端从所述环形腔体下端穿出,所述第一内炉体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开口,所述第一外炉体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开口,所述第二燃烧炉包括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内炉体和第二外炉体,所述第二内炉体和所述第二外炉体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腔体,所述第二内炉体与所述第一外炉体之间形成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二环形腔体内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气管,每个所述气管均一端与所述第二燃烧室连通、另一端由所述第二环形腔体下端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高效节能型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将第一燃烧炉设置在第二燃烧炉内,在第一燃烧炉的第一内炉体和第一外炉体之间设置第一环形腔体及在第二燃烧炉的第二内炉体和第二外炉体之间设置第二环形腔体,并在第一环形腔体及第二环形腔体内设置有用于热交换的环形管和气管,使燃烧热量及燃烧产生的烟气与水进行多次热交换,有利于提高热交换效率,节省了大量的热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高效节能型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型危险废物焚烧系统: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型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其包括第一燃烧炉1、第二燃烧炉2、尾气处理装置3、水泵4、热水输送管5及蒸汽输送管6,所述第一燃烧炉1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炉2内部且与所述第一燃烧炉2同轴,所述尾气处理装置3与所述第二燃烧炉2连接,所述水泵4与所述第一燃烧炉1及第二燃烧炉2连接,所述热水输送管5与所述第一燃烧炉1连接,所述蒸汽输送管6与所述第二燃烧炉2连接。

所述第一燃烧炉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外炉体11及第一内炉体12,所述第一内炉体12内部形成第一燃烧室13,所述第一外炉体11与所述第一内炉体1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腔体14,所述第一环形腔体14内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环形管15,所述环形管15的两端从所述环形腔体14下端穿出,其中一端为进水口151与所述水泵4连接,另一端为出水口152与所述热水输送管5连接。

所述第一内炉体12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开口121,所述第一外炉体11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开口111。

所述第二燃烧炉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内炉体21和第二外炉体22,所述第二内炉体21和所述第二外炉体22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腔体24,所述第二内炉体21与所述第一外炉体11之间形成第二燃烧室23,所述第二环形腔体24内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气管25,每个所述气管25均一端与所述第二燃烧室23连通、另一端由所述第二环形腔体24下端穿出并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3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环形腔体24下端与所述水泵4连接、所述第二环形腔体24上端与所述蒸汽输送管6连接。

所述气管25沿所述环形腔体轴向呈波浪形设置。

所述第二环形腔体24内还设有一水位计26。

所述尾气处理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喷雾洗涤塔、脱水塔、干燥塔、吸附塔、除尘器,所述喷雾洗涤塔与多个所述气管连通。

具体的,可通过水泵4向所述环形管15及第二环形腔体24注水,危险废物在所述第一燃烧室13燃烧,焚烧未完全的烟气通过第一环形腔体14进入所述第二燃烧室23,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第一内炉体12传递给所述环形管15内的水,将所述环形管15内的水加热,加热后的水从所述热水输送管5排出,同时,所述焚烧未完全的烟气在通过所述第一环形腔体14也会与所述环形管15内的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焚烧未完全的烟气在所述第二燃烧室23二次燃烧;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所述第二内炉体21传递至第二环形腔体24内的水中,水升温产生水蒸气通过蒸汽输送管6输送至其他环节,同时,所述第二燃烧室23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所述第二环形腔体24内的多个所述气管15输送出去,输送过程中也会与所述第二环形腔体24内的水产生热量的交换;由此,通过多次热交换,提高了整体热能量的利用率。

请参阅图2,为了提高其自动化控制能力,本实施例还包括一用于自动控制所述第二环形腔体24内水位的控制器27,所述控制器27包括信号采集单元271、第一比较单元272、第二比较单元273、水泵驱动单元274、水泵停止单元275,所述信号采集单元271用于采集所述水位计26的检测水位的电信号,所述第一比较单元272用于判断所述电信号是否小于第一阈值,若小于第一阈值则启动所述水泵驱动单元274,所述第二比较单元273用于判断所述电信号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大于第二阈值则启动所述水泵停止单元275;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其中,信号采集单元271为信号采集电路,水位计26可采用压力式水位计,该压力水位计可通过一压力传感器检测,信号采集电路可实时采集该压力传感器受到压力转换成的电信号,第一比较单元272和第二比较单元273均为比较电路,该比较电路将电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是否启动水泵驱动单元274和水泵停止单元275,水泵驱动单元274为一驱动所述水泵4工作的驱动电路,而水泵停止单元275则是一驱动所述水泵4停止工作的驱动电路。上述控制器27可自动控制第二环形腔体24内的水位高度,使得当第二环形腔体24内水位低于设定值时,驱动所述水泵4注水,当注水高于设定值时,驱动所述水泵4停止注入。节省了人力,且有利于提高监管的精确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燃烧炉设置在第二燃烧炉内,在第一燃烧炉的第一内炉体和第一外炉体之间设置第一环形腔体及在第二燃烧炉的第二内炉体和第二外炉体之间设置第二环形腔体,并在第一环形腔体及第二环形腔体内设置有用于热交换的环形管和气管,使燃烧热量及燃烧产生的烟气与水进行多次热交换,有利于提高热交换效率,节省了大量的热能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