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排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707发布日期:2019-01-18 19:39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排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火排片结构。



背景技术:

家用的热水器、煤气灶,乃至打火机等都可以认为是燃烧器的一种,按其工作原理,可以将燃烧器定义为是一种将物质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反应方式转化热能的一种设备—即将空气与燃料通过预混装置按适当比例混兑以使其充分燃烧,燃烧器根据其不同的属性,具备多种的分类方式。

燃烧器的出火端为多个网格状的出水孔,这样就在出火端上的火苗能够均匀的从每个出火孔喷出,使得每个地方的火苗温度都基本保持一致,目前传统的火排片包括进气道和出火端,进气道包括进气管、弯管、分气管,进气管上设有进气口,弯管设于进气管和分气管的中部,分气管与出火端连通,出火端和分气管的连接处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向内凹设有均压室,均压室上靠近弯管的一侧设有若干凸起,这些个凸起起着阻尼的作用,可以对均压室的气压进行减压。

现有的火排片是通过两个金属片贴合在一起,并通过金属片的形状做出改变而形成的进气管、弯管和分气管,此时两个金属片的中部没有任何的连接件,这样会导致进气管内的气体从两个金属片的中间部分跑出,造成了使用的不安全和两个金属片安装的不稳定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火排片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火排片接合紧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火排片结构,燃烧器包括主进气管和安装架,所述主进气管设置安装架上,所述主进气管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喷嘴,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与喷嘴一一对应设置的火排片,所述火排片上设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火排片内设有与出气孔相连通的过气通道,所述火排片具有安装片一和安装片二,所述安装片一上翻折形成安装板,且安装板与安装片一的边沿处形成安装间隙,所述安装片二能嵌入安装间隙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排片上还设有铆接环套,所述安装片一的中部与安装片二的中部相贴合并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片一和安装片二均在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铆接环套设置在安装孔内,所述铆接环套的两侧翻折形成环形翻边一和环形翻边二,所述环形翻边一与安装片一相抵靠,所述环形翻边二与安装片二相抵靠。

工作原理:在安装的过程中,通过在安装片一上设置安装板,此时安装板与安装片一之间形成安装间隙,再将安装片二嵌入安装间隙中,燃气从主进气管进入,并从喷嘴排出,进入到火排片内,此时外界的空气与燃气混合,且空气与燃气混合后通过火排片内的过气通道并从出气孔排出,外界的火源将其点燃后,即可使用,由于过气通道是设置在火排片内的,而安装板和安装间隙只能实现对火排片的周向固定,但是火排片上设置有铆接套环,且安装片一的安装孔和安装片二的安装孔均是设置在安装部上,并不会影响整个火排片的结构设计,能使过气通道内的气体溢出至安装片一和安装片二之间,提高了火排片的接合紧密度。

在上述的火排片结构中,所述铆接环套设有多个。

该结构的设置,能进一步的增加火排片的结合紧密度。

在上述的火排片结构中,位于安装架中部的安装片一和安装片二上均开设有过气孔,所述安装片一的过气孔与安装片二的过气孔正对设置。

该结构的设置,由于除了最外端的两个火排片没有设置过气孔,其余位于安装架中部的火排片上均开设有过气孔,使得当点燃其中一个火排片之后,其余火排片均可以快速点燃,提高了燃烧器使用的便捷性。

在上述的火排片结构中,所述安装片一和安装片二上均设有呈环形的导向片,两个导向片合围形成圆台形。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喷嘴喷出的燃气能更快速的进入到过气通道内,使得火排片的使用更加的方便和安全。

在上述的火排片结构中,所述安装片一和安装片二一体成型。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火排片的结构更加的简单稳固,且火排片的加工更加的方便,并进一步的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安装效率。

在上述的火排片结构中,所述过气孔开设在靠近出气孔的一侧。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火排片能更快速的点燃。

在上述的火排片结构中,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上开设有可供热电偶插设的检测孔,所述检测孔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火排片之间。

热电偶设置在整个安装架的左边,热电偶的设置,能实时的监控整个燃烧器的温度,提高了燃烧器使用的方便性。

在上述的火排片结构中,所述检测板上还设有可供点火针插设的点火孔。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燃烧器的点火更加的方便,且点火孔也是设置在整个安装架的左边,从而燃烧器的使用更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火排片结构具有的优点:火排片上设置有铆接套环,且安装片一的安装孔和安装片二的安装孔均是设置在安装部上,并不会影响整个火排片的结构设计,提高了火排片的接合紧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火排片结构安装在燃烧器上的正视图。

图2是本火排片结构安装在燃烧器上的俯视图。

图3是位于安装架中部的其中一个火排片安装在安装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火排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主进气管;11、喷嘴;2、安装架;21、检测板;22、检测孔;23、点火孔;3、火排片;31、出气孔;32、过气通道;33、安装片一;34、安装片二;35、安装板;36、安装部;37、安装孔;38、过气孔;39、导向片;4、铆接环套;41、环形翻边一;42、环形翻边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火排片结构,燃烧器包括主进气管1和安装架2,主进气管1设置安装架2上,主进气管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喷嘴11,安装架2上设有与喷嘴11一一对应设置的火排片3。

具体的说,如图1-4所示,火排片3上设有若干个出气孔31,火排片3内设有与出气孔31相连通的过气通道32,火排片3具有安装片一33和安装片二34,安装片一33上翻折形成安装板35,且安装板35与安装片一33的边沿处形成安装间隙,安装片二34能嵌入安装间隙中,其特征在于,火排片3上还设有铆接环套4,安装片一33的中部与安装片二34的中部相贴合并形成安装部36,安装片一33和安装片二34均在安装部36上开设有安装孔37,铆接环套4设置在安装孔37内,铆接环套4的两侧翻折形成环形翻边一41和环形翻边二42,环形翻边一41与安装片一33相抵靠,环形翻边二42与安装片二34相抵靠。

工作原理:在安装的过程中,通过在安装片一33上设置安装板35,此时安装板35与安装片一33之间形成安装间隙,再将安装片二34嵌入安装间隙中,燃气从主进气管1进入,并从喷嘴11排出,进入到火排片3内,此时外界的空气与燃气混合,且空气与燃气混合后通过火排片3内的过气通道32并从出气孔31排出,外界的火源将其点燃后,即可使用,由于过气通道32是设置在火排片3内的,而安装板35和安装间隙只能实现对火排片3的周向固定,但是火排片3上设置有铆接套环,且安装片一33的安装孔37和安装片二34的安装孔37均是设置在安装部36上,并不会影响整个火排片3的结构设计,能使过气通道32内的气体溢出至安装片一33和安装片二34之间,提高了火排片3的接合紧密度。

如图1-4所示,铆接环套4设有多个。

该结构的设置,能进一步的增加火排片3的结合紧密度。

如图1-4所示,位于安装架2中部的安装片一33和安装片二34上均开设有过气孔38,安装片一33的过气孔38与安装片二34的过气孔38正对设置。

该结构的设置,由于除了最外端的两个火排片3没有设置过气孔38,其余位于安装架2中部的火排片3上均开设有过气孔38,使得当点燃其中一个火排片3之后,其余火排片3均可以快速点燃,提高了燃烧器使用的便捷性。

如图1-4所示,安装片一33和安装片二34上均设有呈环形的导向片39,两个导向片39合围形成圆台形。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喷嘴11喷出的燃气能更快速的进入到过气通道32内,使得火排片3的使用更加的方便和安全。

如图1-4所示,安装片一33和安装片二34一体成型。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火排片3的结构更加的简单稳固,且火排片3的加工更加的方便,并进一步的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安装效率。

如图1-4所示,过气孔38开设在靠近出气孔31的一侧。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火排片3能更快速的点燃。

如图1-4所示,安装架2上设有检测板21,检测板21上开设有可供热电偶插设的检测孔21,检测孔21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火排片3之间。

热电偶设置在整个安装架2的左边,热电偶的设置,能实时的监控整个燃烧器的温度,提高了燃烧器使用的方便性。

如图1-4所示,检测板21上还设有可供点火针插设的点火孔23。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燃烧器的点火更加的方便,且点火孔23也是设置在整个安装架2的左边,从而燃烧器的使用更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