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冷循环生物质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5007发布日期:2019-01-02 22:0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冷循环生物质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冷循环生物质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质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炉膛壁的温度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极具升高,如不及时降低炉膛的温度,炉膛会炸裂,而现有的锅炉通常是通过在锅炉内进行通风,使热量散发出去,但这种做法不利于能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冷循环生物质锅炉,使热能可以得到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冷循环生物质锅炉,包括炉体外壳、装于炉体外壳内的炉膛、装于炉体外壳前端并与炉膛连通的火嘴、装于炉体外壳上的风槽;所述风槽上设有位于炉体外壳顶部的进风口;所述炉膛外侧壁装有气冷风槽,所述气冷风槽与火嘴连接,所述风槽与气冷风槽间通过通风口连通。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风槽分为Y形上风槽、垂直设置于炉体外壳两侧的后风槽、装于后风槽顶部的后上风槽;所述通风口位于后风槽上;所述进风口设于Y形上风槽上。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炉体外壳顶部设有落料斗,所述落料斗内设有活动落料插板,所述活动落料插板通过插板电机驱动。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火嘴分为装于炉体外壳上外火嘴、装于炉膛上的火嘴圈,所述外火嘴套于火嘴圈上,所述外火嘴与火嘴圈间形成与风槽连通的风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锅炉通过风槽将低温空气通入锅炉内的气冷风槽中,在炉膛侧壁形成低温空气对流,吸收炉膛侧壁上辐射出的热量,并通过气冷风槽将吸收热量后的低温空气通过火嘴通入到输出热管中,使热量得到进一步利用,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流动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一种气冷循环生物质锅炉,包括炉体外壳1、装于炉体外壳1内的炉膛2、装于炉体外壳1前端并与炉膛2连通的火嘴3、装于炉体外壳1上的风槽4;风槽4上设有位于炉体外壳1顶部的进风口44;炉膛2外侧壁装有气冷风槽5,气冷风槽5与火嘴3连接,风槽4与气冷风槽5间通过通风口51连通,在使用时,将生物质燃料填入炉膛2中进行燃烧,并通过风槽4将低温空气通过通风口51通入气冷风槽5中,低温空气吸收炉膛2内的温度,形成高温空气并通过火嘴3排出,进入热管中,使热量得到循环利用。

上述风槽4分为Y形上风槽41、垂直设置于炉体外壳1两侧的后风槽42、装于后风槽42顶部的后上风槽43;通风口51位于后风槽42上;进风口44设于Y形上风槽41上,通过进风口44将低温空气通入Y形上风槽41内,使低温空气进入位于炉体外壳1两侧的后风槽42和装于后风槽42顶部的后上风槽43中,后风槽42中的冷空气通过通风口51进入炉膛2两侧的气冷风槽5和炉膛2顶部的气冷风槽5中,使冷空气能充分吸收炉膛2外壁中辐射出来的热量,使热量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为方便对炉膛2内进行添加生物质燃料,在炉体外壳1顶部设有落料斗6,落料斗6内设有活动落料插板61,活动落料插板61通过插板电机62驱动,插板电机62使活动落料插板61进行水平移动,使落料斗6内的生物质燃料可进入到炉膛2内,同时可通过活动落料插板61将落料斗6进行封闭,使生物质燃料添加更为方便快捷,提高燃料添加的效率和安全性。

上述火嘴3分为装于炉体外壳1上外火嘴31、装于炉膛2上的火嘴圈32,外火嘴31套于火嘴圈32上,外火嘴31与火嘴圈32间形成与风槽4连通的风道33,使高温空气不会影响炉膛2内的燃烧,并形成独立的风路。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