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焰旋火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4750发布日期:2019-01-15 22:43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焰旋火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燃气灶具,特别是一种容易点燃且稳定,主火快速传火且火焰相互助燃的稳焰旋火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用灶具的燃烧器基本是单孔直火燃烧,铜合金火种铜芯的外沿设有火种喷火孔,火盖内环处设置有多处或整圈喷火点形成内环火,内环火与外观火孔通过一条引火槽连通。使用时,需长时间按下阀门旋钮进行持续点燃火种,热电偶检测高温后打开磁阀,后引燃火盖内环火,火盖内环火顺着引火槽逐步引燃火盖外环火。

中国地缘辽阔,不同海拔地区的空气含氧量及环境状态不一样,现有的单孔直火燃烧器在非特定地区经常出现火种不易点燃或点燃后易熄灭,造成热电偶检测不到火焰温度磁阀不打开,火盖外环火不能整圈传火及不充分稳定燃烧,造成燃气泄露浪费能源,碳及氮氧化物排放超标污染环境等等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单孔直火燃烧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焰旋火燃烧器,提高燃气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焰旋火燃烧器,包括炉头以及安装在炉头的配合圈、外环火盖、火种芯,所述火种芯安装在炉头中心,所述外环火盖位于火种芯周向外侧,所述火种芯设有中心腔且沿周向分布有与中心腔连通的微火孔,所述外环火盖沿周向设有扩散腔和与扩散腔连通的大火孔,所述炉头设有外环火文丘里管和火种火文丘里管,所述外环火文丘里管与扩散腔连通,所述火种火文丘里管与中心腔连通,所述火种芯的外周侧与外环火盖内环面之间形成二次助燃通道,所述炉头设有向二次助燃通道供风的二次助燃供风通道。

优选的,所述配合圈与炉头之间配合形成空气升温腔,所述空气升温腔位于扩散腔下方,利用余热对空气升温腔的空气热传递加热。

优选的,所述空气升温腔与二次助燃供风通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外环火盖的内圈设有内圈混流喷火孔,所述外环火盖的外圈设有外圈混流喷火孔。

优选的,所述内圈混流喷火孔与外圈混流喷火孔之间设有引火缝。

优选的,所述火种芯的顶部设有红外网板,所述红外网板上设有喷火孔。

优选的,所述炉头在火种芯的周向外侧安装有热电偶和点火针,所述火种芯的外环设有与热电偶和点火针定位配合的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火种芯嵌合安装在炉头。

优选的,所述配合圈与炉头嵌合安装,所述外环火盖与炉头和配合圈嵌合安装。

优选的,所述外环火文丘里管设有外环火燃气喷嘴和主火进风孔,所述火种火文丘里管设有火种燃气喷嘴和火种进风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空气与燃气在文丘里管进行第一次混合,再进入扩散腔进行第二次混合,空气和燃气经过二次混合后在火种芯和外环火盖混流火孔处三次混合后混流火孔喷出均匀的混合气体,同时二次助燃供风通道至混流火孔处或至火焰区助燃,使燃气与氧气混合燃烧,从而大大提高了燃气利用率,从而降低了碳合物及氮氧化物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稳焰旋火燃烧器,包括炉头1以及安装在炉头的配合圈2、外环火盖3、火种芯4,所述火种芯4安装在炉头1中心,所述外环火盖3位于火种芯4周向外侧,所述火种芯4设有中心腔且沿周向分布有与中心腔连通的微火孔41,所述外环火盖3沿周向设有扩散腔34和与扩散腔34连通的大火孔,所述炉头1设有外环火文丘里管11和火种火文丘里管12,所述外环火文丘里管11与扩散腔34连通,所述火种火文丘里管12与中心腔连通。其中,所述火种芯4的外周侧与外环火盖内环面之间形成二次助燃通道,所述炉头设有向二次助燃通道供风的二次助燃供风通道15。空气与燃气在外环火文丘里管11进行第一次混合,再进入扩散腔34进行第二次混合,空气和燃气经过二次混合后在火种芯4和外环火盖3火孔处三次混合后经火孔喷出均匀的混合气体,同时二次助燃供风通道15至大火孔处或至火焰区助燃,使燃气与氧气混合燃烧,从而大大提高了燃气利用率,从而降低了碳合物及氮氧化物的排放。

另外,所述配合圈2与炉头之间配合形成空气升温腔21,所述空气升温腔21位于扩散腔34下方,所述空气升温腔21与二次助燃供风通道15连通。利用余热对空气升温腔21的空气热传递加热,热空气经炉头的二次助燃供风通道15至火孔处或至火焰区助燃。

所述外环火盖3的内圈设有内圈混流喷火孔31,所述外环火盖3的外圈设有外圈混流喷火孔32。所述内圈混流喷火孔31与外圈混流喷火孔32之间设有引火缝33。引火缝33能急速的把被火种点燃的内圈火引燃至外圈火,混流喷火孔之间相互助燃,使外环火燃烧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外环火盖外圈和内圈设有六组混流喷火孔,内圈和外圈间设有6条引火缝。

所述火种芯4的顶部设有红外网板42,所述红外网板42上设有喷火孔。红外网板为快速升温耐热材料,火种人为点燃后,红外网板快速升温呈发红状,网孔方向朝上,使产生红外线对网板下近距离内的燃气进行快速升温,在燃气通过网板孔时,发红网板的高温点燃燃气。如此循环,从而大大降低了燃烧器点火时长,并提高了火种的稳定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还可以采用其他常规设置,例如为了方便点火,所述炉体上设有点火装置。为了保证使用安全,所述炉体上设有熄火保护装置。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点火针13,所述点火针13固定安装在炉头中心位置,点火针13与火种芯4的最佳点火距离为5mm。所述熄火保护装置包括热电偶14和电磁阀,所述热电偶14固定安装在炉头。火种芯4的微火孔41朝向热电偶14,火种意外熄灭后,热电偶14能急速的检测火种芯4的火焰失败,电磁阀快速响应并关闭燃气,可以杜绝燃气泄漏的安全隐患。微火孔41定向朝向热电偶14和点火针13,使热电偶14更容易检测火焰,点火针13火花更容易点燃火种。所述火种芯的外环设有与热电偶14和点火针13定位配合的定位槽43。

为了方便拆卸清洗,所述火种芯4嵌合安装在炉头1。所述配合圈2与炉头1嵌合安装,所述外环火盖3与炉头1和配合圈2嵌合安装,因此火种芯4、配合圈2、外环火盖3均可以分解拆卸,进行清洁。

所述外环火文丘里管11设有外环火燃气喷嘴112和主火进风孔111,所述火种火文丘里管12设有火种燃气喷嘴122和火种进风孔121。

燃烧器工作时,电点火启动,点火针13与火种芯4之间产生电弧,火种燃气由火种燃气喷嘴122朝炉头1的火种文丘里管12喷射燃气,同时带动管外的空气经进火种进风孔121涌入火种文丘里管12内与燃气混合,混合气经火种芯4的微火孔41喷出至电火花上,火种被点燃,火种芯4顶部的红外网板42快速吸热升温至烧红状,红外网板下近距离内的燃气快速升温,火种燃气通过高温发红的红外网板42时被引燃,如此循环,火种能快速点燃后且能稳定燃烧,不易熄灭提高燃气利用率。热电偶14检测到火种芯4喷出火焰的温度,热电偶14的电磁阀打开,外环火燃气喷嘴112朝炉头1的外环火文丘里管11喷射燃气,同时带动管外的空气经进主火进风孔111涌入外环火文丘里管11内与燃气混合,混合气经扩散腔34中降压二次混合后由外环火盖4上的内圈混流喷火孔31、引火缝33、外圈混流喷火孔32喷出,内圈混流喷火孔31被火种芯4的火焰急速点燃,内圈混流喷火孔31的火焰通过引火缝33快速同步的引燃至外圈混流喷火孔32。内圈混流喷火孔31、引火缝33、外圈混流喷火孔32的气流在一定角度内相互融合,火焰相互重叠助燃,从而外环火盖3的外环火能在各种环境下稳定的燃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