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焚烧炉盖气体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6799发布日期:2019-05-03 20:0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焚烧炉盖气体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焚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焚烧炉盖气体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填埋会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污染环境,因而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已基本不再采用,与填埋处理相比,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方式,通过焚烧,不仅垃圾体积大大减小,同时还可以利用焚烧产生的热量发电、供热,达到能量再利用的目的,因此,焚烧技术己经成为当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技术。

已公开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7162556U,专利名称:一种小型无烟垃圾焚烧炉,申请日:20170725,其公开了一种小型无烟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顶部铰连接有炉盖,炉体内下部固定有炉膛格筛,炉膛格筛将炉体由上至下分隔为燃烧室和集灰室,炉体中心设有进气管,进气管顶端位于炉体顶部,炉盖中心开设有通孔,炉盖沿圆周开设有排气孔,进气管末端依次贯穿炉膛格筛和炉体底部后与鼓风机的出气口连接,位于燃烧室内的进气管由下至上开设有四组以上的出风孔,每组出风孔之间有间隔,每组出风孔至少包括一圈小孔,炉体内壁设有喷油嘴,喷油嘴通过输油管连接油泵的出油口,油泵的进油口连接燃油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垃圾投入燃烧室内后其整个焚烧过程由下至上至少发生三次燃烧,有效抑制与燃烧分解二恶英等毒性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焚烧炉盖的气体过滤装置,减少通过焚烧炉盖释放或泄漏的气体的有害物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焚烧炉盖气体过滤装置,包括收集罩1,管道2,负气压装置3,喷雾装置4,气味收集层5,解毒装置6,过滤层7,炉盖8;

所述收集罩1开口处与所述炉盖8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收集罩 2的尾部连接所述管道2;所述气味收集层5设置在所述收集罩1与所述管道2的连接处;所述解毒装置6固定安装在所述气味收集层5 垂直正上方的所述管道2上;所述负气压装置3、所述喷雾装置4、所述过滤层7设置在所述解毒装置6的右侧;所述负气压装置3、所述喷雾装置4、所述过滤层7自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管道2上。

优选的,所述解毒装置6还包括解毒剂容器61,容器盖62,喷洒装置63,连接头64;所述容器盖62设置在所述解毒剂容器61的顶端;所述连接头64一端设置在所述解毒剂容器61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喷洒装置63。

优选的,所述气味收集层5自下至上依次还设置有活性炭层51,多孔纳米纤维层52,多球状纳米纤维层53。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7还包括微纳米多孔膜层71,无纺布层72;所述无纺布层72设置有两层;两层所述无纺布层72分别贴合设置在所述纳米多孔膜层71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喷雾装置4还包括储水盒41,喷头42,防水滤气膜43,液体收集盒44,出水口45;所述储水盒41设置在所述管道2 的上方;所述喷头42一端连接所述储水盒41,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管道2内部;所述喷头42垂直正下方的所述管道2内部两侧各设置有所述防水滤气膜43;所述辔头42垂直正下方的所述管道2下外侧壁设置有出水口45;所述出水口45设置有液体收集盒44。

优选的,所述喷头42内部设置有雾化装置;所述喷头42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收集罩1还包括硅胶垫11;所述硅胶垫11设置在所述收集罩1与所述炉盖8的连接处。

焚烧后的烟雾气体自炉盖8的排气孔向上排出,进入收集罩1内,经过气味收集层5,过滤掉废气的刺激性味道;气味收集层5的正上方设置有解毒装置6,解毒装置6中喷洒出解毒剂,消除废气中的有毒物质。废气被负气压装置3向右吸,经过喷雾装置4。喷雾装置4 对废气进行洒水,凝结废气中的颗粒物质。颗粒物质经过液体包裹后重量增加,粘附性变强,可以被收集。去除颗粒物质后,废气经过过滤层7后最终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减少垃圾焚烧后有毒物质的排出,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解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气味收集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过滤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喷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收集罩;11.硅胶垫;2.管道;3.负气压装置;

4.喷雾装置;41.储水盒,42.喷头,43.防水滤气膜,44.液体收集盒,45.出水口;

5.气味收集层;51.活性炭层,52.多孔纳米纤维层,53.多球状纳米纤维层;

6.解毒装置;61.解毒剂容器,62.容器盖,63.喷洒装置,64. 连接头;

7.过滤层;71.微纳米多孔膜层,72.无纺布层;

8.炉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焚烧炉盖气体过滤装置,包括收集罩1,管道2,负气压装置3,喷雾装置4,气味收集层5,解毒装置6,过滤层7,炉盖8;

所述收集罩1开口处与所述炉盖8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收集罩2的尾部连接所述管道2;所述气味收集层5设置在所述收集罩1与所述管道2的连接处;所述解毒装置6固定安装在所述气味收集层5 垂直正上方的所述管道2上;所述负气压装置3、所述喷雾装置4、所述过滤层7设置在所述解毒装置6的右侧;所述负气压装置3、所述喷雾装置4、所述过滤层7自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管道2上。

焚烧后的烟雾气体自炉盖8的排气孔向上排出,进入收集罩1内,经过气味收集层5,过滤掉废气的刺激性味道;气味收集层5的正上方设置有解毒装置6,解毒装置6中喷洒出解毒剂,消除废气中的有毒物质。废气被负气压装置3向右吸,经过喷雾装置4。喷雾装置4 对废气进行洒水,凝结废气中的颗粒物质。颗粒物质经过液体包裹后重量增加,粘附性变强,可以被收集。去除颗粒物质后,废气经过过滤层7后最终排出。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解毒装置6还包括解毒剂容器61,容器盖62,喷洒装置63,连接头64;所述容器盖62设置在所述解毒剂容器61的顶端;所述连接头64一端设置在所述解毒剂容器61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喷洒装置63。

容器盖62内设有螺旋纹,用于旋紧在所述解毒剂容器61上,方便打开容器进行解毒剂的添加,同时,旋紧的容器盖密封性好,有效防止解毒剂泄漏。所述连接头64的一端为尖头,可以直接刺破所述解毒剂容器61的底部,方便更换解毒剂容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气味收集层5自下至上依次还设置有活性炭层51,多孔纳米纤维层52,多球状纳米纤维层53。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过滤层7还包括微纳米多孔膜层71,无纺布层72;所述无纺布层72设置有两层;两层所述无纺布层72 分别贴合设置在所述纳米多孔膜层71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喷雾装置4还包括储水盒41,喷头42,防水滤气膜43,液体收集盒44,出水口45;所述储水盒41设置在所述管道2的上方;所述喷头42一端连接所述储水盒41,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管道2内部;所述喷头42垂直正下方的所述管道2内部两侧各设置有所述防水滤气膜43;所述辔头42垂直正下方的所述管道 2下外侧壁设置有出水口45;所述出水口45设置有液体收集盒44。

雾化的水可以包括废气中的颗粒物质,沿所述防水滤气膜43凝结,通过重力作用下滑至出水口45,流入液体收集盒44。出水口45 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液体收集盒44通过螺纹与出水口45连接,方便拆卸清洗。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喷头42内部设置有雾化装置;所述喷头42设置有多个。

雾化的水经过所述喷头42洒向管道2内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收集罩1还包括硅胶垫11;所述硅胶垫11设置在所述收集罩1与所述炉盖8的连接处。

硅胶垫11用于密封,防止气体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