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的炉膛与返料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4032发布日期:2019-08-21 00:00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燃煤锅炉的炉膛与返料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部件的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燃煤锅炉的炉膛与返料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目前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洁净煤燃烧装置,采用流态化燃烧,主要结构包括炉膛(包括密相区和稀相区)和循环回炉(包括返料器和返料系统)两大部分,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高效脱硫、氮氧化物(NOX)排放低、燃烧强度高,炉膛截面积小、负荷调节范围大,负荷调节快、易于实现灰渣综合利用、燃料预处理系统简单、给煤点少等众多优点,形成这些优点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其他锅炉相比有具有返料器和返料系统,由此可见,返料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重要性。

目前的返料器和锅炉炉膛不是由同种材料构成,而且返料器出料管道与炉膛的进料管道靠硬性连接,在锅炉启、停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冷热膨胀尺寸差无法及时化解,炉膛和返料器连接部位受热膨胀后,分子之间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力,会导致设备的撕裂损坏,向外漏火、漏烟,只能被迫停炉,其密封性和保温效果均较差,严重影响了经济性。因此,现有的锅炉炉膛与返料器的连接存在容易因冷热膨胀尺寸差而撕裂损坏连接部位、密封保温效果较差、经济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的炉膛与返料器连接结构。它具有可以化解冷热膨胀尺寸差带来的损害、密封保温效果好、经济性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燃煤锅炉的炉膛与返料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返料器出料管道端部的上插筒和设置在炉膛进料管道端部的下插筒,下插筒套设在上插筒外部,上插筒内壁设有第一保温浇注层,下插筒外壁设有第二保温浇注层,下插筒内壁设有高强耐磨层,上插筒和下插筒之间设有若干个固定在上插筒外壁的耐高温弹性块;返料器出料管道端部和炉膛进料管道端部之间连接有金属波纹膨胀节。

前述的燃煤锅炉的炉膛与返料器连接结构中,所述耐高温弹性块为半球形状,耐高温弹性块的球面紧贴下插筒内壁的高强耐磨层。

前述的燃煤锅炉的炉膛与返料器连接结构中,所述上插筒的长度为下插筒长度的2-3倍。

前述的燃煤锅炉的炉膛与返料器连接结构中,所述上插筒的筒壁厚度大于下插筒的筒壁厚度。

前述的燃煤锅炉的炉膛与返料器连接结构中,所述上插筒和下插筒的端部均倒有圆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返料器出料管道端部设置上插筒,在炉膛进料管道端部设置下插筒,以上插筒和下插筒的方式连接锅炉的炉膛与返料器,在正膨胀时,上、下插筒之间重叠部分就开始拉大距离,吸收膨胀带来的正位移;在负膨胀时,上、下插筒的重叠部分继续加大重叠度,吸收负位移,相比于现有的硬性连接,此连接方式可以有效化解上、下插筒在轴心方向上因冷热膨胀尺寸差带来的损害,连接部位不易撕裂损坏,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地返修与停炉,经济性好。

具体的,上插筒内壁设有第一保温浇注层,下插筒外壁设有第二保温浇注层,隔绝高温返料,减少散热损失,防止热气灼伤工作人员,下插筒内壁设有高强耐磨层,高强耐磨层耐磨性好,可以承受上、下插筒因相对运动带来的摩擦力,上插筒和下插筒之间设有若干个固定在上插筒外壁的耐高温弹性块,耐高温弹性块可以通过压缩形变来吸收上、下插筒在垂直轴心方向上的因冷热膨胀尺寸差带来的损害,还能有效阻止热气外溢,用金属波纹膨胀节将返料器出料管道端部和炉膛进料管道端部进行连接,金属波纹膨胀节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起到密封保温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形变吸收上、下插筒的冷热膨胀尺寸差。

另外,上插筒的长度为下插筒长度的2-3倍,不易脱节;上插筒的筒壁厚度大于下插筒的筒壁厚度,有助于隔热保温。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化解冷热膨胀尺寸差带来的损害、密封保温效果好、经济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炉膛与返料器连接处的具体应用。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上插筒,2-下插筒,3-金属波纹膨胀节,11-第一保温浇注层,12-耐高温弹性块,21-第二保温浇注层,22-高强耐磨层,4-炉膛,5-返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燃煤锅炉的炉膛与返料器连接结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返料器出料管道端部的上插筒1和设置在炉膛进料管道端部的下插筒2,下插筒2套设在上插筒1外部,上插筒1内壁设有第一保温浇注层11,下插筒2外壁设有第二保温浇注层21,下插筒2内壁设有高强耐磨层22,上插筒1和下插筒2之间设有若干个固定在上插筒1外壁的耐高温弹性块12;返料器出料管道端部和炉膛进料管道端部之间连接有金属波纹膨胀节3。

所述耐高温弹性块12为半球形状,耐高温弹性块12的球面紧贴下插筒2内壁的高强耐磨层22。

所述上插筒1的长度为下插筒2长度的2-3倍。

所述上插筒1的筒壁厚度大于下插筒2的筒壁厚度。

所述上插筒1和下插筒2的端部均倒有圆角。

所述金属波纹膨胀节3与返料器出料管道端部和炉膛进料管道端部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第一保温浇注层11的厚度大于第二保温浇注层21的厚度。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炉膛4与返料器5连接处的具体应用,其中标号B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位置,在具体应用时,也可视炉膛4与返料器5的具体位置将本实用新型倾斜安装设置。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先在炉膛进料管道端部将金属波纹膨胀节3的一端与其焊接,焊接后将金属波纹膨胀节3压缩,再将上插筒1以插装的形式内接于下插筒2,保证上插筒1外壁的耐高温弹性块12的球面紧贴下插筒2内壁的高强耐磨层22,再视返料器出料管道端部和炉膛进料管道端部之间距离对金属波纹膨胀节3的另一端进行裁剪,裁剪后将金属波纹膨胀节3的另一端与返料器出料管道端部进行焊接,完成安装。

在炉膛4与返料器5的连接部位进行正膨胀时,上、下插筒之间重叠部分就开始拉大距离,吸收膨胀带来的正位移,负膨胀时,上、下插筒的重叠部分继续加大重叠度,吸收负位移,相比于现有的硬性连接,此连接方式可以有效化解上、下插筒在轴心方向上因冷热膨胀尺寸差带来的损害,连接部位不易撕裂损坏;上插筒1内壁设有第一保温浇注层11,下插筒2外壁设有第二保温浇注层21,隔绝高温进行返料,减少散热损失,防止热气灼伤工作人员,下插筒2内壁设有高强耐磨层22,来承受上、下插筒因相对运动带来的摩擦力,上插筒1和下插筒2之间设有若干个固定在上插筒1外壁的耐高温弹性块12,耐高温弹性块12可以通过压缩形变来吸收上、下插筒在垂直轴心方向上的因冷热膨胀尺寸差带来的损害,还能有效阻止热气外溢,用金属波纹膨胀节3将返料器出料管道端部和炉膛进料管道端部进行连接,金属波纹膨胀节3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起到密封保温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形变吸收上、下插筒的冷热膨胀尺寸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