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7340发布日期:2022-06-15 11:5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燃气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通常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之间留有充分的空间和通道对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不足在于:内环火盖火焰燃烧后的烟气排出时,必须要通过正在燃烧的外环火盖火焰,使得与外环火盖火焰接触的不是纯新鲜空气,而是内环火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气体,外环火盖火焰容易出现燃烧不充分现象,导致燃烧器烟气中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含量较高,同时限制了灶具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灶具燃烧器。
4.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设置有内环主火孔和内环稳焰微火孔,内环主火孔的轴线与竖向夹角a,夹角a小于90度;外环火盖,围绕内环火盖设置,所述外环火盖上设置有外环主火孔和外环稳焰微火孔,外环主火孔的轴线与竖向夹角b,夹角b小于90度,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之间设置有隔离空间;炉头组件,设置成所述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的安装基座,并为所述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提供燃烧所需的混合燃气,所述炉头组件还设置有向中心补给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补给孔;锅支架和锅具,锅具的下部为锅具底面,锅具底面放置在锅支架上面;烟气隔离圈,设置在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之间,内环火盖在烟气隔离圈内部,外环火盖在烟气隔离圈外部,所述烟气隔离圈设置有烟气排出通道,烟气排出通道起始于烟气隔离圈内部,穿过外环火盖上方或下方的区域延伸到外环火盖外面,烟气排出通道的入口在烟气隔离圈内部,烟气排出通道的出口在远离外环火盖的大气环境中,所述烟气隔离圈的上面设置有隔离圈上平面,该隔离圈上平面贴住锅具底面,该烟气隔离圈把内环火和外环火完全隔离,内环火焰的烟气通过所述的烟气排出通道排出到大气环境中。
6.为了避免内环主火孔的火焰及内环稳焰微火孔的火焰与烟气隔离圈干涉影响燃烧性能,烟气隔离圈在上部设置有圆柱段,中间部位根据夹角a设置有圆锥段。
7.为了避免制作误差而导致隔离圈上平面不能贴住锅具底面的情况发生,烟气隔离圈设置有弹性支撑,保证锅具放置时首先是锅具底面接触贴紧隔离圈上平面,烟气隔离圈在锅具重力的作用下弹性下降,直至锅具底面接触锅支架。
8.为了避免外环火焰与烟气排出通道干扰,外环火盖在烟气排出通道下方或上方不
设置起加热功能的外环主火孔,只设置起稳焰功能的外环稳焰微火孔。
9.为了保证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均获得足够的二次空气补给,烟气隔离圈与内环火盖之间的空间构成内环火盖二次空气补给通道,烟气隔离圈与外环火盖之间的空间构成外环火盖二次空气补给通道。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隐藏锅具的立体示意图。
11.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个内部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1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6.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灶具燃烧器: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1,设置有设置有内环主火孔1a和内环稳焰微火孔1b,内环主火孔1a的轴线与竖向夹角a,夹角a小于90度;外环火盖2,围绕内环火盖1设置,所述外环火盖2上设置有外环主火孔2a和外环稳焰微火孔2b,外环主火孔2a的轴线与竖向夹角b,夹角b小于90度,所述内环火盖1和外环火盖2之间设置有隔离空间3;炉头4,设置成所述内环火盖1和外环火盖2的安装基座,并为所述内环火盖1和外环火盖2提供燃烧所需的混合燃气,所述炉头还设置有向中心补给二次空气的空气补给孔4a;锅支架5和锅具(6),所述锅具6的锅底面5a放置在锅支架5上面;烟气隔离圈7,设置在内环火盖1和外环火盖2之间,内环火孔1a在烟气隔离圈7内部,外环火孔2a在烟气隔离圈7外部,所述烟气隔离圈7设置有烟气排出通道7a,烟气排出通道7a起始于烟气隔离圈7内部,穿过外环火盖2上方或下方的区域延伸到外环火盖2外部,烟气排出通道7a的入口7a1在烟气隔离圈7内部,烟气排出通道7a的出口7a2在远离外环火盖2的大气环境中,所述烟气隔离圈7的上表面7b贴紧锅底面6a。
17.为了避免内环主火孔1a火焰与烟气隔离圈7干涉影响燃烧性能,所述烟气隔离圈7在上部设置有圆柱段7c,中间部位根据夹角a设置有圆锥段7d。
18.为了避免制作尺寸误差而导致隔离圈不能贴住锅具的情况发生,烟气隔离圈7设置有弹性支撑7e,保证锅具6放置时先是锅具6的锅底面6a接触贴紧烟气隔离圈7的上表面7b,然后烟气隔离圈7在锅具6重力的作用下弹性下降,直至锅具6落放在锅支架5上。
19.为了避免外环火焰与烟气排出通道干扰,在烟气排出通道(7a)的下方或上方不设
置实现加热功能的外环主火孔2a,只设置起稳焰功能的外环稳焰微火孔2b。
20.为了保证内环火孔和外环火孔均获得足够的二次空气补给,烟气隔离圈壁7d与内环火盖1之间的空间构成内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3a,烟气隔离圈壁6d与外环火盖2之间的空间构成外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3b。
21.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3.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灶具燃烧器: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1,设置有设置有内环主火孔1a和内环稳焰微火孔1b,内环主火孔1a的轴线与竖向夹角a,夹角a小于90度;外环火盖2,围绕内环火盖1设置,所述外环火盖2上设置有外环主火孔2a和外环稳焰微火孔2b,外环主火孔2a的轴线与竖向夹角b,夹角b小于90度,所述内环火盖1和外环火盖2之间设置有隔离空间;炉头组件3,设置成所述内环火盖1和外环火盖2的安装基座,并为所述内环火盖1和外环火盖2提供燃烧所需的混合燃气,所述炉头组件还设置有四个向中心补给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补给孔3a;锅支架4和锅具(5),所述锅具5的锅底面5a放置在锅支架4上面;烟气隔离圈6,设置在内环火盖1和外环火盖2之间,内环火孔1a在烟气隔离圈6内部,外环火孔2a在烟气隔离圈6外部,所述烟气隔离圈6设置有四个烟气排出通道6a,烟气排出通道6a起始于烟气隔离圈6内部,穿过外环火盖2上方的区域延伸到外环火盖2外面,烟气排出通道6a的入口6a1在烟气隔离圈6内部,烟气排出通道6a的出口6a2在远离外环火盖2的大气环境中,所述烟气隔离圈6的上表面6b贴紧锅底面5a。
24.为了避免内环主火孔1a的火焰及内环稳焰微火孔1b的火焰与烟气隔离圈6干涉影响燃烧性能,所述烟气隔离圈6在上部设置有圆柱段6c,中间部位根据夹角a设置有圆锥段6d。
25.为了避免制作误差而导致隔离圈上平面不能贴住锅具底面的情况发生,烟气隔离圈6设置有四个弹性支撑6e,保证锅具5放置时首先是锅具底面5a接触贴紧隔离圈上平面6b,然后烟气隔离圈6在锅具5重力的作用下弹性下降,直至锅具5落放在锅支架4上。
26.为了避免外环主火孔火焰与烟气排出通道6a 干扰,在烟气排出通道6a的下方不设置实现加热功能的外环主火孔2a,只设置起稳焰功能的外环稳焰微火孔2b。
27.为了保证内环火盖1和外环火盖2均获得足够的二次空气补给,烟气隔离圈与内环火盖1之间的空间构成内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7,烟气隔离圈与外环火盖2之间的空间构成外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