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4386发布日期:2020-10-17 01:0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混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经过漏板漏下的玻璃纤维需要经过喷吹炉进行火焰喷吹,形成玻璃棉,直接将燃气和空气送到喷吹炉中燃烧,由于其未充分混合,使得燃气燃烧不充分,进而造成燃气的浪费,资源的浪费,导致喷吹燃烧的过程不充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和空气混合充分的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包括:

连接在进气管和喷吹炉之间的混合管;

输气环,所述输气环的管壁内设有环形的输气通道,所述输气环位于所述混合管内;

连接所述混合管和所述输气环的连接件;

喷气管,所述喷气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喷气管的一端均插装在所述输气通道内,所述多个喷气管的另一端伸至所述混合管内且端口喷出的气流共同形成循环气流;

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位于所述混合管的中心,所述通气管沿着所述混合管延伸;

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插装在所述通气管内,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插装在所述输气通道内;。

空气管,所述空气管插装在所述混合管内;以及

燃气管,所述燃气管插装在所述混合管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燃气管和空气罐分别往混合管内通入燃气和空气,再往通气管内通入气流,气流并通过连通管进入输气通道内,再由输气通道进入喷气管,最后由喷气管喷出,由于多个喷气管喷出的气流形成循环气流,循环气流会混合混合管内的燃气和空气,因此,该燃气混合装置达到将燃气和空气混合充分的目的,由于输气环通过连接件与混合管相连接,而通气管通过连通管与输气环相连接,因此通气管不需要外来固定措施,即可完成位置固定,输气环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数量越多效果越好,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后,通气管气流停止输入,进气管输入气流,使得混合管内的混合气体输送至喷吹炉。

进一步地,所述喷气管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混合管相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球和连接杆,所述混合管的内侧壁上设有沿着所述混合管的管身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定位球安装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球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输气环相连接,只要将输气管通过连通管固定在通气管上,并将连接件安装在输气环上,通过往混合管内伸入通气管,定位球在定位槽内移动,即可完成输气环在混合管内的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三个喷气管的管口处于同一圆周上且与圆相切,相邻两个所述喷气管的管口与所述圆的圆心的连线形成120°夹角,提供一种喷气管形成循环气流的排列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能够达到将燃气和空气混合充分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混合管;101、定位槽;20、输气环;201、输气通道;30、连接件;301、定位球;302、连接杆;40、喷气管;50、通气管;60、连通管;70、空气管;80、燃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管10、输气环20、连接件30、喷气管40、通气管50、连通管60、空气管70和燃气管80。

混合管10连接在进气管和喷吹炉之间;

输气环20的管壁内设有环形的输气通道201,输气环20位于混合管10内;

连接件30连接混合管10和输气环20;

喷气管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喷气管40的一端均插装在输气通道201内,多个喷气管40的另一端伸至混合管10内且端口喷出的气流共同形成循环气流;

通气管50位于混合管10的中心,通气管50沿着混合管10延伸;

连通管60的一端插装在通气管50内,连通管60的另一端插装在输气通道201内;。

空气管70插装在混合管10内;

燃气管80插装在混合管10内。

通过燃气管80和空气罐分别往混合管10内通入燃气和空气,再往通气管50内通入气流,气流并通过连通管60进入输气通道201内,再由输气通道201进入喷气管40,最后由喷气管40喷出,由于多个喷气管40喷出的气流形成循环气流,循环气流会混合混合管10内的燃气和空气,因此,该燃气混合装置达到将燃气和空气混合充分的目的,由于输气环20通过连接件30与混合管10相连接,而通气管50通过连通管60与输气环20相连接,因此通气管50不需要外来固定措施,即可完成位置固定,输气环20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数量越多效果越好,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后,通气管50气流停止输入,进气管输入气流,使得混合管10内的混合气体输送至喷吹炉。

进一步地,喷气管40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地,输气环20通过连接件30与混合管10相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件30包括定位球301和连接杆302,混合管10的内侧壁上设有沿着混合管10的管身延伸的定位槽101,定位球301安装在定位槽101内,定位球301通过连接杆302与输气环20相连接,只要将输气管通过连通管60固定在通气管50上,并将连接件30安装在输气环20上,通过往混合管10内伸入通气管50,定位球301在定位槽101内移动,即可完成输气环20在混合管10内的布置。

进一步地,连接件30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地,三个喷气管40的管口处于同一圆周上且与圆相切,相邻两个喷气管40的管口与圆的圆心的连线形成120°夹角,提供一种喷气管40形成循环气流的排列方式。

使用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能够达到将燃气和空气混合充分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在进气管和喷吹炉之间的混合管(10);

输气环(20),所述输气环(20)的管壁内设有环形的输气通道(201),所述输气环(20)位于所述混合管(10)内;

连接所述混合管(10)和所述输气环(20)的连接件(30);

喷气管(40),所述喷气管(4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喷气管(40)的一端均插装在所述输气通道(201)内,所述多个喷气管(40)的另一端伸至所述混合管(10)内且端口喷出的气流共同形成循环气流;

通气管(50),所述通气管(50)位于所述混合管(10)的中心,所述通气管(50)沿着所述混合管(10)延伸;

连通管(60),所述连通管(60)的一端插装在所述通气管(50)内,所述连通管(60)的另一端插装在所述输气通道(201)内;

空气管(70),所述空气管(70)插装在所述混合管(10)内;以及

燃气管(80),所述燃气管(80)插装在所述混合管(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管(40)的数量为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环(20)通过连接件(30)与所述混合管(10)相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包括定位球(301)和连接杆(302),所述混合管(10)的内侧壁上设有沿着所述混合管(10)的管身延伸的定位槽(101),所述定位球(301)安装在所述定位槽(101)内,所述定位球(301)通过所述连接杆(302)与所述输气环(2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的数量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喷气管(40)的管口处于同一圆周上且与圆相切,相邻两个所述喷气管(40)的管口与所述圆的圆心的连线形成120°夹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燃气混合装置,包括:包括:混合管、输气环、连接件、喷气管、通气管、连通管、空气管和燃气管;输气环的管壁内设有环形的输气通道,输气环位于混合管内;连接混合管和输气环的连接件;喷气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喷气管的一端均插装在输气通道内,多个喷气管的另一端伸至混合管内且端口喷出的气流共同形成循环气流;通气管位于混合管的中心,通气管沿着混合管延伸;连通管的一端插装在通气管内,连通管的另一端插装在输气通道内;空气管插装在混合管内;燃气管插装在混合管内。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将燃气和空气混合充分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海;刘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嘉瑞海玻纤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3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