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气流导向结构的危废焚烧二燃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8660发布日期:2023-02-21 20:0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气流导向结构的危废焚烧二燃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险废料焚烧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带气流导向结构的危废焚烧二燃室。


背景技术:

2.焚烧炉设有两个燃烧室,即一燃室和二燃室,采用两级燃烧方式,一燃室燃烧固体,二燃室燃烧气体:固体垃圾进入一燃室后在预定温度条件下经过干燥、厌氧热解、燃尽,有效地控制了剧毒气体(二恶英)的生成;热解所产生的气体进入二燃室充分燃烧,有效地处理了有毒有害气体。经过一燃室处理后的固体灰渣,经地仓捡,回收废铁和玻璃之后,被综合利用制成轻型建筑材料。在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固体废料处理过程中,回转窑焚烧产生的危废物料需要在二燃室再次充分燃烧,并且在燃烧时需要向二燃室内供给足够的空气辅助燃烧,二燃室是加装在回转窑后段的废气二次燃烧系统,能有效祛除回转窑尾气中未燃尽有机成分及其它有害气体,保证后段排空气体的无污染排放。二次燃烧室腔体由耐火材料、保温材料、绝热材料组成。炉墙采用高铝耐火浇注料做衬,中间是隔热材料,外层是保温材料,以减少炉体的热损失,提高焚烧效率,外表用锅炉钢板作保护层,防止漏风。
3.现有申请号为的201820869070.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设备二燃室旋风布风结构,其布风管在二燃室内部均为倾斜布置,以形成空气旋流,有利于可燃气体燃烧,但布风管吹出的气流会直接冲击到二燃室内壁的耐火材料上,长时间的气流冲击会对二燃室内壁上的耐火材料造成损坏,影响二燃室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气流导向结构的危废焚烧二燃室。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带气流导向结构的危废焚烧二燃室,包括二燃室炉体,二燃室炉体外侧设有供风组件,供风组件通过布风管组与二燃室炉体的内部相通;布风管组包括布风分管和小风管,布风分管的轴线不经过二燃室炉体的圆心,布风分管的轴线与小风管的轴线在二燃室炉体内相交。供风组件通过布风管组向二燃室炉体内部吹入气流,倾斜布置的布风分管使吹入的气流在二燃室炉体内形成旋流,使危废物料燃烧重复,并且小风管吹出的气流能够改变布风分管的气流方向,气流直接冲击二燃室的内壁。
7.所述布风管组的数量为至少一组,且布风管组沿二燃室炉体的圆周均匀布置。多个布风管组共同作用,形成较为稳定的旋流。
8.所述同组的布风分管的轴线与小风管的轴线夹角角度为a,且a的范围为5
°
~90
°
。气流重布风分管吹出后,有小风管吹出的气流进行冲击,改变气流方向,避免气流直接冲击二燃室内壁。
9.所述供风组件包括鼓风机和布风主管,鼓风机通过通风管与布风主管连通,且布
风分管和小风管分别与布风主管连通。鼓风机启动吹风,并通过通风管将空气吹入布风主管内。
10.所述布风主管为环形中空管,且环形中空管套在二燃室炉体的外侧。
11.所述布风分管和小风管均为l型管,且l型管的竖向部分与布风主管可拆卸连接。l型管的横向部分与二燃室的侧壁固定连接。
12.所述二燃室炉体上部设有进料口,二燃室炉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方便进行危废物料从进料口投入,同时燃烧后的残渣方便从出料口排出。
13.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可拆卸的盖板。二燃室使用时,盖板关闭,危废物料燃烧后打开盖板可将二燃室内残渣排出。
14.所述二燃室炉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火材料层。耐火材料层对二燃室炉体的内壁提供保护,保证二燃室的使用寿命。
15.所述二燃室炉体的底部为锥形结构,且出料口位于锥形结构的最底部。方便将燃烧后的物料残渣排出。
16.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7.1、布风分管侧边设置有小风管,小风管的轴线与布风分管的轴线在二燃室炉体内部相交,小风管吹出的气流可抵消布风分管气流的冲击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布风分管吹气方向,从而减小对耐火材料的冲击力,增强二燃室的使用寿命;
18.2、多个布风管组共同作用,保证空气的吹入量,并使二燃室炉体内形成较为稳定的旋流,使二燃室炉体内能够同时进行大量物料的燃烧处理;
19.3、二燃室底部为锥形结构,且锥形结构的最底部设有出料口,在危废物料燃烧后打开出料口,方便将燃烧后的残渣排出,便于进行二燃室的清理。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气流导向结构的危废焚烧二燃室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布风分管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二燃室炉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13-盖板,2-鼓风机,3-通风管,4-布风主管,5-布风分管,6-小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带气流导向结构的危废焚烧二燃室,包括二燃室炉体1,二燃室炉体1外侧设有供风组件,供风组件通过布风管组与二燃室炉体1的内部相通;本实
施例中,二燃室炉体1的为圆柱形空心结构,供风组件通过布风管组向二燃室炉体1的内部吹入空气,使危废物料在二燃室炉体1内能够燃烧。如图2所示,布风管组包括布风分管5和小风管6,布风分管5的轴线不经过二燃室炉体1的圆心,即布风分管5的轴线为圆形内壁的弦,且弦不经过圆心,布风分管5能够在二燃室炉体1内产生旋流,使危废物料在二燃室内燃烧更加充分,布风分管5的轴线与小风管6的轴线在二燃室炉体1内相交。具体的,供风组件通过布风分管5和小风管6向二燃室炉体1内吹入空气,布风分管5吹出气流朝向二燃室炉体1的内壁,小风管6吹出的气流对布风分管5吹出的气流产生冲击,改变布风分管5吹出气流的方向,避免布风分管5吹出的气流直接作用到二燃室炉体1的内壁上,从而减小气流直吹对二燃室炉体1内壁上耐火材料的冲击,增强二燃室的使用寿命。
26.进一步,布风管组的数量为至少一组,且布风管组沿二燃室炉体1的圆周均匀布置。本实施例中,布风管组的数量为六组,各个布风管组的吹风方向沿逆时针方向均匀布置,多个布风管组能够有效的保证空气的吹入量,使危废物料能够在二燃室炉体1内充分燃烧,且多个布风管组共同作用能够形成较大的旋流,使二燃室炉体1内能够同时进行大量物料的燃烧处理。
27.进一步,布风分管5出风方向与小风管6出风方向的夹角角度为a,且a的范围为5
°
~90
°
。本实施例中,a的角度为25
°
,小风管6吹出的气流对布风分管5吹出的气流进行冲击,防止布风分管5吹出的气流直接冲击到二燃室炉体1的内壁上。
28.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供风组件包括鼓风机2和布风主管4,鼓风机2通过通风管3与布风主管4连通,且布风分管5和小风管6分别与布风主管4连通。布风主管4为环形中空管,且环形中空管套在二燃室炉体1的外侧。鼓风机2启动向通分管3内吹入空气,且空气通过布风主管4通入布风分管5和小风管6内,环形中空管能够将空气通向二燃室炉体1的周围,便于进行布风分管5和小风管6的布置。
29.进一步,布风分管5和小风管6均为l型管,且l型管的竖向部分与布风主管4可拆卸连接。l型管的横向部分与二燃室炉体1的外壁焊接连接,保证布风分管5和小风管6安装稳定,具体的,l型管的竖向部分通过直管接头与布风主管4连通,便于进行布风主管4与布风分管5和小风管6的连接。
30.进一步,二燃室炉体1上部设有进料口11,二燃室炉体1的下部设有出料口12。危废物料从进料口11进入二燃室炉体1的内部,并在二燃室炉体1内部进行充分燃烧后,剩余的残渣从出料口12排出,方便二燃室炉体1的使用。
31.进一步,二燃室炉体1的底部为锥形结构,且出料口12位于锥形结构的最底部,出料口12处设有可拆卸的盖板13。危废物料燃烧后的残渣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至二燃室炉体1的底部,并在锥形结构的作用下集中在出料口12处,打开盖板13即可将残渣排出,便于进行二燃室炉体1内部的清理。
32.进一步,二燃室炉体1的内壁上设有耐火材料层。所述耐火材料层为耐火水泥。耐火材料层可对二燃室炉体1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二燃室炉体1的使用寿命。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