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壳式包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754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壳式包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包裹在容器、管道外的加热或冷却装置。
在石油、化工、医疗、食品等领域,为完成化学反应、储存物料和物料输送过程中的加热、冷却和保温,广泛采用夹套式加热或冷却。其结构是将夹套焊在容器或管道的外部,利用容器壁或管道壁的内外流动介质的不同温度差进行热交换,达到加热或冷却的目的。例如,带夹套的反应釜、搪瓷釜,套管换热器及带夹套管道,其优点结构简单、有成熟的使用经验;其缺点是由于夹套内流动介质有一定的压力,对容器壁造成外压,对夹套壁造成内压,因此必须同时增加容器和夹套壁厚,才能满足安全使用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容器壁厚和造价,尤其是贵重的不锈钢,贵重的有色金属如钛、镍、锆和贵重的蒙乃尔合金和因氏合金制容器价格高得惊人,厂家难以购买。夹套换热器和带夹套管道,其结构是在管道外焊有折边的较粗些的管子与原来管道间形成一个空腔,腔内通入加热或冷却介质,套管管道外压、内压不是主要问题,但安装、施工很不方便,更为重要的是套管内壁一旦腐蚀、穿孔很难被发现,同时也给维修带来很大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节省容器材料、易于装拆的板壳式包覆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外板、内板、泡钉,由外板、内板构成封闭腔,封闭腔的上部设置介质进口、排不凝气口,封闭腔的底部设置介质出口,外板、内板之间为泡钉。以此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优点1、节省被包容器材料和费用本实用新型本身有足够强度,可承受流体介质的压力,避免了容器壁承受外压,大大降低容器壁厚和费用。如直径1.6m,圆柱高1.4m,两端椭圆封头的反应釜,夹套压力0.55Mpa,原夹套结构不锈钢重1.765吨,改用包覆器后用不锈钢0.84吨,节省近4万元/台。
2、易于拆装和维修本实用新型与容器或管道各成独立系统,当包在容器上时,包覆器通过设在其上的连接耳用螺栓连接起来,当包在管道上时用钢带捆牢,可方便拆装和检修,如其中任一件损坏,可随时更换,节省检修时间和费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
图1的圆筒部分的包覆器的部分斜视图;图4是
图1中的封头部分的包覆器的部分的斜视图;图5是管道包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B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外板1、内板7、泡钉2,由外板1、内板7构成封闭腔9,封闭腔9的上部设置介质进口11、排不凝气口13,封闭腔9的底部设置介质出口12,外板1、内板7之间为泡钉12。
可将外板1或内板7冲压成多个泡钉2,再将泡钉2端同内板7或外板1焊接到一起;内板7、外板1的周边上可设置封条10或折边,使之构成封闭腔9。还可在内板7的内侧设置导热泥膏8。
本装置封闭腔9可呈对称设置,既利于制造,也更利于安装维修。
安装使用本装置时,通常通过螺栓4、螺母3将连接耳5连接到一起,再通过连接耳5或钢带15使本装置包覆在容器6或管道14外,还须在容器6或管道14与本装置的内板7之间涂以导热系数高的泥膏8(例如,石墨胶泥),在保证本装置同容器6或管道14之间具有很好地传热性能的同时,使本装置同容器6或管道14之间能有很好的软结合。
权利要求1.板壳式包覆器包括外板1、内板7、泡钉2,其特征在于由外板1、内板7构成封闭腔9,封闭腔9上部设置介质进口11、排不凝气口13、封闭腔9的底部设置介质出口12,外板1、内板7之间为泡钉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包覆器,其特征在于内板7、外板1的周边上设置封条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包覆器,其特征在于内板7、外板1的周边上设置折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包覆器,其特征在于封闭腔9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包覆器,其特征在于内板7的内侧设置有导热泥膏8。
专利摘要板壳式包覆器是涉及包裹在容器、管道外的加热或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就是由外板、内板构成封闭腔,封闭腔的上部设置介质进口、排不凝气口,封闭腔的底部设置介质出口,外板、内板之间为泡钉。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节省被包容器材料、易于装拆等特点。
文档编号F28D5/00GK2128372SQ92216528
公开日1993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21日
发明者李维仁 申请人:李维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