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质波纹管换热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206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质波纹管换热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元件,钢质波纹管换热元件。
众所周知,管壳式换热器以其可靠性,完善性和成熟性,特别是对较高参数工况的适应性,使其在换热设备中占有绝对优势;但它的主要换热元件,一般都采用带光面的光管体;因比,其传热系数小而导致传热性能差和结垢严重,使用寿命短。
经专利检索有专利号为ZL962069042.9的薄型双波纹状换热元件,它虽在技术方案上解决了传热性能差和结垢严重,但要制造薄型的双波纹管,其工艺就相当复杂以及难予保证质量而导致投资大,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钢质波纹管换热元件,它不仅能改善传热性能,减少结垢和提高寿命的同时,而且,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钢质波纹管换热元件,由管体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管体横截面的外径为(D),内径为(d);管体的纵截面以呈直段的波峰,与呈曲线的波谷相连接成周期性变化的波纹形排列,其相邻波谷的波距P值为0.3D≤P≤1.2D,波谷深度∑值为0.04D≤∑≤0.1D。光面管体的外径(D)和内径(d),均为标准规定的标准尺寸,早已在市场上形成了大批量生产的能力,在管系配件市场中随时随地就可以购买,其制造成本低,只要在光管体上采用一般的滚,轧制工艺,就可以制成管体纵截面上具有波峰和波谷,并且以波距P值为间距,使其波纹形状呈周期性变化排列的波纹管,这样一来,在无须花费较大的投资,而以简单的工艺就可制成钢质波纹管换热元件,其制造成本低;此外也由于波纹管体能实现充分湍流,以及增加传热面积,其内,外传热系数明显提高;同时,由于充分的湍流,不断冲刷管壁,就破坏了结水垢的条件,不仅有利于改善管体的传热性能,而且,不需要除垢清理,而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仅使换热元件显著改善,传热性能和不结水垢,延长使用寿命;而且还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形状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管体 2、波峰 3、波谷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管体(1)的横截面为外径(D),即原光管外径;内径为(d),即原光管内径。波峰(2)为直段,波谷(3)为曲线,在管体(1)的纵截面上是以直段的波峰(2),与呈曲线的波谷(3)相连接,构成具有呈周期性变化排列的波纹状;两相邻的波谷(3)的间距。即波距P值为0.3D≤P≤1.2D,波谷深度∑值为0.04D≤∑≤0.1D。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元件可在各种不同结构的管壳式换热设备上安装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钢质波纹管换热元件,由管体构成,管体横截面的外径为D,内径为d;管体纵截面以呈直段的波峰,与呈曲线的波谷相接成周期性变化的波纹形排列,其相邻波谷的波距P值为0.3D≤P≤1.2D,波谷深度∑值为0.04D≤∑≤0.1D。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质波纹管换热元件,由管体构成,管体的纵截面上呈直段波峰,与呈曲线的波谷相接成周期性变化的波纹形排列,波距P值为0.3≤P≤1.2D,波谷深度值为:0.04D≤∑≤0.1D;实施后,不仅改善了传热性能,不结水垢,提高寿命,而且,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并可在各种不同结构管壳式的换热设备上安装使用。
文档编号F28F1/08GK2405178SQ99218220
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4日
发明者刘会琴 申请人:刘会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