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锅炉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61194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33]两段式天然气烧嘴安装在拆除煤斗侧的炉墙位置,其数量与型号根据锅炉容量大小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作用是分配燃料和助燃空气并以一定方式喷出后让其在炉膛燃烧。
[0034]折流板安装在拆除的烟气挡板位置。其材料一般为耐火材料板,数量根据烟气量及设计流速确定,其作用是加快烟气流速,提高对流受热面的传热系数。
[0035]最后设计安装与燃气锅炉配套的供气系统及控制系统。
[0036]本实用新型燃气锅炉仅需对现有燃煤锅炉的燃烧系统和燃烧室进行改造即可实现。不仅大大地缩短了燃煤锅炉煤改气的工程周期,还极大地节省了改造成本。
[0037]通过上述改造得到的燃气锅炉的具体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燃气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面炉墙上设置有烟道,所述炉体底部为炉底18,所述炉底靠近烟道2/5处、垂直于炉底设置有多孔挡墙17,所述多孔挡墙17的宽度与炉底18等宽,所述多孔挡墙17的高度为炉底18到后拱的距离;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挡墙17为耐火砖多孔墙,即由耐火砖砌筑而成的表面设置有通孔的墙体。所述多孔挡墙17的设置能避免炉膛火焰直接冲刷后拱,并起到保护后拱的作用
[0038]远离烟道的炉墙上(本实施例中为端墙)设置有两个燃气烧嘴15 ;所述燃气烧嘴15包括煤气管、旋流器、导流体、一次风管、二次风管、蓄热装置和烧嘴砖,所述导流体内设置有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所述煤气管出口与第一导流管入口连通,所述煤气管出口内设置有旋流器,所述第一导流管出口与烧嘴砖入口连通,所述烧嘴砖出口位于炉体内;
[0039]所述一次风管与煤气管连通;所述二次风管与第二导流管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导流管出口位于炉体内,所述二次风管外设置有蓄热装置。本实施例采用的所述燃气烧嘴15为两段式天然气烧嘴,能分配燃料和助燃空气并以一定方式喷出后让其在炉膛燃烧,实现两段式燃烧,减少NOx排放量,使NOx排放< 80ppm。
[0040]所述多孔挡墙17远离烟道的一侧,设置有垂直于炉底18的二次辐射面16,具体地,所述二次辐射面16设置在多孔挡墙17原理烟道一侧的中部。所述二次辐射面16为辐射墙或辐射板。所述辐射墙为耐火砖砌筑而成的墙体,所述辐射板为耐火材料板。所述二次辐射面16砌筑在炉底18上或悬挂在炉体中。所述二次辐射面的设置能有效增加炉内辐射传热量,提高炉子效率。
[0041]所述燃气锅炉的烟道顶部设置有烟气折流板19,所述烟气折流板19为耐火材料板,所述烟气折流板19数量根据烟气量及设计流速确定,其作用是加快烟气流速,提高对流受热面的传热系数。烟气折流板19的设置能提高对流受热面的传热系数,在不增加燃气锅炉受热面的情况下,使燃气锅炉的蒸发量明显增加。所述燃气锅炉的烟道内设置有省煤器。
[0042]所述燃气锅炉还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燃气烧嘴电联,以控制燃气烧嘴内流体流量和流速。所述控制系统的设置能提高燃气锅炉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0043]所述炉底18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承重层、隔热层、保温层和耐火层。承重层采用钢板、工字钢、槽钢、角钢等组成钢结构,其作用是保证炉底18强度,不易变形。隔热层采用硅钙板或岩棉等隔热材料,其作用是减少炉底散热损失并对承重层进行保护,防止其受热变形。保温层采用轻质粘土砖、轻质高铝砖、硅藻土砖、轻质浇注料等轻质耐火材料,其作用是对炉底进行保温减少炉底散热损失同时对隔热层进行保护,防止其受热变形。耐火层采用粘土砖、硅砖、耐火浇注料等耐火材料,其作用是增加炉底结构强度并抵抗高温保护保温层,防止炉底受热变形。
[00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燃气锅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一面炉墙上设置有烟道,所述炉体底部为炉底,所述炉底靠近烟道1/5-3/5处、垂直于炉底设置有多孔挡墙,所述多孔挡墙的宽度与炉底等宽,所述多孔挡墙的高度为炉底到后拱的距离;远离烟道的端墙和侧墙设置有多个燃气烧嘴;所述多孔挡墙远离烟道的一侧,设置有垂直于炉底的二次辐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辐射面为辐射墙或辐射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挡墙中线远离烟道的一侦牝设置有垂直于炉底的二次辐射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烧嘴包括煤气管、旋流器、导流体、一次风管、二次风管、蓄热装置和烧嘴砖,所述导流体内设置有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所述煤气管出口与第一导流管入口连通,所述煤气管出口内设置有旋流器,所述第一导流管出口与烧嘴砖入口连通,所述烧嘴砖出口位于炉体内; 所述一次风管与煤气管连通;所述二次风管与第二导流管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导流管出口位于炉体内,所述二次风管外设置有蓄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挡墙为耐火砖多孔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靠近烟道2/5处、垂直于炉底设置有多孔挡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锅炉的烟道顶部设置有烟气折流板,所述烟气折流板为耐火材料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锅炉的烟道内设置有省煤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锅炉还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燃气烧嘴电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承重层、隔热层、保温层和耐火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面炉墙上设置有烟道,所述炉体底部为炉底,所述炉底靠近烟道1/5-3/5处、垂直于炉底设置有多孔挡墙,所述多孔挡墙的宽度与炉底等宽,所述多孔挡墙的高度为炉底到后拱的距离;远离烟道的端墙和侧墙设置有多个燃气烧嘴;所述多孔挡墙远离烟道的一侧,设置有垂直于炉底的二次辐射面。本实用新型燃气锅炉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具有效率高、NOx排放量少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燃气锅炉可由燃煤锅炉局部改造而成。
【IPC分类】F23M9-00, F23C9-00
【公开号】CN204268465
【申请号】CN201420720626
【发明人】张卫军, 池中源, 伊智, 杨强大, 刘石, 高恩亮, 王敏
【申请人】东北大学, 沈阳东大工业炉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