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9516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属于锅炉进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经调查发现,现有的锅炉蒸汽带出的热量仅占72%,另外的26.8%的热能损失掉了,这些损失掉的热能中17.2%由锅炉的烟气带走,另外不完全燃烧损耗了 9.1的热能,使能源大幅的浪费,现有的锅炉燃烧燃料的部分结构为炉膛顶部设有烟囱,炉膛侧面设有加煤口,炉膛内设有水平安装的炉排,炉排位于加煤口下方不远处,用于承载煤炭,炉排下方设有进风口和出炉渣口,煤炭在炉排上燃烧时,由于其自身挡住了部分空气由下向上进入炉膛内,还有燃烧完的煤渣堵塞炉排间隙,使空气较难进入炉排上部的炉膛,导致炉排上部形成贫氧区,导致了煤炭燃烧不充分以及形成烟气,烟气中有部分可燃气,由于供氧不足,燃烧不充分,被烟气带走,大大的浪费了煤炭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可增加炉排上方的炉膛内的氧气含量,降低煤炭的不完全燃烧,提高能源利用率。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设有“C”型底管,“C”型底管上设有弯管,弯管一端与“C”型底管连通,弯管的弯曲方向与“C”型底管的开口方向相同,弯管和“C”型底管上均匀分布出气孔。
[0005]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C”型底管和弯管的开口插入炉排的炉排间隙中,由于“C”型底管的开口比其两端最宽处窄,所以随着开口不断下沉,“C”型底管的两侧会卡在炉排的炉条上,起到固定的效果,同理弯管的开口进入炉排间隙后,其前端相较于开口更靠前位置会卡在炉排上,这样本实用新型就形成了多点固定,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固性,由于“C”型底管是竖直向下插入炉排,所以“C”型底管会形成一个“门”,“门”对应加煤口,保证了加煤的顺畅,同时“C”型底管和弯管围拢成一个供氧空间,在工作人员加煤时,煤通过“C”型底管形成的“门”进入供氧空间,由于“C”型底管和弯管的开口伸入炉排下方,使空气可以顺畅的通过出气孔进入炉排上方的炉膛内,特别是供氧空间中,而且炉排上方的高热量,高气流流动速度,会使炉排下方和炉排上方形成气压,空气会以告诉气流的形式从出气孔中流出,保证了空气的供应量充足,而且供氧空间内燃烧最充分出对应的出气孔最多,使空气的流入也最多,保证了煤炭的充分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可燃气体也会充分燃烧,避免了煤炭本身和形成的煤渣堵塞炉排间隙,使空气较难通过的情况,大大的提高了煤炭的燃烧率,和热能的使用率。
[0006]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C”型底管两端最外侧,设有边管,边管焊接在“C”型底管上,边管上均匀分布出气孔。由于“C”型底管两端开口窄于其两端最宽处,所以“C”型底管两端开口注定无法插入两侧最外侧的炉排间隙,设置了边管,使边管两端开口插入最外侧的炉排间隙,保证了空间的合理利用,也增加了空气的进气量,使本实用新型的供氧效果更好。
[0007]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C”型底管与弯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使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不需要特殊模具,而且牢固。
[0008]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C”型底管和边管两端的开口与弯管另一端的开口共面。使各管可以均匀的吸收空气。
[0009]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C”型底管、边管和弯管的开口上设有漏斗。通过漏斗扩大开口处可接受空气的面积,增大了进气量,使出气口的气流气压更大,使本实用新型的供氧效果更好。
[0010]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设有横向贯穿管,横向贯穿管为“C”型并贯穿弯管且与弯管相互连通。横向贯穿管与弯管为纵横设置的,且其两端的开口也由炉排最外侧的炉排间隙穿到炉排下方,使供氧空间由纵横交错的管道包围,大大的增加了进氧量,大大的提高了燃烧质量,降低了热能的损失。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0012]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C”型底管和弯管的开口插入炉排的炉排间隙中,由于“C”型底管的开口比其两端最宽处窄,所以随着开口不断下沉,“C”型底管的两侧会卡在炉排的炉条上,起到固定的效果,同理弯管的开口进入炉排间隙后,其前端相较于开口更靠前位置会卡在炉排上,这样本实用新型就形成了多点固定,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固性,由于“C”型底管是竖直向下插入炉排,所以“C”型底管会形成一个“门”,“门”对应加煤口,保证了加煤的顺畅,同时“C”型底管和弯管围拢成一个供氧空间,在工作人员加煤时,煤通过“C”型底管形成的“门”进入供氧空间,由于“C”型底管和弯管的开口伸入炉排下方,使空气可以顺畅的通过出气孔进入炉排上方的炉膛内,特别是供氧空间中,而且炉排上方的高热量,高气流流动速度,会使炉排下方和炉排上方形成气压,空气会以告诉气流的形式从出气孔中流出,保证了空气的供应量充足,而且供氧空间内燃烧最充分出对应的出气孔最多,使空气的流入也最多,保证了煤炭的充分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可燃气体也会充分燃烧,避免了煤炭本身和形成的煤渣堵塞炉排间隙,使空气较难通过的情况,大大的提高了煤炭的燃烧率,和热能的使用率。
[0013]所述的边管,由于“C”型底管两端开口窄于其两端最宽处,所以“C”型底管两端开口注定无法插入两侧最外侧的炉排间隙,设置了边管,使边管两端开口插入最外侧的炉排间隙,保证了空间的合理利用,也增加了空气的进气量,使本实用新型的供氧效果更好。
[0014]所述的焊接方式,使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不需要特殊模具,而且牢固。
[0015]所述的开口共面,使各管可以均匀的吸收空气。
[0016]所述的漏斗,通过漏斗扩大开口处可接受空气的面积,增大了进气量,使出气口的气流气压更大,使本实用新型的供氧效果更好。
[0017]所述的横向贯穿管,横向贯穿管与弯管为纵横设置的,且其两端的开口也由炉排最外侧的炉排间隙穿到炉排下方,使供氧空间由纵横交错的管道包围,大大的增加了进氧量,大大的提高了燃烧质量,降低了热能的损失。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C”型底管;2、弯管;3、出气孔;4、边管;5、炉排;6、炉排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设有“C”型底管1,“C”型底管I上设有弯管2,弯管2 —端与“C”型底管I连通,弯管2的弯曲方向与“C”型底管I的开口方向相同,弯管2和“C”型底管I上均匀分布出气孔3。
[0022]实施例2:在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基础上,“C”型底管I两端最外侧,设有边管4,边管4焊接在“C”型底管I上,边管4上均匀分布出气孔3。
[0023]实施例3:在实施例2所述的结构基础上,“C”型底管I与弯管2通过焊接方式连接,“C”型底管I和边管4两端的开口与弯管2另一端的开口共面,“C”型底管1、边管4和弯管2的开口上设有漏斗。
[0024]实施例4:在实施例3所述的结构基础上,设有横向贯穿管,横向贯穿管为“C”型并贯穿弯管且与弯管相互连通。
[0025]操作步骤与工作原理:
[0026]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C”型底管I和弯管2的开口插入炉排5的炉排间隙6中,由于“C”型底管I的开口比其两端最宽处窄,所以随着开口不断下沉,“C”型底管I的两侧会卡在炉排5的炉条上,起到固定的效果,同理弯管的开口进入炉排间隙6后,其前端相较于开口更靠前位置会卡在炉排5上,这样本实用新型就形成了多点固定,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固性,由于“C”型底管I是竖直向下插入炉排5,所以“C”型底管I会形成一个“门”,“门”对应加煤口,保证了加煤的顺畅,同时“C”型底管I和弯管2围拢成一个供氧空间,在工作人员加煤时,煤通过“C”型底管I形成的“门”进入供氧空间,由于“C”型底管I和弯管2的开口伸入炉排5下方,使空气可以顺畅的通过出气孔进入炉排5上方的炉膛内,特别是供氧空间中,而且炉排5上方的高热量,高气流流动速度,会使炉排5下方和炉排5上方形成气压,空气会以告诉气流的形式从出气孔中流出,保证了空气的供应量充足,而且供氧空间内燃烧最充分出对应的出气孔3最多,使空气的流入也最多,保证了煤炭的充分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可燃气体也会充分燃烧,避免了煤炭本身和形成的煤渣堵塞炉排间隙6,使空气较难通过的情况,大大的提高了煤炭的燃烧率,和热能的使用率。
【主权项】
1.一种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C”型底管(1),“C”型底管(I)上设有弯管(2),弯管⑵一端与“C”型底管⑴连通,弯管⑵的弯曲方向与“C”型底管(I)的开口方向相同,弯管⑵和“C”型底管⑴上均匀分布出气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C”型底管⑴两端最外侧,设有边管(4),边管(4)焊接在“C”型底管⑴上,边管(4)上均匀分布出气孔(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C”型底管(I)与弯管(2)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C”型底管⑴和边管(4)两端的开口与弯管(2)另一端的开口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C”型底管(I)、边管(4)和弯管(2)的开口上设有漏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横向贯穿管,横向贯穿管为“C”型并贯穿弯管(2)且与弯管(2)相互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节能环保进氧装置,属于锅炉进氧设备领域,设有“C”型底管,“C”型底管上设有弯管,弯管一端与“C”型底管连通,弯管的弯曲方向与“C”型底管的开口方向相同,弯管和“C”型底管上均匀分布出气孔,可增加炉排上方的炉膛内的氧气含量,降低煤炭的不完全燃烧,提高能源利用率。
【IPC分类】F23L7-00
【公开号】CN204404223
【申请号】CN201520028704
【发明人】李荫禄, 李新康
【申请人】李荫禄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