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04730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属于锅炉的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被广泛应用。该技术是清洁煤燃烧,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先进技术之一。它集节约能源、洁净燃烧、安全可靠、降低污染排放等优点于一体。但是在锅炉实际运行中,一些局部区域的结构问题也会影响锅炉的效率,由于炉膛底部料层温度较高,排渣管产生热膨胀位移,因为管子上部已与风室管子焊接牢固,所以落渣管膨胀会使其四周的浇注料输松,进而使一次风室风量漏风量增大,久之还可能使浇注料脱落使风室管子磨损。在流化床锅炉运行过程中,原有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处布置形式简单,炉膛底部排渣管易因膨胀过大及温度过高损坏,且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处缺少吸收热膨胀的保护措施,炉膛底部排渣管易因膨胀过大及温度过高损坏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包括水冷风室及排渣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密封箱、波纹补偿器、两个法兰盘及两个环板,位于水冷风室上部的排渣管上套装有套筒、两个环板及两个法兰盘,两个环板的内环面均与排渣管固接,套筒及两个法兰盘均位于两个环板之间,套筒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法兰盘固接,两个法兰盘分别位于水冷风室上部管屏的上下两侧,相邻设置的法兰盘与环板固接,套筒与排渣管之间、相邻设置的法兰盘与环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耐火填充层,位于水冷风室下端的排渣管上套装有波纹补偿器,波纹补偿器的上端与水冷风室的下端通过密封箱固接,密封箱内设置有第二耐火填充层。
[000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0007]位于水冷风室上部的排渣管上的套筒与排渣管之间设置耐火填充层,与现有的水冷风室上部与排渣管之间采用简单的焊接结构相比,能够更好的吸收排渣管的膨胀量,防止排渣管因膨胀过大及温度过高而损坏;
[0008]位于水冷风室下部的排渣管上设置的波纹补偿器,与现有的非金属膨胀节相比,不会因为水冷壁整体受热膨胀向下产生的位移过大而使排渣管与下方冷渣器产生错位,对排渣管产生破坏,影响排渣。
[0009]采用波纹补偿器来吸收膨胀量,占用空间小且能更好吸收膨胀量。
[0010]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排渣管的利用率至少可以延长I个大修期,大大降低了损坏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的主视图;
[0012]图2为图1的P处放大图(水冷风室未示出);
[0013]图3为图2的A-A向视图;
[0014]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包括水冷风室10及排渣管11,还包括套筒1、密封箱2、波纹补偿器3、两个法兰盘4及两个环板5,位于水冷风室10上部的排渣管11上套装有套筒1、两个环板5及两个法兰盘4,两个环板5的内环面均与排渣管固接,套筒I及两个法兰盘4均位于两个环板5之间,套筒I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法兰盘4固接,两个法兰盘4分别位于水冷风室10上部管屏12的上下两侧,相邻设置的法兰盘4与环板5固接,套筒I与排渣管11之间、相邻设置的法兰盘4与环板5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耐火填充层6(达到密封的作用并且可使排渣管受热膨胀时可以有膨胀位移,更好的吸收膨胀量),位于水冷风室10下端的排渣管11上套装有波纹补偿器3,波纹补偿器3的上端与水冷风室10的下端通过密封箱2固接(密封箱2为采用疏形板、钢板构成),密封箱2内设置有第二耐火填充层15。
[0016]波纹补偿器3为通用波纹补偿器。
[0017]【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耐火填充层6和第二耐火填充层15均为硅酸铝耐火纤维毡。如此设计,利用硅酸铝耐火纤维的性能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强本实施方式的排渣装置的耐高温性。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8]【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相邻设置的法兰盘4与环板5通过圆柱销9固接,且圆柱销9与所述法兰盘4及环板5之间焊接为一体。如此设计,采用点焊的形式可以使法兰盘与环板之间的位置固定。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19]【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两个法兰盘4的内环面均与套筒I的内圆面对齐设置。如此设计,方便第一耐火填充层的填充。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0020]【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套筒I与排渣管11之间的第一耐火填充层6厚度范围为6mm?7_。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
[0021]【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环板5的厚度为6mm。可使其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节约材料。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
[0022]【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位于波纹补偿器3下方的排渣管上设置有捅渣孔13,插板14插装在捅渣孔13下方的排渣管上。如此设计,冷渣机工作时将插板拔出,设置捅渣孔以方便排渣管内结渣时能够及时疏通排渣管,当冷渣机需要检修时,将插板插入排渣管使其快速密封。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主权项】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包括水冷风室(10)及排渣管(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I)、密封箱(2)、波纹补偿器(3)、两个法兰盘(4)及两个环板(5),位于水冷风室(10)上部的排渣管(11)上套装有套筒(I)、两个环板(5)及两个法兰盘(4),两个环板(5)的内环面均与排渣管固接,套筒(I)及两个法兰盘(4)均位于两个环板(5)之间,套筒(I)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法兰盘(4)固接,两个法兰盘(4)分别位于水冷风室(10)上部管屏(12)的上下两侧,相邻设置的法兰盘⑷与环板(5)固接,套筒(I)与排渣管(11)之间、相邻设置的法兰盘(4)与环板(5)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耐火填充层(6),位于水冷风室(10)下端的排渣管(11)上套装有波纹补偿器(3),波纹补偿器(3)的上端与水冷风室(10)的下端通过密封箱(2)固接,密封箱(2)内设置有第二耐火填充层(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火填充层(6)和第二耐火填充层(15)均为硅酸铝耐火纤维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设置的法兰盘(4)与环板(5)通过圆柱销(9)固接,且圆柱销(9)与所述法兰盘(4)及环板(5)之间焊接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法兰盘(4)的内环面均与套筒(I)的内圆面对齐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I)与排渣管(I I)之间的第一耐火填充层(6)厚度范围为6mm?7mm。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环板(5)的厚度为6mm。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波纹补偿器(3)下方的排渣管上设置有捅渣孔(13),插板(14)插装在捅渣孔(13)下方的排渣管上。
【专利摘要】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它属于锅炉的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处缺少吸收热膨胀的保护措施,炉膛底部排渣管易因膨胀过大及温度过高损坏的问题。两个环板的内环面均与排渣管固接,套筒及两个法兰盘均位于两个环板之间,套筒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法兰盘固接,两个法兰盘分别位于水冷风室上部管屏的上下两侧,相邻设置的法兰盘与环板固接,套筒与排渣管之间、相邻设置的法兰盘与环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耐火填充层,位于水冷风室下端的排渣管上套装有波纹补偿器,波纹补偿器的上端与水冷风室的下端通过密封箱固接,密封箱内设置有第二耐火填充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用于锅炉排渣。
【IPC分类】F23C10/24
【公开号】CN205316309
【申请号】CN201620035568
【发明人】施玉鹏, 王雪飞, 袁兴爽, 张健
【申请人】哈尔滨哈锅锅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