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热交换器经回气过冷的冷凝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2695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热交换器经回气过冷的冷凝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空调器冷凝技术,可根据用途,扩大使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分体空调器和各种风冷式制冷设备。
图一示意现有分体空调器冷凝技术,广泛用于空调器和风冷式制冷设备中。图中热交换器②,虽经翅片形式的改进,采用内螺纹管措施,使空调器和风冷式制冷设备的性能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因热交换器②在制冷系统中结构布局所限,使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不够理想,特别是翅片形式的改进后,空气侧阻力也相应提高,造成热交换器②的重量和体积很难缩减,反而有时还要增加或相应提高风机①转速。
本发明的特征和目的脱离现有冷凝技术中单一热交换器的限制,设计成正方形对称串联式双热交换器,实现热交换器二倍的迎风面积,有利于保证风机的冷却效率和减少空气侧阻力。压缩机由下而上进入预冷热交换器,再由上而下进入液化热交换器,有利于保证系统回油和液化效果。在压缩机储液器前增设储液过冷器,经预冷热交换器和液化热交换器冷凝后的液体,再经低温回气过冷处理,实现空调器技术参数的稳定与提高。
图二示意本发明方案,热交换器分解设计成对称的预冷热交换器②和液化热交换器④,由热交换器连管③串联为一体,风机①设置在中间,通过风道隔板使风机①对预冷热交换器②吹风冷却,对液化热交换器④吸风冷却。
图三示意本发明方案,储液过冷器是由过冷管①内的液体工质通过过冷器壳体②内部,被经过回气管③进入过冷器壳体②内部的低温气体工质再次冷却后,进入节流器,而低温回气工质经回气出管④进入压缩机储液器。为防止低温回气有害过热,过冷器壳体设有保温层⑤。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便于空调器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积木化设计,诸如加宽机组底盘和上盖板金件尺寸,增加相应热交换器排数,即可完成改型设计。新的结构布局设计使空调器冷凝机组结构及尺寸更为紧凑,可获得一系列降低费用带来的收益。热交换器两倍的迎风面积使空气侧阻力有所减少,风机转速允许下降15%以上,理想的分段冷却液化效果,保证冷凝出口温度稳定在40℃-50℃范围内,(标准空调器制冷工况,19kg冷凝压力,5kg蒸发条件下),有效的过冷处理,保证进入节流器前的温度在30℃--35℃范围内,流量增加5.5kg/h-8kg/h,保证足够的蒸发工质,并保持适当的低温回气,而低温回气经适当过热,又促使压缩机排量有所增加,保证了系统的良性循环运行,使节能指标在缩减热交换器重量和体积及降低成本费用条件下,节能指标达5%以上。
图四是本发明分体空调器单冷机实施例示意压缩机⑨排气经连管⑩,由下而上进入预冷热交换器②,经风机①吹风冷却后,经连管③由上而下再进入液化热交换器④,经风机①吸风冷却,于尾端液化。已液化的排气经连管⑤由下端底部进入储液过冷器⑥,被低温回气过冷处理后的低温液体进入节流器⑦,供制冷蒸发。低温回气经连管进入储液过冷器⑥经适当过热,由储液过冷器⑥下端底部经连管⑧进入压缩机储液器,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虽然上述说明是用分体空调器单冷机术语解释,但可以是任何风冷制冷设备。诸如冷暖分体空调器,只需在连管⑩上增加四通换向阀,在连管⑤上增加单向阀和制热节流器,在节流器⑦上增加单向阀即可实现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热交换器经回气过冷的冷凝器装置,其特征是通过采用双热交换器,冷却风机设置在双热交换器中间,在压缩机储液器前增设储液过冷器,而区别于现有分体空调器冷凝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热交换器其基本特征是预冷热交换器和液化热交换器的外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前后对称,经连接管串联为整体热交换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热交换器其工作特征是压缩机排气工质由下而上通过预冷热交换器,由上而下通过液化热交换器,或由上而下通过预冷热交换器,由下而上通过液化热交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其安装特征是风机设置在预冷热交换器和液化热交换器中间。风机对预冷热交换器吹风冷却,风机对液化热交换器吸风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储液过冷器其特征是储液过冷器垂直连接在压缩机储液器和回气截止阀之间,已液化的液体由储液过冷器下端,通过储液过冷器壳体内U型管,进出储液过冷器被回气过冷处理。回气由储液过冷器上端引入,与液体热交换器后由储液过冷器下端反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储液过冷器附加特征是扩大使用范围时,在冷暖分体空调器的冷凝器实施本技术权利要求5,储液过冷器将转换为储液过热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热交换器经回气过冷的冷凝器装置,属制冷技术,它完全改变了现有空调器冷凝器结构和冷凝器与冷却风机在冷凝系统的布局,还增加了一个储液过冷器,实现结构紧凑,优化技术参数,使其节能指标,在缩减热交换器重量和体积及降低成本费用条件下,节能5%以上,风机转速能够降低15%以上,适用于分体空调器和各种风冷式制冷设备。
文档编号F24F13/30GK1417539SQ0113473
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9日
发明者刘道军 申请人:刘道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