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器及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036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过滤器及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和装有这种空气过滤器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的空调装置的空气过滤器采用记载在日本特开平6-226024号公报中的技术。图5表示记载在上述公报中的空气过滤器的透视图。在图5中,附图标记1表示空气过滤器,2表示平板形的单元过滤器部件,由于这种过滤器需要具有去除灰尘的过滤功能和在弯折时具有铰链功能,所以它用聚乙烯或尼龙等一般树脂材料的纯净材料制作。但是,上述单元过滤器部件2由后述的框体片6保持在过滤体3的两侧,各单元过滤器部件2仅由过滤体3构成,利用两侧边未保持在框体片6上的铰链4部可自由弯折地连接在一起。
框体片6是用聚乙烯等树脂与过滤体3成一体地模铸而成的。在框体片6上设有平框7和把手8。框体片6具有能嵌合在空调装置10的配合槽11内的形状,长度为由这种框体片保持的单元过滤器部件2的铰链部4,4之间的间隔稍短一些,并在左右对称的位置上配置多个。而且为了容易将框体片6插入配合槽11内,另外,为了在弯折时不使框体片6的角部分相碰,在框体片6的两个端部设置倒角9。平框7成对地设置在空气过滤器体1的上部和下部,同时形成上下框架,并与左右框体片6成一整体。把手8设置在平框7的下侧用于空气过滤器1向空调装置10上安装时将手握在该把手上,以便操作空气过滤器1。
下面将对空气过滤器1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安装空气过滤器1时,将空气过滤器1朝空调装置10的空气进气口13的下侧方向弯曲的同时,将平框7的前端插入安装口12中。并且使左右框体6嵌合在安装口12两端的配合槽11内。同样,使其余的框体片6与铰链部4垂直地复位时,也就顺次地将它们插入到空调器10的配合槽11中。然后再用手操作把手8,以插入最后一对框体片6,从而将空气过滤器推入。
另外,把手8从空调装置10的安装口12的下侧伸出,因而很容易将空气过滤器1取出。在取出空气过滤器1时,握住并提拉从安装口12下侧伸出的把手8,可将框体片6从空调装置10的配合槽11中顺次拉出。而且,在使铰链部4笔直地复位的同时,可将空气过滤器1从空调装置10的下侧取出。
现有的这种空调装置10的空气过滤器1,为了将空气过滤器1安装到空调装置10上,需将两侧边的框体片6插入配合槽11,但由于框体片6在插入方向上太长,所以在配合槽11弯曲的情况下,存在很难顺利地安装空气过滤器1的问题。
另外,在将空气过滤器1从空调装置10取出时,在将两侧边的框体片6插入配合槽11的同时,需将过滤体3等连续地插入形成于配合槽11内的相同开口宽度的安装口12中。因此,过滤体等的厚度不能大于框体片6的厚度。这样就存在着不能为提高过滤体的空调净化功能加大过滤体的厚度的问题。
另外,

图15、16表示出例如特开平10-232025号公报中的现有空调装置(室内机)。
在图16中,由于设置在上部吸气格栅107左右两侧的凹状槽部107a可在位于前面板105上部左右两边的导轨105a上滑动,从而可将上部吸气格栅107安装在前面板105上。这样就将空气过滤器分成前后两部分,后部空气过滤器110安装在上部吸气格栅107上,并随着上部吸气格栅的安装而被安装。
由于现有的空调装置中可拆装的上部吸气格栅和空气过滤器具有上述结构,所以上部吸气格栅必须和左右导轨配合地安装,虽然可蹬上椅子或桌子在高处进行安装操作,但在这种位置上必然会带来操作上的困难。另外,空气过滤器被分成前后两部分,特别是后部空气过滤器固定在上部吸气格栅上,所以降低了上部吸气格栅的安装操作性,而且还需花费时间对过滤器进行清洗,此外,还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达到使开始是弯曲形状的空气过滤器能顺利地安装到具有自由形状的导轨槽内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获得过滤体可以是任意厚度,并可提高性能的空气过滤器。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获得在空调装置运行时,很难由于振动而发出“劈劈”噪声的空气过滤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获得在安装空调装置时,不容易从导向槽中滑脱出来的空气过滤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获得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制造的空气过滤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这种空气过滤器的高品质、高性能的空调装置及提供一种能防止热交换器污染的空调装置。
本发明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部吸气格栅安装操作简单并可简化清扫操作的空调装置。
利用记载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可实现上述这些目的。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气过滤器的透视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气过滤器的局部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楔状导向部及导向槽的示意图;图5是现有空气过滤器的透视图;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上部吸气格栅前端部的前面板安装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上部吸气格栅后端部的前面板固定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10是表示卡止部件的装配部的平面剖视图;图11是表示卡止部件的装配部的透视图;图12是前部吸气格栅处于抬起时的空调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上部吸气格栅的装配平面图;图14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上部吸气格栅的后端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5是现有的空调装置的横剖视图;图16是现有的空调装置的局部放大视。
发明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下面将参照图1、图2解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空气过滤器的透视图。图2是安装有空气过滤器的空调装置(或空调制冷装置)的剖视图。
在图1-图2中,设置在室内的空调装置15的面板16的前部设有空气吸入口的格栅17,该空气吸入口格栅17的背后内置有送风机19及遮盖住该送风机19地配置的热交换器18。在面板16的下部设有空气吹出口20,利用风门21可对空气吹出口20的开关及吹风方向进行调整。
在格栅17与热交换器18之间,与热交换器18的断面相配合地安装空气过滤器14。利用多个铰链23将装有具有去除灰尘等过滤功能的平板型过滤体3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可自由弯折地连接在一起,并全部遮挡住上述热交换器18。
在上述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两个侧面35上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凸台部25,在面板16上设有与该凸台部25相配合的弯曲的嵌合槽26,仅有上述的凸台部25从后面将要描述的插入部28的安装口40处插入并安装在上述嵌合槽26内。
空气过滤器14由装有过滤体3的、通过铰链23连接的多个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及用作导向部32的凸台部25等构成。
用作导向部32的上述凸台部25是从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相对两侧面35处伸出的圆柱部件,由于每侧面至少有一个圆柱部件伸出,两侧面有一对圆柱部件伸出。在图2中示出了有1对和2对圆柱部件的实例。
用作导向槽的上述嵌合槽26刚好能从用作上述导向部32的凸台部25的两侧容纳该凸台部25,使两侧的开口部相对的向,在上述嵌合槽26的插入方向上形成コ字形断面。
如图2所示,嵌合槽26的插入部28由断面为コ字形的安装口40和从安装口40向下方延伸的支承板41构成。但是,根据具体形状,即使插入部28不设置支承板41,只设安装口40也是可以的。
在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最后一个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端部装有在装配过滤器14时用于操作的把手27。
另外,利用树脂材料,很容易整体成型地制造这种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铰链部23、凸台部25及把手27。
下面将对空气过滤器14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虽然对不同机种的空调装置来说,其安装方法也不同,但都要进行开启格栅17和拆卸空气过滤器14等操作。在安装空气过滤器14时,从空调装置15的空气吸入口17的下侧将空气过滤器14插入嵌合槽26的安装口40内,并将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凸台部25用插入的方式装配到嵌合槽26内。另外,通过操作把手27插入空气过滤器14,直到将最后一对凸台部25插入为止。
另外,在拆卸空气过滤器14时,将把手27向操作者方向拉,使铰链部23变直,同时将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凸台部25顺次拉出嵌合槽26。
在安装时,使具有把手27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具有把手27的最后一个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处于上述支承板41上之后,安装是很容易进行的。
如上所述,将凸台部25设置在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侧面35上,为了使凸台部25与设置在面板16上的嵌合槽26相配合,不管过滤体3是否为平板状,不管过滤体3与嵌合槽26的开口宽度方向相对处的厚度有多厚,也不管嵌合槽26是否全面覆盖住热交换器18地弯曲,在这些情况下都能顺利地将空气过滤器14相对用作导向槽的嵌合槽26进行安装。
另外,在安装空气过滤器14时,仅将两侧的凸台部25插入到导向槽26内,并且由于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是自由的,所以过滤体3的厚度可比导向槽26的开口宽度更厚,这样就能使用高性能的过滤体,从而可提高空气过滤器的性能。
另外,可将位于热交换器18的风道的上游处的导向槽26设计成沿热交换器18弯曲的,将导向部32插入导向槽26内后,由于在安装空气过滤器14时,为使其覆盖热交换器18而弯曲地安装,从而使提供给热交换器18的空气大部分都从空气过滤器14中通过,从而可确实地防止热交换器18被污染。此外,由于设置了与弯曲配置的热交换器18相对应的弯曲的导向槽26,所以使空调装置15变得更加紧凑。
另外,如图2所示,在嵌合槽26的曲率大的部分,用在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插入方向的长度较小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这样从总体上说,空气过滤器14非常适合于弯曲,热交换器18也非常适合于弯曲,这样可防止供给的空气不通过空气过滤器14地流向热交换器18,同时有效地使空调装置15更加小型化。
而且,在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插入方向的长度较小的情况下,即使长度较小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不具有凸台部25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及具有凸台部25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混在一起,也不会防碍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安装,并可获得具有相同效果的空气过滤器14。这样就使空气过滤器14的制作简单化了。
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两侧35至少伸出1个凸台部25,该凸台部25插在面板16的弯曲的嵌合槽26内,安装上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两侧面35的凸台部25之间,相同侧面35的凸台部25连接在作为弹性体的、可变形的平板状导向带29上。由该凸台部25及与凸台部相连的导向带29构成的导向部32被插在面板16的弯曲的嵌合槽26内,安装上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
导向带29沿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各凸台部25的侧面37形成,并与相邻的凸台部25的侧面37的前侧或后侧统一相连。这样,在将导向部32插入嵌合槽26内的情况下,前侧就是图2的空气吸入口的格栅17那侧,后侧就是上述前侧的相反侧。
另外,如图3所示,为了在导向带29和凸台部25的侧面37在嵌合槽26内相对于嵌合槽26的内壁滑动时使两者处于同一滑动面,通过将凸台部25的安装侧面37消除导向带29的厚度,将导向带29安装在凸台部25上,从而可更加顺利地进行安装。
平板状的导向带29配置在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前面,这样,在安装空气过滤器14时,不会干扰嵌合槽26的安装口40,从而提高了安装特性。
另外,平板状导向带29、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侧面35的凸台部25是用树脂材料整体成型制造的,这样就降低了制造成本。
导向带29的连接也可以不是在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侧面35的凸台部25的整体上进行,而是部分实施。例如,在图2的空调装置中,在安装空气过滤器14时,可以用导向带29连接从导向槽26的安装口40容纳在前端部分38内的凸台部25,位于支承板部件41的凸台部25不用导向带29连接。这样可得到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示,由于有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向部32,所以在从插入部28的安装口40处插入嵌合槽26时,可防止凸台部25从嵌合槽26中滑出,从而可更加顺利地安装空气过滤器14。
第三实施例在第一、第二实施例中,设置在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侧面35的凸台部25向外伸出方向的断面36的尺寸是相同的,但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凸台部25的断面36的尺寸,如凸台部25a,25b,25,25d那样越靠近嵌合槽26的安装口40处(空气过滤器的导向部的插入口侧)尺寸越大,整个导向部32形成楔状,另外,嵌合槽26也与该导向部32相配合形成楔形,因此,在装配时,凸台部25与嵌合槽26之间可无间隙地装配,以确保空气过滤器14保持在面板16上,从而可防止运行的空调装置15在振动时发出劈劈的噪声,并可提供质量优良的空调装置15。
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如图4所示,前端部38的断面较小,插入部28的安装口40的断面较大,也就是说,越接近前端部38嵌合槽26的开口程度越小,因而使嵌合槽26形成从前端部38到安装口40的楔形,先将断面尺寸最小的凸台部25a插入该楔形嵌合槽26,并将凸台部25a装配到嵌合槽26的前端部38,以后顺次装配凸台部25b,25c,然后将断面最大的凸台部25d装配到安装口40处,再将剩下的任意断面尺寸的凸台部25装配到支承板41上,以安装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也就是说,在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凸台部25中,从装配在安装口40处的凸台,从预定一端的凸台部25d开始,到凸台部25c,25b的前端部分的另一端的凸台25a为止,断面顺次减小,整个呈楔形,这种楔形的导向部32被插入到具有相同楔形的导向槽26内。
当然,本实施例的楔形导向部32及楔形导向槽26也适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由导向带29和凸台部25构成的导向部32。也就是说,按照凸台部25的断面大小,从大到小地顺次排列,这种凸台部25用导向带29连接,形成楔形导向部32,然后将它们插入到对应的楔形导向槽26内。
本发明采用了圆形断面的凸台25,但也可不限于此形状,也可采用椭圆或多边形断面。也就是说,只要在将凸台部25插入嵌合槽26时,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可顺利地相对弯曲的嵌合槽进行安装即可。
如第一至第三实施例所示,本发明的空气过滤器插入设在空气过滤器的设置场所的导向槽内,由于在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凸台,即突出的导向部,所以,通过将凸台部插入到导向槽内安装空气过滤器,这样便可顺利地将在开始时是弯曲形状的空气过滤器安装到任意形状的导向槽内。此时,空气过滤器可与导向槽的形状相配合,并利用铰链部可自由弯折,从而使空气过滤器能适应导向槽形状。
另外,由于从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所规定的一端的凸台部至前端部的另一端的凸台部,它们的断面大小顺序减小,整个导向部呈楔形,所以,与用于插入导向部的导向槽为楔形,这些楔形的方向相一致,将导向部从断面窄小的方向向断面较大方向插入到导向槽内,导向部紧贴着导向槽,使空气过滤器不会由于振动等而发出劈劈的噪声。
另外,沿着从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的各侧面伸出的凸台部的侧面设置用于连接凸台部的导向带,由于凸台部与连接这些凸台部的导向带构成了导向部,所以当将导向部插入导向槽的插入部时,凸台部不会从导向槽中脱离,从而可更顺利地对空气过滤器进行安装。
由于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与导向部制成一个整体,所以空气过滤器的制造成本较低。
如第一至第三实施例所示,在本发明的空调装置中,由于在空气过滤器的设置场所设有导向槽,本发明的空气过滤器的导向部插在导向槽内,以安装该空气过滤器,所以利用具有良好效果的上述空气过滤器,可提高空调装置的质量。
另外,导向槽的断面从上述空气过滤器导向部的插入口侧朝该槽的前端部顺次减小,并且由于空气过滤器导向部与该槽的形状相一致,所以导向部紧贴着导向槽,这样,空调装置就很难由于振动等发出劈劈的噪声。
导向槽沿热交换器的弯曲形状设置在热交换器的风道上游处,导向部插入导向槽内,覆盖住热交换器地弯曲安装空气过滤器,因此,供给热交换器的空气基本上都能通过空气过滤器,从而确保热交换器不会受到污染。
第四实施例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室内机)的横剖视图。在图6中,空调装置本体101由以下部件组成基座102;装在基座102前面、在前面和上面有吸入口103a,103b并在前面的下部装有吹出口104的前面板105;安装在前面板105前面并可自由关闭的前吸气格栅106;安装在前面板105的上吸入口103b的上面的上吸气格栅107;从上述前吸入口103a和上吸入口103b连通到前吹出口104的空气通道108;朝前面板105上的预先设置的导向槽弯曲、沿前吸气格栅106和上吸气格栅107的内侧延伸并在可拆卸地设置的前吸入口103a和上吸入口103b的整个长度上设置的空气过滤器114;分成三部分的热交换器111(位于空气通道上部并向前方倾斜的上部热交换器11a、与上部热交换器111a相连并朝空气通道内部倾斜的后部热交换器111b、与上部热交换器111a的下部相连并垂直设置的下部热交换器111c);送风机112;设置在上述吹出口104的出口开口部的风向板113。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在图7中,上吸气格栅107安装在前面板105的上吸入口103b的上部。朝前面板105上的预先设置的导向槽弯曲、沿前吸气格栅106和上吸气格栅107的内侧延伸并可拆卸地设置前部空气过滤器114,该空气过滤器114延伸到上吸入口103b的最里面为止,与前吸入口103a和上吸入口103b相对应地可各设置一个空气过滤器。但是,如图7所示,最好沿空调装置的宽度方向上分设两个空气过滤器。
图8是上部吸气格栅107的前端部安装在前面板105上的那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在上部吸气格栅107的前端部,在横跨整个格栅宽度上具有突出的突出部107b。另外,在安装了前面板105的上部吸气格栅107的部分中,具有可插入该突出部107b的接收部105b,通过将该突出部107b插入接收部105b后可确定上部吸气格栅107的位置。为了抑制在空调装置运行中的噼噼声,在突出部107b和接收部105b之间最好设置缓冲材料。这种缓冲材料安装在突出部107b侧和接收部105b侧。
图9是表示上部吸气格栅107后端部相对前面板105固定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上部吸气格栅107罩在前面板105上,开在前面板105上的固定孔105c和开在上吸气格栅107上的固定孔107c的位置相对应,卡止部件115贯穿上述两个孔固定住上部吸气格栅107。
图10的平面剖视图和图11的透视图用于说明卡止部件115的固定方法。如图10所示,卡止部件115由卡止部115a和操作部115b构成。卡止部115a是插入开在前面板105上的固定孔105c和开在上部吸气格栅107上的固定孔107c内的部分,与固定孔105c、107c的厚度相同的深度上具有固定用的卡钩形部分。根据图10所示的形状,通过使其朝右后侧滑动,可使前面板105和上部吸气格栅107被挟持地固定住。
另外,如图所示的卡止部件115的操作部115b最好具有箭头形状,利用这种形状操作者很容易知道操作的方向。另外。卡止部件115最好采用与周围其它部件不同的颜色,这样可使操作者确认卡止部件的位置。
为了很容易地插入用于固定卡止部件115的卡止部115a的钩形部分,如图11所示,开在前面板105上的固定孔105c最好具有下凸起形状。
图12是前部吸气格栅处于抬起时的空调装置的剖视图。在图7所示的前部吸气格栅106的两侧安装用于保持前面板的铰链,从而使前部吸气格栅106可如图12所示那样抬起。卡止部件115处于可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操作的位置,但在作为通常使用状态的图6所示的情况下则它不暴露于外部,从而不会影响空调装置的外观。
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空调装置中,由于具有上述结构,使操作者可在靠近自己的地方进行拆装上部吸气格栅的操作,从而使操作更容易、更安全。
另外,由于可不将空气过滤器分成两部分地覆盖前部吸气口和上部吸气口,所以只从前面操作就很容易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拆卸,这样可减轻清洗上的麻烦。
第五实施例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包含有前面板106并与本体101相对的上部吸气格栅107的安装状态的平面图。对于上部吸气格栅107的形状来说,设置在前面板105的内侧的前端部的宽度比设置在前面板105前侧的后端部的宽度窄。前面板105侧的上部吸气格栅的安装部分与上部吸气格栅107的形状相一致,设置在上部吸气格栅107的前端部的突出部107b被插在前面板105的接收部105b内,这样简单地确定上部吸气格栅107的位置,所以可提高在高处进行安装操作的操作性。
第六实施例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上部吸气格栅107的后端部与前面板105相对固定的那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上部吸气格栅107覆盖在前面板105上,但在上部吸气格栅107侧,有至少1个突起部分107d伸入到前面板105的上部吸气口103b的开口内。因此,在安装上部吸气格栅107时,即使不插入卡止部件115,上部吸气格栅107也不会在靠近操作者一侧落下,从而可提高卡止部件115在插拔时的操作性。
另外,上述突起部件设置在前面板105侧,即使插入开在上部吸气格栅107上的开口中也能产生相同的效果。
如实施例4-6所述,在本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设置在上部吸气格栅的前端部上的突出部嵌入前面板的接收部中,使用设置在上部吸气格栅和前面板的后端部的孔洞部由卡止部件固定在前面板上,并在进行拆装格栅和空气过滤器的操作时,操作者只需在近前进行操作,因而使操作更容易、更安全。
另外,由于卡止部件具有箭头形状,所以操作者很容易知道操作的方向,在该部件上采用与周围其它部件不同的颜色,这样可使操作者确认卡止部件的位置。
对于上部吸气格栅107的形状来说,设置在前面板内侧的前端部的宽度比后端部的宽度窄,上部吸气格栅107的位置很容易确定,因而可提高在高处进行安装操作时的操作性。
而且,由于不必将空气过滤器分成前后两部分即可覆盖整个吸气面,因此很容易进行拆卸,并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减轻了清洗的麻烦。
权利要求
1.一种分别用铰链部(23)将具有过滤体(3)的多个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连接起来的可自由弯折的空气过滤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具有插入设置在所述空气过滤器(14)的设置位置上的导向槽(26)中的导向部(32),该导向部(32)由含有与所述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的两个侧面(35)相对突出的至少一对凸台部(25)的凸台部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32)具有与所述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的两个侧面(35)相对突出的多对凸台部(25),该凸台部(25)的断面尺寸在上述两侧面(35)的一个表面上靠近所述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的前端部(38)处最小,而向另一端部延伸的后续凸台部(25b,25c,25d)的断面尺寸逐渐增大。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32)具有连接从所述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的所述两个侧面(35)中的一个侧面上突出的凸台部(25)的侧面的导向带(29)。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具有连接从所述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的所述两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突出的凸台部的侧面的导向带。
5.按照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和所述导向部(32)是整体成形制成的。
6.一种空调装置,在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的面板(16)内装有热交换器(18)及送风机(19),从所述空气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并在所述热交换器(18)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然后从所述空气吹出口(20)中排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过滤器(14)的设置场所设有导向槽(26),在该导向槽(26)内插入按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14)的导向部(32),安装该空气过滤器(14)。
7.一种空调装置,在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的面板(16)内装有热交换器(18)及送风机(19),从所述空气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并在所述热交换器(18)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然后从所述空气吹出口(20)中排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过滤器(14)的设置场所设有楔形导向槽(26),槽宽从前端部(38)朝向插入部(40)逐渐增大,将按权利要求2或4中所述的空气过滤器(14)的导向部(32)从断面尺寸最小的凸台部分(25a)处插入该导向槽(26)内,安装该空气过滤器。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18)的通风管道的上游处并沿热交换器(18)弯曲地设置所述导向槽(26),所述导向部(32)插入所述导向槽(26)内,在安装所述空气过滤器(14)时,使其弯曲地覆盖住所述热交换器(18)。
9.一种空调装置,它具有在前部和上部具有吸入口的前面板(105);可自由拆卸和开关地安装在所述前面板(105)的前部的前部吸气格栅(106);安装在所述前面板(105)上部的上部吸气格栅(107),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前部和上部吸入口(103a,103b)相对应的位置上弯曲地设置空气过滤器(114),所述上部吸气格栅(107)由卡止部件(115)可拆卸地配置在前面板(105)上。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吸气格栅(107)的前端部设置突出部(107b),通过将该突出部(107b)插在设置在前面板(105)侧的接收部(105b)内来确定上部吸气格栅(107)前端部的位置。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卡止部件(115)由插在所述上部吸气格栅(107)与前面板(105)共有的孔洞部(105c,107c)内的卡止部(115a)和由使用者在手持的同时进行操作的操作部分(115c)构成,该卡止部(115a)具有通过插入所述孔洞部(105c,107c)后使其横向滑动,使所述上部吸气格栅(107)相对前面板(105)固定的卡钩形状。
12.按照权利要求9-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部件(115)的操作部(115b)具有表示卡止方向或解除卡止方向任一种的模铸的箭头形状。
13.按照权利要求9-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部件(115)具有与周围其它部件不同的颜色。
14.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前面板(105)内侧的所述上部吸气格栅(107)的前端部的横向宽度比设置在前面板(105)前侧的后端部的横向宽度窄。
15.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吸气格栅(107)具有其本身的后端部相对前面板(105)定位用的至少一个突起部(107d)。
16.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05)具有定位上部吸气格栅(107)的后端部的至少一个突起部。
全文摘要
一种分别具有过滤体(3)并用铰链(23)将多个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22)连接起来的可自由弯折的空气过滤器(14),所述相互连接的单元过滤器框架部件具有插入设置在空气过滤器(14)的设置场所上的导向槽(26)的导向部(32),在单元过滤器(14)的两侧面(35)上分别设有由突出的至少一对凸台部(25)构成的导向部(32)。
文档编号F24F1/00GK1401408SQ0213180
公开日2003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1日
发明者田泽哲也, 小泉英明, 谷川喜则, 小嶋和仁, 堀田敏弘, 大石一广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