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8759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罩式微波炉的离心式风扇的结构,特别是关于在减小其吸风口内侧的由被吸入空气引起的吸入气流的再循环区域,同时抑制向外侧的逆流,以增大风量,并可以降低噪声的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般家庭中,罩式微波炉设置在燃气炉的上部空间,是利用微波进行烹饪的同时通过吸入/排出室内空气来对室内物品进行加热的家用电器。
这种罩式微波炉的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内部设置有利用微波加热食物的腔体C的炉体1;包围炉体1的外周的同时在两侧上设有排气通道的外壳3;设置于炉体1顶部后端的两侧吸入型排气风扇4构成。
在腔体C的内侧设置了转动所放置的食物的转盘5,在腔体C外侧面上设置了在进行烹饪时,向腔体C内部放射微波的磁控管10。
在外壳3的下面设置与排气通道2连通的吸气口11,在其上面的后方设置向外界排气的排气口12。
在如上结构的罩式微波炉中,利用微波进行烹饪时,使用者打开炉门(图中未示出)将食物放在腔体C内侧的转盘5上,并按下操作按键后,转盘5开始旋转的同时磁控管10产生微波,将其照射到腔体C的内部,用以加热食物。
在需要排出设置于微波炉下侧的燃气炉中产生的异味和烟气时,使用者按下相关的按键,此时两侧吸入型排气风扇4启动产生吸力,如图中的虚线所示的通过外壳3下面形成的吸气口11吸入燃烧气体及被污染的空气后,利用排气通道送风,最后经设置在外壳3上面的排气口12排出室外。
如图2所示,在一般的两侧吸入型离心式风扇中央的电动机21的两侧设有电动机支架22,在电动机支架22的外侧轴向设置了可以转动的叶轮23,在两侧设有包围各自的叶轮23的蜗壳24。
在所述蜗壳24的一侧形成有用来吸入空气的吸风口25和将吸入的空气排向朝向与吸风口25的垂直的出风口26,在吸风口25的端部上顺着内柱面设有防止吸入的空气再循环的喇叭口27。
如上构成的两侧吸入型离心式风扇通电后,电动机21带动叶轮23转动,由叶轮23的转动产生吸力,由此外界空气通过蜗壳24的吸风口25进入内侧。
通过吸风口25进入蜗壳24内侧的空气在叶轮的旋转力的作用下,通过朝向与吸风口25垂直的出风口26排出。
外界空气在蜗壳24内吸入/排出时,被吸入至蜗壳24内侧的一部分空气在吸风口25上进行再循环,而再循环的气流的流动被吸风口25内柱面上形成的喇叭口27而抑制。
如上所述的一般的喇叭口27常见的形状如图3所示,在蜗壳24吸风口25的内柱面设有单纯的R型结构的形态或如图4所示,在蜗壳24吸风口25的内柱面形成半圆形结构的形态。在如上的喇叭口27的作用下,吸风口25内侧的空气的再循环明显的降低。
但是,在一般的离心式风扇中,利用蜗壳24吸风口25上形成的喇叭口27不能完全的抑制吸风口25内侧产生的吸入空气的再循环及逆流,导致叶轮23叶片长度b的约10~30%部分形成再循环区域,阻碍吸入空气的排出,并由此增加吸入流动损耗及流动噪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其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蜗壳吸风口内侧的空气再循环区域,并在增大风量的同时降低了噪声的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包括有在风扇电动机的两侧设有的电动机支架,在其外侧轴向设有可以吸入/排出空气并可以转动的叶轮,在电动机支架上安装有叶轮及形成方向相互垂直的吸风口与出风口的蜗壳,在蜗壳的吸风口内柱面上设有的喇叭口,其中所述喇叭口的结构设置为向内侧引导吸风口产生气流的环形剖面。
所述喇叭口的剖面是正圆形剖面;也可以是椭圆形剖面。
上述结构也可在蜗壳的吸风口内柱面上两侧形成喇叭口同样设置。
本发明的效果是该发明的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在蜗壳吸风口的内柱面上设置了椭圆形或圆形的喇叭口结构,并引导气流向蜗壳内侧流动,由此减少了蜗壳吸风口内侧形成的气流再循环区域,从而降低了吸入流动损失及流动噪声。利用环形的喇叭口抑制了蜗壳吸风口内侧的吸入气流的逆流,从而增大了吸入及排出的风量。


图1是一般离心式风扇的罩式微波炉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一般两侧吸入型离心式风扇的局分剖面的立体图;图3是一般离心式风扇喇叭口结构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一般离心式风扇喇叭口结构另一个实施例的实施例;图5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喇叭口结构的离心式风扇局部剖面立体图;图6是图5中局部结构的横剖面图;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局部结构的横剖面图。
图中101电动机 102电动机支架103叶轮 104蜗壳
105吸风口 106出风口107喇叭口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5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喇叭口结构的离心式风扇局部剖面立体图;图6是图5中局部结构的横剖面图。
如图所示,设有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的喇叭口结构的两侧吸入型离心式风扇100中,在电动机101的两侧设置了电动机支架102,并在电动机支架102的外侧轴向设置了可以吸入/排出空气并可以转动的一对叶轮103,在叶轮103外侧上设置包围叶轮103,且一端固定在电动机101上,引导由叶轮103的旋转吸入/排出的空气的蜗壳104。在蜗壳104上形成了吸入外界空气的吸风口105和将所吸入的空气向与吸风口105的垂直方向排出的出风口106,而在吸风口105的端部上顺着内柱面设有防止吸入空气再循环的环形剖面喇叭口107。
所述喇叭口107为了将通过吸风口105进入的气流引导至蜗壳104的内侧,而采用圆形的剖面。
如上构成的两侧吸入型离心式风扇通电后,电动机101带动叶轮103一起旋转,在叶轮103旋转时产生的吸力的作用下,外界空气通过蜗壳104的吸风口105被吸进内侧。
通过吸风口105进入蜗壳104内部的空气在叶轮103的旋转力的作用下,通过朝向与吸风口105垂直的出风口106排出,而空气经过吸风口105吸入时,大部分气流顺着喇叭口107的外柱面深入到蜗壳104的内侧,因此由叶轮103的旋转力,大部分吸入的空气都会排出。
随着蜗壳104的吸风口105内侧的再循环区域明显的减小,吸入流动损失及流动噪声减小,并且具有圆形断面的喇叭口107抑制了吸风口105内侧再循环的一部分气流的逆流,从而增加了吸入和排出的风量。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局部的横剖面图。如图所示,其基本的结构与图6中的第1实施例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喇叭口107采用椭圆形剖面,将气流引导至蜗壳104的内侧。在吸风口105的直径d1大于叶轮103的内径d2时(d1>d2)喇叭口107的剖面时,应采用椭圆形结构。
这种结构同样可以减少气流的再循环区域并抑制逆流,增大吸入及排出的风量,减小噪声。
以上说明都是以两侧吸入型离心式风扇100为例,但并不是局限于此,在只有一个吸风口的离心式风扇上使用本发明设计的喇叭口结构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在离心式风扇上吸风口的两侧都设置本发明设计的喇叭口结构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叶轮103和喇叭口107的结构列举了环形及圆形或椭圆形结构,但是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将气流引导至蜗壳104内侧的结构,如圆圈结构等都可以采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指导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灵活的采用多种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包括有在风扇电动机的两侧设有的电动机支架,在其外侧轴向设有可以吸入/排出空气并可以转动的叶轮,在电动机支架上安装有叶轮及形成方向相互垂直的吸风口与出风口的蜗壳,在蜗壳的吸风口内柱面上设有的喇叭口,其特征是所述喇叭口(107)的结构设置为向内侧引导吸风口产生气流的环形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喇叭口(107)的剖面是正圆形剖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喇叭口(107)的剖面是椭圆形剖面。
4.一种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包括有在风扇电动机的两侧设有的电动机支架,在其外侧轴向设有可以吸入/排出空气并可以转动的叶轮,在电动机支架上安装有叶轮及形成方向相互垂直的吸风口与出风口的蜗壳,在蜗壳的吸风口内柱面上两侧设有的喇叭口,其特征是所述喇叭口(107)的结构设置为向内侧引导吸风口产生气流的环形剖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喇叭口(107)的剖面是正圆形剖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喇叭口(107)的剖面是椭圆形剖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包括有在风扇电动机的两侧设有的电动机支架,在其外侧轴向设有可以吸入/排出空气并可以转动的叶轮,在电动机支架上安装有叶轮及形成方向相互垂直的吸风口与出风口的蜗壳,在蜗壳的吸风口内柱面上设有的喇叭口,其中所述喇叭口的结构设置为向内侧引导吸风口产生气流的环形剖面。本发明的效果是该发明的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在蜗壳吸风口的内柱面上设置了椭圆形或圆形的喇叭口结构,并引导气流向蜗壳内侧流动,由此减少了蜗壳吸风口内侧形成的气流再循环区域,从而降低了吸入流动损失及流动噪声。利用环形的喇叭口抑制了蜗壳吸风口内侧的吸入气流的逆流,从而增大了吸入及排出的风量。
文档编号F24C7/02GK1570399SQ03130460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5日
发明者孙尚範, 宋聖培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