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余热喷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4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余热喷火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煤灶燃烧技术领域
,是一种热效力高,耗煤量低的炉灶设备。
目前,我国服务行业饮食店,中小单位食堂,农村家庭烧煤炉灶,普遍使用的是带有烟囱或鼓风机的煤灶;城市居民约60%使用的是蜂窝煤炉甚至煤球炉。上述煤灶的燃烧方式,烧掉的仅仅是煤的固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煤粉末等,则白白地浪费掉了,造成了燃烧利用率低,煤气污染大的缺点,同时,要想提高燃烧的热效力,靠的仅仅是多加煤,鼓风机吹风,烟囱的抽风,用这种办法把火烧旺,但是随之带来的是煤耗量的增加,附加设备费用的增多,烟囱同样抽走了大量的煤气,煤粉,微粒,造成了浪费和污染,针对上述炉灶和燃烧方式存在的缺点,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既能烧掉煤的固体,又能燃烧煤的气体,热效力高,煤耗量低可移动的余热喷火炉,适合于服务行业饮食店,中小单位食堂和农村家庭烧煤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式余热喷火炉,主要由炉身,炉座,蒸气供水系统等组成,并组装在有轮子的底架上,可按需要任意移动。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所述的炉身是由炉膛〔5〕,喷火小管〔2〕,热空气管〔6〕,隔热层〔4〕,贮水层〔3〕等构成,其中,喷火小管〔2〕与热空气管〔6〕是相连相通的,喷火小管〔2〕的喷口,在炉膛〔5〕内壁上,喷口位置,在以炉桥〔16〕为平面作一垂直线,其距离为27公分,该直线的端口即27公分处,为最佳的喷火小管〔2〕开口处。所述的热空气管〔6〕是一根园管,呈螺旋状紧紧地盘绕在炉膛的外壁上,上端呈一园环状,喷火小管〔2〕呈一定角度与园环状的热空气管相接,下端也呈一园环状圈管〔17〕其表面部分有8个进风小孔并与热空气管〔6〕相通,嵌入风包上口〔11〕,所述的炉座是由风包〔8〕,进风管〔7〕,风包上口〔11〕,风包下口〔10〕贮渣箱〔9〕构成,在这里风包的封闭性是非常重要的,风包下口〔10〕是活动可以关闭,空气只能从进风管〔7〕吸入。所述的蒸气供水系统是由贮水箱〔12〕,排气阀门〔13〕,蒸气笼〔14〕,气压表〔15〕贮水圈〔1〕构成,当贮水箱〔12〕,贮水层〔3〕的水蒸气超过一定压力时,排气阀门〔13〕,则把蒸气排掉或用于蒸气笼使用。贮水圈〔1〕,则根据需要可以任意移动并吸收炉面的扩散热,把冷水变为开水,贮水层〔3〕则吸收炉膛〔5〕的扩散热把冷水变为开水、蒸气。在这里当炉桥〔16〕上的煤块燃烧时,热空气管〔6〕内的空气被加热,因热空气管〔6〕与喷火小管〔2〕,风包〔8〕造成一体,在密闭条件下,燃烧时所需的氧气,只能从进风管〔7〕单向流入风包〔8〕,经过风包上口〔11〕一部分供给炉膛内煤块燃烧时用一部分被热空气管下端园环状圈管上的8个小孔吸入,进入热空气管〔6〕被加热,受热空气膨胀,在大气压强作用下,从喷火小管〔2〕的喷口处快速喷出与炉膛〔5〕内燃烧时产生的煤气,煤粉微粒混合,在高温燃烧条件下,呈喷火状燃烧,在此之前,原有的煤灶及燃烧方法,把大量的可燃性气体煤粉微粒浪费了,成为燃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本实用新型提出后,燃烧时逸掉的煤气,煤粉微粒被充分利用,变成了燃料,十分明显,燃料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贮水层〔3〕,贮水圈〔1〕,也有效地吸收了扩散的余热,转变为热水、开水。
如图1、所示的是一个实施例的样机,总体积为1150×600×960毫米,炉身高420毫米直径500毫米,炉膛〔5〕高340毫米,上下口直径为90~180毫米,炉座高550毫米,宽520毫米,长850毫米,风包进风管〔7〕直径110毫米,风包上口250毫米,下口120毫米,高320毫米。炉座架有4个轮子可任意移动,无鼓风机,无烟囱,炉膛〔5〕的主火可以任意使用,在同一时间内,蒸笼〔14〕可以蒸饭蒸馍,用开水、热水,经作实用性烧水试验,平均每小时烧开水40余斤,平均每小时耗煤1.3斤,用蜂窝煤炉烧40斤开水,平均需2小时25分钟,耗煤约4斤。相比之下煤的燃烧利用率提高37.2%。更重要的是现有炉灶燃烧时从烟囱或其它方式逸掉的煤气、煤粉微粒等,被利用起来燃烧,这对节约能源,减轻煤气污染,保护环境卫生,有着积极意义。与现有煤灶相比,还具有不择燃料,煤块、煤球、碎煤、二炭,蜂窝煤等,均可以使用之优点。
下面对该实施例的操作作简要说明。
如图1、所示,首先用手动泵将贮水箱〔12〕贮水层〔3〕及贮水圈〔1〕的水加至80%。关闭蒸气阀门〔13〕和风包下口〔10〕,开启进风管〔7〕,将炉膛〔5〕内煤块引燃,约90分钟后,观察喷火小管喷口是否喷火,喷火一开始,即在贮水圈上置炊具炒菜煮饭等,同时,观察压力表,注意指针是否超过0.4,超过0.4,即开启蒸气阀门〔13〕,排气或引至蒸笼〔11〕蒸饭,引至贮水箱冲热水或开水。拧开贮水层〔8〕的龙头,即可获开水。若不使用该炉灶时,需向炉膛〔5〕加煤,关闭进风管〔7〕,只留一气孔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以煤作燃料的炉灶设备,由炉膛[5]风包[8]组成,其特征是a)炉膛[5]内壁上有喷火小管[2],炉膛[5]外壁上有呈螺旋状盘绕的热空气管[6];喷火小管[2]与热空气管[6]相连通。b)风包[8]内有一园环状圈管[17],在园环状圈管[17]表面上有8个进风小孔。园环状圈管[17]与热空气管[6]相通。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煤灶燃烧技术领域
,是一种热效力利用率高,耗煤量低的炉灶。该炉灶主要包括炉身,炉座,蒸气供水系统等部分,炉座底架备有轮子,移动方便。每小时能烧开水40余斤;可以同时蒸饭,烧开水炒菜之用,无需烟囱和鼓风机等设备,适合于服务行业饮食店、中小单位及堂及农村家庭使用。
文档编号F24B1/00GK87205073SQ87205073
公开日1988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15日
发明者谢培琛 申请人:谢培琛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