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652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包括灰尘、纤维、异臭、异味及细菌、病毒等多种物质,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在于室内悬浮的可吸入颗粒物。这是因为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细菌、螺旋体、病毒等微生物,尽管其尺寸仅在0.01到10微米之间,但它们在空气中不能单独存在,常在比它们大数倍的颗粒物表面吸附。传统的空气净化器通过送风机使空气穿过多孔性滤材(无纺布、滤纸、纤维或泡棉滤材等材料),从而将污染物从空气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目的,或者通过电晕放电使空气中污染物带电荷,利用集尘装置捕集带电粒子达到净化空气目的。但是这类市场上利用物理过滤、吸附、静电凝聚清除尘埃等单一功能或综合功能的净化器,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只是起到污染物的转移,并不能对异臭异味、病原菌、病毒、微生物等造成的污染从根本上予以消除。
目前,空气净化器的第二代产品前三年已进入市场,它是以臭氧、负离子为主要功能的空气净化器。臭氧具有消毒、杀菌、除臭去味和去颜料色素等功能。因此,利用臭氧与负离子的消烟除尘以及其他先进的物理过滤或去除尘埃的方法结合,是当今较理想的空气净化器。但是当臭氧浓度达到0.15PPM时,就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一般利用臭氧进行室内杀菌处理时,人员不宜在室内活动。
现在最先进的空气净化器是一种集消烟、除尘、杀菌灭毒、除臭去味、分解有机污染物于一起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此类空气净化器不同于第一代物理型空气净化器和第二代臭氧,负离子型空气净化器。其净化结构为杀菌光与脱臭杀菌过滤网,同时兼具杀菌、消毒、除味、除尘之功效,羟基自由基离子是直接杀菌、消毒的化学物质,它对有机物直接分解,对细菌先破坏细胞膜,再分解菌内有机物,对病毒直接凝固其蛋白质,最终生成物均为CO2和H2O。纳米光催化相对于普通光催化产品的优越性在于可实现自行再生,还原率大为提高,而羟基自由基离子本身无毒,不分解,不溢出,更不会产生毒素。经检测,该技术可有效杀灭近十种常见病菌,对肺结核病毒、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及SARS病毒均有效。光催化是一种高科技的产物,具有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功能,光催化与等离子除尘耦合,使得等离子除尘产生的少量臭氧进入光催化反应装置,加快了光激作用下催化剂表面产生的电子一空穴对的分离,从而提高了净化器分解有机污染物、灭菌和除臭等的效率。这样再与一些物理的除尘去烟方法结合,从而成为一种全方位、多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光催化空气净化基本原理基于半导体理论,TiO2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其带隙能量为3.2ev,相当于波长为380nm的光。当波长小于380nm的紫外光照射到TiO2表面时,会在TiO2表面生成光致电子(eCB-)和空穴(hVR+)。电子和空穴可迁移到固体表面分别与其表面的溶解氧和吸附的水发生作用,生成具有高活性的自由基,·OH,·O2-,如图1所示,·OH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其反应能为120kcal/mol,高于各类化学键,如C-C(83kcal/mol),C-H(99kcal/mol),C-N(73kcal/mol),C-O(84kcal/mol),H-O(111kcal/mol),N-H(93kcal/mol),因而能完全分解各类有机物,最终生成CO2和H2O,达到杀灭细菌和病毒、消除室内污染的目的。
将光催化技术应用于室内空气净化是近年来人们在空气净化技术上的一个创新,目前公开的专利多以小型台式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为主,处理空气量小,污染物处理效率有限。专利01276442.6公开了一种立式的纳米光催化静电空气净化机,它是将高压静电除尘技术与光催化技术集成在一起,实现空气净化。该净化机的结构设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净化器相同体积下污染物过风面积较小;(2)高压静电除尘器会产生臭氧,对人体有害;(3)光催化腔结构复杂;(4)无活性炭过滤层,经静电-光催化层后未处理干净的气体不能一次消除。另外,由于光催化反应是壁面反应,污染物能否与催化剂表面充分接触、光源发出的光子能否被充分利等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光催化净化效率,而这些都与净化器的结构设计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存在的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大型的立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污染物的处理风量及净化效率。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集各种净化技术于一起的立式多功能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占地面积小,处理风量大,适用的建筑面积大、空气净化效率高。它包括一立式机壳、安装在机壳下侧可灵活拆装的进风门、进风门内侧槽中的可灵活拆装的初级过滤网、安装在初级滤网后方的风机及风机窝壳、窝壳上部有导流板,倾斜放置的中效过滤网、等离子除尘器、至少两层以上的光催化蜂窝滤网和一个紫外灯、开设在机壳上部的出风口、布置在机壳内部出风口附近的负离子发生器、电路控制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立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1、安装在机壳下部的从前向后依次布置的进风门11、初级过滤网12、贯流风扇3、风机电机2及风流导向窝壳4,在机壳的上部布置有出风口14及设置控制净化器工作的电路板15,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位于窝壳4上部的、固定于机壳1内的、且与水平面有一小于90°倾角的中效过滤网6;一侧固定于窝壳4的上端面,另一侧位于且垂直于中效过滤网6正面方向的导流板5;位于中效过滤网6之上的等离子除尘器7;位于等离子除尘器7之上的、由至少两个光催化蜂窝滤网8和一个紫外灯9组成的光催化净化单元,其中所述的紫外灯9放置在两块滤网8中间,且二者都固定在机壳1内;位于光催化蜂窝滤网8上方的且固定于机壳1内侧的活性炭过滤网10;固定于机壳1上且位于出风口14一侧的负离子发生器13。
本实用新型中的光催化蜂窝净化滤网8呈蜂窝状多孔结构,孔形为三角形、方形、多边形、圆形或瓦楞形中的任何一种,蜂窝材料为铝材、纸、陶瓷、塑料、纤维及无纺布中的任何一种。光催化蜂窝滤网8的每一个方形孔边长小于5mm,滤网厚度与孔边长之比小于8。
本实用新型中的紫外灯9的主波长在230~420nm之间,紫外灯9距相邻的光催化蜂窝滤网8的距离为10mm~60mm。
本实用新型中的中效过滤网6与水平面夹角呈20°~80°角。
立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倾斜的放置方式增大了气流与催化剂的接触表面积,延长了滤网使用时间,增大了污染物处理量,提高了净化效率,该净化器对于甲醛、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图1为光催化空气净化原理;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去掉前面板后的结构侧视图;1-机壳,2-风机电机,3-贯流风扇,4-窝壳,5-导流板,6-中效过滤网,7-等离子除尘器,8-光催化蜂窝滤网,9-紫外灯,10-活性炭滤网,11-进风门,12-初效滤网,13-负离子发生器,14-出风口,15-电路控制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带剖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对污染物甲醛的降解效果;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对污染物SO2的降解效果;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对污染物NOx的降解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实施具体参见图2、图3。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的特征是窝壳4上部有导流板5,通过导流板5的气流方向与倾斜放置的中效过滤网6垂直,中效过滤网6、等离子除尘器7、光催化蜂窝滤网8与水平面呈45度的夹角,提高了污染物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在气流出口附近布置负离子发生器13,以提高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图2中的光催化净化单元包括三个光催化蜂窝滤网8和两排4个紫外灯9,所述的紫外灯9平行地放置于光催化蜂窝滤网8中央位置。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净化效率,可以增加光催化蜂窝滤网8及紫外灯9的数量,光催化蜂窝滤网8与光源9可以为两组以上平行排列。光催化蜂窝滤网8是以蜂窝铝材、蜂窝纸和蜂窝陶瓷及无纺布等为基材,催化剂与基材的结合可以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的结合。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滤网10还可与水平面垂直地放置在出口14的内侧,并固定在机壳1上,同时中效过滤网6,等离子除尘器7,光催化净化单元,及活性炭滤网10的空间位置可以互换。
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的工作过程为,在贯流风扇3的作用下,气体首先通过初级过滤网12过滤后,通过窝壳4在导流板5的作用下流过中效过滤网6,等离子除尘网7除去90%以上的灰尘,除尘后的污染气体在光催化蜂窝滤网8和紫外灯的9的作用下被光催化降解,少量没有被光催化氧化的污染气体在出口处被活性碳滤网10吸附,从而得到干净的气体。
本实用新型集成了过滤、等离子除尘、光催化氧化、吸附技术于一体,倾斜的放置方式增大了气流与催化剂的接触表面积,使气流与催化剂表面充分接触,且增大了污染物的接触面积,延长了滤网使用时间、增大了污染物处理量、提高了净化效率。采用物理涂膜、化学涂膜或物理涂膜与化学涂膜相结合的涂膜方式得到的光催化涂层,既保证了催化剂的活性,又保证了催化剂膜具有一定的牢固性。本实用新型对甲醛、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详细说明如下图4表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对污染物甲醛的降解效果。将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放入一个4立方米的玻璃密封仓内,向密封仓内通入一定浓度的甲醛污染气体,当污染物吸附平衡后开启净化器得到污染物光催化去除效果,从图4可见,30分钟内50%以上的甲醛污染物被去除了。
图5表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对污染物SO2的降解效果。将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放入一个4立方米的玻璃密封仓内,向密封仓内通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硫污染气体,当污染物吸附平衡后开启净化器,得到污染物的光催化去除效果,从图5可见,25分钟内98%以上多的二氧化硫被去除了。
图6表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对污染物NOx的降解效果。将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放入一个4立方米的玻璃密封仓内,向密封仓内通入一定浓度的氮氧化物气体,当污染物吸附平衡后开启净化器,得到污染物的光催化去除效果,从图6可见,30分钟内氮氧化物中的各个成分都不同程度地被去除了。
权利要求1.立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1)、安装在机壳下部的从前向后依次布置的进风门(11)、初级过滤网(12)、贯流风扇(3)、风机电机(2)及风流导向窝壳(4),在机壳的上部布置有出风口(14)及设置控制净化器工作的电路板(15),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位于窝壳(4)上部的、固定于机壳(1)内的、且与水平面有一小于90°倾角的中效过滤网(6);一侧固定于窝壳(4)的上端面,另一侧位于且垂直于中效过滤网(6)正面方向的导流板(5);位于中效过滤网(6)上方的等离子除尘器(7);位于等离子除尘器(7)之上的、由至少两个光催化蜂窝滤网(8)和一个紫外灯(9)组成的光催化单元,其中所述的紫外灯(9)放置在两块滤网(8)中间,且二者都固定在机壳(1)内;位于光催化蜂窝滤网(8)上方的且固定于机壳(1)内侧的活性炭过滤网(10);固定于机壳(1)上且位于出风口(14)一侧的负离子发生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催化蜂窝滤网(8)呈蜂窝状多孔结构,孔形为三角形、方形、多边形、圆形或瓦楞形中的任何一种,蜂窝材料为铝材、纸、陶瓷、塑料、纤维及无纺布中的任何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催化蜂窝滤网(8)的每一个方形孔边长小于5mm,滤网厚度与孔边长之比小于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灯(9)的主波长在230~420纳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立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的紫外灯(9)距相邻的光催化蜂窝滤网(8)的距离为10mm~6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效过滤网(6)与水平面夹角呈20°~80°角。
专利摘要立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有机壳(1),机壳下部的进风门(11),初级滤网(12)、贯流风扇(3)、风机电机(2)和风流导向窝壳(4),机壳上部的出风口(14)和电路板(15),特征在于它还含有窝壳上部的、与水平面呈小于90°倾角的中效过滤网(6);固定于窝壳的上端面,另一侧垂直于中效过滤网正面方向的导流板(5);中效过滤网上方的等离子除尘器(7);由光催化蜂窝滤网(8)和紫外灯(9)组成的光催化单元及位于其上方的活性炭过滤网(10);位于出风口一侧的负离子发生器(13)。这种结构将不同净化技术集成在一起,发挥其协同作用原理,彻底将室内各种污染物消除,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文档编号F24F3/16GK2747497SQ20042011859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2日
发明者马重芳, 鹿院卫, 吴玉庭, 王伟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