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680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尤其涉及被分隔为配设有送风机的送风机室与送风机室以外的机械室、且设有发热零件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背景技术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室外单元的壳体内部通常被从正面看来沿上下及前后方向延伸的隔板分割为送风机室与机械室。送风机室中设有热交换器、送风扇等,机械室中设有压缩机及反应器(reactor)等。另外,机械室中配设有内藏功率晶体管及电容器等各种电气安装零件的电气安装零件单元。利用该电气安装零件单元内的控制回路向送风扇、压缩机等供给驱动电力的同时,可对其进行驱动控制。电气安装零件单元内的电气安装零件通常实际安装于印刷电路板。
然而,近年来,通过对压缩机的运行进行频率控制(即变频控制)从而更细致地控制运行状态的技术正逐渐得到推广使用。要进行这种变频控制,常常要采用作为发热零件的反应器等,如此一来就必须对发热零件进行冷却。
针对这个问题,以往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如以下特许文献1中所示,在隔板上设置开口,配设反应器并使其与送风机室内的空间接触。也就是说,当室外单元的送风扇旋转时,空气从室外单元的外部通过热交换器流入室外单元的送风机室内,使作为发热零件的反应器附近产生空气流。该空气流可使滞留在反应器附近的热量发生扩散,因此能够使反应器冷却。
特许文献1特开平-292142号公报然而,上述室外单元中,与送风机室内空间接触的部分只是反应器整体的一部分,即使利用送风扇制造空气流,要使反应器整体得到充分冷却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因温度上升而导致使用条件受限等原因可能会使反应器无法完全发挥机会,因此,必须采用耐热性高的反应器,如此一来就会增加成本。
而为了使反应器充分冷却,也可采用具有通气性的壳体覆盖反应器,以将反应器整体配设于送风机室内。然而,由于室外单元配置在屋外,因此会有雨水进入送风机室内部而到达反应器的危险性。这样一来,如果反应器含有水分,就可能引起短路,因此,必须采用耐热性高的反应器,如此一来就会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装置,能够在防止水与发热零件接触的同时提高发热零件的冷却效果。
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被分隔为配设有送风机的送风机室与送风机室以外的机械室,并且设有发热零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筐体、遮水板。筐体配设在送风机室内,设有开口,内部可收纳发热零件。遮水板配设在筐体上设置开口的位置与收纳发热零件的位置之间,采用易透气难透水的结构。此处的易透气难透水的遮水板包含,例如设有大量海绵状细微小孔的板、在从筐体开口吸入的空气的流路中具有向上部分的板等。此处的设有大量细微小孔的板采用一种遮水板,该遮水板上设有大量可根据水滴大小捕捉某种程度大小水滴的细微小孔,在捕捉水分的同时使空气通过从而使空气与水分离。另外,采用在从筐体开口吸入的空气的流路中具有向上部分的板,可根据水与空气的比重,即利用比重大于空气的水难以上升至空气上方的性质使空气与水分离。
以往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由于发热零件整体只有一部分被冷却,因此会发生发热零件无法充分冷却的情况。另外,即使将发热零件配设在送风机室内使其可充分冷却,也可能由于雨水等进入室外单元送风机室内部使其含有水分从而导致短路。
然而,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用于收纳发热零件的筐体配设在配设有送风机的送风机室内并设有开口。因此,通过驱动送风机,产生从开口至筐体内部的空气流,就能够使收纳于筐体内部的发热零件产生的热量扩散从而防止热量滞留。另外,由于筐体配设在室外单元的送风机室内,因此屋外的雨水等也有可能到达筐体。然而由于在筐体上设置开口的位置与收纳发热零件的位置之间配设有易透气难透水的遮水板。因此,即使水分混杂在空气中从开口混入,也可利用遮水板有效减少到达发热零件配设场所的水分。如此一来,就能够在防止水与发热零件接触的同时,提高发热零件的冷却效果。
且,本发明的室外单元还包含如下情况在筐体上设有多个开口的情况下,各开口与发热零件之间配设有遮水板;在筐体上设置开口的位置与收纳发热零件的位置之间,配设有多块遮水板。另外,遮水板只要是设置在开口与发热零件之间即可,还包括筐体与遮水板形成一体的室外单元在内。
技术方案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筐体配设于送风机室的上方。
在室外单元直接设置于屋外地面或地板等场所的情况下,若室外单元被屋外雨水等浸湿,收纳发热零件的筐体也有可能被水浸没。
然而,本发明的收纳室外单元的筐体配设于送风机室的上方。因此,即使室外单元一时被屋外雨水等浸湿,也可以减低水浸没发热零件的危险性。
技术方案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还具有电气安装零件单元。电气安装零件单元用于在机械室内配设发热零件以外的其它电气安装零件。
在其它电气安装零件邻接于发热零件配设的情况下,发热零件所散发的热量可能会滞留在其它电气安装零件附近。且,如果其它电气安装零件是容易因受热而产生不良的部件,就必须使发热零件得到充分冷却以使热量不至于对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产生不良影响,然而要做到这样的充分冷却十分困难。关于这一点,在发热零件与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之间的配设距离随着室外单元小型化而逐渐缩短的今天,由于发热零件所散发的热量更容易滞留在电气安装零件的附近,这个问题就变得越发重要。
然而,在本发明中,由于将配设于电气安装零件单元中的其它电气安装零件配设在机械室内,就可将其与收纳于送风机室内的筐体内的发热零件分室配设。因此,可以减低发热零件散发的热量对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而且即使在发热零件以外的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也具有发热性的情况下,由于可将发热零件与具有发热性的其它电气安装零件分室配设,因此也同样可减低其分别发热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技术方案4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筐体配设在送风机室内部与机械室相反的一侧。
此处的筐体配设在与机械室相反的一侧。因此,可延长发热零件与设置于机械室内部的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之间的距离。如此一来,可防止发热零件所产生的热量泄漏至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从而更有效地防止发热零件对其它电气安装零件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技术方案5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还具有送风机台。利用该送风机台将送风机配设于送风机室。且筐体安装在该送风机台上。
为了对收纳于筐体内部的发热零件进行冷却,筐体配设于室外机的送风机室内。像这样将筐体配设于送风机室内的情况下,通常必须在送风机室内新设用于配设筐体的支柱等。
然而,本发明的筐体安装在安装送风机的送风机台上。因此,送风机台不仅可以作为配设送风机的台,还可以兼作配设筐体的台。这样就可以防止配设筐体所需部件数量的增加。如此一来,即使将筐体配设于送风机室内,也可以抑制会妨碍送风机室送风的部件数量的增加,从而防止可送风效率的减少。
技术方案6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遮水板具有膨出部,该膨出部沿着从收纳发热零件的部分向着开口的方向膨出。在该膨出部的下端部分具有沿上下方向连通发热零件附近的空间与筐体开口附近的空间的遮水孔。
由于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通常都配设于屋外,因此有时会有雨水等水分流入送风机室内部。因此,若将为冷却发热零件而吸入的空气中所混入的水分一起吸入,就会发生发热零件短路等问题。
然而,本发明中,可以使通过筐体开口的空气通过遮水板的遮水孔,从而在发热零件附近形成空气流。且,该空气流路中的遮水孔部分具有向上的部分。这样一来,由于比重大于空气的水难以上升至空气上方,就能够阻挡更多的水分,从而更充分地保护发热零件不遇水。
技术方案7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筐体的开口是用于将筐体外部空气取入筐体内部的取入口。另外,筐体还具有将通过筐体遮水孔的空气排出至外部的排出口。
本发明中,由于不仅设有取入口还设有排出口,当送风机室内的送风机旋转驱动时,就可以充分形成从筐体内部的取入口至排出口的空气流。如此一来,就能够充分确保发热零件附近的空气流,从而对发热零件进行充分冷却。
技术方案8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发热零件配设于距离筐体底面规定高度的位置上。
本发明中,即使水通过筐体开口部分进入筐体内部,由于发热零件收纳于距离筐体底面规定高度的位置上,即发热零件是悬浮于筐体底面之上配设。这样,即使水分从外部进入到筐体内部,也可使进入的水分留在筐体底面。如此一来,即使有水分从外部进入筐体内部,也可以减低水分直接接触发热零件的危险性。
技术方案9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技术方案1~8中任一项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发热零件是用于进行空调控制的变频电路中所采用的反应器。
本发明中,即使发热零件是变频电路中所采用的反应器,也能够在防止水与反应器接触的同时,利用筐体内部的空气流使反应器得到充分冷却。
发明效果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能够在防止水与发热零件接触的同时,提高发热零件的冷却效果。
技术方案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即使室外单元被屋外雨水等浸湿,也可以减低水浸没至发热零件的危险性。
技术方案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可以减低发热零件所发散的热量对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技术方案4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可防止发热零件所产生的热量泄漏至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从而更有效地防止发热零件对其它电气安装零件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技术方案5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即使将筐体配设于送风机室内,也可以防止妨碍送风机室送风的部件数量的增加,从而防止送风效率的减少。
技术方案6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由于比重大于空气的水难以上升至空气上方,就能够阻挡更多的水分,从而更充分地保护发热零件不遇水。
技术方案7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能够充分确保发热零件附近的空气流,从而对发热零件进行充分冷却。
技术方案8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即使有水分从外部进入筐体内部,也可以减低水分直接接触发热零件的危险性。
技术方案9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即使发热零件是变频电路中所采用的反应器,也能够在防止水与反应器接触的同时,利用筐体内部的空气流使反应器得到充分冷却。


图1是空调装置的外观结构图。
图2是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
图3是室外机的断面立体图。
图4是室外机的概大致结构图。
图5是反应器箱的组合图。
图6是反应器箱的正面断面图。
图7是反应器箱的上面断面图。
图8是反应器箱的右侧面断面图。
符号说明2 室外单元(室外机)27 送风机(螺旋浆式风机)28a 送风机台(风扇马达台)40 电气安装零件零件单元42 其它电气安装零件(电气安装零件)52 发热零件(反应器)
60 筐体(本体壳体)71b 开口(遮水孔)79 底面91 遮水板(遮水左槽)91a 膨出部91b 遮水孔O4 排出口S1 送风机室(送风室)S2 机械室具体实施方式
<多机并联式空调装置的概要>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是图1所示的多机并联式(マルチ)空调装置100所采用的室外机2。该多机并联式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与一个室外机2连接,具有安装于室内天顶等的多个室内机1a~1d。室外机2与室内机1a~1d由制冷剂配管、传送线等所构成的连接部3(连接部3a~3d)连接在一起。4台室内机1a~1d分别配置于如家庭内、大楼内或店铺内的各房间内。
<制冷剂回路的构成>
该多机并联式空调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结构如图2所示。制冷剂回路由1台室外机2、并列地与室外机2连接的4台室内机1a~1d、以及制冷剂配管构成。
室外机2具有压缩机20、四路切换阀21、室外热交换器22、蓄能器23等。压缩机20的排出侧安装有用于探测压缩机20排出侧排出温度的排出管热敏电阻24。另外,室外机2设有用于检测外气温度的外气热敏电阻25、和用于检测室外热交换器22温度的室外热交换热敏电阻26。另外,为了将空气送入室外热交换器22而设有螺旋浆式风机27。该螺旋浆式风机27由风机马达28旋转驱动。
各室内机1a~1d具有相同的结构。以下,以室内机1a为例对室内机1a~1d进行说明。
室内机1a具有相互串联连接的室内热交换器30a以及电动阀(膨胀阀)33a。另外,室内机1a分别具有用于探测室内温度的室温热敏电阻31a、与用于检测室内热交换器30a温度的室内热交换热敏电阻32a。室内热交换器30a与电动阀33a之间的配管中,设有用于检测室内热交换器30a与电动阀33a之间液管温度的液管热敏电阻34a。室内热交换器30a的气管侧设有用于检测其内部通过的制冷剂温度的气管热敏电阻35a。
其它的室内机1b、1c、1d与室内机1a具有相同结构,图2中室内热交换器、电动阀、各种热敏电阻都注明相同记号。
<室外机的详细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采用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2的详细构造,如室外机2的断面立体3以及室外机2的概大致结构4所示。且,以图3中箭头D1所示的方向为上下方向D1,箭头D2所示的方向为左右方向D2,箭头D3所示的方向为前后方向D3,进行以下说明。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室外机2的内部,利用隔板29区分为配设有螺旋浆式风机27的送风机室S1、与配设有压缩机等各种机械的机械室S2。该隔板29沿上下方向D1连接,向前后方向D3的后方延伸后向右后方弯折,以覆盖压缩机20等各种机械设置,并将室外机2内部的空间分隔开。
送风室S1内,如图3所示,配置有纳螺旋浆式风机27、风机马达28、风机马达台28a、从后方至左方形成大致L字形状的室外热交换器22、收纳反应器52的反应器箱50。室外机2的送风机室S1中,螺旋浆式风机27受到风机马达28的旋转驱动,从而吸入用于在室外热交换器22中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另外,如图4中箭头所示,通过旋转驱动螺旋浆式风机27,如后述,可在反应器箱50内部产生空气流F。这样,送风室S1便成为使外气从前后方向D3的后方至前方通过的送风通路。风机马达台28a的设置如图3所示,从室外热交换器22中央附近沿上下方向D1延伸,上方部分则沿前后方向延伸。且,风机马达台28a利用向上方部分中向后侧延伸的部分而被固定于室外热交换器22上端的中央附近。
机械室S2内配置有压缩机20、四路切换阀21、电动阀33、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等。另外,该机械室S2如图3以及图4所示,被大致密闭的壳体覆盖,与外气保持一定程度的隔离。压缩机20如图3所示,配置于机械室S2内部的大致中央附近。四路切换阀21及电动阀33如图4所示,都配置于压缩机20的侧方。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配设于机械室S2内部的上方空间,内部收纳有印刷电路板41。另外,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中,如图4所示,设有从印刷电路板41的右端部分向下方延伸的印刷电路板41’。印刷电路板41以及印刷电路板41’各自的下面、右侧面作为实装面,实际安装用于控制发热性功率晶体管45、冷凝器、二极管电桥、室外机2的各机械部件等的控制回路用IC,以及存储控制程序的存储器等大量电气安装零件42。且,配设于机械室S2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下方的压缩机20、四路切换阀21、电动阀33、风机马达28等,通过设置于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壳体上的开口,利用布线与实装于印刷电路板41、41’上的多个接线柱相连。且,机械室S2内配置有各种热敏电阻,这些热敏电阻也与印刷电路板41、41’的接线柱相连。另一方面,配置于送风机室S1内的风机马达28也利用布线与印刷电路板41、41’的接线柱相连从而受到旋转控制。用印刷电路板41、41’的回路与反应器52构成图中未表示的变频电路,利用该变频电路对压缩机20的旋转数进行可变速控制。另外,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中,如图4所示,为了使实装于印刷电路板41’的发热性电气安装零件42、即功率晶体管45所产生的热量有效扩散,设置从机械室S2朝向送风室S1的散热片43。如此一来,功率晶体管45所产生的热量也能够利用送风室S1的螺旋浆式风机27得到充分的冷却。
反应器箱50中,如图3所示,在室外机2的送风机室S1的上方空间内架设于室外热交换器22与风机马达台28a上。另外,反应器箱50如图4所示,配设于送风机室S1内部,设置于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内的散热片43的相反侧、即左侧。在该反应器箱5的内部收纳发热性反应器52。
该反应器箱50如图5所示,包括由下部壳体70与上部壳体80所组成的本体壳体60,以及配设于本体壳体60内部的遮水壳体90。
这些壳体如图5的组合图所示,由螺钉61、63、64、65相互螺合而形成反应器箱50。且,该反应器箱50如表示反应器箱右侧面的图8、图5、图3所示,利用螺钉68与穿设于后述风机马达台28a对应部分的螺孔28b螺合。
另外,反应器52构成对压缩机20的旋转数等进行控制的变频电路的一部分。如反应器箱的主视6所示,反应器52收纳于反应器箱50内部。另外,反应器52利用沿着风机马达台28a后侧且隔着隔板29延伸的反应器用布线(无图示)而与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内的印刷电路板41下面的接线柱连接。反应器52与设置于印刷电路板41的电路共同构成变频电路并对压缩机20进行旋转数控制。该反应器52具有在空调装置100运行时温度上升并发热的性质。
以下,对构成反应器箱50的遮水壳体90、本体壳体60进行说明。
(遮水壳体)遮水壳体90如图5所示,由遮水左槽91、遮水后方槽91’、前侧面93、抵接板95、右侧面97、上侧面99所构成。
遮水左槽91如主视6以及俯视7所示,构成遮水壳体90的左侧面。该遮水左槽91如图6所示,设有3个膨出部91a。在这3个膨出部91a的下端部分分别形成遮水孔91b。膨出部91a如图6以及图7所示,从遮水壳体90的左侧面继续向左侧膨出,膨出度随向下延伸而增加。遮水孔91b是设置于膨出部91a下端部分的开口,正视时略微向右下方倾斜。遮水孔91b如图6所示,沿上下方向D1的略微右倾方向与构成遮水左槽91的左右方向D2的右侧空间的二重遮水空间S5及构成遮水左槽91的左侧空间的左侧遮水空间S7连通。
遮水后方槽91’如右侧视8以及图7所示,具有与遮水左槽91相同的形状,构成遮水壳体90的后侧面。该遮水后方槽91’如图8所示,具有在遮水壳体90后侧膨出的3个膨出部91’a及分别设置于膨出部91’a下端部分的遮水孔91’b。膨出部91’a如图8所示,从遮水壳体90后方面向前后方向D3的后方继续膨出,膨出度随向下延伸而增加。遮水孔91’b是设置于膨出部91’a下端部分的开口,在右侧视图上略微向左下方倾斜。遮水孔91’b如图8以及图7所示,沿右侧视图的上下方向D1的略微左倾方向与构成遮水后方槽91’的前后方向D3的前侧空间的二重遮水空间S5及构成遮水后方槽91’的后方空间的后方遮水空间S8连通。
上侧面99如图5以及图6所示,构成遮水壳体90上方的面,具有2个反应器螺钉孔92与反应器安装凹部98。反应器螺钉孔92是沿上下方向D1贯通上侧面99的2个部位而成。在上侧面99右侧的前侧与后侧共设有2个反应器安装凹部98,反应器安装凹部98是略微向下凹陷所形成的。另外,前侧的凹陷部分设有从左右方向D2的左侧至前后方向D3的后方敞开的开口,后侧的凹陷部分设有从左右方向D2的左侧至前后方向D3的前方敞开的开口。
前侧面93如图5所示,构成遮水壳体90前侧的面,具有沿前后方向D3穿设而成的螺钉孔93a。抵接板95如图6所示,从遮水左槽91的下端部分向左右方向D2的右侧延伸。右侧面97如图5以及图6所示,构成遮水壳体90右侧的面,具有沿左右方向D2穿设而成的螺钉孔97a。另外,右侧面97如图5、图6以及图8所示,在螺钉孔97a的上方具有沿前后方向D3延伸并且贯通左右方向D2的散热开口97b。
(本体壳体)本体壳体60由下部壳体70与上部壳体80沿上下方向D1组合而成。
(下部壳体)下部壳体70如图5所示,由下部左槽71、右侧面73、前方固定部74、后方固定部75、排水孔76、L字形状板77、斜面78、底面79构成。
下部左槽71,如主视6以及俯视7所示,上方部分沿上下方向D1延伸,下方部分向右弯折并向右下方延伸构成下部壳体70的左侧面。该下部左槽71如图6所示,设有3个膨出部71a。在这3个膨出部71a的下端部分分别形成遮水孔71b。该膨出部71a如图6所示,从下部壳体70的左侧面继续向左侧膨出,膨出度随向下延伸而增加。遮水孔71b是设置于膨出部71a下端部分的开口,正视时略微向右下方倾斜。遮水孔71b如图6所示,沿上下方向D1的略微右倾方向与构成下部左槽71的左右方向D2的右侧空间的反应器箱50外部的送风机室S1及构成下部左槽71的右侧空间的左侧遮水空间S7连通。
底面79,如图6以及图8所示,从下部左槽71的下端部分沿左右方向D2的右方延伸,构成下部壳体70的底面。排水孔76如图6所示,是在下部左槽71的下端部分及底面79的左端部分将反应器箱50外部的送风机室S1和左侧遮水空间S7连通的开口。另外,该排水孔76如图5所示,设置于前侧与后侧2处。斜面78如图6所示,从底面79的右端部分向右上方向延伸,构成下部壳体70的右下面。右侧面73如图6所示,构成从斜面78上端部分向上下方向D1的上方延伸的面。该右侧面73具有沿左右方向D2穿设而成的螺钉孔73a。L字形状板77,如图5以及图6所示,从右侧面73的上端部分向左右方向D2的右侧延伸后,构成向上下方向D1的上方弯折的L字形状的面。前方固定部74如图5、图7以及图8所示,是从下部壳体70前面的上端中央部分向前面侧延伸的面,该面的中央附近具有沿上下方向D1穿设的螺钉孔74a。后方固定部75与前方固定部74相同,如图5、图7以及图8所示,是从下部壳体70后侧面的上端中央部分向后侧延伸的面,该面的中央附近具有沿上下方向D1穿设的螺钉孔75a。
(上部壳体)上部壳体80如图5所示,由上部后方槽81、前侧面83、前方被固定部84、后方被固定部85、导风板87、反应器箱设置板88,上侧面89构成。
上部后方槽81如图8以及图7所示,具有与遮水后方槽91’相同的形状,构成上部后方槽81的后侧面81,具有3个膨出部81a和分别形成于膨出部81a的遮水孔81b。膨出部81a如图8以及图7所示,从遮水壳体90的后侧面继续向后侧膨出,膨出度随向下延伸而增加。遮水孔81b如图8所示,是设置于膨出部81a下端部分的开口,在右侧视图上略微向左下方倾斜。遮水孔81b如图8所示,在右侧视图上沿上下方向D1的略微左倾方向将构成遮水后方槽91’后方空间的后方遮水空间S8和面向上部后方槽81后侧面的反应器箱50外部的送风机室S1连通。
上侧面89构成上部壳体80的上方面,具有凹部82、夹持部86、固定部89a。凹部82如图6以及图5所示,是在上部壳体80的上侧面89的2处、在与固定后述反应器52用的螺钉位置对应的部位向上方凹陷形成。夹持部86如图5、图6以及图7所示,设置于上部壳体80上侧面89的左端部附近。该夹持部86,由在上部壳体80的上侧面89左端部附近沿上下方向D1的下侧延伸的外侧夹持部86a、以及从外侧夹持部86a的右侧位置向下侧延伸的内侧夹持部86b构成。且,左侧部分从内侧夹持部86b的上面端面向上下方向D1贯通。固定部89a如图5、图6以及图7所示,构成上部壳体80的上侧面89的右端部分,为了与风机马达台28a抵接,呈微微上翘。
导风板87如图5以及图6所示,从构成上部壳体80的上侧面89一部分的固定部89a的左端部分向上下方向D1的下侧延伸而构成面。反应器箱设置板88如图5、图7以及图8所示,从上部壳体80右后侧的面向后方延伸并继续向右侧弯折。在反应器箱设置板88向右侧弯折的面上,设有沿前后方向D3连通的螺钉孔88a。前侧面83构成上部壳体80的前面侧,具有沿前后方向D3穿设的螺钉孔83a。
前方被固定部84,如图5、图7以及图8所示,是从上部壳体80前面的下端中央部分向前面侧延伸的面,在该面的中央附近具有沿上下方向D1穿设的螺钉孔84a。后方被固定部85与前方被固定部84相同,如图5、图7以及图8所示,是从上部壳体80后侧的面的下端中央部分向后侧延伸的面,在该面的中央附近具有沿上下方向D1穿设的螺钉孔85a。
反应器箱50由本体壳体60与遮水壳体90组合构成,内部收纳反应器52,固定于室外机2的送风机室S1内。
(反应器箱以及反应器的固定操作)如图5所示,反应器箱50由遮水壳体90以及下部壳体70和上部壳体80构成的本体壳体60构成,内部固定有反应器52。具体说来,如图5以及图6所示,按以下步骤固定。
先将反应器52固定于遮水壳体90。首先,如图6以及图5所示,将反应器52的右上端部分52a对着设于遮水壳体90上侧面99的反应器安装凹部98内侧的开口,向左右方向D2的右方滑动。一旦将反应器52向右方滑动,反应器52的右上端部分52a就与遮水壳体90上面的反应器安装凹部98嵌合。另外,对于反应器52的左侧部分52b,如主视6以及图5所示,利用螺钉62,沿大致上下方向D1将穿设于遮水壳体90的上侧面的反应器螺钉孔92与穿设于附图中未示的反应器52的对应部分的螺钉孔连通后螺合。此时,螺钉62如图6所示,越过遮水壳体90的上侧面而向更上方突出,但因在上部壳体80的上侧面89的对应部分设有凹部82而形成空间,因此可将突出部分收纳于该空间内。按上述步骤就可将反应器52固定于遮水壳体90。不过,如图5所示,遮水壳体90上的反应器螺钉孔92以及上部壳体80上的凹部82分别设有2个,这是为了能够收纳不同尺寸的反应器。
然后将遮水壳体90固定于本体壳体60的下部壳体70。如图5以及图6所示,以遮水壳体90的右侧面97为左侧,以下部壳体70的右侧面73为右侧,将其从左右方向D2接合。且利用螺钉61使穿设于遮水壳体90的右侧面97的螺钉孔97a与穿设于下部壳体70的右侧面73的螺钉孔73a相互连通后螺合。按上述步骤就可将遮水壳体90与下部壳体70相对固定。
接下来,将遮水壳体90固定于本体壳体60的上部壳体80。如图5以及图6所示,以遮水壳体90的前侧面93为后侧,以上部壳体80的前侧面83为前侧,将其从前后方向D3接合。且利用螺钉63使穿设于遮水壳体90的前侧面93的螺钉孔93a与穿设于上部壳体80的前侧面83的螺钉孔83a相互连通后螺合。按上述步骤就可使遮水壳体90与上部壳体80相对固定。
最后,将上部壳体80固定于下部壳体70,收纳反应器52的本体壳体60组装完毕。在此,如图5、图7以及图8所示,关于本体壳体60的前侧,上部壳体80的前方被固定部84与下部壳体70的前方固定部74从上下方向D1接合。且利用螺钉64使穿设于上部壳体80前方被固定部84的螺钉孔84a与穿设于下部壳体70前方固定部74的螺钉孔74a相互连通后螺合。另外,本体壳体60的后侧,上部壳体80的后方被固定部85与下部壳体70的后方固定部75,从上下方向D1接合。且利用螺钉65使穿设于上部壳体80后方被固定部85的螺钉孔85a与穿设于下部壳体70后方固定部75的螺钉孔75a相互连通后螺合。按上述步骤就可使上部壳体80与下部壳体70相对固定。且如图6所示,在反应器箱50组装完成后,在设置于上部壳体80的导风板87与L字形状板77之间形成排出口O4。
另外,固定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中利用螺钉使各个壳体分别螺合这一种,例如,通过设置爪部及与爪部相嵌合的被嵌合部从而分别固定的固定方式也是可以采用的。
(将反应器箱固定于室外机的操作)然后将内部收纳有反应器52的反应器箱50依照图3所示那样固定于室外机2的送风机室S1。
首先,将反应器箱50的上部壳体80的固定部89a依照图3所示从上覆盖并固定在从风机马达台28a室外热交换器22的中央上端部分向前后方向D3的前方延伸的部分。
另外,设置于反应器箱50上部壳体80上侧面89左侧的夹持部86,如图3以及图6所示,夹持室外热交换器22的左侧面部分。具体说来,夹持部86的外侧夹持部86a从左侧、内侧夹持部86b从右侧,将室外热交换器22的左侧面部分夹住。
且,如图3、图7以及图8所示,设置于上部壳体80的反应器箱设置板88与沿风机马达台28a室外热交换器22配设的部分从前后方向D3接合。如图5、图6、图7以及图8所示,穿设于反应器箱设置板88的螺钉孔88a与穿设于风机马达台28a对应部分的螺钉孔28b利用螺钉68相互螺合,从而使反应器箱50固定于送风机室S1内部。
空调装置100室外机2的送风机室S1中,如图3所示,设有螺旋浆式风机27,该螺旋浆式风机27受到风机马达28的旋转驱动,在送风机室S1中形成图4中点划线所表示的空气流F。以下对该空气流进行具体说明。
室外机2外部的空气,随着螺旋浆式风机27的旋转驱动形成空气流,从室外机2的外部后方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2被吸入送风室S1内部。被吸入送风室S1内部的空气,如图6、图8以及反应器箱50的俯视7中箭头F1、F2、F3、F1’、F2’、F3’所示,通过设置于下部壳体70的下部左槽71被吸入左侧遮水空间S7,通过设置于上部壳体80的上部后方槽81被吸入后方遮水空间S8。这样被吸入左侧遮水空间S7与后方遮水空间S8的空气,分别通过设置于遮水壳体90的遮水左槽91与遮水后方槽91’,被吸入配设有反应器52的二重遮水空间S5。且,通过在收纳于二重遮水空间S5的反应器52附近制造空气流,使发热性的反应器52所排出的热量扩散。这样,在二重遮水空间S5中,通过反应器52附近的空气就如图6中箭头F4所示,通过设置于遮水壳体90右侧面97的散热开口97b,并通过下部壳体70的L字形状板77上方,再通过设置于上部壳体80的导风板87与L字形状板77之间的空间、即排出口O4而被排出到反应器箱50外部的送风室S1。
之所以形成像这样将空气吸入反应器箱50内部的空气流F,是因为当送风室S1的螺旋浆式风机27旋转驱动时,外气从室外机2室外热交换器22的后侧面以及左侧面被吸入并送往送风室S1内部。因此,外气从反应器箱50的下部左槽71与上部后方槽81进入,并流向反应器箱50的内部。
另外,在此,反应器箱50内部的空气通过设置于上部壳体80的导风板87与L字形状板77之间的空间,被排出到反应器箱50外部。之所以形成这样将空气从反应器箱50内部的二重遮水空间S5通过右侧排出口O4排出至外部送风室S1的空气流F4,是因为螺旋浆式风机27使反应器箱50右侧形成从前后方向D3的后方流向前方的强空气流,在反应器箱50内部,在排出空气的右侧附近形成压力低于反应器箱50内部中心附近的状态。如此一来,反应器箱50内部的空气就向压力较低的散热开口97b附近流动,顺势通过反应器箱50的排出口O4,被排出至反应器箱50外部的送风机室S1。
室外机2通常设置于屋外,可能被雨水浸湿,随着设置于室外机2内部的螺旋浆式风机27的旋转,有时会有水分混杂在空气中从开口混入。在此,反应器52如图7所示,利用反应器箱50将作为外气取入侧的左侧与后侧双重覆盖。因此,可以充分保护反应器52不遇水。
具体说来,在从左侧开始的外气取入经路中,下部壳体70的下部左槽71是第一重,遮水壳体90的遮水左槽91是第二重,这样形成双重覆盖。另外,在从后侧开始的外气取入经路中,上部壳体80的上部后方槽81是第一重,且遮水壳体90的遮水后方槽91’是第二重,这样形成双重覆盖。由于从左侧开始的外气取入经路和从后侧开始的外气取入经路大致相同,以下以左侧的双重构造举例说明。
在室外机2中,如上所述,水分可能与空气一起进入送风室S1,如图6、图7所示,有时会随着空气流F1、F1’到达反应器箱50的附近。像这样水分与外气随着空气流F1、F1’到达反应器箱50附近的情况下,如图6、图7所示,首先,作为第一重的下部壳体70下部左槽71的膨出部71a阻挡住大部分水分,防止其进入反应器箱50内。然后,空气与少量水分随着图6所示的空气流F2,向正视图右边的斜上方流动,到达下部左槽71的遮水孔71b附近。然而,由于水分的比重大于空气,很难向上流动,难以通过下部左槽71的遮水孔71b。而且,即使水分通过下部左槽71到达左侧遮水空间S7,由于空气流F2通过下部左槽71而使流势减弱,因此这些微量的水分落到左侧遮水空间S7的下方,通过排水孔76再次被排出至反应器箱50外部的送风室S1内。另外,在遮水壳体90遮水左槽91的遮水孔91b附近,由于通过的空气流非常微弱,因此到达左侧遮水空间S7的微量水分也和下部左槽71的遮水孔71b的情况相同,难以向上通过。也就是说,即使有水分随着空气流F2的流势移动过来,在遮水左槽91的遮水孔91b附近,由于通过的空气流非常微弱,所以无法向上通过遮水孔91b。因此,遮水壳体90遮水左槽91的遮水孔91b可产生几乎不含水分的空气流F3。
<特征>
(1)以往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中,采用将作为发热零件的反应器52配设于机械室2内部等的配设场所和配设构造等。因此,由于只在反应器52的附近形成部分空气流等,有时会使反应器52产生的热量很难释放,使反应器52的冷却非常难进行。一旦导致电气安装零件42及反应器52等温度上升,可能会成为限制电气安装零件42及反应器52使用条件的原因等,使其无法充分发挥机能。而且,相应的,若需另行开发和制造新的具有良好耐热性的反应器52等,也需要成本。
然而,上述实施例中空调装置100的室外机2中,作为发热零件的反应器52收纳于设有下部左槽71遮水孔71b以及遮水左槽91遮水孔91b的外气取入口与排出口O4的反应器箱50内,并配设于利用螺旋浆式风机27形成空气流F的送风室S 1内。因此,在螺旋浆式风机27的驱动下,从下部左槽71遮水孔71b以及遮水左槽91遮水孔91b的外气取入口通过反应器箱50的内部至排出口O4产生空气流F就能够使反应器52产生的热量扩散,从而防止热量的滞留。因此,可以提高反应器52的冷却效果。另外,这样一来,也就没有必要另行开发和制造新的具有良好耐热性的反应器。
(2)近年来,随着室外机设置空间的狭小化,室外机全体的紧缩化不断得到发展。然而,若像这样将室外机全体狭小化,作为发热零件的反应器52与收纳于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中耐热性相对较差的电气安装零件42之间的配设距离会非常接近,反应器52所产生的热量可能会对电气安装零件42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必须另行开发和制造具有良好耐热性的反应器,使成本提高。而且,虽然有将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与反应器箱50配置于机械室S2内部的实例,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散热性,必须将设置于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的散热片43配设于反应器52附近,因此就减少了散热片43对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的冷却效果。
然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2中,收纳有电气安装零件42的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与收纳有反应器52的反应器箱50分别配设于不同室中,两者间确保一定的距离配设。因此反应器52产生的热量不易对电气安装零件42产生不良影响。如此一来,就可以在确保反应器52散热性的同时,达成室外机2的紧缩化。另外,由于可降低反应器52及电气安装零件42等素材的设计温度,耐热性也可以相应降低,因此就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即使配置于机械室S2内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下面的机械部件、或收纳于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内部的电气安装零件42是具有发热性质的部件,由于配置在与反应器52相距较远的位置,可有效扩散相互间产生的热量。
(3)不过,即使将反应器52配设于送风室S1内以使其充分冷却,也可能由于屋外的雨水等进入室外机2送风室S1内部而使反应器52遇水从而导致短路。因此,必须另行开发和制造具有良好耐热性的反应器,而导致成本增加。另外,作为将反应器52设置于远离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的位置,可以将反应器52设于稍稍远离机械室S2上方空间内的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的位置、即室外机2底框附近。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寒冷地带,雨水等水分在室外机2的底面附近会快速成长变为冰,可能会使反应器52自身被水浸没而导致短路。
然而,上述实施例所述空调装置100的室外机2中,反应器箱50下部左槽71的遮水孔71b与反应器52之间配设有易透气难透水结构的遮水槽91。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反应器箱50形成下部左槽71的遮水孔71b以及遮水左槽91的遮水孔91b这双重构造。因此,即使水分混杂在空气中从下部左槽71的遮水孔71b混入反应器箱50的内部,也可以利用遮水左槽91的遮水孔91b有效阻挡水分,从而保护反应器52。另外,反应器52固定于室外机2上方空间的室外机2的天花板下。因此,也可以降低反应器52被水浸没的危险性。而且,这样一来,也就没有必要另行开发和制造新的具有良好耐热性的反应器。
(4)另外,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器箱50配置于室外机2的送风室S1上下方向D1的上方、左右方向D2的左侧。因此,反应器箱50是尽可能远离设置螺旋浆式风机27、送风强度较强的送风室S1的中央部分。因此,即使将反应器箱50配置于送风室S1,也可以用螺旋浆式风机27抑制送风阻力的增加。因此,即使在反应器箱50配置于送风室S1的情况下,也能够尽可能保持螺旋浆式风机27的送风性能。
而且,反应器箱50的形状类似一个正方体被削去了右下部分。因此,该构造能够尽可能不妨碍螺旋浆式风机27所处的送风室S1中央部分的空气流。因此,即使将反应器箱50配设于送风室S1内部,也可以有效防止送风阻力的增加,从而缓解送风性能的劣化。
另外,上述实施例所述空调装置100的室外机2中,送风室S1内部无需为反应器箱50新设一个支柱,而可以将用于设置风机马达28的风机马达台28a用来设置反应器箱50。因此,无需设置阻碍送风的反应器箱配设用支柱,也能够配置反应器箱50。
(5)上述实施例所述空调装置100的室外机2中,设有可将通过下部左槽71的遮水孔71b而进入反应器箱50内部的水分排出至外部的排水孔76。另外,为了防止水分从该排水孔76倒流进反应器箱50内部,遮水壳体90设有与反应器箱50的下部壳体70底面79抵接的抵接板95。
因此,通过下部左槽71的遮水孔71b而进入反应器箱50内部的水分,可以被留在反应器箱50左侧遮水空间S7的底面附近,并被排出至反应器箱50外部的送风室S1内。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对于反应器52的防水性。
<其他实施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种种变更。
(A)上述实施例所述空调装置100的室外机2为了在防止水分与反应器52接触的同时提高反应器52的冷却效果,将反应器箱50做成双重结构并配设于送风室S1。也就是说,在空气流路中采用具有向上部分构造的反应器箱50,根据水与空气的比重,利用比重大于空气的水难以上升至空气上方的性质使空气与水分离,从而在确保反应器52冷却效果的同时保证反应器箱50的防水性。
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易透气难透水的遮水壳体90的遮水左槽91及遮水后方槽91’还可采用许多其他材料,例如也可采用设有大量海绵状细微小孔的反应器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着眼于通过反应器箱50的下部壳体70的下部左槽71以及上部壳体80的上部后方槽81的水滴大小,根据该水滴的大小设置多孔质遮水左槽以及遮水后方槽,这种多孔质遮水左槽以及遮水后方槽具有可捕捉规定大小的水滴的多个小孔。该多孔质遮水左槽以及遮水后方槽能够捕捉通过下部壳体70的下部左槽71或上部壳体80的上部后方槽81的水滴(水分)以及空气中大量的水分,只使空气通过,从而使水滴与空气分离。在此,多孔质遮水左槽以及遮水后方槽所捕捉到的水分在积蓄到某种程度时,就会落到上下方向D1的下侧。如此一来,就和上述实施例一样,通过下部壳体70的下部左槽71或上部壳体80的上部后方槽81的水滴便通过设置于下部壳体70的排水孔76被排出至反应器箱50外部的送风室S1内。
另外,例如在室外机内部,在反应器箱50的下部壳体70的下部左槽71或上部壳体80的上部后方槽81与反应器52之间,配设多重如同遮水壳体90的遮水左槽91、遮水后方槽91’那样的槽也是可行的。另外,遮水左槽91以及遮水后方槽91’只要是设置在反应器箱50的下部壳体70的下部左槽71或上部壳体80的上部后方槽81与反应器52之间即可,因此,多个遮水壳体90的遮水左槽91或遮水后方槽91’也可形成一体。
即使室外机的反应器箱采用以上这些构造,也能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B)上述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外机2中,设置于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的功率晶体管45等发热性电气安装零件采用的构造是,利用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中通向送风室S1的散热片43来释放热量。
然而也可以将反应器箱50与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两者都配设于送风室S1。这种情况下,当送风室S1比较宽敞时,可将两者配置于相距更远的位置。另外,在室外机设有2个螺旋浆式风机27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将两者配置于相距较远的位置。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反应器52以及发热性电气安装零件42配置于相距最远的位置,以分别取得更好的冷却效果。
另外,也可以在设置于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内的电气安装零件42中,只选择发热性高的配置于送风室S1内。
(C)而且,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外机2中,反应器箱50配设于送风室S1的上方空间。然而,在收纳于反应器箱50内的反应器52没有被水浸没的危险时,可将反应器箱50配置于室外机2的底面。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空调装置100的室外机2相同,可防止螺旋浆式风机27产生的送风阻力增加,从而对反应器进行有效冷却。
(D)上述实施例中,反应器箱50由3个壳体构成。然而,反应器箱50也可在保持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造前提下将3个壳体一体形成。
(E)上述实施例的反应器箱50中,反应器52遮水壳体90的上面设有反应器安装凹部98。然而,由于只需保证反应器52不与可能积水的反应器箱50底面79接触,因此,用于设置反应器52的安装部分可设置于各壳体的侧面。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采用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就能够在防止水与发热零件接触的同时,提高发热零件的冷却效果,因此,对于被分隔为配设有送风机的送风机室与送风机室以外的机械室,且设有发热零件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尤其有效。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2),被分隔为配设送风机(27)的送风机室(S1)与所述送风机室以外的机械室(S2),并设有发热零件(52),其特征在于,具有配设在所述送风机室(S1)内、设有开口(71b)、且内部收纳所述发热零件(52)的筐体(60);配设在所述筐体(60)上设有所述开口(71b)的位置与收纳所述发热零件(52)的位置之间、易透气难透水的遮水板(9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60)配设于所述送风机室(S1)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室(S2)内还设有用于配设所述发热零件(52)以外的其它电气安装零件(42)的电气安装零件单元(4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60)在所述送风机室(S1)内部配设于与所述机械室(S2)相反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用于将所述送风机(27)配设于所述送风机室(S1)的送风机台(28a),所述筐体(60)安装于所述送风机台(28a)。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水板(91)具有从收纳所述发热零件(52)的部分向所述筐体的开口(71b)方向膨出的膨出部(91a),所述膨出部(91a)在下端部分具有使所述发热零件(52)附近的空间与所述筐体开口(71b)附近的空间沿上下方向连通的遮水孔(91b)。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60)的开口(71b)是用于将所述筐体(60)外部的空气取入所述筐体(60)内部的取入口,所述筐体(60)还具有将通过所述遮水板(91)的遮水孔(91b)的空气排出至外部的排出口(O4)。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零件(52)配设于距离所述筐体(60)的底面(79)规定高度的位置上。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零件(52)是用于进行空调控制的变频电路中所采用的反应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能够在防止水与发热零件接触的同时,提高发热零件的冷却效果。这种空调装置(100)的室外单元(2)被分隔为配设有送风机(27)的送风机室(S1)与送风机室(S1)以外的机械室(S2),设有发热零件(52),并具有筐体(60)与遮水板(91)。筐体(60)配设在送风机室(S1)内,设有开口(71b),且内部收纳有发热零件(52)。遮水板(91)配设在筐体(60)上设置开口(71b)的位置与收纳发热零件(52)的位置之间,采用易透气难透水的结构。
文档编号F24F1/22GK1864036SQ20048002927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8日
发明者川崎直弘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