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800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详细地涉及机壳与顶盖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空气调节器,是使用冷冻循环向室内空间提供冷气或供应暖气的装置,区分为一体化型和分离型,详细地说,区分为将构成冷冻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器、蒸发器等设置为一个单元的一体化型、和分离设置为室内机及室外机的分离型。
本发明,涉及分离型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特别涉及设置在室内的底面上的标准型空气调节器。
现有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具有构成外形的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置,且作为热交换用的室内热交换器;产生吸入排出室内空气的流动力的送风扇。
这样的室内机的外壳结构,如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03-0067256号上的记载,其构成上具有前面及上面开放,且在内部设置热交换器及送风机的机壳;与所述机壳的上侧结合,且构成空气调节器的上部的顶盖;与这些顶盖及机壳的前上部结合,且上部形成有排出口,且在所述排出口设置有能够自由转动的风向调节部件的前上部板;在所述机壳的前下部以自由地开关地配置,且形成有吸入室内侧的空气的吸入口的吸入格栅;以装载所述机壳及吸入格栅的方式支承这些机壳及吸入格栅的底座。
在所述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中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是通过上部板的排出口重新向室内排出。此时,优选的是,使排出的空气全部通过排出口排出。然而,一部分空气会从机壳和顶盖之间的间隙泄漏。因而,在夏季供应冷气时,就存在以下问题,即从机壳和顶盖之间的间隙泄漏的冷气接触室内的热空气,则此时生成的露水附在所述机壳的表面,而附在所述机壳的表面的露水,不仅降低机壳的耐久性,而且掉落在底面导致室内不清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而生成,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杜绝空气从机壳和顶盖的间隙泄漏来能够防止露水附在机壳的表面上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构成室内机的两侧面及后面的机壳;在所述机壳的上部设置的顶盖;防止空气向所述机壳与所述顶盖的结合间隙流动的密封垫。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具有环绕所述机壳与所述顶盖之间的结合间隙的叶片部。
另外,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叶片部以使其一侧前端部与所述机壳侧相接,其另一侧前端部与所述顶盖一侧相接的方式形成。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从其上端向内侧弯曲的突缘部;所述密封垫,另外具有向所述突缘部压入结合的结合部。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由硬质或半硬质塑料材质制造以能够保持其与所述突缘部的结合强度;所述叶片部,由软质塑料制造以能够使其前端部紧贴于所述机壳或所述顶盖一侧。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是一体化形成的。
另外,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构成外形的多个板材;杜绝空气在所述多个板材的结合间隙流动的密封垫。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具有杜绝空气在机壳与顶盖间的结合间隙流动的密封垫。因而,能够防止在夏季供应冷气时,从机壳和顶盖之间的间隙泄漏的冷气接触室内的热空气而导致露水附在机壳的表面的现象。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侧断面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机壳和顶盖结合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中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机壳和顶盖结合的结构的断面图。
图中,100-外壳、110-前板、120-机壳、130-顶盖、140-底座、150-密封垫、151-叶片部、152-结合部、152a-槽、210-热交换器、220-送风扇、230-空气过滤器、240-风扇罩壳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具有构成外形的外壳100;设置在所述外壳100内,且吸入或排出室内空气的送风扇220;对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210。
外壳100,构成上具有构成室内机的前面的前板110;构成两侧面及后面的机壳120;构成上面的顶盖130;构成底面的底座。其中,在前板110的下部形成有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111,并在前板110的上部形成排出已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排出口112。在排出口112设置有调节排出的空气的方向的叶片113。另外,在排出口112的正下侧具有控制空气调节器的整体操作的操作部114。
在吸入口111上设置有过滤吸入的空气中的尘埃、粉尘等污染物质的空气过滤器230,且其后侧设置有热交换器210。送风扇220设置在热交换器210的上侧,送风扇220的周围具有引导空气流动的风扇罩壳240。
在机壳120及顶盖130的内侧上附着绝热材250以能够断绝室内机的内部与外部间进行热传导。另外,在机壳120与顶盖130的结合部,设置有杜绝热交换的冷气向室内机的外部泄漏的密封垫150。
下面,基于图3及图4,对机壳120及顶盖130之间的密封结构加以说明。
机壳120,是对铁板材质的板材进行数次的弯曲加工来设置,从而,构成室内机的两侧面及后面。而且,在机壳120的上端,具有向内侧弯曲的突缘部121。
构成室内机的上面的顶盖130,是由金属板材或塑料树脂材质加工而成,并设置成其能够覆盖机壳120的上部。而且,在顶盖130的两侧具有向下部突出且向后弯曲的多个试装配突起130a,并在机壳120的两侧面的突缘部121上形成有卡扣上述试装配突起130a的试装配孔121a。另外,在顶盖130上的边缘部形成有多个螺丝孔130b以能够固定螺丝131拧紧在其上,并在机壳120的突缘部121上也在与上述螺丝孔130b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螺丝孔121b。为了在机壳120上设置顶盖130,首先,将试装配突起130a对齐试装配孔121a,在其上盖上顶盖130后,向后方推压顶盖130,使突缘部121内侧卡扣弯曲的试装配突起130a的端部,从而,顶盖130被试装配。然后,拧紧固定螺丝131,即可将顶盖130固定在机壳120。
另一方面,杜绝空气在机壳120与顶盖130的结合间隙流动的密封垫150,分别设置在机壳120的两侧面及后面的突缘部121,并沿每个突缘部形成长条形。
密封垫150的断面形状如图4所示。即,密封垫150具有包围机壳120与顶盖130的结合间隙的大致半圆形的叶片部151;具有从所述半圆形的叶片部151的中心向圆心侧延伸的形状的结合部152。其中,在结合部152的中心形成有槽152a,通过将机壳120的突缘部121压入所述槽152a来使密封垫150设置于机壳120上。因而,叶片部151通过其一侧前端部紧贴顶盖130的内面,另一侧的前端部紧贴机壳120的内面,来使其能够杜绝室内机内部的空气泄漏或空气从室内机的外部流入。
结合部152,优选的是,由硬质或半硬质塑料材质构成以能够维持规定的结合强度;叶片部151,优选的是,由软质塑料材质构成使其前端部容易地紧贴顶盖130或机壳120的内面。另外,作为其制造方法,优选采用将叶片部151和结合部152一体化成形的挤压成形法。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构成室内机的两侧面及后面的机壳;在所述机壳的上部设置的顶盖;防止空气向所述机壳与所述顶盖的结合间隙流动的密封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具有环绕所述机壳与所述顶盖之间的结合间隙的叶片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叶片部以使其一侧前端部与所述机壳侧相接,其另一侧前端部与所述顶盖一侧相接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从其上端向内侧弯曲的突缘部;所述密封垫,另外具有向所述突缘部压入结合的结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由硬质或半硬质塑料材质制造以能够保持其与所述突缘部的结合强度;所述叶片部,由软质塑料制造以能够使其前端部紧贴于所述机壳或所述顶盖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是一体化形成。
7.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构成外形的多个板材;杜绝空气在所述多个板材的结合间隙流动的密封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形成为环绕所述多个板材间的结合间隙的周围的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具有构成室内机的两侧面以及后面的机壳(120);设置在所述机壳(120)的上部的顶盖(130);防止空气向所述机壳(120)与所述顶盖(130)的结合间隙流动的密封垫(150)。由此,通过杜绝空气从机壳与顶盖之间隔泄漏,能够防止露水附在机壳的表面。
文档编号F24F13/20GK1773176SQ20051005437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8日
发明者李明珪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