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711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燃烧装置,例如,可用于供热水器。
背景技术
供热水器等的气体燃烧装置有的被设置在屋外,在雨水侵入到其外装壳体内的情况下,存在着在燃烧部或电气装置等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因此,一般要实施防止雨水侵入到外装壳体内的防水构造。
图6是作为气体燃烧装置的供热水器1的以往例的纵剖面示意图。
供热水器1具有供热水器主体1A,该供热水器主体1A在上方按以下顺序连接配设在外装壳体10的下部的供气风扇12、内置着气体燃烧器的燃烧单元11、热交换单元13、排气集合部14以及排气筒15。
外装壳体10具有收容着供热水器主体1A的壳体主体2和覆盖其前面的开口部的前罩3,供热水器主体1A的排气筒15从开设于前罩3的排气筒插通口300突出到外部。
前罩3将伸出于后端周缘的外周凸缘3a重合在伸出于壳体主体2的前端周缘的外周凸缘2a上,被螺钉拧紧固定。
因此,即使是在设置于屋外的供热水器1被雨浇的情况下,落在壳体主体2或前罩3的上面的雨水也会被外周凸缘2a、3a阻挡,不会侵入到外装壳体10,防止对内部的供热水器主体1A或电气装置16带来不良影响。
但是,在图6的装置中,由于外周凸缘2a、3a从壳体主体2和前罩3伸出,不仅损伤了供热水器1的外观,而且在清扫时,抹布等挂到外周凸缘2a、3a上,成为清扫作业的阻碍。
作为可以解决该问题的装置,有图7所示的装置。
该装置是将在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周缘上形成的内周凸缘20和在前罩3的后端周缘上形成的内周凸缘39螺钉拧紧固定(未图示出),并使密封材料17介于其间的装置。在该装置中,通过密封材料17防止雨水从壳体主体2和前罩3的接合部侵入,同时,由于没有与图6的装置那样的伸出于前罩3和壳体主体2的嵌合部外周的外周凸缘2a、3a相当的部件,因此,不会损伤供热水器1的外观,另外,能够顺畅地进行清扫。
但是,在图7所示的供热水器中,因为仅仅是由壳体主体2和前罩3的内周凸缘20、39夹压着密封材料17的构成,密封材料17的外周部露出在外部,所以上述密封材料17曝露在阳光或风雨等的自然环境中。因此,存在着密封材料17因年久而劣化,容易损伤防水性的问题。
象上述那样,在以往的供热水器中,不存在能够同时满足壳体主体2和前罩3的接合部的外观以及清扫性的要求、长期防水性的要求这两个要求的装置。
本发明就是鉴于相关的问题点而成,其课题为,是在“一种燃烧装置主体被收容于外装壳体10的气体燃烧装置,上述外装壳体10由前方开放的矩形箱状的壳体主体2和封闭上述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部的前罩3构成,由在上述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部的内周缘上形成的内周凸缘20和在上述前罩3的后端的内周缘上形成的内周凸缘39夹压着防水用的密封材料17的气体燃烧装置”中,不损伤前罩3和壳体主体2的接合部的外观以及清扫性,并且能够确保上述接合部的防水性的长期稳定。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有关第一发明的解决手段是“保护板连续设置于上述前罩3或者上述壳体主体2上,该保护板从上方覆盖上述壳体主体2的沿着前端开口部上缘的区域的密封材料17”。
根据上述解决手段,壳体主体2的沿着前端开口部上缘的区域的密封材料17被保护板从上方覆盖,不会露出于外部。
因此,由于阳光或风雨难以作用到密封材料17上,抑制了密封材料17的年久劣化,所以能够确保防水性的长期稳定。
另外,因为向密封材料17的配设部的雨水的侵入被保护板遮断,所以雨水被上述保护板和密封材料17双重密封。
另外,由于设置于壳体主体2和前罩3上的内周凸缘20、39被隐蔽在壳体主体2和前罩3的接合部的内周侧,所以不会损伤外观,另外,不存在清扫时的抹布等挂到前罩3和壳体主体2的接合部的问题。
在第一发明中,上述保护板也可以连续设置于壳体主体2上,但是,也可以象第二发明那样,是“上述保护板连续设置于上述前罩3的上缘,同时,上述保护板的前端重合在上述壳体主体2的上面”的构成。
第三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发明中,是“在上述前罩3的内侧,设置着上方开放且下端具有排水孔的排水容器,遮盖部件被设置在上述排水容器的上方,该遮盖部件在前倾状态下向上述壳体主体2的沿着前端开口部上缘的区域的密封材料17的下方突出,来自上述遮盖部件的滴落水下落到上述排水容器内”的装置,即使是在雨水从密封材料17的配设部侵入,滴落到遮盖部件上的情况下,其在处于前倾姿势的遮盖部件的前端流动,在下落到设置在其下方的上方开放的排水容器后,从其下端的排水孔被排出到外部。
有关第四发明是在第三发明中,是“上述遮盖部件可自由拆装地从上述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部被插入”的装置,仅仅通过从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部插入遮盖部件,即可完成上述遮盖部件的组装作业。因此,能够简便地进行遮盖部件的组装作业。
发明效果本发明由于是上述构成,所以具有下述特有的效果。
在第一发明中,因为密封材料17被保护板覆盖,不会露出于外部,所以能够抑制上述密封材料17由于曝露在阳光或风雨中而年久劣化,能够确保防水性的长期稳定。
另外,如前面已经阐述的那样,因为前罩3和壳体主体2的接合部由密封材料17和覆盖它的保护板双重密封,所以提高了防水性。
再有,因为设置于壳体主体2和前罩3上的内周凸缘20、39被隐蔽在壳体主体2和前罩3的接合部的内周侧,所以不会损伤外观,并且,不存在清扫时的抹布等挂到上述凸缘上的问题。
在第三发明中,因为即使是在雨水从密封材料17的配设部侵入的情况下,雨水也会从遮盖部件下落到排水容器内进行回收,所以外装壳体10内的燃烧装置主体和电气装置相对于从上述密封材料17的配设部侵入的雨水,会受到更切实地保护。
在第四发明中,如上所述,能够简便地进行遮盖部件的安装作业。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的方式的供热水器1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供热水器1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的方式的供热水器1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装饰罩7的安装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说明前罩3和壳体主体2的嵌合部的图。
图6是以往例的说明图。
图7是以往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接着,一面参照附图,一面详细叙述用于实施上述的本发明的最佳的方式。
图1是举例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的方式的气体燃烧装置的供热水器1的纵剖面示意图,图2是其上部前方的放大图,图3是分解立体图。
如图1、3所示,供热水器1由矩形箱状的外装壳体10、被收纳在其中的作为燃烧装置主体的供热水器主体1A以及电气装置16构成。
供热水器主体1A的构成是在上方按以下顺序连接配设在外装壳体10的下部的供气风扇12、内置着气体燃烧器的燃烧单元11、热交换单元13、排气集合部14以及排气筒15。
供气风扇12具备有风扇马达121,同时供气风扇12的排出口122连接在其上方的燃烧单元11上,通过风扇马达121的动作,将燃烧用空气强制供给到燃烧单元11内。
燃烧单元11的构成是在下端与供气风扇12的排出口122连接的方筒状的燃烧箱110内收容着气体燃烧器111,从未图示出的气体喷嘴向气体燃烧器111的气体入口供给气体。
热交换单元13的构成是吸热管131贯穿由来自燃烧单元11的燃烧气体加热的多个平行的吸热翅片132群,覆盖其周围的矩形框体130的下端开口与构成燃烧单元11的燃烧箱110的上端开口连接。
吸热管131的上游端与未图示出的供水配管连接,同时,吸热管131的下游端与温水配管(未图示出)连接,该温水配管与浴槽或温水龙头等相连。
排气集合部14是下端以及前端开放的箱体,下端开放部与热交换单元13的矩形框体130的上端连接。
在排气集合部14的前端连接着排气筒15。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在从排气集合部14的前端开口部的周缘伸出的外周凸缘142上,通过螺钉89、89,以重合状态结合着从排气筒15的后端开口部的周缘伸出的外周凸缘152。
在排气筒15的中间部150上,外嵌安装着由上述外周凸缘152和后述的外装壳体10的前罩3夹着的环状密封材料42,通过环状密封材料42,防止来自开设于前罩3上的排气筒插通口300的雨水的侵入。
如图1、3所示,外装壳体10具有收容着供热水器主体1A和电气装置16的壳体主体2以及覆盖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部的前罩3。
壳体主体2被形成为前方开放的矩形箱状,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部附近环绕地设置内嵌于前罩3的跌坎部22。跌坎部22的前端缘向内侧屈曲,形成内周凸缘20,同时,在内周凸缘20的一对纵边20a的上下端附近,形成用于固定前罩3的多个螺纹孔h1。
如图2所示,在壳体主体2的上部内侧,设置从顶板23向下方延伸的支撑板21,支撑板21由螺钉87连结固定在从排气筒15的基端部的外周凸缘152开始延长的连结片153上。
在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部的上部,可自由拆装地安装着遮盖部件4。该遮盖部件4是使聚酯制的长方形树脂板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屈曲的部件。如图2所示,遮盖部件4在被插入壳体主体2的沿着前端开口部的周缘的内周凸缘20和排气筒15的基端部的外周凸缘152相互之间的状态下,被载置在上述外周凸缘152或环状密封材料42之上。另外,遮盖部件4位于安装在壳体主体2和前罩3的接合部的后述的防水用密封材料17的下方,据此,在产生密封不良的情况下,使从密封材料17部分侵入的雨水R下流到配设在前罩3的内侧的上下的排水容器5、6中。
覆盖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部的前罩3是将板金拉深加工成后方开放的浅碟状的部件,外周侧板33的后端部31(与已经阐述过的发明的特定事项的“保护板”对应)大致紧密地外嵌在壳体主体2的前端外周的跌坎部22上,通过用这些前罩3的后端部31覆盖密封材料17,来防止密封材料17曝露在阳光或风雨中。另外,通过前罩3的后端部31和壳体主体2的前端周缘的跌坎部22的重叠部Y,尽可能地防止雨水侵入密封材料17的配设部。
图5是从上方看到的前罩3和壳体主体2的嵌合部的、切掉一部分的端面图。
在前罩3的沿着前面的左右两侧部的区域,形成阶梯部32、32,同时,前罩3的后端缘周缘31大致紧密地外嵌于形成在壳体主体2的前端外周的跌坎部22上,上述阶梯部32、32嵌入遮盖前罩3的固定螺钉86(参照图4)的装饰罩7。
在前罩3的外周侧板33的上边部33a的下面,如图2、3所示,突出设置遍及前罩3的左右全宽的下垂凸缘34,另一方面,在前罩3的外周侧板33的下边部33b的上面,竖立设置凹板60,上述凹板60和罩3之间成为下方排水容器6。
这样,在从内面看到前罩3的情况下,设置在前罩3的上部的下垂凸缘34、设置在下部的凹板60的下端部600的左右整个区域,以及设置在前罩3的左右的阶梯部32、32的内面,作为整体排列为矩形框状,利用它们,形成用于夹着密封材料17的内周凸缘39。通过该内周凸缘39以及壳体主体2的前端周缘的内周凸缘20,夹压矩形框状的密封材料17。据此,确保壳体主体2和前罩3的嵌合接合部的防水性。另外,由于壳体主体2和设置在前罩3上的内周凸缘20、39被隐蔽在壳体主体2和前罩3的接合部的内周侧,所以不会损伤供热水器1的外观,另外,不存在清扫时的抹布等挂到上述接合部的问题。
如图1,2所示,在前罩3的外周侧板33的下边部33b上,形成将下方排水容器6内的水排出的排水孔330,同时,设置在下方排水容器6的上方的上方排水容器5被形成为上方开放的槽状,如图3所示,成为由上方排水容器5接收的雨水从长度方向的一方的排水端50下滴到下方排水容器6的侧方的扩大口部61的构造。如图2所示,上方排水容器5位于供热水器主体1A的排气筒15和排气集合部14的接合部P的下方,同时在上方排水容器5和前罩3的前面板30之间,形成用于使沿着前面板30的内面下流的雨水流通到下方排水容器6侧的间隙38。
在前罩3的沿着前面的左右两侧部所形成的阶梯部32上,如图3、图4所示,通过固定螺钉86,附设固定着遍及上下整个区域的树脂制的装饰罩7。在装饰罩7的上下端的附近,形成由开闭盖70开闭的凹部71,在凹部71的底部,开设着螺钉孔72。上述螺钉孔72与在前罩3的沿着左右两侧部形成的阶梯部32上开设的透孔38、密封材料17的透孔170以及在壳体主体2的内周凸缘20上开设的螺纹孔h1相对。因此,若在使固定螺钉72插通螺钉孔72→透孔38→透孔170后,与螺纹孔h1旋合,则前罩3被安装在壳体主体2上,同时,装饰罩7被安装在前罩3上。然后,若关闭开闭盖70,则固定螺钉86被隐藏。
接着,对设置在前罩3和壳体主体2的接合部的密封材料17产生的防水作用进行说明。
在供热水器1被雨水淋的情况下,作用于壳体主体2和前罩3的接合部的雨水被前罩3的外周侧板33的后端部31和壳体主体2的前端周缘的跌坎部22的重叠部Y(参照图2)遮蔽,难以侵入其内侧的密封材料17侧。假设即使雨水侵入,其也被密封材料17遮蔽,切实地进行了防水。
另外,在由于年久劣化等,雨水从密封材料17的配设部侵入的情况下,上述雨水R由设置在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部的上部的遮盖部件4阻挡,被向前方引导,沿着前罩3的内面下流,从上方排水容器5的长度方向的排水端50被回收到下方排水容器6,或者,从上方排水容器5的前方的间隙38下流,直接被回收到下方排水容器6。然后,从在下方排水容器6的底壁上形成的排水孔330排出到外部。
另外,若侵入到排气筒15的前端的排气口154内的雨水从排气筒15和排气集合部14的接合部P下落到上方排水容器5,则其从上方排水容器5的长度方向的排水端50被回收到下方排水容器6。据此,供热水器主体1A内或电气装置16受到保护,不会受到雨水的影响。
在这种装置中,位于前罩3和壳体主体2的接合部的密封材料17由前罩3的后端部31覆盖,不会露出到外部。因此,阳光或风雨难以作用于密封材料17,由于能够抑制密封材料17的年久劣化,所以能够确保长期稳定的防水性。
另外,由于前罩3的外周侧板33的后端部31和壳体主体2的前端周缘的跌坎部22的重叠部Y,雨水难以侵入密封材料17的配设部,通过上述重叠部Y和保护板以及密封材料17双重地密封了雨水,提高了防水性。
1.在上述实施的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到供热水器1的情况,但也可以应用到使温水在与设置于室内的暖气用放热器之间循环的温水循环加热器等中。
2.在上述实施的方式中,通过前罩3的后端部31覆盖密封材料17,使其得到保护,不会受到日光等的影响。与此相对,也可以替代上述后端缘31,在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的周缘,连续设置向密封材料17的外周延伸的保护板。
3.如图1的假想线所示,若使壳体主体2的顶板23向后下倾斜,则落到顶板23上的雨向后方流动,据此,雨水更加难以流入密封材料17的配设部。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燃烧装置,是燃烧装置主体被收容于外装壳体10的气体燃烧装置,上述外装壳体10由前方开放的矩形箱状的壳体主体2和封闭上述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部的前罩3构成,由在上述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部的内周缘上形成的内周凸缘20和在上述前罩3的后端的内周缘上形成的内周凸缘39夹压着防水用的密封材料17,其特征在于,保护板连续设置于上述前罩3或者上述壳体主体2上,该保护板从上方覆盖上述壳体主体2的沿着前端开口部上缘的区域的密封材料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板连续设置于上述前罩3的上缘,同时,上述保护板的前端重合在上述壳体主体2的上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前罩3的内侧,设置着上方开放且下端具有排水孔的排水容器,遮盖部件被设置在上述排水容器的上方,该遮盖部件在前倾状态下向上述壳体主体2的沿着前端开口部上缘的区域的密封材料17的下方突出,来自上述遮盖部件的滴落水下落到上述排水容器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遮盖部件可自由拆装地从上述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部被插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燃烧装置,是收容燃烧装置主体的外装壳体(10)由前方开放的矩形箱状的壳体主体(2)和封闭该前端开口部的前罩(3)构成,由在壳体主体(2)的前端开口部的内周缘上形成的内周凸缘(20)和在前罩(3)的后端的内周缘上形成的内周凸缘(39)夹压着防水用的密封材料(17),为了不损伤前罩(3)和壳体主体(2)的接合部的外观以及清扫性,并且能够确保上述接合部的防水性的长期稳定,保护板连续设置于上述前罩(3)或者上述壳体主体(2)上,该保护板从上方覆盖壳体主体(2)的沿着前端开口部上缘的区域的密封材料(17)。
文档编号F24H9/02GK1975280SQ20061013552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30日
发明者伊藤修治, 安藤正和 申请人:林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