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093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顶棚设置型空气调节装置,特别涉及具有吸人格栅 的顶棚板的结构。
背景技术
至今为止,例如,在顶棚埋入型空气调节装置中,具有包括升 降式吸入格栅,能够通过让该吸入格栅下降来进行过滤器的维护工作的装 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该空气调节装置具有下端部开放的壳体、和安 装在该壳体的下端部的开口的顶棚板(ceiling panel)。并且,在上述顶棚 板的中央部安装有升降式吸入格栅。
在上述顶棚板设置有用以让吸入格栅升降的驱动机构。驱动机 构被配置在顶棚板角落部的多处,分别包括发动机和连接在该发动机上的 筒管(bobbin)。筒管为用以缠绕钢丝绳的筒管,连接有钢丝绳的一端。并 且,钢丝绳的另一端经由导向滚轮(guide roller)连接在吸入格栅上。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在让发动机正转时,让钢丝绳缠绕在筒管 上,让吸入格栅上升,能够在让发动机反转时,让钢丝绳从筒管放开,让 吸入格栅下降。专利文献l:特开2001 — 153394号公报
在空气调节装置的产品规格中,除了具有包括升降式吸入格栅 的顶棚板的规格之外,还具有包括装卸式和开闭式吸入格栅的顶棚板的规 格,当将产品规格从装卸式/开闭式变为升降式时,必须要改变整个顶棚 板的设计。
由于当象这样将关于吸入格栅的产品规格从装卸式/开闭式变 为升降式时,必须要增加让吸入格栅具有升降功能的驱动机构,因此为了 设置该驱动机构,连位于吸入口周围的喷出部的结构都要改变。故而,不
能在装卸式/开闭式、和升降式共用部件,或需要用以追加新部件的设计 步骤数,或需要改变制造生产线,而造成成本上的浪费。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鉴于上述各点的发明,其目的在于能够使空气调节 装置的顶棚板共用具有装卸式/开闭式吸入格栅的顶棚板、和具有升降式 吸入格栅的顶棚板,能够抑制成本上的浪费。
第一发明是以这样的顶棚设置型空气调节装置为前提的,包括 壳体(IO)、设置在该壳体(10)的下端部的顶棚板(20)和安装在顶棚板(20)的 吸入格栅(22)。
并且,该空气调节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顶棚板(20)包括框状 顶棚板主体(26)、框架(27)和安装机构(28),该框架(27)被配置在该顶棚板 主体(26)的内周侧且安装有上述吸人格栅(22),该安装机构(28)用以将上述 框架(27)安装在上述顶棚板主体(26)。
在该第一发明中,由于将吸人格栅(22)安装在被配置在顶棚板 主体(26)的内周侧的框架(27),因此当在升降式、和装卸式/开闭式之间 交换吸入格栅(22)时,能够通过选择对应于升降式的框架(27),或对应于 装卸式/开闭式的框架(27),对框架(27)进行交换,来进行对应。能够利 用安装机构(28)简单地进行框架(27)的交换。
第二发明是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特征在于,安装在框架(27) 的吸入格栅(22)为相对于顶棚板主体(26)而进行升降的升降式吸入格栅 (22)。
在该第二发明中,在框架(27)安装有升降式吸人格栅(22)。因此,能够通过让升降格栅下降来简单地进行过滤器的维护工作。
第三发明是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特征在于,安装在框架(27)的吸人格栅(22)为安装在顶棚板主体(26)的装卸式或开闭式吸入格栅(22)。
在该第三发明中,在框架(27)安装有装卸式/开闭式吸入格栅(22)。因此,能够利用梯凳(stepladder)等装卸或开关顶棚板(20)的吸入格栅(22)来进行过滤器的维护工作。
第四发明是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特征在于,顶棚板主体(26)
和安装机构(28)构成为能够交换具有相对于顶棚板主体(26)而进行升降的 升降式吸人格栅(22)的框架(27)、和具有安装在顶棚板主体(26)的装卸式或 开闭式吸人格栅(22)的框架(27)。 在该第四发明中,能够利用安装机构(28)对顶棚板主体(26)交换 具有升降式吸入格栅(22)的框架(27)和具有装卸式或开闭式吸入格栅(22) 的框架(27)。例如,当在安装有装卸式/开闭式吸人格栅(22)的空气调节
装置中,因顶棚高度较高而造成过滤器的维护工作较困难时,只要将整个 框架(27)交换成升降式吸入格栅(22)即可,相反,当在安装有升降式吸入 格栅(22)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因设置在室内的事务机器等的限制而不能获 得足够的升降范围时,只要将整个框架(27)交换成装卸式/开闭式吸入格 栅(22)即可。 第五发明是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特征在于,在框架(27)设置 有电气设备箱(40)。这里所说的电气设备箱(40)即可以是电连接在吸入格 栅(22)为升降式时的驱动机构(30)上的电气设备箱,也可以是电连接在该 驱动机构(30)以外的、设置在空气调节装置的其它电动部件上的电气设备 箱。
—般,在顶棚设置型空气调节装置中,在壳体(10)的内部设置 有位于吸人口(吸入格栅(22))上方的风扇(离心送风机)和位于其周围的热 交换器,在顶棚板(20)的吸人口周围设置有喷出口。并且,室内空气由风 扇从吸入口吸人到壳体(10)内之后,在流过热交换器时被冷却或被加热, 从喷出口喷出。 这里,在上述第五发明中,在框架(27)设置有电气设备箱(40)。 框架(27)位于吸入格栅(22)的周围,相对于热交换器而位于空气流动的上 游侧。当电气设备箱(40)相对于热交换器而位于空气流动的下游侧时,电 气部件或被冷却,或被加热,但是在该第五发明中,能够防止电气部件或 被加热,或被冷却的现象。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上述顶棚板(20)包括框状顶棚板主体(26)、框 架(27)和安装机构(28),该框架(27)被配置在该顶棚板主体(26)的内周侧且 安装有上述吸人格栅(22),该安装机构(28)用以将上述框架(27)安装在上述 顶棚板主体(26),因此当在升降式、和装卸式/开闭式之间交换吸人格栅 (22)日寸,能够通过选择对应于升降式的框架(27),或者对应于装卸式/开 闭式的框架(27),在不改变顶棚板主体(26)的情况下,交换框架(27)来进行 对应。那时,能够利用安装机构(28)简单地进行框架(27)的交换。
因此,即使在将产品规格从装卸式/开闭式换为升降式时,也 不必改变整个顶棚板(20)的设计,不必改变位于吸人口周围的喷出部的结 构。并且,由于能够在装卸式/开闭式、和升降式之间共同使用部件,因 此不需要用以追加新部件的设计步骤数和改变制造生产线等,能够抑制成 本上的浪费。并且,由于在将装卸式/开闭式换为升降式时,并不是不要 整个顶棚板(20),因此较经济。
而且,由于当在升降式、和装卸式/开闭式之间交换吸入格栅 (22)时,至今为止需要改变喷出部,从而需要确认是否有露水附着,但是 使用本发明,由于不需改变喷出部,从而不需确认是否有露水附着,因此 能够削减开发费。
并且,根据上述第二发明,由于安装在框架(27)的吸人格栅(22) 为相对于顶棚板(20)而进行升降的升降式吸入格栅(22),因此能够很容易 地进行过滤器的维护工作。
并且,根据上述第三发明,由于安装在框架(27)的吸入格栅(22) 为保持在顶棚板(20)的装卸式/开闭式吸人格栅(22),因此能够与从前一 样,利用梯凳等进行过滤器的维护工作。
并且,根据上述第四发明,由于顶棚板主体(26)和安装机构(28) 构成为能够交换具有相对于顶棚板主体(26)而进行升降的升降式吸入格栅 (22)的框架(27)、和具有安装在顶棚板主体(26)的装卸式或开闭式吸入格栅 (22)的框架(27),因此能够对于顶棚板主体(26)将整个框架(27)简单地交换 成升降式吸入格栅(22)和装卸式/开闭式吸入格栅(22)。所以,当在安装 有装卸式/开闭式吸人格栅(22)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因装卸式/开闭式吸 人格栅(22)而对工作带来不便时,能够将整个框架(27)简单地交换成升降 式吸人格栅(22),当在安装有升降式吸人格栅(22)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因 升降式吸人格栅(22)而带来不便时,能够将整个框架(27)简单地交换成装 卸式/开闭式吸入格栅(22)。并且,那时,由于不需重新安装顶棚板主体
(26),因此能够抑制部件和工作上的浪费。 并且,根据上述第五发明,由于在框架(27)设置有电气设备箱 (40),因此没有电气设备箱(40)内的电气部件或被过冷却,或被过加热的 现象。从而,能够防止误动作的产生。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从下方来看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立 体图。
图2为将吸入格栅拆掉之后的状态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升降式吸入格栅下降之后的状态下的空气调节装置
的立体图。
图4(A)为从上方来看吸入格栅的立体图,图4(B)为放大吸入格 栅和钢丝绳的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开闭式吸入格栅打开之后的状态下的空气调节装置
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 —空气调节装置;10—壳体;20—顶棚板;22—吸入格栅;
26 —顶棚板主体;27 —框架;22 —吸入格栅;28 —安装机构;40—电气
设备箱。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l)为顶棚埋入型空气调节装置(l),图
1为从下方来看该空气调节装置(l)的立体图。该空气调节装置(l)包括为长
方形的箱形且下端部开放的壳体(IO)、和设置在壳体(10)的下端部的顶棚
板(20)。在壳体(10)的4处设置有用以设置在顶棚的托架(11)。并且,在顶
棚板(20)的中央部形成有吸入口(21),在该顶棚板(20)的吸入口(21)安装有
吸入格栅(22)。
在该空气调节装置(1)安装有两块吸入格栅(22),这两块吸入格 栅(22)在壳体(10)的长边方向上并排配置着。在上述壳体(10)内,在该吸入格栅(22)的上方设置有与该吸入格栅(22)重叠的过滤器(23)(参照图5)。并且,在顶棚板(20),在吸入格栅(22)的周围配置有喷出口(24)。在该喷出口(24)设置有用以调整空气的喷出方向的风向调整襟翼(flap)(25)。
图2为将上述吸入格栅(22)取掉之后的状态下的空气调节装置(l)的分解立体图。上述顶棚板(20)包括框状顶棚板主体(26)、配置在该顶棚板主体(26)的内周侧的框架(27)和用以将上述框架(27)安装在上述顶棚板主体(26)的安装机构(28)。并且,上述吸入格栅(22)构成为被安装在上述框架(27)。
上述框架(27)为嵌合在顶棚板主体(26)内侧的框状部件,是将两 根长边部件(27a)和两根短边部件(27b)组合为长方形而成。并且,在将各 长边部件(27a)平分为两部分的位置上设置有与短边部件(27b)平行的隔离 部件(27c)。
例如,上述安装机构(28)能够由具有内螺纹的紧固部件构成。 这样一来,能够利用螺钉将框架(27)很容易地装在顶棚板主体(26)上,或 从顶棚板主体(26)上取下。
如图2所示,在上述壳体(10)内,在各吸入格栅(22)的上方配置 有用以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21)吸入之后,从喷出口(24)喷出的两台风扇 (12)。并且,在上述壳体(10)内的风扇(12)的周围配置有室内热交换器,无 图示。该室内热交换器经由制冷剂配管与无图示的室外单元的室外热交换 器连接在一起,室内空气在经过该室内热交换器时被冷却或被加热。
上述吸入格栅(22)为相对于顶棚板主体(26)而进行升降的升降 式吸入格栅(22),图3示出了该吸入格栅(22)下降的状态。在上述框架(27) 的多处设置有进行吸入格栅(22)的升降驱动的驱动机构(30)。这些驱动机 构(30)在各吸入格栅(22)的长边部件(27a)各配置有两个,共有4处。并且, 各驱动机构(30)具有保持了发动机的驱动单元(31)和固定在发动机的旋转 轴上的筒管(无图示)。该筒管为用以缠绕钢丝绳(32)的筒管,连接有钢丝绳 (32)的一端。
图4(A)为从上方来看吸入格栅(22)的立体图,图4(B)为放大吸 入格栅(22)与钢丝绳(32)的连接部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在钢丝绳(32)的前
端安装有S字形状的钩(hook)(33)。并且,在各吸入格栅(22)两端的两处 设置有具有用以挂住该钩(33)的嵌止槽(34a)的连接金属工具(34)。并且, 通过使上述钩(33)挂在连接金属工具(34)的嵌止槽(34a),来使钢丝绳(32) 与吸入格栅(22)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结构的驱动机构(30)中,能够在让发动机正转时,使钢 丝绳(32)缠绕在筒管上,让吸入格栅(22)上升(参照图1),能够在让发动机 反转时,使钢丝绳(32)从筒管放开,让吸入格栅(22)下降(参照图3)。
在上述框架(27)安装有电气设备箱(40),如图2所示。在框架(27) 的短边部件(27b)各安装有一个上述电气设备箱(40),分别设置在各短边部 件(27b)的大致中央位置。并且,图中,在配置在隔离部件(27c)右侧的电 气设备箱(40),由电气布线部(42)并联连接有驱动右侧吸入格栅(22)的两个 驱动机构(30),在配置在隔离部件(27c)左侧的电气设备箱(40),由电气布 线部(42)并联连接有驱动左侧吸入格栅(22)的两个驱动机构(30)。
上述驱动机构(30)构成为用遥控装置(无图示)来进行远程操作。 因此,在框架(27)设置有遥控器信号接收部(41)。在图中右侧的短边部件 (27b)仅设置有一个遥控器信号接收部(41),上述电气设备箱(40)利用电气 布线部(43)与该遥控器信号接收部(41)并联连接在一起。另外,在图中, 为了方便起见,以横穿隔离部件(27c)的状态表示电气布线部(43),但是在 产品中,并不是横穿框架(27)中的空间那样的配置,而是沿着框架(27)的 长边部件(27a)和短边部件(27b)来进行配置。 另一方面,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l)中,能够将上述升降 式吸入格栅(22)换为开闭式吸入格栅(22)。因此,顶棚板主体(26)和安装机 构(28)构成为能够交换具有相对于顶棚板主体(26)而进行升降的升降式吸 入格栅(22)的框架(27)、和具有安装在顶棚板主体(26)的装卸式或开闭式吸 入格栅(22)的框架(27)。图5为表示将开闭式吸入格栅(22)安装在空气调节 装置(1)中且该吸入格栅(22)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为了将升降式吸入格栅(22)换为开闭式吸入格栅(22),不用改变 上述顶棚板主体(26),只要将框架(27)换为对应于开闭式吸入格栅(22)的框 架,仅将开闭式吸入格栅(22)安装在该框架(27)即可。在对应于开闭式吸 入格栅(22)的框架(27)没有设置上述驱动机构(30)、电气设备箱(40)及遥控
器信号接收部(41)。但是,也可以在框架(27)设置连接在其它电动部件上 的电气设备箱,该其它电动部件为上述驱动机构(30)之外的设置在空气调 节装置(l)中的电动部件。
在该空气调节装置(l)中,在安装有升降式吸入格栅(22)的状态 下個1的状态),利用遥控装置,如图3所示的那样,让该吸入格栅(22) 下降,来进行过滤器(23)的维护工作。此时,由于能够通过对遥控装置所 进行的一次操作来同时让两块吸入格栅(22)下降,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维 护工作。并且,在将吸入格栅(22)收纳在壳体(10)中时,也能够通过对遥 控装置所进行的一次操作来同时让两块吸入格栅(22)上升。
这里,至今为止,当为了节省吸入面积,而将两块以上的升降 式吸入格栅(22)设置在空气调节装置(1)中时,与各吸入格栅(22)相对应地 设置有用以让该吸入格栅(22)升降的驱动机构(30),且在每个吸入格栅(22) 还分别设置有遥控器信号接收部(41)和电气设备箱(40)。因此,在一块顶 棚板(20)具有多个吸入格栅(22)的空气调节装置(1)中,即使几乎在同一时 期需要对过滤器(23)进行维护,也要以每个吸入格栅(22)为单位对遥控装 置进行操作,让吸入格栅(22)—块一块地分别下降,对过滤器(23)进行维 护。结果是存在有当对过滤器(23)进行维护时工作效率较差这样的问题。
针对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能够让两块吸入格栅(22)同时 升降,因此能够提高对过滤器(23)进行维护时的工作效率。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吸入格栅(22)被安装在配置在顶棚 板主体(26)的内周侧的框架(27),因此在将吸入格栅(22)换为升降式吸入格 栅(22)或开闭式吸入格栅(22)时,只要选择对应于升降式的框架(27),或对 应于开闭式的框架(27),在不改变顶棚板主体(26)的情况下,进行框架(27) 的交换即可,能够利用安装机构(28)简单地进行框架(27)的交换。
因此,即使在将吸入格栅(22)的产品规格从开闭式换为升降式 时,也不必改变整个顶棚板(20)的设计,不必改变位于吸入口(21)周围的 喷出部的结构。并且,由于能够在开闭式和升降式中共用部件,因此不必 追加用以增加新部件的设计步骤数和改变制造生产线等,能够抑制成本上 的浪费。并且,在将开闭式换为升降式时,由于并不是不要整个顶棚板(20), 因此较经济。
并且,由于在将吸入格栅(22)换为开闭式吸入格栅(22)或升降式 吸入格栅(22)时,至今为止,必须要改变喷出部,从而必须要确认是否附 有露水,但是使用本实施例,由于不需改变喷出部,从而不必确认是否附 有露水,因此能够削减开发费。 并且,在将升降式吸入格栅(22)安装在框架(27)时,能够通过让 升降格栅下降来简单地进行过滤器(23)的维护工作。而当因设置在室内的 事务机器等的限制而不能保证足够的升降范围时,只要将整个框架(27)交 换为开闭式吸入格栅(22)即可。
相反,在将开闭式吸入格栅(22)安装在框架(27)时,能够利用梯 凳等打开或关闭顶棚板(20)的吸入格栅(22)来进行过滤器(23)的维护工作。 那时,当因顶棚高度较高而难以进行过滤器(23)的维护工作时,只要将整 个框架(27)交换为升降式吸入格栅(22)即可。
但是,在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l)中,在壳体(10)的内部设 置有位于吸入口(21)(吸入格栅(22》上方的风扇(12)(离心送风机)、和配置 在其周围的热交换器,在顶棚板(20)的吸入口(21)周围设置有喷出口(24)。 并且,室内空气在由风扇(12)从吸入口(21)吸入到壳体(10)内之后,依次流 过热交换器时或被冷却,或被加热,从喷出口(24)喷出。
在此结构中,在本实施例中,将电气设备箱(40)设置在框架(27)。 框架(27)位于吸入格栅(22)的周围,相对于热交换器而位于空气流动的上 游侧。当电气设备箱(40)相对于热交换器而位于空气流动的下游侧时,电 气部件或被冷却,或被加热,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防止电气部件或被 加热,或被冷却的现象。因此,能够防止装置误动作的产生。
(其它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也可以为下述结构。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对顶棚埋入型空气调节装置(l)加以了 说明,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顶棚吊下型空气调节装置(l)。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具有两块(多块)吸入格栅(22)的空气 调节装置(l)加以了说明,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具有一块吸入格栅(22)的空 气调节装置(l)。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用装卸式吸入格栅(22)来代替
开闭式吸入格栅(22)。
另外,上述实施例为在本质上适于本发明的例子,本发明对其 适用物、或者其用途范围并不刻意加以限制。(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对顶棚设置型空气调节装置中的顶棚板的结 构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为顶棚设置型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0)、设置在该壳体(10)的下端部的顶棚板(20)和安装在顶棚板(20)的吸人格栅(22),其特征在于上述顶棚板(20)包括框状顶棚板主体(26)、框架(27)和安装机构(28),该框架(27)被配置在该顶棚板主体(26)的内周侧且安装有上述吸人格栅(22),该安装机构(28)用以将上述框架(27)安装在上述顶棚板主体(26)。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装在框架(27)的吸入格栅(22)为相对于顶棚板主体(26)而进行升降的升降式吸人格栅(22)。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装在框架(27)的吸入格栅(22)为安装在顶棚板主体(26)的装卸式或开闭式吸入格栅(22)。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顶棚板主体(26)和安装机构(28)构成为能够交换具有相对于顶棚板主体(26)而进行升降的升降式吸人格栅(22)的框架(27)、和具有安装在顶棚板 主体(26)的装卸式或开闭式吸人格栅(22)的框架(27)。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框架(27)设置有电气设备箱(4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在包括壳体(10)、设置在壳体(10)下端部的顶棚板(20)和安装在顶棚板(20)的吸人格栅(22)的顶棚设置型空气调节装置中,为了抑制成本上的浪费,使顶棚板(20)能够共用具备装卸式或开闭式吸人格栅(22)的顶棚板、和具备升降式吸人格栅(22)的顶棚板,而使顶棚板(20)构成为包括框状顶棚板本体(26)、配置在该顶棚板本体(26)的内周侧且安装有吸人格栅(22)的框架(27)、和用以将框架(27)安装在顶棚板本体(26)的安装机构。
文档编号F24F13/20GK101156027SQ200680010910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1日
发明者森實哲也, 江川亘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