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9742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中余热挥发利用的节能系统,特别是锅炉、 烤箱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背景目前,大多工厂的锅炉、烤箱的尾气都是直接通过烟囱直接排入 到大气中,排气温度教高,这样不仅造成企业能源的浪费,生产成本 的升高,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生态环境。在能源 价格日益高涨,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如何提高锅炉或烤箱能源 的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锅炉、烤箱余热 利用系统,其不仅有效的利用了能源,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原排烟管, 所述原排烟管上设有一与其相通的吸气管,该吸气管与一热交换器一 端相通,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设有一变频排风机,所述吸气管上设有一 风阀,设置在热交换器内的蛇形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热交换器上 侧的内出液管和设置在热交换器下侧的内进液管与蓄热箱相通,所述 内进液管上设有至少一个内循环泵,所述蓄热箱上设有一个与其相通 的外出液管,该外出液管上至少设有一个外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原排烟管上设有一控制所述变频排风机转数的微压感应器。 所述内出液管上设置有一控制所述变频排风机通断的温度感应器。所述内出液管上的高点处设有一用于放气的安全阀。 所述内进液管的低位设有一用于排液的排液电动阀。 所述蓄热箱上设有一补液电动阀以及控制该补液电动阀的液位 变送器。所述蓄热箱上设有一与补液电动阀并联的手动补液开关。 所述外出液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外循环泵转速的压力变送器。 所述内进液管上设有两个并联的内循环泵,外出液管上设有两个 并联的外循环泵。所述蓄热箱上设有外回液管。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锅炉、烤箱的原排烟管上设有一与其相通的吸气管,该吸气管上 设有一风阀,因此可以吸收原排烟管道内的余热;该吸气管与一热交 换器一端相通,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设有一变频排风机,设置在热交换 器内的蛇形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热交换器上侧的内出液管和设 置在热交换器下侧的内进液管与蓄热箱相通,所述内进液管上设有至 少一个内循环泵,从而形成了一个可对液体加热的内循环系统;所述 蓄热箱上设有一个与其相通并通往用户的外出液管,该外出液管上至 少设有一个外循环泵。如此一来,人们可以有效的利用锅炉或烤箱内 废气的余热资源,而且减少了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各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示出本实用新型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式,包括原排烟管1,在原排烟管1上设有一与其相通的吸气管2, 该吸气管2与一热交换器3 —端相通,热交换器3的另一端设有一变 频排风机4,吸气管2上设有一风阀21,所述风阀21、热交换器3 和变频排风机4构成了一个烟气系统。原来由原排烟管道1直接排到 大气中的绝大部分热尾气由变频排风机4抽入到热交换器3内并与热 交换器3内的热水或导热油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吸收尾气热量,降低 排烟温度,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所述原排烟管1上设有一控制所述变频排风机4转数的微压感应 器11,调节排风量,以确保锅炉或烤箱所排除的尾气能最大限度的 被利用而又不会因变频排风机4的过度抽取而导致锅炉或烤箱内的 热量被人为的抽出造成能源的浪费。设置在热交换器3内的蛇形管31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热交换 器3上侧的内出液管32和设置在热交换器3下侧的内进液管33与蓄 热箱5相通,内进液管33上设有两个并联的内循环泵34,所述热交 换器3、内出液管32、蓄热箱5、内循环泵34和内进液管33构成了 内循环系统。蓄热箱5内的热水或导热油经内循环泵34通过内进液 管33抽向热交换器3里进行加热,吸收尾气的余热后经内出液管32
返回到蓄热箱5内,然后再次由内循环泵34抽向热交换器3,经过 多次这样的循环,蓄热箱5内的热水或导热油的温度不断升高,以达 到工艺要求的温度。为了避免热交换器3内液体因高温气化而损坏散热器,内循环系 统在工作时应保持不断的循环状态,内循环泵34只设置开关控制, 循环流量不作调整。同时在热交换器3的内出液管32上设置有一控 制变频排风机4通断的温度感应器321 ,当热交换器3出热水或导热 油的温度达到上限时,变频排风机4停止抽风,尾气停止进入热交换 器3内,进入热交换器3内的热水或导热油不再被加热,以免热水或 导热油因温度过高而气化,当热交换器3出热水或导热油温度低于下 限时,变频排风机4开启并受原排烟管道1上所设的微压感应器11 控制转数。所述内进液管33的低位设有一用于排液的排液电动阀 331,当系统正常运行时,排液电动阀331关闭,当系统停止工作时 排液电动阀331打开,热交换器3内的液位被排出以免残存在热交换 器3内的热体出现气化现象。为防止热交换器3内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气化保护系统的正常 工作,在内出液管32上的高点处设有一用于放气的安全阀322,当 热水或导热油出现气化而导致压力升高时,安全阀322自动开启,以 排出系统内的气体,从而降低系统的压力。所述蓄热箱5上设有一个与其相通的外出液管51,该外出液管 51上设有两个并联的外循环泵52,该外循环泵52的另一端通往用户, 当蓄热箱5内的热水或导热油的温度达到工艺要求温度时由外循环 泵52抽向用户,可用于生活和生产及采暖。所述外出液管51上设有 用于控制外循环泵52转速的压力变送器521,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
动控制外循环泵52的转数,调节其流量,可确保向用户提供稳定的 热水或导热油。所述蓄热箱5、外出液管51、外循环泵52、用户和 蓄热箱5上设有的外回液管55构成了一个外循环系统。所述蓄热箱5上设有一补液电动阀53以及控制该补液电动阀53的液位变送器531,由外循环泵52抽向用户的热水或导热油可以循 环使用也可不循环使用,当不循环使用外循环系统有损坏时,热水或 导热油有所消耗造成蓄热箱液位下降,到达下限时,蓄热箱5上的液 位变送器531控制补液电动阀53打开,热水或导热油由补充系统自 动向蓄热箱5内补充热水或导热油,使蓄热箱5内的液位稳定在一个 范围内,避免内外循环泵34、 52由于干抽而损坏,维持系统的正常 工作,但无论是补充水或油,其进入蓄热箱5时温度都教低,此时将 依靠内循环系统的不断循环,以确保蓄热箱5内的热水或导热油稳定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当蓄热箱5内的液位上升到上限时,蓄热箱5 上的液位变送器531控制补液电动阀53关闭,以保证蓄热箱5内液 位的稳定。所述蓄热箱5上设有一与补液电动阀53并联的手动补液 开关54,当补液电动阀53损坏时便可使用手动补液开关54。内外循环泵34、 52均采用一用一备,可自动切换和故障报警, 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控制集中在控制箱(图中未示出)内为现有 技术,可参见现有技术采用多种形式,这里不再详述。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 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 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原排烟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排烟管(1)上设有一与其相通的吸气管(2),该吸气管(2)与一热交换器(3)一端相通,热交换器(3)的另一端设有一变频排风机(4),所述吸气管(2)上设有一风阀(21),设置在热交换器(3)内的蛇形管(31)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热交换器(3)上侧的内出液管(32)和设置在热交换器(3)下侧的内进液管(33)与蓄热箱(5)相通,所述内进液管(33)上设有至少一个内循环泵(34),所述蓄热箱(5)上设有一个与其相通的外出液管(51),该外出液管(51)上至少设有一个外循环泵(5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原排烟管(1)上设有一控制所述变频排风机(4)转数的微压 感应器(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内出液管(32)上设置有一控制所述变频排风机(4)通断的 温度感应器(32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内出液管(32)上的高点处设有一用于放气的安全阀(322)。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内进液管(33)的低位设有一用于排液的排液电动阀(331)。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蓄热箱(5)上设有一补液电动阀(53)以及控制该补液电动阀(53)的液位变送器(531)。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蓄热箱(5)上设有一与补液电动阀(53)并联的手动补液开 关(54)。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外出液管(51)上设有用于控制外循环泵(52)转速的压力变 送器(521)。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内进液管(33)上设有两个并联的内循环泵(34),外出液管(51)上设有两个并联的外循环泵(52)。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蓄热箱(5)上设有外回液管(5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烤箱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原排烟管,该原排烟管上设有一与其相通的吸气管,该吸气管与一热交换器一端相通,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设有一变频排风机,所述吸气管上设有一风阀,设置在热交换器内的蛇形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热交换器上侧的内出液管和设置在热交换器下侧的内进液管与蓄热箱相通,所述内进液管上设有至少一个内循环泵,所述蓄热箱上设有一个与其相通的外出液管,该外出液管上至少设有一个外循环泵。因此,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锅炉或烤箱内所排出废气的余热资源,而且还减少了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文档编号F24H8/00GK201047671SQ200720050868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8日
发明者李汉明 申请人:广州昊磊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