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287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在本发明中,当电机等的电气装置安装在高于 控制部的位置的情况下,用于连接电气装置和控制部线缆的线缆托架部 固定于控制部的上侧,从而可简洁方便的整理控制部的上侧。
背景技术
图10是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立体图;图11是现有技术中的空调 器的截面图。
如图10及图11所示,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包含有机架202;结
合于上述机架202的前面,在前面形成有前面空气吸入口 204,在上面 形成有吸入格栅206,并在前面下侧形成有空气排出口 208的前面框架 210;可旋动连接于上述前面框架210的前面的前面吸入格栅212;安装 于上述机架202的风扇电机214;连接于上述风扇电机214的送风扇216; 设置于上述送风扇216和上述空气吸入口 204及吸入格栅206之间的室 内热交换器218。
上述前面框架210中设置有预过滤器(pre-filter) 205,上述预 过滤器用于过滤吸入到上述前面空气吸入口 204的空气中的异物质。
上述前面吸入格栅212用于保护上述前面空气吸入口 204及预过滤 器205,上述前面吸入格栅212的上部将连接于上述前面框架210的上部。
上述前面框架210的内侧下部形成有用于接收从上述室内热交换器 218掉落的冷凝水的冷凝水接收部219,并安装有用于改变从空气排出 口 208排出空气的左右风向的摆叶窗220和改变上下风向的叶片222的 排出格栅224。
上述排出格栅224中安装有叶片电机225,上述叶片电机225使上 述叶片222相对于空气排出口 208并排的方向进行旋转,并开放上述空 气排出口 208,或是使上述叶片222相对于空气排出口 208正交的方向 进行旋转,并封闭上述空气排出口 208。
艮P,上述叶片222的一侧连接于上述叶片电机225的旋转轴,从而 将以上述叶片电机225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开闭上述空气排出 □ 208。
此外,在上述机架202的左右中一侧安装有控制部230,上述控制 部230中安装有用于控制空调器的PCB等各种电气部件。
3上述控制部230通过线缆232与风扇电机214进行连接,并将通过 线缆234与上述叶片电机225进行连接。
上述线缆232、 234将位于空调器的内侧下部,并将连接上述风扇 电机214及叶片电机225和控制部230。
在如上所述结构构成的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当通过上述风扇电机 214的驱动操作使上述送风扇216进行旋转时,上述前面吸入格栅212 前方的室内空气将通过上述前面吸入格栅212和前面空气吸入口 204, 并且,此时将通过上述预过滤器205过滤异物质,随后将吸入到上述前 面框架210和机架202之间的空间。
此外,上述前面框架210上侧的室内空气将通过上述吸入格栅206, 吸入到上述前面框架210和机架202之间的空间。
上述吸入的室内空气在通过上述室内热交换器218时,将通过室内 热交换器218的冷媒进行冷却或加热,在通过上述送风扇216后,在上 述摆叶窗220及叶片222的引导下,将通过空气排出口 208排出到室内。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由于室内的空气通过其前面及上面 吸入,并在室内热交换器218中进行冷却/加热后将只通过其下部向室 内排出,在对包含远离空调器的领域的整个室内进行空气调节时将需要 相当长的时间。
此外,当在空调器的上部形成空气排出口,在空调器的大致上部侧 安装风扇电机和叶片电机等电气装置,使空气通过空调器的上面进行排 出时,将可使得到调节的空气达到远离空调器的领域,并解决上述问题。
但是,在此情况下,用于连接风扇电机和叶片电机等电气装置和控
制部的线缆将在位于控制部的上侧的状态下未得到简洁整理,上述线缆 将与室内热交换器等的其它部件发生干涉,并可能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空调器,在本发明中,当在空调器的上部安装有叶片电机等电气装置的 情况下,使线缆得到简洁整理,并可容易固定上述线缆。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通过机架自身使线 缆得到固定,从而无需设置用于固定上述线缆的另外的线缆托架,并使 整个制作工程简单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中的空调器,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机 架;位于上述机架的上部的电气装置;在上述机架中安装在低于上述电 气装置位置的控制部;用于连接上述电气装置和控制部的线缆,其中, 上述机架中还设计安装有用于固定线缆的线缆托架部。上述空调器中还包含有安装于上述机架的上部,并形成有空气排出 口的排出引导装置,以及装于上述排出引导装置的叶片,上述电气装置 由用于驱动叶片的叶片电机构成。
上述叶片电机安装于上述排出引导装置的左、右靠近上述线缆托架 部的一侧。
上述控制部安装于上述机架的左、右的一侧,上述机架在其左、右 的上述控制部的相反方向上侧位置形成电机安装部,电气装置由安装于 上述电机安装部的风扇电机构成。
上述线缆托架部位于上述控制部的上侧设置。
并且,上述机架构成前面开放的箱体形状,上述线缆托架部在上述 机架的后板部向前方一体凸出形成。
上述线缆托架部是相隔形成的多个凸出片。 上述多个凸出片越向前方其相隔距离越变窄。 在上述多个凸出片的前端相对凸出形成有卡块。
并且,上述机架在上述多个凸出片凸出的部分之间形成开口部。 优点及积极效果根据如上所述结构构成的本发明中的空调器,在 机架的上部安装有电气装置,控制部安装在低于上述电气装置安装的位 置,用于连接上述电气装置和控制部的线缆固定于上述机架中设置的线 缆托架部,因此,将可在上述机架的上部简洁方便整理与电气装置连接 的线缆。
在本发明的空调器中,当应用于壁挂式空调器的情况下,在机架的 上部将安装形成有空气排出口的排出引导装置,叶片将位于上述排出引 导装置,并且电气装置由用于驱动叶片的叶片电机构成,从而可将得到 调节的空气通过壁挂式空调器的上部排出的同时可调节其风向,在与只 能向下方排出调节空气的情况比较时,可使调节空气向更远的位置排 出,并可更加迅速的调节室内整体的空气。
在本发明的空调器中,叶片电机在排出引导装置的左、右中安装在 靠近线缆托架部的一侧,从而在与上述叶片电机在排出引导装置的左、 右安装在远离线缆托架部的位置的情况比较时,将可容易进行线缆整理 作业,并可使线缆在叶片电机和线缆托架部之间下垂的现象最小化
在本发明的空调器中,当应用于壁挂式空调器的情况下,控制部安 装于机架的左、右的一侧,在上述机架左、右的控制部的相反方向上侧 位置形成有电机安装部,并且电气装置由安装于电机安装部的风扇电机 构成,从而可将调节的空气通过壁挂式空调器的上部进行排出。
在本发明的空调器中,线缆托架部位于控制部的上侧形成,从而在
5将线缆固定于上述控制部的上侧位置的状态下,可将其容易连接到上述 控制部,并在与线缆未固定在上述控制部的上侧位置的情况比较时,将 可使线缆摇动的现象最小化。
在本发明的空调器中,机架构成前面开放的箱体形状,线缆托架部 在上述机架的后板部向前方一体凸出形成,从而在与线缆固定用托架与 机架另外制作并安装在机架的情况比较时,将可使整体工程简单化,并 降低其所需的费用。
在本发明的空调器中,线缆托架部由相隔形成的多个凸出片构成, 从而将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固定线缆。
在本发明的空调器中,多个凸出片越向前方其相隔距离越窄形成, 从而可将通过多个凸出片自身防止多个凸出片之间插入的线缆任意脱 离的现象。
在本发明的空调器中,在多个凸出片的前端相对凸出形成有卡块, 从而可将线缆任意脱离的现象最小化。
在本发明的空调器中,在机架中的多个凸出片凸出的部分之间形成 有开口部,从而可容易的进行凸出片及卡块的成型操作。


图1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停止操作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进行操作时的立体目 图4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停止操作时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进行操作时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的内部一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的内部一部分放大正视图; 图8是图6中图示出的线缆托架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图6中图示的线缆托架部的截面图; 图IO是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截面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2:本体
20:前面框架
48:上部叶片
58:下部叶片
68:下部风扇电机
87:下部叶片电机
12:机架
40:上部排出引导装置 50:下部排出引导装置 64:上部风扇电机 82:上部叶片电机 90:控制部
692:上部风扇电机线缆 96:上部叶片电机线缆
94:下部风扇电机线缆 98:下部叶片电机线缆 110:线缆托架部 113:上侧卡块 115:下侧卡块
100:电源线缆 112:上侧凸出片 114:下侧凸出片
120:开口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中 的空调器一实施例停止操作时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 施例进行操作时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停止操作 时的截面图;图5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进行操作时的截面图。
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在本体2的前面形成有用于室内空气吸入 的空气吸入口,在上面和下面中的至少一侧形成有空气排出口,使在室 内空气吸入到本体2的前面并在本体2的内部进行空气调节后,通过上 '部和下部中的至少一侧进行排出。
其中,本体2是在构成空调器的外观的同时形成空气的流路的一种 外壳,上述本体2的前面形成有前面空气吸入口,它可由多个前面空气 吸入口相互隔离形成,或也可形成一个前面空气吸入口。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以壁挂式空调器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本体2 在其前面的上部形成有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在其前面的下部形成有 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 6,其上面形成有上面空气排出口 8,并且其下面 形成有下面空气排出口 1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上述本体2中包含有通过安装于室内的墙面的安装构件安装于室 内的墙面上的机架12;结合于上述机架12的前方,:,并上下相隔形成有 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和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 6的前面框架20;安装于 上述机架12和前面框架20中至少一个的上部,并形成有上面空气排出 口 8的上部排出引导装置40;安装于上述机架12和前面框架20中至少 一个的下部,并形成有下面空气排出口 10的下部排出引导装置50。
此外,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通过上述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4和前 面下部空气吸入口 6中的至少一个吸入室内空气,:将吸入的空气通过本 体2的内部后,使其通过上面空气排出口 8和下面空气排出口 10的至 少一个进行排出的送风机60;用于将吸入到本体2的内部的空气与冷媒 进行热交换,并进行加热或冷却的热交换器70。
其中,上述送风机60可由一个送风扇进行正旋转,并通过上面空气排出口 8排出空气,或是可进行逆旋转,并通过下面空气排出口 10 排出空气,也可使上部送风扇62通过上面空气排出口 8排出空气,并 使下部送风扇66通过下面空气排出口 IO排出空气。下面,以上部送风 扇62设置于本体2的内侧上部,并通过上面空气排出口 8排出空气, 下部送风扇66设置于本体2的内侧下部,并通过下面空气排出口 10排 出空气为例进行说明。
并且,送风机60可以与空调器的操作模式无关的同时旋转上部送 风扇62和下部送风扇66,并将冷气或暖气向空调器的上部和下部分散 排出,也可在制冷操作时使下部送风扇66停止操作,并只旋转上部送 风扇62,使冷气只通过空调器的上面部进行排出;在制暖操作时使上部 送风扇62停止操作,并只旋转下部送风扇66,使空气只通过空调器的 下面部进行排出。
上部送风扇62是向左右方向加长形成,并且旋转轴向旁边凸出形 成的横流风扇,上述上部送风扇62设置于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的后 方,并且,与为设置于上部送风扇62的旁边而安装在机架12的上部风 扇电机64进行连接。 .、
下部送风扇66是与上述上部送风扇62相同的向左右方向加长形 成,并且旋转轴向旁边凸出形成的横流风扇,上述下部送风扇66设置 于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 6的后方,并且,与为设置于下部送风扇66的 旁边而安装在机架12的下部风扇电机68进行连接。
为了使吸入到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的空气和吸入到前面下部空气 吸入口 6的空气都通过热交换器70,上述热交换器'70设置于从前面上 部空气吸入口 4的后方上侧到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 6的后方下侧的位 置。
上述热交换器70可在本体2的内部构成上下及左右方向加长形成 的长方体形状,也可为了其尺寸最大化并实现内部空间的有效使用及紧 凑化,使其中央部向上部送风扇62和下部送风扇66之间整体上以》' 形状凸出弯曲。
其中,当热交换器70的中央部凸出弯曲的情况下,上述热交换器 70中包含有在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的大致后方垂直设置的上部垂直 部72;在上述上部垂直部72的下端向上部送风扇62和下部送风扇66 之间倾斜凸出的中央上侧倾斜部74;在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 6的大致后 方垂直设置的下部垂直部76;在上述下部垂直部76的上端向上部送风 扇62和下部送风扇66之间倾斜凸出的中央下侧倾斜部78。
上述热交换器70可使上部垂直部72和中央上侧倾斜部74、中央下侧倾斜部78及下部垂直部76 —体形成,也可使上述上部垂直部72和 中央上侧倾斜部74 —体形成,并构成上侧热交换器,同时使上述中央 下侧倾斜部78和下部垂直部76 —体形成,并构成下侧热交换器。
其中,当上述热交换器70由上侧热交换器和下侧热交换器构成的 情况下,可使两者之间相互隔离形成,也可通过固定部件使两者相互进 行固定。
其中,上述热交换器70最好使上部垂直部72和中央上侧倾斜部74、 中央下侧倾斜部78及下部垂直部76 —体形成。
此外,上述热交换器70可与制冷/制暖等操作模式无关的使冷媒通 过热交换器70的所有冷媒流路,也可根据制冷/制暖等操作模式使冷媒 只通过热交换器70的冷媒流路中的一部分。
艮P,在将冷媒流路形成为使冷媒与操作模式无关的通过热交换器70 的所有冷媒流路的情况下,在空调器的制冷操作或制暖操作中的某一个 操作时,上部送风扇62及下部送风扇66将都进行旋转,当冷媒通过热 交换器70的所有冷媒流路时,空气将与整个热交换器70进行热交换, 并进行冷却或加热,随后将通过上面空气排出口 8和下面空气排出口 10 分散排出。
此外,当上述热交换器70的上部侧冷媒流路和下部侧冷媒流路分 别单独形成,并设置有用于调节上部侧冷媒流路和下部侧冷媒流路的阀 门等冷媒调节装置,使冷媒根据操作模式只通过上述热交换器70的冷 媒流路中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在空调器的制冷操作时,下部送风扇66 将不进行旋转,而只旋转上部送风扇62,冷媒调节装置将使冷媒只通过 上述热交换器70中的上部侧冷媒流路,此时,,吸入到本体2的空气将 与上述热交换器70的上部进行热交换并冷却后,将只通过上述上面空 气排出口 8进行排出;在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时,上述上部送风扇62将 不进行旋转,而只旋转下部送风扇66,冷媒调节装置将使冷媒只通过上 述热交换器70中的下部侧冷媒流路,此时,吸入到本体2的空气将与 上述热交换器70的下部进行热交换并加热后,将只通过上述下面空气 排出口 IO进行排出。
下面,将对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详细结构具体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4及图5所示,上述机架12中包含有构成前面开放 的六面体形状,其通过熔融塑料类的树脂并通过模具注射成型,容纳有 上部送风扇62,并通过上述上部送风扇62形成流动的空气流路的上部 送风扇流路部13;安装有用于旋转上部送风扇62的上部风扇电机64的 上部风扇电机安装部14;容纳有下部送风扇66,并通过上述下部送风扇66形成流动的空气的流路的下部送风扇流路部15;安装有用于旋转 下部送风扇66的下部风扇电机68的下部风扇电机安装部16。
在上述机架12中,上述上部送风扇流路部13在机架12的上部向 左右方向加长形成,上述下部送风扇流路部15在机架12的下部向左右 方向加长形成。
在上述机架12中,考虑到上部风扇电机64及下部风扇电机68的 散热等,上述上部风扇电机安装部14和下部风扇电机安装部16在机架 12上向对角线方向相隔形成,例如,在上述上部风扇电机安装部14形 成于上部送风扇流路部13的左侧的情况下,上述下部风扇电机安装部 16将形成于下部送风扇流路部15的右侧,在上述上部风扇电机安装部 14形成于上部送风扇流路部13的右侧的情况下,上述下部风扇电机安 装部16将形成于下部送风扇流路部15的左侧。
在上述机架12中,用于围住上部风扇电机64的前面部分并保护的 电机盖(17,以下称为上侧电机盖)结合于上部风扇电机安装部14,用 于围住上述下部风扇电机68的前面部分并保护的电机盖(18,以下称 为下侧电机盖)结合于下部风扇电机安装部16。
前面框架20整体上可构成板体形状,也可构成背面开放的六面体 形状。
在上述前面框架20中,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和前面下部空气吸 入口6向上下方向相隔形成,为了使空气的吸入面积最大化,上述前面 上部空气吸入口 4和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 6最好是尽可能较大形成。
上述前面框架20在除了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和前面下部空气吸 入口 6以外的位置上设置有显示装置22,上述显示装置22用于显示空 调器的操作信息等各种影像或输入空调器的操作命令等。
上述显示装置22设置于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和前面下部空气吸 入口 6之间的位置,其位于上述上部送风扇62和下部送风扇66之间。
上述显示装置22在前面框架20的左侧端和右侧端之间向左右方向 加长形成,当后述的前面上部面板24及前面下部面板26向后方水平移 动并封闭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及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 6时,如图4所 示,为了使上述前面上部面板24的前面部及前面下部面板26的前面部 不与上述显示装置22的前面存在落差,上述显示装置22最好在前面框 架20的前面向前方凸出安装。
此外,本体2特别是前面框架20中设置有用于开闭前面上部空气 吸入口 4和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 6的前面板23。
上述前面板23可设置为可旋转连接于前面框架.20并以旋转式进行
10开闭,也可设置为可向前、后方方向进退并以滑动式进行开闭,还可设 置为可向前后方向进退并同时可进行旋转。
上述前面板23可使一个前面板同时开闭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和 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 6,也可构成用于开闭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的前 面上部面板24和用于开闭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 6的前面下部面板26的 上下分离结构,并分别单独开闭上述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和前面下部 空气吸入口6。下面,以由前面上部面板24和前面下部面板26构成的 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上述前面上部面板24中包含有比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更大形 成的前面部24A;在上述前面部24A的两侧向后方弯曲形成,并遮住本 体2的侧面部的一部分的左、右侧面部24B、 24C。
艮P,上述前面上部面板24在其前进时,左、右侧面部24B、 24C将 遮住前面框架20的侧面部和前面上部面板24的前面部之间,在其后退 时,上述左、右侧面部24B、 24C将遮住前面框架20的侧面部。
上述前面下部面板26中包含有比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 6更大形 成的前面部26A;在上述前面部26A.的两侧向后方弯曲形成,并遮住本 体2的侧面部的一部分的左、右侧面部26B、 26C。
.艮卩,上述前面下部面板26在其前进时,左、右侧面部26B、 26C将 遮住前面框架20的侧面部和前面下部面板26的前面部之间,在其后退 时,上述左、右侧面部26B、 26C将遮住前面框架20的侧面部。
与显示装置22发生干涉,上述前面下部面板26和前面上部面板24最 好具有大于显示装置22的高度的间隔相互上、下隔离设置。
此外,本体2特别是前面框架20中设置有用于净化吸入到本体的 内部的空气的过滤器27,上述过滤器27中包含有设置于上述前面框 架20的上部,并位于前面上部空气吸入口 4的上部过滤器27A;设置于 上述前面框架20的下部,并位于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 6的下部过滤器 27B。
此外,本体2特别是前面框架20中设置有面板驱动装置28,上述 面板驱动装置28用于使上述前面上部面板24和前面下部面板26向前 后方向水平移动。
上述面板驱动装置28由驱动源和用于将驱动源的动力传递给前面 板23的动力传递部构成。
上述面板驱动装置28可由驱动源和动力传递部成对设置有多个, 并使前面上部面板24和前面下部面板26分别单独向前后方向水平移
ii动,也可使一对驱动源和动力传递部将前面上部面板24和前面下部面 板26中的某一个向前后方向水平移动,同时将上述前面上部面板24和 前面下部面板26通过连动部件进行连接,并在某一个面板移动时另一 个面板一同向前后方向水平移动,或可设置有一对驱动源和动力传递 部,使动力传递部与前面J^面板24和前面下部,26进行连接,并
下面,以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上述前面上部面板24的上部面板驱动装 置28A和用于驱动上述前面下部面板26的下部面板驱动装置28B的情 况为例进行说明。
上述上部面板驱动装置28A分别安装于前面框架20的上部左、右 侧,上述下部面板驱动装置28B分别安装于前面框架20的下部左、右
此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上部排出引导装置40 中包含有稳流器(stabilizer) 42;与上述稳流器42 —同形成上面 空气排出口8的左、右侧面部44、 46。
如图5所示,上述稳流器42用于划分上部送风扇62的吸入流路和 排出流路,它构成与^l架12的上部送风扇流路部13的背面部的相隔距 离越向上部越靠近后再远离的弯曲形状。,
上部排出引导装置40中设置有上部叶片48,上述上部叶片48用于 开放上面空气排出口 8,并引导通过上述上面空气排出口 8排出的空气, 或是用于封闭上述上面空气排出口 8。 ,
上述上部排出引导装置40中安装有上部排出网49A,上述上部排出 网49A在上述上部叶片48开放上面空气排出口 8时,用于保护本体2 的内部。
此外,如图1所示,下部排出引导装置50中包含有稳流器52; 与上述稳流器52—同形成下部空气排出口 IO的左、右侧面部54、 56。
如图6所示,上述稳流器52用于划分下部送风扇66的吸入流路和 排出流路,它构成与下部送风扇流路部15的背面部的相隔距离越向下 部越靠近后再远离的弯曲形状。
下部排出引导装置50中设置有下部叶片58,上述下部叶片58用于 开放下部空气排出口 10,并引导通过上述下部空气排出口 IO排出的空 气,或是用于封闭上述下部空气排出口 10。
上述下部排出引导装置50中安装有下部排出网;59A,上述下部排出 网59A在上述下部叶片58开放下面空气排出口 10时,用于保护本体2 的内部。此外,本体2中设置有用于驱动上部叶片48的叶片驱动装置(以 下称为上部叶片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下部叶片58的叶片驱动装 置(以下称为下部叶片驱动装置)。
上述上部叶片驱动装置80可使上部叶片48单纯进行旋转操作,也 可使上述上部叶片48进行位置移动并旋转。
上述上部叶片驱动装置80中包含有在使上部叶片48单纯进行旋 转的情况下,包含连接有上部叶片48的旋转轴的叶片电机,在使上部 叶片48位置移动的同时进行旋转的情况下,将使上述上部叶片48进行 位置移动的上部位置移动杠杆81;用于旋转上述上部位置移动杠杆81 的上部叶片电机82;连接于上述上部叶片48,并在上述上部叶片48进 行位置移动时,使上述上部叶片48进行旋转的上部旋转杠杆83;在上 述上部叶片48进行位置移动时,用于引导上述上部旋转杠杆83向前后 方向进行进退操作的上部杠杆引导装置84。
下面,以上述上部叶片驱动装置80使上述上部叶片48进行位置移 动并旋转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
上述上部叶片驱动装置80使上述上部叶片48向前方上侧进行位置 移动并倾斜旋转,从而将开放上述上面空气排出口 8,或者,使上述上 部叶片48向后方下侧进行位置移动并水平旋转,从而将封闭上述上面 空气排出口 8。
上述下部叶片驱动装置85可使下部叶片58单纯进行旋转操作,也 可使上述下部叶片58进行位置移动并旋转。 !
上述下部叶片驱动装置85中包含有在使下部叶片58单纯进行旋 转的情况下,包含连接有下部叶片58的旋转轴的叶片电机,在使下部 叶片58位置移动的同时进行旋转的情况下,将使上述下部叶片58进行 位置移动的下部位置移动杠杆86;用于旋转上述下部位置移动杠杆86 的下部叶片电机87;连接于上述下部叶片58,并在上述下部叶片58进 行位置移动时'使上述下部叶片58进行旋转的下部旋转杠杆88;在上 述下部叶片58进行位置移动时,用于引导上述下部旋转杠杆88向前后 方向进行进退操作的下部杠杆引导装置89。
下面,以上述下部叶片驱动装置85使上述下部叶片58进行位置移 动并旋转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上述下部叶片驱动装置85使上述下部叶片58向前方下侧进行位置 移动并倾斜旋转,从而将开放上述下面空气排出口 10,或者,使上述下 部叶片58向后方上侧进行位置移动并水平旋转,从而将封闭上述下面 空气排出口 10。
13图6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的内部一部分放大图示的立体图;图7是 本发明中的空调器的内部一部分放大图示的主视图。
如图1及图6和图7所示,机架12中安装有通过外部供给的电源 操作空调器的控制部90。
上述控制部90最好安装于上部风扇电机安装部14的下侧位置和下 部风扇电机安装部16的上侧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为了方便进行说 明,下面,以安装于下部风扇电机安装部16的上侧的情况为例进行说 明。
上述控制部90的内部容纳有各种电气部件,它通过各种线缆92、 94、 96、 98与安装于本体2的各种电机等电气装置64、 68、 82、 87进 行连接,上述控制部90中包含有结合于上述机架12,并在内部形成 有容纳PCB等的各种电气部件的空间的控制箱90A;设置于上述控制箱 90A的前面,并设置有具备用于连接各种线缆的端子部的终端块 (terminal block)(图中未示)的控制箱盖90B。
上述控制部90中还包含有块盖90C,上述块盖90C遮住上述终端块, 并用于预防火灾或保护终端块。
上述控制部90通过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与上部风扇电机64进行 连接,通过下部风扇电机线缆94与下部风扇电机68进行连接,通过上 部叶片电机线缆96与上部叶片电机82进行连接,通过下部叶片电机线 缆98与下部叶片电机87进行连接,并与从空调器的外部贯通本体2的 电源线缆100进行连接。
此外,上述机架12中形成有用于固定上述各种线缆中的至少一个 线缆的线缆托架部110。
上述线缆托架部110可与机架12另外制作后安装于上述机架12, 或可在上述机架12成型时与其一体形成。为了使空调器的整个装配工 程最小化,上述线缆托架部110最好一体形成于上述机架12。
上述线缆托架部110形成于控制部90的周围,并用于简洁整理上 述控制部90的周围。下面,以位于控制部90上侧的上部风扇电机线缆 92和上部叶片电机线缆96都得到固定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上述线缆托架部110在多个电气装置中最好形成于上部风扇电机 64和上部叶片电机82的大致旁边位置,且控制部90的上侧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以上述控制部90为基准,上部风扇电机 安装部14形成于机架12的左、右中的控制部90的相反方向上侧位置, 下部风扇电机安装部16形成于控制部90的下侧位置。
此外,上述上部叶片电机82安装在高于控制部90安装的位置,它
14安装在上部排出引导装置40的左、右中的靠近控制部90及线缆托架部 110的位置,上述下部叶片电机87安装在低于控制部90安装的位置, 它安装在下部排出引导装置50的左、右中的靠近控制部90的位置。
下面,对线缆托架部110的详细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图8是图6中图示出的线缆托架部的放大立体图;图9是图6中图 示出的线缆托架部的截面图。如图8及图9所示,上述线缆托架部110 在机架12的后板部12'向前方一体凸出形成。
上述线缆托架部110由相隔形成的多个凸出片112、 114构成,上 部风扇电机线缆92和上部叶片电机线缆96将插入到上述多个凸出片 112、 114之间,并限制其移动。
上述线缆托架部110的多个凸出片112、 114之间的空间宽度大于 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和上部叶片电机线缆96的厚度,当多个凸出片 112、 114前端之间的宽度远大于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和上部叶片电机 线缆96的厚度的情况下,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和上部叶片电机线 缆96将容易从上述多个凸出片112、 114之间脱离,最好是使上述多个 凸出片112、 114前端之间的宽度等于或稍大于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 92和上部叶片电机线缆96的厚度形成。
在上述线缆托架部110中,在使上述多个凸出片112、 114相互向 相反方向弯曲变形,将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和上部叶片电机线缆 96放入其之间后,上述多个凸出片112、 114将通过其自身弹性力复原 到原来状态,从而可防止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和上部叶片电机线 缆96脱离,因此,也可使上述多个凸出片112、,114前端之间的宽度小 于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和上部叶片电机线缆96的厚度。
为了防止插入到上述多个凸出片112、 114之间的上述上部风扇电 机线缆92和上部叶片电机线缆96在受到拉动或振动等原因时容易向上 述多个凸出片112、 114之间的前方移动,上述线缆托架部110具有不 容易向前方移动的结构,从而使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和上部叶片 电机线缆96约束于上述多个凸出片112、114之间,上述多个凸出片112、 114越向前方其相隔距离将越窄形成。
此外,在上述线缆托架部110的多个凸出片112、 114的前端相互 面对凸出形成有卡块113、 115,上述卡块113、 115用于防止上述线缆 92、 96任意脱离。
并且,上述多个凸出片112、 114为了限制其上下方向的移动而可 分为上侧凸出片112和下侧凸出片114,也可为了限制其左右方向的移 动而分为左侧凸出片和右侧凸出片。.上述多个凸出片112、 114用于限制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和上 部叶片电机线缆96的移动的同时,为了防止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 和上部叶片电机线缆96因其自身重量而下垂或滑落,并使上述上部风 扇电机线缆92和上部叶片电机线缆96放置于下侧凸出片114,上述多 个凸出片112、 114最好由上侧凸出片112和下侧凸出片114构成。下 面,以由上侧凸出片112和下侧凸出片114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上述上侧凸出片112越向前方越向下侧倾斜形成,而上述下侧凸出 片114越向前方越向上侧倾斜形成,上述多个凸出片112、 114之间的 空间其整体上越向前方将越变窄,从而使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和 上部叶片电机线缆96很难通过上述多个凸出片112、 114之间的前端侧 向前方脱离。
此外,在上述上侧凸出片112的前端,上侧卡块113将向上述下侧 凸出片114的前端向下方凸出;在下侧凸出片114的前端,下侧卡块115 向上述上侧凸出片112的前端向上方凸出。在与上侧卡块113及下侧卡 块115未凸出的情况比较时,上述线缆托架部110的多个凸出片112、 114前端之间的间隔将更加变窄。
上述线缆托架部110在上侧凸出片112和下侧凸出片114的左、右 两侧分别形成有倾斜部112A、 112B、 ,114A、 114B,上述倾斜部112A、 112B、 114A、 114B使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和上部叶片电机线缆96 容易进入或脱离。
并且,上述线缆托架部110在机架12的模具成型时与上述机架12 的后板部12' —同成型,为了在塑料模具成型时使模具型芯脱离,上述 机架12在多个凸出片112、 114凸出的部分116、 118之间形成有作为 一种倒角空间的开口部120。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空调器线缆固定作业及分离作业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将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的一部分或上部叶片电机线缆 96的一部分插入到上述线缆托架部110的上侧凸出片112及下侧凸出片 114之间时,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的一部分或上部叶片电机线缆 96的一部分将约束于上述上侧凸出片112的前端侧和下侧凸出片114 的前端侧,并限制其向前方脱离,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和上部叶 片电机线缆96将通过上述上侧凸出片112或下侧凸出片114进行固定, 从而使控制部90的上侧得到简洁整理。
此外,作业者在进行上述线缆固定或分离作业时,可将上部风扇电 机电缆92和上部叶片电机电缆96缠绕在上侧凸出片112及下侧凸出片114中至少一个凸出片上,这样,可使上部风扇电机电缆92和上部叶片 电机电缆96更加安全的固定。
此外,当为了维修控制部90或上部风扇电机64或上部叶片电机82, 需要将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或上部叶片电机线缆96从机架12特 别是线缆托架部110分离的情况下,将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或上 部叶片电机线缆96向上述上侧凸出片112和下侧凸出片114之间的前 方拉动并分离时,作业者等可简单方便进行维修操作等。
此外,在作业者等将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或上部叶片电机线 缆96向前方拉动时,当上述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或上部叶片电机线缆 96被上述上侧凸出片112的前端侧或下侧凸出片114的前端侧约束而无 法向前方脱离的情况下,将使上述上侧凸出片112的前面部分和下侧凸 出片114的前面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弯曲,此时,上述 上部风扇电机线缆92或上部叶片电机线缆96将容易脱离上述凸出片 112的前端侧和下侧凸出片114的前端侧之间。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器包括有机架;固定于上述机架的上部的电气装置;安装在低于上述电气装置安装位置的控制部;用于连接上述电气装置和控制部的线缆,其特征在于上述机架中还设计安装有用于固定上述线缆的线缆托架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器中还 包含有安装于上述机架的上部,并形成有空气排出口的排出引导装置, 以及装于排出引导装置的叶片,上述电气装置由用于驱动上述叶片的叶 片电机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电机安 装于排出引导装置的左、右靠近上述线缆托架部的一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安装 于上述机架的左、右的一侧,上述机架在其左、右的控制部的相反方向 上侧位置形成电机安装部,电气装置由安装于上述电机安装部的风扇电 机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线缆托架部 位于上述控制部的上侧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机架构成前 面开放的箱体形状,上述线缆托架部在上述机架的后板部向前方一体凸 出形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线缆托架部 是相隔形成的多个凸出片。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出片 越向前方其相隔距离越变窄。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凸出 片的前端相对凸出形成有卡块。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机架在上述 多个凸出片凸出的部分之间形成开口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解决空调器中电气装置和控制部线缆繁乱,易与室内热交换器等其它部件发生干涉并可能受到损伤的问题。在本发明中,空调器机架的上部安装有电机等电气装置,其控制部安装在机架内低于电气装置安装的位置,特征是在机架中还设计有用于固定连接上述电气装置和控制部线缆的线缆托架部,从而在机架的上部安装有电机等电气装置的情况下,也可简洁方便的整理线缆。
文档编号F24F1/00GK101581473SQ20081005311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3日
发明者阳承勋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