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096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空气过滤器广泛用于洁净室、空调设备、涡轮机等中。作为该种空气过滤器,公知 的有将折褶加工后的滤材固定于外框得到的空气过滤器。作为滤材,使用包含玻璃滤材、驻 极体滤材、聚四氟乙烯(PTFE)多孔膜的滤材等。在以面速度2.5米/秒以上使空气流过的 情形下,需要使用压力损失低的滤材,且需要增大滤材的面积。作为可以对应于该要求的空 气过滤器,公知的有日本特开2002-95922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6-88048号公报中记载的 那样的空气过滤器。这些空气过滤器经常被称为V-BANK型空气过滤器。V-BANK型空气过滤器通过以下程序制造。首先,对滤材进行折褶加工。随后,为了 保持褶间距一定,在滤材的表面形成卷边(f 一 K )0所谓卷边,是设置在滤材表面的线状 结构部,通常由热熔树脂构成。另外,将折褶加工的滤材成形为V形。最后,将滤材固定于 外框。外框的尺寸以现在普及的标准件计为长宽610mmX610mm的大小。为了恰好嵌入于 这样大小的外框,在对滤材进行折褶加工时要求很高的技术,且成本也提高。由于折褶加工 的精度低,如果在滤材与外框之间形成间隙,则捕集效率降低,因此是不优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集性能优良并且容易制造的空气过滤器。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器,其具有多个过滤器单元,和包围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的外框,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各自含有经折褶加工的滤材和保持所述滤材的周边部的支 持框,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在各自的所述支持框部分相互连结,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过 滤器单元形成V形,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以全部所述过滤器单元相对于所述外框的开口面倾斜的方 式嵌入到所述外框中。根据上述本发明,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在各自的支持框部分连结,且嵌入到外框 中。因此,可以避免大面积的滤材的折褶加工。通过避免大面积的滤材的折褶加工,可以期 待提高生产率、进而可以期待降低成本。另外,通过组合多个过滤器单元来构成空气过滤 器,从而容易应对空气过滤器的设计的变更。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过滤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空气过滤器中所用过滤器单元的立体3
图3是图2中所示过滤器单元的III-III剖面图;图4是图1中所示空气过滤器的IV-IV剖面图;图5是过滤器单元中所用滤材的剖面图;图6A是表示过滤器单元之间的连结结构的示意图;图6B是与图6A类似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将过滤器单元固定至外框的结构的剖面图;图8是外框的其它例的剖面图;图9是开口率的定义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过 滤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所用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器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所示 过滤器单元的III-III剖面图。图4是图1中所示空气过滤器的IV-IV剖面图。图5是过 滤器单元中所用滤材的剖面图。如图1及图4所示,空气过滤器100具有相互连结而形成V形的多个过滤器单元 2、和包围这些过滤器单元2的外框10。如图2所示,过滤器单元2具有经折褶加工的滤 材4、和保持滤材4的周边部的支持框6。空气过滤器100的外框10的形状及过滤器单元2的支持框6的形状没有特别限 定,通常在平面图中表示为方形。另外,从图2可理解,过滤器单元2作为整体具有板形状。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单元2的支持框6以树脂作为主体构成。而 且,滤材4的周边部4e埋入支持框6中,并与支持框6 —体化。在以此形态将滤材4固定 于支持框6时,滤材4与支持框6之间不产生间隙,因此不容易产生粉尘未经滤材4过滤而 通过空气过滤器100的问题。即,预计捕集效率提高。另外,所述“以树脂作为主体”是指 以质量%计含有最多的材料是树脂,也可以含有其它的材料、例如玻璃纤维等。如图1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在各自的支持框6部 分相互连结,使得相邻的两个过滤器单元2、2形成V形。而且,所述连结的多个过滤器单元 2以全部过滤器单元2相对于外框10的开口面倾斜的方式嵌入到外框10中。由于全部过 滤器单元2相对于外框10的开口面倾斜,所以可以在滤材4的几乎全部表面发挥捕集作 用。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单元2的数量为3个以上。而且,这些3个以上的过滤器 单元2以Z形连结。换言之,沿着与外框10的一边平行的方向将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相 互连结,使得基于过滤器单元2的山和谷交替形成。由此,可以实现与目前的V-BANK型过 滤器相比毫不逊色的捕集效率,且可以提供滤材面积大的空气过滤器。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全部收纳在外框10的一个 开口面10P与另一开口面10q之间。即,过滤器单元2的支持框6部分没有从外框10露出。 由此便于空气过滤器100堆叠后的运输或保管。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沿与基于支持框6形成的脊线平行的方向设置有多 个过滤器单元2,使得在外框10的框内多个过滤器单元2以矩阵形排列。即,过滤器单元2 沿外框10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排列。关于与上述脊线平行的方向(纵向),过滤器单元2以相邻的单元之间形成齐平的方式进行连结。这样,通过将过滤器单元2在纵向和横向连 结,可以容易地组装具有目标大小的空气过滤器100。可以通过本实施方式消除需要对大面 积的滤材经过多重折褶加工的目前空气过滤器中存在的制造工序的繁琐。空气过滤器100的外框10的大小(长宽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空气过滤 器的标准尺寸即610mmX610mm。空气过滤器100的深度H(参照图4)也没有特别限定,只 要存在用于将过滤器单元2连结成V形的空间即可。V形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按照不 使空气过滤器100的压力损失过大的方式进行设计即可。V形的数量优选为3 8个。在 本实施方式中,在与V形的脊线平行的纵向设置有3个过滤器单元2,在与脊线垂直的横向 (山和谷交替形成的方向)设置有6个过滤器单元2。即,在外框10的框内纵横以矩阵形 设置有18个过滤器单元2。如图4所示,相邻的两个过滤器单元2形成的V形的角度e为例如5° 50°的 范围。通过在这样的范围内连结过滤器单元2,可以充分地获得相对于外框10的开口面积 的滤材4的表面积。将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相互连结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通过焊接支持 框6和支持框6来连结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可以使用胶粘剂连结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 2,也可以通过支持框6与支持框6的嵌合来连结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另外,可以使用连 结件连结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但是,在过滤器单元2的支持框6为树脂制成的情况下, 优选通过焊接将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相互连结,其原因是不容易产生间隙。更优选地是,如图6A所示,通过横跨一过滤器单元2的支持框6和与该过滤器单 元2邻接的另一过滤器单元2的支持框6,设置连结该两个过滤器单元2、2的过滤器单元 连结部12。利用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与将支持框6和支持框6直接粘接或焊接的情况相 比,可以更容易地将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连结。另外,通过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使得支 持框6与支持框6之间的间隙被密封。由此捕集效率提高。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具有带状的形状。在由过滤器单元2形成的山(或谷)的 部分设置有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另外,关于与V形的脊线平行的纵向,可以在相邻过滤器 单元2的支持框6与支持框6之间设置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优选由弹性体构成。作为可以适合使用的弹性体,可以例示 的有聚氨酯类弹性体、聚烯烃类弹性体、聚酯类弹性体。在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由弹性体 构成时,通过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的弯曲的变化,可以使相邻的两个过滤器单元2形成的 v形的角度e变化。换言之,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的存在使得可以对v形的角度e进行 调节。另外,在将连结的过滤器单元2固定于外框10时,角度e轻微变化,从而过滤器单 元2与外框10之间的尺寸公差自动消除。因此,将过滤器单元2固定于外框10的操作变 得极为容易。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形成。首先,将上述弹性体成形为带状, 得到作为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的带状成形品。然后,如图6A所示,通过胶粘剂或焊接(热 焊接或超声波焊接)将该带状成形品固定于支持框6,使得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横跨支持 框6和支持框6。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容易地将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连结。另外,可以通过公知的树脂成形方法形成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例如,可以适宜 地采用注射成形法。例如图6B所示,将一过滤器单元2和另一过滤器单元2以支持框6的侧面之间相对的方式排列。并且,进行树脂的注射成形以形成横跨支持框6和支持框6的 U形的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利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容易地将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连结。外框1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外框10可以由金属构成也可以由树脂构成。从空 气过滤器的轻量化的观点来看,优选外框10由树脂构成。连结的过滤器单元2可以直接固定于外框10中,但通过采用图7所示的固定结 构,使得可容易地将过滤器单元2固定于外框10。具体来说,可以进一步设置用于将连结的 过滤器单元2固定于外框10的辅助框14。辅助框14介于过滤器单元2与外框10之间。如图7所示,在外框10上形成有凹部10t (或凸部),另一方面,在辅助框14上形 成有形状与外框10的凹部lot适合的凸部14s (或凹部)。将辅助框14的凸部14s嵌合于 外框10的凹部10t中。详细来说,通过将具有T形剖面的凸部14s滑入到同样具有T形剖 面的凹部10t中,使得凹部10t与凸部14s啮合。由此,辅助框14被固定到外框10上。另 一方面,辅助框14和过滤器单元2通过上述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进行连结。因此,过滤器 单元2经由辅助框14固定于外框10。根据如图7所示的结构,在过滤器单元2与外框10之间不容易产生间隙。因此, 可以预计不仅操作性改善,而且捕集效率提高。另外,在外框10由多个部件构成、且可以分 拆的情形下,采用如图7所示的结构可使外框10与过滤器单元2的分离变得简单。因此, 可以极为简单地进行清洗过滤器单元2或替换过滤器单元的操作。另外,不需要对外框10的全部四个内周面均采用如图7所示的固定结构。S卩,对 外框10的一对内周面采用如图7所示的固定结构。另一方面,对于外框10的另一对内周 面,可以采用堵塞外框10与过滤器单元2之间的间隙的设计。例如,可以设置用于填埋外 框10与过滤器单元2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材料、填缝材料、垫片等。另外,可以在外框10的 内周面上形成槽,使过滤器单元2嵌合到该槽中。另外,如图8所示,在外框10的内侧,可以设置用于支承过滤器单元2的导杆 16 (导向杆)。利用这样的导杆16,与参照图6A说明的过滤器单元连结部12及参照图7说 明的辅助框14带来的效果一起,进一步改善空气过滤器的组装性。从能量效率的观点考虑,空气过滤器100的压力损失在以面速度2. 5米/秒流过 空气时优选为300Pa以下,以面速度3. 5米/秒流过空气时优选为250Pa以下。可以根据 空气过滤器100的设计选定合适压力损失的滤材4并确定滤材面积。为了降低压力损失, 可以将滤材4的间隔P(褶间隔、参照图3)设定在5mm以下。另外,在空气过滤器100具有30 65%范围的开口率时,可以保持低压力损失。 此处所述“开口率”是以下述式(1)定义的值。下述式(1)表示对空气过滤器100俯视时, 支持框6的侧面面积相对于外框10的开口面积的比例(参照图9)。(开口率)=100X {W-(yXnX2)}/W (1)ff 外框10的横向宽度(mm)y :Dcos ( 0 /2) (mm)D 支持框6的高度(mm)6 :V形的角度n:V形的数量支持框6的侧面面积变大时开口率变小。由于支持框6对通气没有贡献,因此从降低压力损失的观点看,认为该侧面的面积越小越好,即开口率越大越好。但是,开口率过 大也不好。这是因为,由于滤材4的总面积不足,从而可能无法得到希望的捕集效率,同时 压力损失反而可能增大。因此,优选通过合适地调节外框10的尺寸、支持框6的尺寸、V形 的数量而使空气过滤器100的开口率处于上述范围内。由于空气过滤器100即使用水清洗性能也不会劣化,所以可以用超声波等清洗。在粒径0. 3 0. 5 μ m的粒子以线速度5. 3厘米/秒透过滤材4时过滤器单元2 的捕集效率(滤材4的捕集效率)优选为99%以上。更优选地是,粒径0.3 0.4μπι的粒 子以线速度5. 3厘米/秒透过滤材4时过滤器单元2的捕集效率为99. 97%以上。进一步 优选的是,粒径0. 1 0. 2 μ m的粒子以线速度5. 3厘米/秒透过滤材4时过滤器单元2的 捕集效率为99. 9995%以上。在过滤器单元2中,滤材4的周边部4e与支持框6的树脂一体化。作为使滤材4 的周边部4e与支持框6的树脂一体化的方法,优选嵌件成形。将折褶加工过的滤材4安置 于模具中,通过注射成形得到过滤器单元2。另外,支持框6的树脂可以渗透入滤材4的周 边部4e,或可以进入滤材4的周边部4e的表面中形成微细的凹凸结构。在此情形下,滤材 4可以牢固地固定于支持框6。构成过滤器单元2的支持框6的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聚烯烃、聚酰 胺、聚氨酯、聚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它们的复合材料等。树脂的收缩率优选为20/1000 以下,更优选为10/1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1000以下。如果向这些树脂中添加填充材 料,则可以进一步降低收缩率。例如,如果添加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则可降低收缩率,此外还 可提高强度及热导率。另外,可以添加颜料进行着色、或添加抗菌剂等赋予抗菌功能。另外, “树脂的收缩率”是指进行树脂成形后的冷却过程中的尺寸变化率(冷却过程中的收缩量/ 模具的设计尺寸)。如图5所示,作为过滤器单元2的滤材4,优选由滤材主体部8和重叠于该滤材主 体部8上的透气性纤维材料7构成。作为滤材主体部8,可以使用选自玻璃滤材、驻极体滤 材及使用PTFE多孔膜的滤材中的一种。玻璃滤材为通过向玻璃纤维中添加粘合剂并进行 抄纸而得到的滤材。驻极体滤材为将熔喷无纺布驻极体化而得到的材料。其中,推荐使用 PTFE多孔膜作为滤材主体8。已知玻璃滤材在折褶加工时自身起尘。在涡轮机用途中,这些玻璃纤维从过滤器 脱落而进入涡轮机内,并附着于风扇。另外,在洁净室用途中清洁度也容易降低。另外,使 用玻璃滤材时使压力损失较高。使用驻极体滤材的空气过滤器其压力损失较低,但另一方 面,难以得到HEPA等级的捕集效率。另外,在清洗时容易降低捕集效率。使用PTFE多孔膜 的滤材则几乎克服了上述缺点,所以特别适合作为滤材4。滤材4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需要其厚度达到保持折褶加工时的形状的程度, 优选为0. 05 1mm。滤材4的压力损失在线速度5. 3厘米/秒时优选为20 300Pa。更 优选为50 200Pa。如图3所示,滤材4的褶间隔P可以调节到能充分获得空气过滤器100的每 单位面积的滤材4表面积的程度,例如1.5 6. Omm的范围内。褶高度h在例如10 30mm的范围内是合适的。另外,可以在滤材4的表面设置上述的卷边。在本实施方式中, (滤材4的褶高度h) N (支持框6的高度D)。但是,支持框6的高度D和滤材4的褶高
7度h可以不同。透气性纤维材料7具有作为增强材料的功能。另外,其自身也具有粉尘捕集功能, 有些情形下用作预滤器。该情况下,可以防止滤材主体部8(例如PTFE多孔膜)的堵塞,抑 制由此引起的压力损失的上升,并延长空气过滤器100的寿命。根据捕集理论,粉尘捕集性 能随着透气性纤维材料7的纤维直径变细而提高。因此,优选将纤维直径细的透气性材料 布置在上游侧。作为透气性纤维材料7,对材质、结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透气性比 PTFE多孔膜更优良的材料,例如毛毡、无纺布、织布、丝网(网眼状片)、其它多孔材料。但 是,从强度、捕集性、柔软性、操作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无纺布。另外,作为透气性纤维材料7 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由聚烯烃(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聚酰胺、聚酯(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芳族聚酰胺或它们的复合材料等构成的材料。另外,优选使用 由以高熔点材料为芯部且低熔点材料形成鞘部的芯鞘结构的纤维形成的无纺布。以下对适合作为滤材主体部8的PTFE多孔膜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 将在PTFE细粉中添加液体润滑剂得到的糊状混合物进行预成形。对于液体润滑剂,只要可 以润湿PTFE细粉的表面、并可通过提取或加热而除去,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液 体石蜡、石脑油、白油等烃。液体润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PTFE细粉100重量份优选为约5 约50重量份。上述预成形在不挤出液体润滑剂程度的压力下进行。接着,将预成形体通过糊料挤出或压延而成形为片形,使该PTFE成形体至少沿单 轴方向拉伸而得到PTFE多孔膜8。另外,PTFE成形体的拉伸优选在除去液体润滑剂后进 行。拉伸倍数没有特别限定,根据压力损失和捕集效率进行适当设定即可。考虑拉伸不均 勻及拉伸时的断裂等时,面积拉伸倍数(通过单轴方向的拉伸倍数和与其垂直方向的拉伸 倍数相乘来计算)优选为50 900倍。PTFE多孔膜8的平均孔径优选在0. 01 5 μ m的范围内,其平均纤维直径优选在 0. 01 0. 3 μ m的范围内,在使空气以5. 3厘米/秒的流速透过时的压力损失优选在20 2500Pa的范围内。平均孔径为约0. 01 约5 μ m的PTFE多孔膜8看上去为白色。透气性纤维材料 7的通常等级也为白色,但这些均可以被着色。作为着色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混 入颜料的方法、通过染料染色的方法、印刷的方法。另外,对颜色没有特别限定,根据用途适 当选择即可。
在向透气性纤维材料7中混入颜料的情形下,通常使作为原料的塑料树脂处于溶 融状态并进行混炼。另外,在向PTFE多孔膜8中混入颜料的情况下,可以向PTFE细粉中添 加颜料和液体润滑剂形成糊状的混合物。另外,为了显现出导电性等其它功能,可以将多种 材料混入。通过染料染色的情况下,可以将PTFE多孔膜8或透气性纤维材料7分别浸渍于 染料中,也可以将层叠的滤材4浸渍于染料中。在印刷的情况下,通常为凹版印刷等。将透气性纤维材料7和PTFE多孔膜8层叠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仅将两者重 叠,也可以通过胶粘剂层压、热层压等方法使两者层叠。在通过热层压进行层叠的情形下, 可以通过加热使无纺布等透气性纤维材料7的一部分熔融,并将透气性纤维材料7和Ρ Ε 多孔膜8胶粘和层叠。另外,可以经由热熔树脂那样的熔接剂将两者胶粘及层叠。 如上所述,滤材4可以由PTFE多孔膜8和透气性纤维材料7构成,对其它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PTFE多孔膜8可以为单层或可以为两层以上。在PTFE多孔膜8具 有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尺寸及特性相同的PTFE多孔膜,也可以使用不同的PTFE多 孔膜。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及比较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实施例1的空气过滤器通过下述顺序进行制造。首先,将面积拉伸倍数为450倍 的PTFE多孔膜夹在2片PET/PE芯鞘无纺布(单位面积质量30g/m2)之间并重叠后,使其 通过加热至180°C的一对辊间以进行热层压,得到PTFE多孔膜和透气性纤维材料的三层滤 材(厚度0· 32mm、压力损失170Pa(线速度5. 3厘米/秒)、捕集效率99· 99% )0对得到的滤材进行折褶加工使得褶高度h为22mm、褶数为93。将经折褶加工的 滤材置于模具中,用注射成形机将聚碳酸酯树脂(含有30%玻璃纤维)和滤材成形为一体 (壁厚5mm),使得支持框的长、宽、高度为195mmX 295mmX 27mm,得到参照图2进行说明的 过滤器单元。准备该过滤器单元48片,并将其连结使得V形数量为8个。将连结的过滤器单 元固定至树脂制成的外框,得到参照图1等进行说明的空气过滤器(V-BANK型过滤器 610mmX610mmX300mm)。通过焊接支持框使过滤器单元之间连结,同时向过滤器单元与外 框的间隙中填充填缝材料。(实施例2 6)分别准备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过滤器单元42片、36片、30片、24片及18片,将这 些过滤器单元进行连结使得V形的数量分别为7个、6个、5个、4个及3个。将连结的过滤 器单元改变角度θ (参照图4)固定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外框,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空气 过滤器ο(比较例1)作为比较例1,准备具有玻璃滤材和铝制外框的市售V-BANK型过滤器 (610mmX610mmX292mm)。接着,对实施例1 6及比较例1的空气过滤器测定捕集效率及压力损失。捕集 效率及压力损失的测定方法如下所示。《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使空气以面速度3. 5米/秒流过空气过滤器,并在空气过滤器的上游侧以约IO6个 /升的浓度供给具有0. 3 0. 4μ m范围平均粒径(通过激光散射法测定的累积50%时的 粒径)的多分散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下文称为“D0P“)粒子。通过粒子计数器对空气过滤 器上游侧的DOP粒子浓度、和透过空气过滤器的下游侧DOP粒子浓度进行测定,并通过下式 求得捕集效率。捕集效率(% ) = [1_(下游侧浓度/上游侧浓度)]X100下游侧浓度的单位粒子个数/升上游侧浓度的单位粒子个数/升《压力损失的测定方法》用压力计(测压计)对空气以面速度3.5米/秒流过空气过滤器时的压力损失进
9行测定。表1示出了捕集效率及压力损失的测定结果。实施例1 6及比较例1的空气过 滤器的重量及开口率一并示于表1中。[表 1] 实施例1 6的空气过滤器的压力损失全部低于比较例1的空气过滤器的压力损 失。这是因为,实施例1 6中使用由PTFE多孔膜和透气性纤维材料构成的滤材,另一方 面,在比较例1中则使用玻璃滤材。另外,实施例的空气过滤器实现了与比较例的空气过滤 器相同水平的捕集效率。另外,实施例1 6的空气过滤器比比较例1的空气过滤器更轻, 制造也容易。根据实施例1 6,尽管开口率单调增加,但压力损失并没有单调减少,在实施例3 中为最小。实施例2 5的空气过滤器的压力损失均为250Pa以下的合适范围。另一方面, 实施例1及实施例6的空气过滤器的压力损失稍大,分别为324Pa、295Pa。实施例2 5中 的压力损失之差最大为29Pa,与此相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6的压力损失之差高达75Pa、实 施例5和实施例6的压力损失之差高达46Pa。另外,实施例6的空气过滤器的捕集效率稍 低,为 99. 85%。如前文中已经说明的那样,这样的结果认为与空气过滤器的开口率相关。总之,本 发明的空气过滤器的开口率优选不应过大或过小。具体来说,如实施例2 5的空气过滤 器那样,通过将开口率设定在30 65%的范围内,可以使压力损失保持在极小值附近。
权利要求
一种空气过滤器,其具有多个过滤器单元,和包围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的外框,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各自含有经折褶加工的滤材和保持所述滤材的周边部的支持框,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在各自的所述支持框部分相互连结,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过滤器单元形成V形,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以全部所述过滤器单元相对于所述外框的开口面倾斜的方式嵌入到所述外框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中 所述过滤器单元的数量为3以上,且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以Z形连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中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全部收纳在所述外框的一个开口面与另一开口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中沿与基于所述支持框形成的脊线平行的方向设置多个所述过滤器单元,使得所述多个 过滤器单元在所述外框的框内以矩阵形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中还具有过滤器单元连结部,其通过横跨一个所述过滤器单元的所述支持框和与该过滤 器单元邻接的另一所述过滤器单元的所述支持框来连结该两个过滤器单元, 通过所述过滤器单元连结部密封所述支持框与支持框之间的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中 所述过滤器单元连结部由弹性体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中还具有置于所述过滤器单元与所述外框之间的辅助框,所述辅助框用于将所述多个过 滤器单元固定到所述外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中所述滤材含有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和重叠于所述聚四氟乙烯多孔膜上的透气性纤维材料,所述支持框以树脂作为主体构成,所述滤材的所述周边部埋入所述支持框中并与所述支持框一体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中以面速度3. 5米/秒流过空气时的压力损失为250Pa以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具有30 65%范围的开口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空气过滤器(100),其具有多个过滤器单元(2)、和包围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的外框(10)。过滤器单元(2)含有经折褶加工的滤材(4)、和保持滤材(4)的周边部(4e)的支持框(6)。相邻的两个过滤器单元(2、2)形成V形。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在各自的支持框(6)部分相互连结。所述多个过滤器单元(2)以全部所述过滤器单元(2)的面内方向相对于所述外框(10)的开口面的面内方向倾斜的方式嵌入到所述外框(10)中。
文档编号F24F13/28GK101888892SQ20088011917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6日
发明者川野荣三, 矢野阳三, 铃木晓夫, 铃木理利 申请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