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7915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空气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高压空气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活门、循环机、空气起动机涉及民用飞机的空调系统、大发的起动系统。空气流量 活门涉及空调系统的流量控制,空气循环机是飞机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空气起动机起动 飞机的主发动机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附件都需要高温、高压的空气作为工作介质。实 际修理后测试时,加压后的空气需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这种加热技术是各飞机附件维修 单位的瓶颈技术。因此,各航空公司大都将其送至国外原厂家进行修理和校验,不仅修理费 用高,且修理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加热系统,能专业、可 靠、自动地提供飞机空调等附件测试所需的高压高温(o. 6MPa,250°C )空气,同时具有投资 少,安装、维护方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空气加热系统,包括炉体、热交换器和烟囱, 所述炉体的燃烧室和混合室分开设置,炉体与热交换器、燃烧室与混合室均通过法兰连接。在炉体前面设有可直接开启的炉门装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壳程设置有折流挡板。所述热交换器的换热管有四个行程。所述热交换器的材料采用不锈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炉体包括燃烧室和混合室,将燃烧过程和混合过程分开,燃烧充分,燃气温 度可控制;在混合室,利用二次风将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温度降低,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混 合室的运行工况,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过高的烟气进入热交换器而导致热交换器过热氧化损 坏。2)在炉体前面设有可直接开启的炉门装置,炉体与热交换器、燃烧室与混合室均 通过法兰连接,有利于各部件的制造、检修和维护。3)混合烟气在热交换器中横流冲刷错列管束,有利于提高管外(烟气侧)的换热 系数,由于在壳程设置有折流挡板,可以提高烟气流速及增加烟气行程,有利于提高管外烟 气的换热效果。4)由于换热管有四个行程,以提高管内压缩空气的流程,有利于提高管内压缩空 气的换热效果。5)由于热交换器材料采用不锈钢,一方面,不锈钢的抗氧化温度大大高于碳钢,即 可以提高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性,使得热风的清洁干净。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本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 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 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 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所示,一种压缩空气加热系统,包括燃气管路、炉体1、热交换器2和烟囱 3,炉体包括燃烧室和混合室,在炉体前面设有可直接开启的炉门装置,炉体与热交换器、燃 烧室与混合室均通过法兰连接;在热交换器中设置有错列管束,在热交换器的壳程设置有 折流挡板,换热管有四个行程,热交换器材料采用不锈钢。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天然气和一次空气通过系列控制阀进入燃烧室燃 烧产生高温烟气;然后通过鼓风机向混合室加入二次风,二次风与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 在混合室混合,混合后烟气降到一定温度;混合后的烟气经过转弯烟室进入热交换器,在热 交换器中混合烟气与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把进入热交换器的高压冷空气加热到所需要的 温度,换热后的烟气经过烟 排入大气环境。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压缩空气加热系统,包括炉体、热交换器和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燃烧室和混合室分开设置,炉体与热交换器、燃烧室与混合室均通过法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炉体前面设有可直接开 启的炉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壳程设 置有折流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的换热管有 四个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的材料采用 不锈钢。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加热系统,包括炉体、热交换器和烟囱,所述炉体的燃烧室和混合室分开设置,炉体与热交换器、燃烧室与混合室均通过法兰连接;在炉体前面设有可直接开启的炉门装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壳程设置有折流挡板;所述热交换器的换热管有四个行程;所述热交换器的材料采用不锈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专业、可靠、自动地提供飞机空调等附件测试所需的高压高温(0.6MPa,250℃)空气,同时具有投资少,安装、维护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F24H3/00GK201615596SQ200920313629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
发明者秦晓东 申请人:四川奥特附件维修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