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686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热水器有关,详细地说是指一种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瓦斯热水器是利用一燃烧室产生的高温气体对一管路内的冷水进行加热,使得排 出的水为具有预定温度的热水以便利用。于加热过程中,部分高温气体是以废气方式自热 水器的壳体窜出,遂造成有效的加热效率仅介于72%至83%之间,而为能充分利用高温气 体,有业者尝试于热水器的壳体内再加增一组管路与热交换器,该新增的管路与热交换器 相对远离燃烧室,前述结构是由高温气体先后对壳体内的两组管路与热交换器分别进行预 热与加热,以达到提升加热效率的目的。前述具备两组管路与两组热交换器的热水器虽获提升加热效率,惟,其仍有未臻 完善之处,即靠近燃烧室的第一组管路与热交换器是作为加热用,远离燃烧室的第二组管路与 热交换器是作为预热用,在燃烧室产生高温气体并以自然对流方式向上窜流之际,高温气 体遭受第一组管路底部与热交换器的多数散热鳍片底面的阻挡即已耗失大部分能量,能通 过第一组管路与热交换器且续往第二组管路与热交换器方向窜流的高温气体变少,相对使 得可传递至第二组管路的热能骤减,该情形将造成预热效果不彰,使得原拟充分利用高温 气体以提升加热效率的用意受到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可充分利用高温气体以达 到良好的预热及加热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包含—用以产生高温气体的燃烧室;一管路,位于该燃烧室高温气体通过的路径上,该管路被区分有一第一加热段与 一第二加热段;复数第一散热鳍片,为该管路所贯穿且位于该第一加热段;复数第二散热鳍片,为该管路所贯穿且位于该第二加热段,以及一壳体,内部容置该燃烧室、管路、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该壳体相对于 设置有该些第一散热鳍片处具有一第一排气截面积,相对于设置有该些第二散热鳍片处具 有一第二排气截面积,其中该第一排气截面积小于该第二排气截面积。所述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其中该些第一散热鳍片与该些第二散热鳍片的摆设是 与高温气体窜流方向平行。所述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其中每一第一散热鳍片的底部具有一第一抵挡面,该 第一排气截面积为该壳体与高温气体窜流方向呈垂直的横切截面积扣除所有第一散热鳍 片的第一抵挡面的面积总和而得;每一第二散热鳍片的底部具有一第二抵挡面,该第二排
3气截面积为该壳体与高温气体窜流方向呈垂直的横切截面积扣除所有第二散热鳍片的第 二抵挡面的面积总和而得。所述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其中该些第一散热鳍片数量多于该些第二散热鳍片的数量。所述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其中该些第一散热鳍片数量等同该些第二散热鳍片的 数量,且第一散热鳍片的第一抵挡面大于第二散热鳍片的第二抵挡面。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确实可以实现充分利用高温气体以达到良好的预热及加热 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前侧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沿3-3线方向剖视图。图4为图1中沿4-4线方向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前侧示意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壳体,12排气口,20燃烧室,30管路,30A第一加热段,30B第二加热段,32入水 口,34出水口,40(40,)第一散热鳍片,42(42,)第一抵挡面,50第二散热鳍片,52第二抵挡 面,Al第一排气截面积,A2第二排气截面积,S高温气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包括一壳体,壳体内部容置一燃烧室、一 管路、复数第一散热鳍片与复数第二散热鳍片。其中,管路位于燃烧室产生高温气体并通过 的路径上,且管路被区分有一第一加热段与一第二加热段;该些第一散热鳍片为管路所贯 穿且位于该第一加热段,该些第二散热鳍片亦为管路所贯穿且位于该第二加热段;至此,壳 体相对于设置有该些第一散热鳍片处具有一第一排气截面积,相对于设置有该些第二散热 鳍片处具有一第二排气截面积,其中该第一排气截面积小于该第二排气截面积。根据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每一第一散热鳍片的底部具有一第一抵挡面,该第 一排气截面积为该壳体与高温气体窜流方向呈垂直的横切截面积扣除所有第一散热鳍片 的第一抵挡面的面积总和而得;每一第二散热鳍片的底部具有一第二抵挡面,该第二排气 截面积为该壳体与高温气体窜流方向呈垂直的横切截面积扣除所有第二散热鳍片的第二 抵挡面的面积总和而得。根据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的该些第一散热鳍片数量多于该些第二散热鳍片的数量。根据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的该些第一散热鳍片数量等同该些第二散热鳍片的数 量,且第一散热鳍片的第一抵挡面大于第二散热鳍片的第二抵挡面。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请配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热水器热交换系统包括一壳体 10、一燃烧室20、一管路30、复数第一散热鳍片40与复数第二散热鳍片50,其中[0030]壳体10内部的空间供容置该燃烧室20、管路30、第一散热鳍片40与第二散热鳍 片50,管路30位于燃烧室20上方。燃烧室20由点燃瓦斯以产生高温气体S,高温气体S是以自然对流方式朝排气口 12方向向上窜流。管路30是由一弯制成多圈环绕状的管体所构成,具有一冷水注入的入水口 32与 一热水排出的出水口 34,管路30被区分有一第一加热段30A与一第二加热段30B,且皆位 于该燃烧室20高温气体S通过的路径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段30A位于靠近燃烧室 20处,而第二加热段30B位于远离燃烧室20处且呈位于第一加热段30A的正上方。该些第一散热鳍片40各呈薄板状且为该管路30贯穿并位于该第一加热段30A,如 图1所示,该些第一散热鳍片40是以等间距且彼此平行的方式摆设,且第一散热鳍片40的 摆向是与高温气体S向上窜流方向平行,又,每一第一散热鳍片40的底部具有一第一抵挡 面42。该些第二散热鳍片50亦呈薄板状且为该管路30所贯穿而位于该第二加热段30B, 该些第二散热鳍片50亦以等间距且彼此平行的方式摆设,第二散热鳍片50的摆向仍是与 高温气体S窜流方向平行,每一第二散热鳍片50的底部具有一第二抵挡面52。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说明,必须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有 的第一散热鳍片40与第二散热鳍片50是以被安置在图1所示宽W与图2所示长L共同围 设的范围为例说明。请再配合图3所示,为壳体10的横切示意图,其揭示高温气体S向上窜流之际,部分 高温气体S将遭受该些第一散热鳍片40的第一抵挡面42所阻挡,于此定义,壳体10的横切 截面积扣除所有第一散热鳍片40的第一抵挡面42的面积总和而得为一第一排气截面积Al, 如图剖面线区域即表示第一排气截面积Al,该第一排气截面积Al即为高温气体S可通过并 向上继续窜流的空间;通过该些第一散热鳍片40的高温气体S将再遭遇第二散热鳍片50底 部的第二抵挡面52阻挡,如图4所示,于此定义,壳体10的横切截面积扣除所有第二散热鳍 片50的第二抵挡面52的面积总和而得为一第二排气截面积A2,该第二排气截面积A2是高 温气体S往排气口 12方向窜流的可通过空间,图中的剖面线区域代表该第二排气截面积A2。为能提升高温气体S可以较多的热能传递于该第二加热段30B的管体上,以达良 好的预热效果,该第一排气截面积Al必须小于该第二排气截面积A2,由此以于壳体10内部 形成热对流的烟囱效应,有助于高温气体S向上窜流且提升热交换效率。为达上述目的,在 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鳍片40与第二散热鳍片50的抵挡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则以设置第 一散热鳍片40数量多于第二散热鳍片50数量的方式来达成第一排气截面积Al小于第二 排气截面积A2的目的。同理,在第一排气截面积Al小于第二排气截面积A2的要求下,若限制第一散热鳍 片40数量必须等同第二散热鳍片50的数量时,则可由制作不同大小的抵挡面面积以达成, 如图5所示,其中第一散热鳍片40’的第一抵挡面42’大于第二散热鳍片50的第二抵挡面 52,如此,即可获得第一排气截面积Al小于第二排气截面积A2,并据以产生烟 效应以提 升预热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权 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用以产生高温气体的燃烧室;一管路,位于该燃烧室高温气体通过的路径上,该管路被区分有一第一加热段与一第二加热段;复数第一散热鳍片,为该管路所贯穿且位于该第一加热段;复数第二散热鳍片,为该管路所贯穿且位于该第二加热段,以及一壳体,内部容置该燃烧室、管路、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该壳体相对于设置有该些第一散热鳍片处具有一第一排气截面积,相对于设置有该些第二散热鳍片处具有一第二排气截面积,其中该第一排气截面积小于该第二排气截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第一散热鳍片与该 些第二散热鳍片的摆设是与高温气体窜流方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第一散热鳍片的底 部具有一第一抵挡面,该第一排气截面积为该壳体与高温气体窜流方向呈垂直的横切截面 积扣除所有第一散热鳍片的第一抵挡面的面积总和;每一第二散热鳍片的底部具有一第二 抵挡面,该第二排气截面积为该壳体与高温气体窜流方向呈垂直的横切截面积扣除所有第 二散热鳍片的第二抵挡面的面积总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第一散热鳍片数量 多于该些第二散热鳍片的数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第一散热鳍片数量 等同该些第二散热鳍片的数量,且第一散热鳍片的第一抵挡面大于第二散热鳍片的第二抵 挡面。
专利摘要一种热水器的热交换系统,包括一壳体,壳体内部容置一燃烧室、一管路、复数第一散热鳍片与复数第二散热鳍片。其中,管路位于燃烧室产生高温气体并通过的路径上,且管路被区分有一第一加热段与一第二加热段;该些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为管路所贯穿,前者位于第一加热段,后者位于第二加热段;至此,壳体相对于设置有第一散热鳍片处具有一第一排气截面积,相对于设置有第二散热鳍片处具有一第二排气截面积,其中该第一排气截面积小于该第二排气截面积,由此以于壳体内部形成热对流的烟囱效应,并获提升加热效果。
文档编号F24H9/00GK201688568SQ20102017921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
发明者林冠州, 黄信铭, 黄信雄, 黄重景, 黄锦颖 申请人:关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