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686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热水器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与进排气结构设计有关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图1揭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350533号「热水器的进、排气风管」结构,该 现有热水器1具有一机体2,机体2内设一热交换器3、一强制进气组4与一排气组件5。该 强制进气组4包括一马达4a及一风扇4b,且与机体2顶面的一进气口 2a配合而可将外部 空气吸入机体2内部,用以与瓦斯混合以进行冷水加热;该排气组件5具有一排气管5a,排 气管5a —端连接一排风箱5b,另一端连通外部,前述排风箱5b可将该热交换器3产生的废 气引至该排气管5a并予排出机体2外。诚然,上述热水器1提供进、排气分流结构,但,该结构形态潜藏以下缺失,即排气管5a的出口端A突出于进气口 2a外,该相对关系在施工人员安装热水器1 时,因故未能将一确保安全的废气排出延伸管(图未示)与该排气管5a组装结合的情形 下,热交换器3仍能正常运作,亦即废气将顺利地被引出机体2外部,而外部空气仍继续被 吸入机体2内部。此情况在热水器1安装于室内时容易造成人员不察致吸入过多废气而中 毒,或,热水器1安装于室外阳台时,废气容易充布于半封闭状态的空间,随时有逸入室内 并危害人体之虞。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器,具有强化使用安全性的 效能。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水器包括一机体、一排气系统与一进 气系统,其中,机体顶部设一基准面,且内设一热交换系统;排气系统具有一设于该机体顶 部的内管,该内管用以将该热交换系统产生的废气引出该机体外,且内管顶缘至该机体的 基准面的距离为一第一高度;进气系统具有一设于该机体顶部的外管,该外管包覆该内管, 且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一进气通道用以将机体外部空气引入该热交换系统,该外管顶缘至 该机体的基准面的距离为一第二高度,该第二高度大于该第一高度。依据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系统还具有一延伸管,该延伸管一端与该内管 接设,另一端延伸穿出该外管,以便确实将废气引出机体之外。依据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的该进气系统具有一鼓风机,该鼓风机设于该机体内 部且位于该热交换系统下方,鼓风机具有一出风口与该进气通道相通,该出风口面对该热 交换系统。依据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进气系统的进气通道包括一导入段、一引流段与一注 入段,该导入段形成于该外管与内管之间,该引流段接续该导入段且位于该机体背部,该注 入段接续该引流段且与一鼓风机相通。依据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该机体具有一顶板,该顶板构成该基准面,机体另具有一第一容室与一第二容室,该第一容室中装设该热交换系统与该鼓风机,该第二容室构成 该进气系统的进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一道的安全检视效果,可确保室内 人员不会因为未察觉热水器安装不确实而导致吸入过多废气中毒的情事发生。

图1为现有热水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热水器10 机体12外壳12a顶板14第一容室 16第二容室20排气系统22内管24延伸管30进气系统32外管34进气通道34b引流段 34c注入段36a 入风口 36b 出风口hi第一高度h2第二高度
12b 开口 18热交换系统
24a出口端
34a导入段 36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请配合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热水器100包括一机体10、一 排气系统20与一进气系统30,其中机体10具有一外壳12,构成外壳12顶面的顶板12a则定义为一基准面,且顶板 12a具有一开口 12b,外壳12内部被区隔有一第一容室14与一第二容室16,其中第一容室 14内部装设一热交换系统18,因热交换系统18属既有技艺,容不赘述。 排气系统20具有一接设于该机体10顶部且与该第一容室14相通的内管22,该内 管22顶端穿出该顶板12a的开口 12b,且内管22的顶缘至该顶板12a(即基准面)的距离 为一第一高度hl,该内管22可将该热交换系统18产生的废气引出该外壳12 ;另,为确保废 气能确实排放至室外,避免人员不察而吸入过多废气导致中毒情形发生,该排气系统20还 组装有一延伸管24,该延伸管24与该内管22接设,且其具有适当长度的身部而使得一出口 端24a得位在室外。 进气系统30具有一外管32、一进气通道34与一鼓风机36。其中,外管32结合于 该顶板12a上而罩设该开口 12b,且外管32的管径大于该内管22管径而呈包覆该内管22, 另,外管32顶缘至该顶板12a (即基准面)的距离为一第二高度h2,该第二高度h2大于上
4述排气系统20的内管22的第一高度hl,其造成外管32顶缘高于内管22顶缘,如图2所 示;该进气通道34则是由机体10的第二容室16所构成,其具有一导入段34a、一引流段34b 与一注入段34c,其中导入段34a形成于该外管32与内管22之间,引流段34b接续该导入 段34a且位于该机体10背部,注入段34c则是接续该引流段34b ;而该鼓风机36装设于该 机体10的第一容室14且位于该热交换系统18下方,鼓风机36具有一入风口 36a与该进 气通道34的注入段34c相通,以及一出风口 36b面对该热交换系统18。经由前述结构的搭 配,于启动鼓风机36,即可将机体10外部空气引至该热交换系统18以便与瓦斯混合以进行 冷水加热。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热水器100结构同属提供进、排气分流者,于后叙 述其可获安全使用的理由在施工人员安装热水器100时因故未能将该确保废气确实排放至室外的延伸管 24组装结合于该内管22的情形下,倘该热交换系统18继续运作,则其产生的废气从该内管 22排出之际,将因内管22顶缘低于该外管32顶缘,使得废气复与外部空气混合,且同为该 鼓风机36所制造强大吸力所牵引而从该外管32与内管22之间形成的导入段34a,依循引 流段34b与注入段34c再从鼓风机36的出风口 36b而进入热交换系统18且与瓦斯混合, 此情形将造成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并旋即因缺氧现象造成熄火,反复点火亦将无法点燃,如 此,人们即可查探熄火原因,并及时发现该延伸管24未与内管22结合的情形,故得以在室 内充布废气的前察觉热水器100安装不确实并及时改善。本实用新型外管32顶缘高于内管22顶缘的相对关系,诚实为一防呆设计,其在安 装热水器100的过程中,提供了多一道的安全检视效果,可确保室内人员不会因为未察觉 热水器100安装不确实而导致吸入过多废气中毒的情事发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权 利要求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机体,顶部设一基准面,且内设一热交换系统;一排气系统,具有一设于该机体顶部的内管,该内管用以将该热交换系统产生的废气引出该机体外,且内管顶缘至该机体的基准面的距离为一第一高度;一进气系统,具有一设于该机体顶部的外管,该外管包覆该内管,且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一进气通道用以将机体外部空气引入该热交换系统,该外管顶缘至该机体的基准面的距离为一第二高度,该第二高度大于该第一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排气系统具有一延伸管,该延伸管一端 与该内管接设,另一端延伸穿出该外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系统具有一鼓风机,该鼓风机设于 该机体内部且位于该热交换系统下方,鼓风机具有一出风口与该进气通道相通,该出风口 面对该热交换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系统的进气通道包括一导入段、一 引流段与一注入段,该导入段形成于该外管与内管之间,该引流段接续该导入段且位于该 机体背部,该注入段接续该引流段且与该鼓风机相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机体具有一顶板,该顶板构成该基准 面,机体另具有一第一容室与一第二容室,该第一容室中装设该热交换系统与该鼓风机,该 第二容室构成该进气系统的进气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热水器,具有同轴心设置的一外管与一内管,其中外管顶缘高于内管顶缘,内管是用以将废气排出使用,内管与外管之间所形成空间则为空气注入热水器内部的进气通道,一般而言,内管会再接一延伸管以确保废气排出室外,但若该延伸管因故未与内管结合时,则于点燃热水器时将造成废气再循该进气通道进入热水器内部且再与瓦斯混合,遂造成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致缺氧而无法点燃加热,该情形有助于人们及时察觉危险并及时改善问题。
文档编号F24H1/00GK201688545SQ20102017919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
发明者林冠州, 黄信铭, 黄信雄, 黄重景, 黄锦颖 申请人:关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