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734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化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
背景技术
在建材、冶金、化工、环保等许多生产行业中,广泛地使用回转圆筒设备对固体物 料进行机械、物理或化学处理,这类设备被称为回转窑。回转窑一般包括窑体、用于支承窑 体的支承装置和旋转动力装置。现有的旋转动力装置一般包括固定在窑体上的大齿圈、与大齿圈相啮合的小齿 轮、电机。其中小齿轮安装于齿轮箱内,齿轮箱固定于底座上,电机主轴通过减速器和万向 联轴器与小齿轮的输入轴相连。当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工作时,电机带动小齿轮旋转,小齿 轮与大齿圈相啮合带动窑体旋转。在回转窑传动中,如果窑体较重,则齿轮箱中的与大齿圈相啮合的小齿轮会承受 非常大的压力,小齿轮与大齿圈啮合容易因挤压错位,小齿轮易于磨损失效,严重影响工作 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动平稳性好、小齿轮不 易磨损失效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包括窑体、柔性传动装置,所述柔性传动装置 包括固定在所述窑体上的大齿圈、底座、齿轮箱和置于该齿轮箱内并且与所述大齿圈相啮 合的小齿轮,所述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的后侧通过支座铰 接在一起,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的前侧端部安装有若干个弹簧缓冲器,所述齿轮箱的 下部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底座上,所述齿轮箱的上部安装有定距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中,所述定距装置包括定距盘和定距座,所 述定距座固定在所述齿轮箱上,所述定距盘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定距座内部,所述定距盘 上可转动地固定有多个滚子,所述滚子与所述大齿圈的齿顶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中,所述多个滚子呈多排排列,每排之间的 距离与所述大齿圈的齿距相适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中,所述定距座的宽度小于所述大齿圈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中,所述定距座的宽度等于所述大齿圈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中,所述柔性传动装置为两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中,所述两个或多个柔性传动装置沿所述 窑体延伸方向布置于一个、两个或多个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中,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的侧面安装有液压缓冲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中,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的左右两侧 各安装一个所述液压缓冲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的柔性传动装置的定距装置分担了小齿轮的 压力,保护其不易磨损失效。小齿轮与大齿圈啮合不会因挤压错位,窑体由小齿轮和定距装 置共同支撑,其转动更为平稳。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安装有多个柔性传动装置,形成异位多点传 动,多个柔性传动装置同步运转下使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平稳运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的柔性传动装置的右视图,示出了去除电机后的柔性传动装置的结 构;图4是图3的B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2中的液压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包括窑体110、用于支承窑体110 的支承装置120和柔性传动装置130。结合图1、图2、图3所示,柔性传动装置130包括固定在窑体110上的大齿圈111、 与大齿圈111相啮合的小齿轮(图中未示出)112和电机113。小齿轮(图中未示出)可旋 转的安装于齿轮箱114内。小齿轮的轴上焊接或铆接固定有两个凸圆圆盘(图中未示出), 两个凸圆圆盘分别位于小齿轮(图中未示出)的两侧。齿轮箱114固定于底座132上,底座132包括上底座135和下底座136,上底座135 和下底座136的后侧通过支座119铰接在一起,上底座135和下底座136的前侧端部安装 有四个弹簧缓冲器117。结合图5所示,上底座135和下底座136的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用于防止共振的 液压缓冲器7。液压缓冲器7包括液压缸20,其中液压缸20的活塞4位于活塞杆18的中 部。其中液压缸20的缸体17是倒置的圆筒,该圆筒底壁上设有与上底座135上的通孔相配 合的凸肩19,该圆筒的开口处固定有端盖22,活塞杆18伸出端盖22,并固定在下底座135 上。活塞4上设有若干第一阻尼孔。在液压缸20外设有油腔2,油腔2与液压缸20之间的 隔壁上部设有若干第二阻尼孔1,下部设有第一单向阀3,第一阻尼孔内设有与第一单向阀 3相同的第二单向阀6。在活塞杆18下部和上部分别套装有第一压力弹簧9和第二压力弹
23ο当液压缸20受压时,缸体17向下运动,压缩第二压力弹簧23,同时缸体17和活塞 4上部的上油腔M的容积减小,其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二阻尼孔1进入油腔2 ;此时由于缸体 17和活塞4下部的下油腔25容积增大,油腔2中的液压油经第二单向阀6进入下油腔25, 这时由于上油腔M中的液压油作用于活塞4上的压力大于下油腔25中的液压油作用于活塞4上的压力,第一单向阀3处于关闭状态。当液压缸20减压时,第二压力弹簧23反弹, 上油腔M的容积增加,其内液压油的压力减小;而第一压力弹簧9受压且下油腔25的容积 减小,其内液压油的压力增加,此时第一单向阀3开启,下油腔25中的液压油经第一单向阀 3流入上油腔M,如此反复,完成缓冲作用。结合图4所示,齿轮箱114的下部固定安装在在上底座135上,齿轮箱114的上部 设置有用来使大齿圈111与小齿轮(图中未示出)在啮合时能保持合理间隙的定距装置5, 定距装置5包括定距盘51和定距座52,定距座52通过螺栓固定在齿轮箱114上,定距座 52的宽度小于大齿圈111的宽度,定距盘51通过铰轴53铰接在定距座52内部,定距盘51 上可转动地固定有多个滚子M,滚子M的上部与大齿圈111的齿顶相接触。多个滚子M 呈多排排列,每排之间的距离与大齿圈111的齿距相适应。定距座52的宽度也可以等于大齿圈111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的柔性传动装置130的工作过程如下齿轮箱114中的小齿轮(图中未示出)通过电动机113带动转动,小齿轮(图中 未示出)与大齿圈111啮合带动窑体Iio旋转,定距装置5将窑体110的重力分担,并传递 给底座132上,窑体110由小齿轮(图中未示出)和定距装置共同支撑,其转动更为平稳。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可以安装有两个或多个柔性传动装置130,两 个或多个柔性传动装置130沿窑体110延伸方向布置于一个、两个或多个位置,对窑体110 进行同位或异位传动。当两个或多个柔性传动装置130沿窑体110延伸方向布置于两个或 多个位置,两个或多个柔性传动装置130形成多点异位传动,两个或多个柔性传动装置130 在两点或多点同步运转使回转窑更加平稳运转。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的柔性传动装置130也可以为一个。分别位于小齿轮(图中未示出)的两侧的两个凸圆圆盘使小齿轮可以适应于不同 宽度的大齿圈。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 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 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包括窑体、柔性传动装置(130),所述柔性传动装置 (130)包括固定在所述窑体上的大齿圈、底座、齿轮箱和置于该齿轮箱内并且与所述大齿圈 相啮合的小齿轮,所述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的后侧通过支 座铰接在一起,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的前侧端部安装有若干个弹簧缓冲器,所述齿轮 箱的下部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的上部安装有定距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装置包括定距 盘和定距座,所述定距座固定在所述齿轮箱上,所述定距盘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定距座内 部,所述定距盘上固定有多个可转动的滚子,所述滚子与所述大齿圈的齿顶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滚子呈多排排 列,每排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大齿圈的齿距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座的宽度小于 所述大齿圈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座的宽度等于 所述大齿圈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动 装置(130)为两个或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或多个柔性传 动装置(130)沿所述窑体(110)延伸方向布置于一个、两个或多个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 座的侧面安装有液压缓冲器(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的轴上固定 有两个凸圆圆盘,所述两个凸圆圆盘分别位于所述小齿轮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 座的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所述液压缓冲器(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包括窑体、柔性传动装置,柔性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在窑体上的大齿圈、底座、齿轮箱和置于该齿轮箱内并且与大齿圈相啮合的小齿轮,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和下底座的后侧通过支座铰接在一起,上底座和下底座的前侧端部安装有若干个弹簧缓冲器,齿轮箱的下部固定安装在上底座上,齿轮箱的上部安装有定距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柔性传动回转窑的柔性传动装置的定距装置分担了小齿轮的压力,保护其不易磨损失效。小齿轮与大齿圈啮合不会因挤压错位,窑体由小齿轮和定距装置共同支撑,其转动更为平稳。
文档编号F27B7/26GK201909521SQ201020664378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6日
发明者孙夏明, 王春和 申请人:孙夏明, 王春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