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式热风循环高温固体蓄热电热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344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闭式热风循环高温固体蓄热电热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属于贮热加热器领域,具体说是属于释放的热量被传输给传热流体的,例如空气、水的贮热加热器,依据国际专利分类法,属于F24H 7/02。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一般采用水或其他耐高温液体作为取热换热介质,如我国专利号02118524. 7《自储能电锅炉》,其构造部件包括由高密度储热介质组成的储热体,设置在储热体内的吸热器和电加热器,与吸热器相连接的集热器, 与集热器相连接的具有外罩套管或管板、板式的两个换热器,与换热器相连接的循环泵、控制器及集液器。散热器的回水通过换热器加温后由循环泵输回至散热器。其不足之处有三点,一是大量管束占了炉内空间;二是一旦供水不足或热量換不出去,管内就会产生高压蒸气,若使用导热油则更会焦化、燃烧,都有一定安全隐患;三是设备复杂,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采用空气作为换热介质,并且把经过换热的空气又送回锅炉循环使用的闭式热风循环高温固体蓄热电热水机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电热水机组包括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热风循环和换热系统、热水循环和换热系统、控制柜四大部分。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通过热风管出口和回风管进口与热风循环换热系统相连,热水循环和换热系统与热风循环和换热系统中热风换热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控制柜通过电缆与电加热管、鼓风机、水泵相连。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由外箱体、保温层、内箱体、耐火砖砌体、电加热管、高温蓄热体组成。内箱体是承力件,由厚钢板、加强筋焊接而成,上面焊有法兰边。外箱体由薄钢板焊接而成,内面包有保温层,用螺钉固定在内箱体上。内箱体内侧,有一层耐火砖砌体。高温蓄热体放置在箱底面,分成多个小块,块之间留有一定间距,便于高温空气加热和蓄、放热。高温蓄热体下部,由立放的蓄热砖支撑,并形成鼓风机风口均布到全炉底部的风道,使各块蓄热体能均勻加热和放热。电加热管横向插入箱体内,并穿过另一侧箱体露出箱外,通过法兰边、螺钉固定在外箱体上。热风循环和换热系统由进风管、热风换热箱、出风管、鼓风机、热风循环风管组成,进风管下端插入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内,上端与热风换热箱进风口相连,热风换热箱出风口与出风管相连,出风管又与鼓风机进口相连,鼓风机出口与热风循环管相连,热风循环管下端与高温蓄热电锅炉底部进风口相连。热水循环和换热系统由水泵循环系统、热水换热器、定压补水箱组成,水泵循环系统水泵出水管与热风换热器进水口相连,水泵进水管与热水换热器出水口相连,热水换热器进水口与热风换热器出水口相连,定压补水箱通过水管与水泵循环系统回水管相连。控制柜通过电缆与电加热管、鼓风机、水泵相连,同时它又担负着整个系统的智能化控制、管理职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采用空气作为换热介质,并且经过换热的空气又送回锅炉, 循环使用,提高了换热效率;2、取消了吸热管束,提高了炉内体积的利用率;3、取消了炉内的吸热体,消除了安全隐患;4、简化了系统设备,降低了成本。
图1闭式热风循环高温固体蓄热电热水机组结构示意图。图2A-A剖视系统图。图;3B-B剖视图。零部件编号外箱体1、保温层2、内箱体3、耐火砖砌体4、高温蓄热体5、热风循环管6、电加热管7、鼓风机8、控制柜9、进风管10、热风换热箱11、水泵循环系统12、定压补水箱13、热水换热器14、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15、出风管16、热风循环和换热系统17、热水循环和换热系统1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从图1、图2、图3中可以看出, 本闭式热风循环高温固体蓄热电热水机组由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15、热风循环和换热系统 17、热水循环和换热系统18、控制柜9四大部分组成,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15通过进风管 10出口和回风管16进口与热风循环换热系统17相连,热水循环和换热系统18与热风换热箱1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控制柜9通过电缆与电锅炉的电加热管7、鼓风机8、水泵循环系统12相连。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15由外箱体1、保温层2、内箱体3、耐火砖砌体4、电加热管 7、高温蓄热体5组成;内箱体3是承力件,由厚钢板、加强筋焊接而成,上面焊有法兰边;外箱体1由薄钢板焊接而成,内面包有保温层2,用螺钉固定在内箱体3上;内箱体3内侧,有一层耐火砖砌体4 ;高温蓄热体5放置在箱底面,分成多个小块,块之间留有一定间距,便于高温空气加热和蓄、放热;高温蓄热体5由蓄热砖组成,其下部由立放的蓄热砖支撑,并形成鼓风机风口均布到全炉底部的风道,使各块高温蓄热体5能均勻加热和放热;电加热管7 横向插入箱体内并穿过另一侧箱体露出箱外,通过法兰边、螺钉固定在外箱体1上。热风循环和换热系统17由进风管10、热风换热箱11、出风管16、鼓风机8、热风循环风管6组成,进风管10下端插入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15内,上端与热风换热箱11进风口相连,热风换热箱11出风口与出风管16相连,出风管16又与鼓风机8进风口相连,鼓风机 8出风口与热风循环管6相连,热风循环管6下端与高温蓄热电锅炉15底部进风口相连。热水循环和换热系统18由水泵循环系统12、热水换热器14、定压补水箱13组成, 水泵循环系统12出水管与热风换热器11进水口相连,水泵循环系统12进水管与热水换热器14出水口相连,热水换热器14进水口与热风换热器11出水口相连,定压补水箱13通过水管与水泵循环系统12回水管相连;控制柜9通过电缆与电加热管7、鼓风机8、水泵循环系统12相连,同时它又担负着整个系统的智能化控制、管理职能。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谷电时段,电加热管7分部通电加热,炉内温度升高,高温蓄热体5开始蓄热,达到设定温度后,用户端循环泵、本机组水泵循环系统12启动,鼓风机8启动,热风进入热风换热箱11加热循环水后通过热风循环管6返回炉内重新加热,如此不断循环。谷电时段,整个机组处于边蓄热、边供热状态。谷电时段终了,电加热管7分部切断,其余设备继续运行,整个机组处于全量蓄热供热状态。由于是固体高温蓄热,蓄热温度达800°C,其单位体积蓄热量是常压水的10倍。热风短程闭式循环,大大降低了热损,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把热空气作为换热介质,比水和其他液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闭式热风循环高温固体蓄热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15)、热风循环和换热系统(17)、热水循环和换热系统(18)、控制柜(9)四大部分, 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15)通过进风管(10)出口和回风管(16)进口与热风循环换热系统 (17)相连,热水循环和换热系统(18)与热风换热箱(1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控制柜 (9)通过电缆与电锅炉的电加热管(7)、鼓风机(8)、水泵循环系统(12)相连。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热风循环高温固体蓄热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15)由外箱体(1)、保温层O)、内箱体(3)、耐火砖砌体、高温蓄热体(5)、电加热管(7)组成;内箱体(3)由厚钢板、加强筋焊接而成的承力件,上面焊有法兰边;外箱体(1)由薄钢板焊接而成,内面包有保温层O),用螺钉固定在内箱体(3)上; 内箱体⑶内侧,有一层耐火砖砌体⑷;高温蓄热体(5)放置在箱底面,分成多个小块, 块与块之间留有间距,便于高温空气加热和蓄、放热;高温蓄热体(5)由蓄热砖组成,其下部由立放的蓄热砖支撑,并形成鼓风机风口均布到全炉底部的风道,使各块高温蓄热体(5) 能均勻加热和放热;电加热管⑵横向插入箱体内,并穿过另一侧箱体露出箱外,通过法兰边、螺钉固定在外箱体(1)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热风循环高温固体蓄热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循环和换热系统(17)由进风管(10)、热风换热箱(11)、出风管(16)、鼓风机(8)、热风循环风管(6)组成,进风管(10)下端插入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15)内,上端与热风换热箱(11)进风口相连,热风换热箱(11)出风口与出风管(16)相连,出风管(16)又与鼓风机 (8)进风口相连,鼓风机(8)出风口与热风循环管(6)相连,热风循环管(6)下端与高温蓄热电锅炉(1 底部进风口相连。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热风循环高温固体蓄热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循环和换热系统(18)由水泵循环系统(12)、定压补水箱(13)、热水换热器(14)组成,水泵循环系统(1 的出水管与热风换热器(11)进水口相连,水泵循环系统(1 进水管与热水换热器(14)出水口相连,热水换热器(14)进水口与热风换热器(11)出水口相连,定压补水箱(13)通过水管与水泵循环系统(12)回水管相连;控制柜(9)通过电缆与电加热管(7)、鼓风机(8)、水泵循环系统(12)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闭式热风循环高温固体蓄热电热水机组,包括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15)、热风循环和换热系统(17)、热水循环和换热系统(18)、控制柜(9)四大部分,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15)通过进风管(10)出口和回风管(16)进口与热风循环换热系统(17)相连,热水循环和换热系统(18)与热风换热箱(1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控制柜(9)通过电缆与电锅炉的电加热管(7)、鼓风机(8)、水泵循环系统(12)相连。由于是固体高温蓄热,蓄热温度达800℃,其单位体积蓄热量是常压水的10倍。热风短程闭式循环,大大降低了热损,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把热空气作为换热介质,比水和其他液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并简化了设备,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F24H7/04GK202133111SQ20112025428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朱宝泉, 朱杰 申请人:朱宝泉, 朱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