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447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分体式家用空调器室内机,如挂壁式空调器或落地式柜机空调器,主要包括风轮和电机以及一个出风口,无论是制冷还是制热,都从该一个出风口送风。空调器制冷时,冷气从上部空间下沉到下部空间;空调器制热时,热气是从下部空间上升到上部空间。当空调器只有一个出风口,而该出风口的位置朝向房间的上部时,位于上部的热气很难向下部运动。然而,人体对温度较敏感的部位,如脚和腿,却在房间的下部活动,因此,当这种结构的空调器在制热模式时,很难让人感觉到房间的温暖,热量的利用率较低, 造成能源浪费;同时,热气会吹向人的脸部,会使人感觉难受,降低了空调器的舒适性。市场上也有小型的移动空调器,可以在房间的较低空间内实现送热风功能,但是, 该移动空调器送风量小且距离近,制热量和制冷量均较小,只能局部提高或者降低房间的温度,不能使房间整体升温或者降温,因此移动空调使用时的舒适性较差,不适合较大空间使用。目前,也有上下出风的空调器,空调器室内机的上端和下端各安装一套离心风轮和电机,换热器放在中间,共用一个风道;但是,当位于上下两端的两套离心风轮同时运行时,会导致共用的风道的内部的风场不均勻,并且导致换热器的进风不均勻;因此,该换热器的利用率很低,能耗高。中国专利文献号CN 2769726Y于2006年4月5日公开了一种柜式多出风口空调器,室内机部分包括有机壳、位于机壳上部的蒸发器、进风口、上出风口以及风机部件,风机部件包括有电机、风叶以及风道,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有多组下出风口,在柜式室调室内机的下部安装一套辅助风机部件,辅助风机部件包括有电机、风叶以及风道,辅助风机部件将经过蒸发器并进行热交换后的冷/热空气引导至下出风口吹出,空调室内机下出风口与辅助风机部件的风道空气出口相衔接,在空调器室内机的下部,还安装有一套或多套辅助电加热装置,辅助电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辅助风机部件的风道进风或出风口处。这种柜式多出风口空调器结构复杂,且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换热效率高、能耗低、 适用范围广的空调器室内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上部送风口、下部送风口和回风口,第一电机、第一蜗壳、第一风轮以及上部导风板设置在机体内的上部,第二电机、第二蜗壳、第二风轮以及下部导风板设置在机体内的下部,换热器设置在上部导风板和下部导风板之间,其结构特征是机体的内壁、换热器、上部导风板和下部导风板共同围成负压区域,位于机体内的隔板将该负压区域分隔为上风道区域和下风道区域,上风道区域与上部送风口相通,下风道区域与下部送风口相通。所述回风口位于换热器的正前面或侧面。当空调器室内机运行时,两个风道区域,即上风道区域和下风道区域,同时进行室内风循环,互不影响,两个风道区域内的气流稳定,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实现了节能的目的;同时,空调器室内机的上部和下部同时吹出冷风或者热风,能使室内的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同时快速降温或者升温,提高空调器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换热效率高、能耗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O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移开前面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移开前面板和换热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流流向图。图中1为空调器室内机,101为上部送风口,102为下部送风口,103为回风口,201 为前面板,202为第一电机,203为第一蜗壳,204为第一风轮,205为背板,206为换热器,212 为第二电机,213为第二蜗壳,214为第二风轮,301为隔板,302为下部导风板,303为下风道区域,304为上部导风板,305为上风道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本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上部送风口 101、下部送风口 102和回风口 103,第一电机202、第一蜗壳203、第一风轮204以及上部导风板304设置在机体内的上部,第二电机212、第二蜗壳213、第二风轮214以及下部导风板302设置在机体内的下部,换热器(206)设置在上部导风板304和下部导风板302之间,机体的内壁、换热器206、上部导风板304和下部导风板302共同围成负压区域,位于机体内的隔板301将该负压区域分隔为上风道区域305和下风道区域303,上风道区域305与上部送风口 101相通,下风道区域303与下部送风口 102相通。回风口 103位于换热器206的正前面或侧面。图中仅给出了将回风口设置在侧面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机体内设置有背板205,上述的机体的内壁也就是背板205的内壁。当空调器室内机运行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带动各自的风轮旋转,使上风道区域和下风道区域分别形成负压,室内的气体从回风口进入,经过换热器换热后,换热器上部的气体进入上风道区域,换热器下部的气体进入下风道区域,两者互不干扰,然后分别经过第一蜗壳203和第二蜗壳213从上部送风口和下部送风口送出。冷风或者热风同时在室内的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进行扩撒,很快使室内的整体温度得到降低或者升高,既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性,也节约了能源。经过研究和实验对比,如果没有采用隔板将位于中部的负压区域进行分隔,那么机体内的气流分布很不均勻,从而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大大降低,并且增大了能耗及运
行噪声。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上部送风口(101)、下部送风口(10 和回风口(103),第一电机002)、第一蜗壳003)、第一风轮Q04)以及上部导风板(304)设置在机体内的上部,第二电机012)、第二蜗壳013)、第二风轮014)以及下部导风板(302) 设置在机体内的下部,换热器(206)设置在上部导风板(304)和下部导风板(30 之间,其特征是机体的内壁、换热器006)、上部导风板(304)和下部导风板(30 共同围成负压区域,位于机体内的隔板(301)将该负压区域分隔为上风道区域(30 和下风道区域(303), 上风道区域(30 与上部送风口(101)相通,下风道区域(30 与下部送风口(10 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是所述回风口(103)位于换热器 (206)的正前面或侧面。
专利摘要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上部送风口、下部送风口和回风口,第一电机、第一蜗壳、第一风轮以及上部导风板设置在机体内的上部,第二电机、第二蜗壳、第二风轮以及下部导风板设置在机体内的下部,换热器设置在上部导风板和下部导风板之间,机体的内壁、换热器、上部导风板和下部导风板共同围成负压区域,位于机体内的隔板将该负压区域分隔为上风道区域和下风道区域,上风道区域与上部送风口相通,下风道区域与下部送风口相通。回风口位于换热器的正前面或侧面。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换热效率高、能耗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F24F13/08GK202209730SQ20112028459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5日
发明者吴君, 李向阳, 陈睿 申请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