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煤泥滚筒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045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煤泥滚筒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煤泥滚筒烘干机,用于对煤泥的深加工上。
二、背景技术目前,随着煤炭资源价格的大幅提升,作为煤业深加工副产品的煤泥也随之紧俏, 但由于煤泥含水分较高,须经干燥后才能使用。因此,国内出现了很多有关煤泥烘干的系统,可以降低煤泥的原始水分,充分利用这项资源,变废为宝。在煤泥烘干系统中煤泥滚筒烘干机装置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关系到系统的正常运行。原来的煤泥滚筒烘干机传动装置中采用链轮链条联接减速机与齿轮装置;密封装置采用的是单一的接触式密封带密封;进料装置采用单独螺旋进料机进料,需要单独的驱动装置;内部结构只有导料区和扬料区,没有打散区,此种煤泥滚筒烘干机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传动不平稳,传动链条变松不好调整,密封处漏风漏料,螺旋进料机卡死堵料,滚筒内壁粘接大量煤泥,增加了滚筒烘干机的负荷,要经常停机清理,造成煤泥烘干系统的产量降低,能耗增加。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煤泥滚筒烘干机,彻底解决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传动链条松驰、漏风漏料、堵料、卡死、粘壁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煤泥滚筒烘干机,包括热风管道、进料端、滚筒筒体、出料端、传动装置、 内部区域结构和机架,所述滚筒筒体上面固定焊接有跑带和齿圈。所述进料端设置有进料端密封装置,所述进料端密封装置包括第一档板、第二挡板、第三档板和进料端密封带,所述第一档板固定焊接在进料端端头上,所述第三档板一端固定焊接在滚筒筒体的外壁上,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三档板呈 “L”型;所述进料端密封带一端通过进料端螺栓与进料端端头的法兰相连接,进料端密封带另一端通过进料端拉伸弹簧与滚筒筒体的前端固定贴合在一起,所述进料端拉伸弹簧通过铁丝与进料端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出料端设置有出料端密封装置,所述出料端密封装置包括第四挡板、第五挡板和出料端密封带,所述第四挡板一端固定焊接在滚筒筒体的外壁上,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五挡板,所述第四挡板和第五挡板呈“L”型;所述出料端密封带一端通过出料端螺栓与出料端端头的法兰相连接,出料端密封带另一端通过出料端拉伸弹簧与滚筒筒体的后端固定贴合在一起,所述出料端拉伸弹簧通过铁丝与出料端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滚筒筒体前端设置有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所述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包括螺旋叶片、横支撑、挡板和圆形支撑板;所述螺旋叶片的后端与滚筒筒体的内壁固定焊接在一起,螺旋叶片的前端与挡板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螺旋叶片之间通过横支撑径向连接;所述挡板端面设置有圆形支撑板;所述导料板与滚筒筒体的内壁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装置、齿式联轴器、减速机、弹性联轴器和调速电机;所述齿轮装置上的小齿轮与齿圈啮合,齿轮装置上齿轮轴的传动端与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齿式联轴器联接在一起,减速机的输入端与调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弹性联轴器联接在一起。所述内部区域结构从进料端到出料端依次包括螺旋推进区A、螺旋导料区B、链条式打散区C-1、抄板式扬料区D-1、链条式打散区C-2、抄板式扬料区D-2、链条式打散区C-3、 抄板式扬料区D-3和光段出料区E,所述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位于螺旋推进区A,所述导料板位于螺旋导料区B。所述跑带为两条,分别通过托轮装置和挡轮装置来支撑,所述托轮装置和挡轮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机架通过地脚螺栓与地基中的预埋孔固定浇注在一起。所述减速机和调速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传动底架上,所述齿轮装置(9)和传动底架通过地脚螺栓与地基中的预埋孔固定浇注在一起。所述进料端下部设置有进料端放料口,所述出料端下部设置有出料端放料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在滚筒筒体的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密封,使煤泥滚筒烘干机的密封结构更合理,防止滚筒的漏风、漏料现象,从而提高滚筒烘干机的产量和质量, 降低能耗。在滚筒筒体的轴向方向上采用的是迷宫式密封结构,物料和气体在此处的走向呈S型,在双层隔板的作用下阻挡物料和气体顺利通过,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迷宫式密封结构简单,没有接触面,不存在磨损问题,又不受筒体窜动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在滚筒筒体的径向方向上采用的是接触式密封结构,密封带一端通过螺栓与法兰固定,另一端与滚筒的外筒壁接触,并用拉伸弹簧在圆周方向固定,拉伸弹簧的伸缩柔软性能自动补偿筒体运转时的偏摆,拉伸弹簧通过铁丝与法兰螺栓固定,防止拉伸弹簧径向移动,在滚筒旋转的过程中密封带与筒体外壁产生摩擦,直接接触间隙小,密封效果较好。2、本实用新型的进料装置通过采用无动力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来代替原来煤泥烘干系统的外置螺旋进料机,不需要单独的驱动装置,利用滚筒的转动直接带动进料装置的旋转,在螺旋推进器叶片的作用下,物料呈螺旋状沿滚筒的轴向方向作旋转运动、径向方向作直线位移运动,在复合运动的双重作用下进入滚筒的螺旋导料区,在滚筒内部结构的作用下向滚筒的出料端移动,最后从出料口排出物料。进料装置在滚筒内的空间足够大, 不容易出现堵料和卡死现象,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可以使整个煤泥烘干系统产量大幅度增加。3、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采用齿式联轴器联接减速机与齿轮装置,解决了传动链条松驰、漏风漏料、堵料、卡死、粘壁等一系列技术问题。4、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增加打散区,从根本上解决了煤泥烘干过程中堵料和卡死的现象。5、本实用新型迷宫式和接触式相结合的密封结构形式也可以用于其它物料烘干的滚筒烘干机上,节能、环保、减少环境污染,对岗位工人的健康有益,使生产成本降低。6、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煤泥在烘干过程中进料堵料、密封不严产生漏风漏料、粘壁、结球等现象,大大提高了煤泥滚筒烘干机的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简图;图3为图1的侧视简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简图;图5为图1中进出料端的密封装置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5中进料端密封装置物料的S形走向图;图8为图5中出料端密封装置物料的S形走向图;图9为图4中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正投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到图10,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零部件名称为1-热风管道,2-进料端端头,3-进料端密封装置,4-滚筒筒体,5-出料端密封装置,6-出料端端头,7-跑带,8-齿圈, 9-齿轮装置,10-齿式联轴器,11-减速机,12-弹性联轴器,13-调速电机,14-托轮装置, 15-挡轮装置,16-地脚螺栓,17-滚筒基础,18-地面,19-热风进口,20-下料口,21-出料口,22-热风出口;31-第一档板,32-第二挡板,33-第三档板,34-进料端螺栓,35-进料端密封带,36-进料端放料口,37-进料端拉伸弹簧,38-铁丝;51-出料端密封带,52-出料端螺栓,53-第四挡板,54-第五挡板,55-出料端放料口,56-出料端拉伸弹簧,57-铁丝; 41-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42-导料板,411-螺旋叶片,412-横支撑,413-挡板,414-圆形支撑板。一种新型煤泥滚筒烘干机,包括热风管道1、进料端、滚筒筒体4、出料端、传动装置、内部区域结构和机架,所述滚筒筒体4上面固定焊接有跑带7和齿圈8 ;所述进料端设置有进料端密封装置3,所述进料端密封装置3包括第一档板31、第二挡板32、第三档板33和进料端密封带35,所述第一档板31固定焊接在进料端端头2上, 所述第三档板33 —端固定焊接在滚筒筒体4的外壁上,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挡板32,所述第二挡板32与第三档板33呈“L”型;所述进料端密封带35 —端通过进料端螺栓34与进料端端头2的法兰相连接,进料端密封带35另一端通过进料端拉伸弹簧37与滚筒筒体 4的前端固定贴合在一起,所述进料端拉伸弹簧37通过铁丝38与进料端螺栓34固定在一起;所述出料端设置有出料端密封装置5,所述出料端密封装置5包括第四挡板53、第五挡板M和出料端密封带51,所述第四挡板53—端固定焊接在滚筒筒体4的外壁上,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五挡板M,所述第四挡板53和第五挡板M呈“广型;所述出料端密封带 51 一端通过出料端螺栓52与出料端端头6的法兰相连接,出料端密封带51另一端通过出料端拉伸弹簧56与滚筒筒体4的后端固定贴合在一起,所述出料端拉伸弹簧56通过铁丝 57与出料端螺栓52固定在一起;所述滚筒筒体4前端设置有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41,所述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包括螺旋叶片411、横支撑412、挡板413和圆形支撑板414 ;所述螺旋叶片411的后端与滚筒筒体4的内壁固定焊接在一起,螺旋叶片411的前端与挡板413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螺旋叶片411之间通过横支撑412径向连接;所述挡板413端面设置有圆形支撑板414 ;所述导料板42与滚筒筒体4的内壁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装置9、齿式联轴器10、减速机11、弹性联轴器12和调速电机13 ;所述齿轮装置9上的小齿轮与齿圈8啮合,齿轮装置9上齿轮轴的传动端与减速机11的输出端通过齿式联轴器10联接在一起,减速机11的输入端与调速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弹性联轴器12联接在一起;所述内部区域结构从进料端到出料端依次包括螺旋推进区A、螺旋导料区B、链条式打散区C-1、抄板式扬料区D-1、链条式打散区C-2、抄板式扬料区D-2、链条式打散区C-3、 抄板式扬料区D-3和光段出料区E,所述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41位于螺旋推进区A,所述导料板42位于螺旋导料区B ;所述跑带7为两条,分别通过托轮装置14和挡轮装置15来支撑,所述托轮装置14 和挡轮装置15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机架通过地脚螺栓16与地基中的预埋孔固定浇注在一起;所述减速机11和调速电机13通过螺栓固定在传动底架上,所述齿轮装置9和传动底架通过地脚螺栓16与地基中的预埋孔固定浇注在一起;所述进料端下部设置有进料端放料口 36,所述出料端下部设置有出料端放料口 5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滚筒筒体4在传动装置的作用下作旋转运动,热风通过热风管道1进入滚筒筒体4内,使滚筒筒体4内的温度逐渐升高;物料通过进料端端头 2的下料口 20,掉落在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41上,在滚筒筒体4不断旋转的过程中,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41也在不断的旋转,物料随着一起旋转呈螺旋状沿滚筒的轴向方向作旋转运动、径向方向作直线位移运动,在复合运动的双重作用下进入滚筒的螺旋导料区,被顺利的送入滚筒筒体4内部,通过链条式打散区和抄板式扬料区对物料进行打散和扬料,使物料与热风接触充分分解物料中的游离水分,到达光段出料区顺利的从出料端端头6的出料口 21出料,热风则从出料端端头6的热风出口 22排出,完成烘干过程。热风的行走方向和物料的运行方向是同一个方向,属于顺流干燥方式。改变安装形式和大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其工作原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煤泥滚筒烘干机,包括热风管道(1)、进料端、滚筒筒体G)、出料端、传动装置、内部区域结构和机架,所述滚筒筒体(4)上面固定焊接有跑带(7)和齿圈(8),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端设置有进料端密封装置(3),所述进料端密封装置C3)包括第一档板(31)、 第二挡板(32)、第三档板(3 和进料端密封带(35),所述第一档板(31)固定焊接在进料端端头( 上,所述第三档板(3 —端固定焊接在滚筒筒体的外壁上,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挡板(32),所述第二挡板(3 与第三档板(3 呈“L”型;所述进料端密封带(35) 一端通过进料端螺栓(34)与进料端端头O)的法兰相连接,进料端密封带(3 另一端通过进料端拉伸弹簧(37)与滚筒筒体(4)的前端固定贴合在一起,所述进料端拉伸弹簧(37) 通过铁丝(38)与进料端螺栓(34)固定在一起;所述出料端设置有出料端密封装置(5),所述出料端密封装置( 包括第四挡板(53)、 第五挡板(54)和出料端密封带(51),所述第四挡板(5 —端固定焊接在滚筒筒体的外壁上,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五挡板64),所述第四挡板(5 和第五挡板(54)呈“L”型; 所述出料端密封带(51) —端通过出料端螺栓(5 与出料端端头(6)的法兰相连接,出料端密封带(51)另一端通过出料端拉伸弹簧(56)与滚筒筒体的后端固定贴合在一起, 所述出料端拉伸弹簧(56)通过铁丝(57)与出料端螺栓(5 固定在一起;所述滚筒筒体(4)前端设置有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41),所述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包括螺旋叶片(41 1)、横支撑(412)、挡板(413)和圆形支撑板(414);所述螺旋叶片(411)的后端与滚筒筒体的内壁固定焊接在一起,螺旋叶片Gll)的前端与挡板013)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螺旋叶片(411)之间通过横支撑(41 径向连接;所述挡板(41 端面设置有圆形支撑板G14);所述导料板0 与滚筒筒体的内壁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装置(9)、齿式联轴器(10)、减速机(11)、弹性联轴器(1 和调速电机(1 ;所述齿轮装置(9)上的小齿轮与齿圈(8)啮合,齿轮装置(9)上齿轮轴的传动端与减速机(11)的输出端通过齿式联轴器(10)联接在一起,减速机(11)的输入端与调速电机(1 的输出端通过弹性联轴器(1 联接在一起;所述内部区域结构从进料端到出料端依次包括螺旋推进区A、螺旋导料区B、链条式打散区C-1、抄板式扬料区D-1、链条式打散区C-2、抄板式扬料区D-2、链条式打散区C-3、抄板式扬料区D-3和光段出料区E,所述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位于螺旋推进区A,所述导料板G2)位于螺旋导料区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煤泥滚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跑带(7)为两条,分别通过托轮装置(14)和挡轮装置(1 来支撑,所述托轮装置(14)和挡轮装置(1 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机架通过地脚螺栓(16)与地基中的预埋孔固定浇注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煤泥滚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11)和调速电机(1 通过螺栓固定在传动底架上,所述齿轮装置(9)和传动底架通过地脚螺栓(16) 与地基中的预埋孔固定浇注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煤泥滚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端下部设置有进料端放料口(36),所述出料端下部设置有出料端放料口(5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煤泥滚筒烘干机,其滚筒筒体上面焊接有跑带和齿圈,进料端设置有进料端密封装置,出料端设置有出料端密封装置,进料端内部设置有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滚筒筒体在传动装置的作用下作旋转运动,热风进入滚筒筒体内,物料通过进料端掉落在螺旋推进器进料装置上,在滚筒筒体不断旋转的过程中,物料随着一起旋转呈螺旋状沿滚筒的轴向方向作旋转运动、径向方向作直线位移运动,在双重作用下进入滚筒的螺旋导料区,通过链条式打散区和抄板式扬料区到达出料区出料,热风从出料端端头的热风出口排出,完成烘干过程。本实用新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传动链条松驰、漏风漏料、堵料、卡死、粘壁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F26B17/30GK202329028SQ20112049866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5日
发明者李留纪, 薛艳芬, 魏明旺 申请人:郑州市鼎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