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过冷却回路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829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过冷却回路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具有过冷却回路的热交换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无关于联邦赞助研发的声明无对微缩胶片附件的引用无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加热和制冷协会(AHRI)定义了用于加热、通风以及空气调节(HVAC)系统的几种测试来模拟实际状况。“AHRI 210/240-2008:2008Standard forPerformance Rating of Unitary Air-Condition and Air-Source Heat Pump Equipment(AHRI210/240-2008 :单一空调和空气源热泵设备的性能等级用2008标准)”中规定了这些测试,其通过援引纳入本文。尤其重要的是用于双速或变速压缩机的两个测试一 “A”测试和“F”测试。“A”测试是在95 气进入室外单元时在高压缩机容量下进行的测试,而“F”测试是在67 °F空气进入室外单元时在低压缩机容量下进行的测试。这些测试涉及包括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所谓分体式HVAC系统。这些测试代表用于HVAC冷却系统的相对极端的运行条件。实现高能效比(EER)且由此实现在AHRI “A”测试中的季节性能效比(SEER)等级的一种方式是优化用于“A”测试的负荷。但是,作为根据“A”测试优化负荷的结果,可能有AHRI “F”测试中过冷却的显著损失。通常,为了对此进行弥补,可增加额外的负荷来实现用于“F”测试的足够过冷却。增加该额外负荷来为“F”测试提供足够性能产生了用于“A”测试的问题,因为对于“A”测试来说不再优化负荷,且“A”测试的EER相应降低。因此“A”和“F”测试会对HVAC系统提出有竞争力的要求。

发明内容
在某些实施例中,揭示了一种空气处理单元,包括吹风机和热交换器,该吹风机构造成沿从吹风机到空气处理单元的空气出口的气流方向选择性地从空气处理单元的空气入口向空气出口移动空气,该热交换器设置在空气处理单元内、入口与出口之间。热交换器可包括热导体、热传导地连结到热导体的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以及热传导地连结到热导体的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该空气处理单元还可包括膨胀装置和泄水盘,膨胀装置提供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与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之间的流体连通,泄水盘设置在空气处理单元内相对于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的上游且当沿气流方向从上游位置观察泄水盘时定位在泄水盘的至少一部分的几何占据空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揭示一种HVAC系统,包括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热导体、热传导地连结到热导体的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以及热传导地连结到热导体的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该HVAC系统还可包括膨胀装置和泄水盘,该膨胀装置提供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与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之间的流体连通,该泄水盘包括凹腔,该凹腔构造成当凹腔沿垂向向上方向大致敞开时从热交换器接收冷凝物,其中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和热导体中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接纳在凹腔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揭示了一种组装空气处理单元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提供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热导体、热传导地连结到热导体的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以及热传导地连结到热导体的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该热交换器还可包括膨胀装置,该膨胀装置提供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与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之间的流体连通。该方法还包括将壳体以围绕关系安装到所述热交换器,该壳体包括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在壳体内提供吹风机,该吹风机定位成沿从吹风机向空气出口延伸的气流方向从空气入口到空气出口移动空气;以及将泄水盘定位在壳体内相对于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的上游,使得当沿气流方向从上游位置观察泄水盘时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位于泄水盘的至少一部分的几何占据空间内。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和其优点,现结合附图和详细说明参照以下简要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处理单元的局部斜视图;图2是图1的空气处理单元的简化示意性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单元的局部斜视图;图4是图3的空气处理单元的简化示意性截面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单元的局部斜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申请中提出的某些实施例可涉及HVAC和/或制冷单元的空气处理单元和/或蒸发器。某些实施例包括可改进“A”和“F”测试的有竞争力要求之间性能平衡的特征和/或部件。换言之,某些实施例可能不仅在较高环境室外温度下提供效率,而且还在较低环境室外温度下提供充分的过冷却。某些实施例可通过为了过冷却能力而牺牲室内热交换器(或蒸发器)的某些常规冷却能力来实现该目的。某些实施例也可涉及制造构造成以上述方式运行的HVAC部件的方法。现参照图1,示出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局部斜视图。更通常地,空气处理单元100包括热交换器102和泄水盘104。空气处理单元100可构造成用在分体式HVAC系统的室内单元中。热交换器102构造成接收诸如制冷剂的物质,这可便于HVAC系统内的传热。更通常地,热交换器102包括相对的端板106,相对的端板106至少部分地承载过冷却回路108、蒸发器回路110、以及制冷剂膨胀装置112。在某些实施例中,过冷却回路108可包括过冷却器入口 114,该过冷却器入口 114构造成将制冷剂接收到过冷却回路108中。过冷却回路108还可包括一根或多根大致直的过冷却器管116,过冷却器管116可通过一个或多个过冷却器发夹形接头118 (或者称为U形管或U形接头)连接。过冷却回路108还包括过冷却器出口 120,该过冷却器出口 120构造成允许制冷剂通过流出过冷却回路108。应当理解,尽管上述过冷却器入口 114和过冷却器出口 120固有地指制冷剂从过冷却器入口 114到过冷却器出口 120沿通过过冷却回路108的方向流动的方向,但在某些实施例中,制冷剂流动也可沿相反方向进行。在某些实施例中,蒸发回路110可包括蒸发器入口 122,该蒸发器入口 122构造成将制冷剂接收到蒸发回路110中。蒸发回路110还可包括一根或多根大致直的蒸发器管124,蒸发器管124可通过一个或多个蒸发器发夹形接头126 (或者称为U形管或U形接头)连接。蒸发回路110还包括蒸发器出口 128,该蒸发器出口 128构造成允许制冷剂通过流出蒸发回路110。应当理解,尽管上述蒸发器入口 122和蒸发器出口 128固有地指制冷剂从蒸发器入口 122到蒸发器出口 128沿通过蒸发回路110的方向流动的方向,但在某些实施例中,制冷剂流动也可沿相反方向进行。膨胀装置112可以是热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或孔口或形成压降并使制冷剂从高压向低压“膨胀”的任何其它装置。膨胀装置112可控制通过膨胀装置112的制冷剂的量,并可造成跨越膨胀装置112测量到的制冷剂压降。在该实施例中,膨胀装置112设置在过冷却器出口 120与蒸发器入口 122之间并与两者流体连通。在图1的实施例中,膨胀装置112示出为设置在过冷却器发夹形接头118的一半与蒸发器发夹形接头126的一半之间。泄水盘104可包括大致开口的盒形结构。具体来说,泄水盘104可包括四个矩形侧壁130和矩形底壁132。这样,泄水盘可构造成在热交换器102运行期间接受形成在热交换器102上的至少一些冷凝物。在替代实施例中,泄水盘104可包括构造成接收形成在热交换器102上的冷凝物并排泄到泄水盘104内的任何其它适当形状。在空气处理单元100的运行中,制冷剂可通过过冷却器入口 114首先进入热交换器102并连续行进通过直的过冷却器管116和关联的过冷却器发夹形接头118,然后到达过冷却器出口 120。制冷剂可流出过冷却器出口 120并进入膨胀装置112。当制冷剂穿过膨胀装置112时,制冷剂可能遇到流体流动限制,该流体流动限制造成制冷剂流出膨胀装置112之前制冷剂的压力变化。因而,降低的压力和/或膨胀的制冷剂此后可流出膨胀装置112并进入蒸发器入口 122。制冷剂然后可连续行进通过直的蒸发器管124和相关的蒸发器发夹形接头126,然后到达蒸发器出口 128。制冷剂可最终通过蒸发器出口 128流出热交换器102。尽管上述实施例揭示了包括多个直的过冷却器管116和直的蒸发器管124,其它实施例可包括经由膨胀装置连接的少至一个直的过冷却器管116和直的蒸发器管124。本发明还考虑到过冷却回路108和蒸发回路110可包括任何其它适当形状的管和/或接头。在某些实施例中,端板106可由金属或其它相对良好的导热材料构成。在端板106由相对刚性导热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不仅端板106保持过冷却回路108和蒸发器回路110的部件的相对位置,而且端板106可至少部分地用于也促进过冷却回路108和蒸发器回路110的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之间的引导传热以及促进通常在热交换器102与周围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在替代实施例中,比端板106相对更薄的一个或多个板翅片可沿直的过冷却器管116和直的蒸发器管124的长度设置,以促进热交换器102部件与周围空气之间的传热。现参照图2,示出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简化示意性剖视图。与图1相比,空气处理单元100示出为还包括基本上封围热交换器102和泄水盘104的舱室134。舱室134可用于形成流体管道,流体管道通过底侧138处的空气入口 136接收空气并通过顶侧142处的空气出口 140排出空气。空气处理单元100还可包括吹风机144,该吹风机144构造成沿气流方向146 (由箭头表示)产生气流。气流方向146指示空气大致从吹风机114朝向热交换器102流动,但泄水盘104的至少一部分可防止空气经由大致直的路径到达热交换器102。舱室134还包括前侧、后侧148、左侧150和右侧152,各侧由舱室壁限定。应当理解,这种方向描述意味着辅助读者理解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各部件的实体定向。但是,这些方向描述不应诠释为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可能安装定向的限制。空气处理单元100的舱室壁基本上围绕热交换器102、泄水盘104和吹风机144。泄水盘104可设置在空气处理单元100内相对于过冷却回路108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游。更具体地,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直的过冷却器管116可位于相对于泄水盘104的下游。在某些实施例中,泄水盘104可描述为具有下游几何占据空间(footprint) 154,该下游几何占据空间154定义为空气处理单元100内当从泄水盘104下游位置沿气流方向146观察泄水盘104时通常被遮挡观察的空间。在替代实施例中,泄水盘104的占据空间可定义为空气处理单元100内由于直的路径被泄水盘104的存在阻碍空气从吹风机144沿大致直的路径行进而不能到达的空间。在该实施例中,过冷却回路108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泄水盘104的占据空间154内。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过冷却回路108全体和蒸发器回路110的多个部件位于泄水盘104的占据空间154内。但是,在替代实施例中,更多或更少的过冷却回路108部件和/或更多或更少的蒸发器回路110部件可位于泄水盘104的占据空间154内。尽管示出吹风机144在舱室134的底侧138上,吹风机144和舱室134可替代地构造成使得吹风机144位于左侧150或右侧152上以分别跨越热交换器102将空气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吹。吹风机144可以是离心式吹风机或这样的风机,其包括吹风机壳体、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吹风机壳体内的吹风机叶轮、以及构造成选择性地转动吹风机叶轮以产生气流的吹风机马达。吹风机144可包括变速马达、多速马达和/或单速马达。运行时,由吹风机144产生的气流可与蒸发器回路110接触以促进空气与蒸发器回路110内的制冷剂之间的对流传热,从而从空气处理单元100通过出口 140喷射出的空气与在入口 136处进入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相比可相对更冷。在该实施例中,热交换器102的某些实体空间分配成接纳过冷却回路108的各部件而不是容纳蒸发器回路110的附加部件。应认识到,尽管由于热交换器102空间对于过冷却回路108的上述分布可能放弃基于蒸发器回路110内的制冷剂蒸发产生的一定量的冷却,但这种冷却机会损失会由于泄水盘104的几何占据空间154比热交换器102的其它部分相对多而通过分布热交换器102的经受较低速度气流的空间而最小化。因而,由于热交换器102的可能未充分利用的各部分可包括几何占据空间154内的各部分,这些未充分利用部分可能最适当地重新分配成容纳过冷却回路108的各部件。在某些条件下运行时,过冷却回路108还可经由端板106和/或热交换器102的任何可选包含的板翅片、通过引导传热进一步地冷却过冷却回路108内的液体制冷剂。在某些情况下,过冷却回路108内的制冷剂可在由膨胀装置112造成制冷剂膨胀之前被冷却。应认识到,对于热交换器102的位于几何占据空间154内的各部分,热交换器102与周围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与热交换器102的几何占据空间154外的各部分相比以较低速率进行。现参照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的空气处理单元200的局部斜视图。更通常地,空气处理单元200包括热交换器202和泄水盘204。空气处理单元200可构造成用在分体式HVAC系统的室内单元中。热交换器202构造成接收诸如制冷剂的物质,这可便于HVAC系统内的传热。更通常地,热交换器202包括以大致A形布置相对于彼此定向的第一厚板(slab) 206和第二厚板208。第一厚板206和第二厚板208的这种布置可称为“A盘管”热交换器,因为热交换器202的形状从端视图看起来分别像“A”的两条腿。在某些实施例中,热交换器202的大致顶点210大致位于主要气流通过热交换器202的上游更远处而不是热交换器202的其它部分。厚板206、208的各部分可以是沿A形布置的顶点210相邻(如果不接触的话)。A形热交换器202与常规A形盘管热交换器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热交换器202具有至少一个内置过冷却回路212,该至少一个内置过冷却回路212以与上述过冷却回路108大致类似的方式运行。过冷却回路212包括多个直的过冷却器管214和过冷却器发夹形接头216。过冷却回路212还包括过冷却器入口 218、过冷却器跨接管220以及过冷却器出口 222。直的过冷却器管214’一端联接到过冷却器入口 218,而另一端经由过冷却器发夹形接头216’联接到直的过冷却器管214”。直的过冷却器管214”的其余端连接到过冷却器跨接管220,过冷却器跨接管220将制冷剂从过冷却回路212的第一厚板206部分输送到过冷却回路212的内置在第二厚板208内的部分。第二厚板208的直的过冷却器管214’在一端连接到过冷却器跨接管220,并在其余端经由第二厚板208的过冷却器发夹形接头216’连接到第二厚板208的直的过冷却器管214”。直的过冷却器管214”的其余端连接到过冷却器出口 222。在该实施例中,过冷却器出口 222连接到膨胀装置224的输入,膨胀装置224的输入可同时将膨胀的制冷剂引导到两个蒸发回路226内,每个厚板206、208内定位有一个蒸发回路226。每个蒸发回路226包括蒸发器输入228、多个直的蒸发器管230、多个蒸发器发夹形接头232以及蒸发器出口 234。在某些实施例中,蒸发器出口 234与单个热交换器出口236流体连通地结合。应认识到有过冷却回路212和蒸发回路226的多种不同可能构造。在某些替代实施例中,热交换器202可包括厚板206、208中仅一个内的过冷却回路212部件。在该实施例中,泄水盘204包括四个内壁238、四个外壁240以及底部242。泄水盘204内的中心开口 244提供用于气流从吹风机246到达热交换器202的面积(参见图4)。在某些实施例中,泄水盘204构造成在冷却操作期间接收形成在热交换器202上的冷凝物。现参照图4,示出空气处理单元200的简化示意性剖视图。与图3相比,空气处理单元200示出为还包括基本上封围热交换器202和泄水盘204的舱室248。舱室248和吹风机246基本上类似于舱室134和吹风机144运行,以强迫空气沿大致从吹风机246朝向热交换器202的气流方向250通过泄水盘204的中心开口 244。在某些实施例中,泄水盘204可由舱室248承载,且热交换器202可附连到泄水盘204,使得泄水盘204支承热交换器202的至少部分重量。在该实施例中,泄水盘204的至少一部分可防止气流经由大致直的路径到达热交换器202,与上文按照图2的实施例描述的方式相同。舱室248还包括前侧、顶侧252、后侧254、左侧256、右侧258、以及底侧260,各由舱室壁限定。底侧260和顶侧252分别包括空气入口 262和空气出口 264。应当理解,这种方向描述意思是辅助读者理解空气处理单元200的各部件的实体定向。但是,这些方向描述不应诠释为对空气处理单元200的可能安装定向的限制。空气处理单元200的舱室壁基本上围绕热交换器202、泄水盘204和吹风机246。泄水盘204可设置在空气处理单元200内相对于过冷却回路212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游。更具体地,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直的过冷却器管214可位于相对于泄水盘204的下游。在某些实施例中,泄水盘204可描述为具有下游几何占据空间266,该下游几何占据空间154定义为空气处理单元200内当从泄水盘204下游位置沿气流方向250观察泄水盘204时通常被遮挡观察的空间。在替代实施例中,泄水盘204的占据空间可定义为空气处理单元200内由于直的路径被泄水盘204的存在阻碍空气从吹风机246沿大致直的路径行进到达的空间。在该实施例中,过冷却回路21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泄水盘204的占据空间266内。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过冷却回路212的所有直的过冷却器管214和蒸发回路226的多个部件位于泄水盘204的占据空间266内。但是,在替代实施例中,更多或更少的过冷却回路212部件和/或更多或更少的蒸发回路226部件可位于泄水盘204的占据空间266内。如上所述,厚板206、208的各部分位于泄水盘204的几何占据空间266内,且因此可在空气处理单元200的相对于热交换器202在占据空间266外的各部分较低的气流区域。处于以上参照图2的实施例描述的原因,由于以比这种较低气流区域相对低的速率发生热交换器202与周围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所以利用热交换器202的这些部分来提供过冷却来代替蒸发回路226部件。因而,运行时,尽管热交换器202可包括容量降低的蒸发回路226,但在某些运行环境中,热交换器202 (包括过冷却回路212)总体可提供优于包括附加蒸发回路226部件而不是过冷却回路212部件的大致类似热交换器202的改进的性能。在某些情况下,空气处理单元200在用于“F”测试条件下的HVAC系统中时可提供改进的过冷却能力而不显著降低“A”测试条件下运行时HVAC系统的效率。例如,在冷却模式下运行的2. 5冷吨HVAC系统中,四个直的过冷却器管214 (每个厚板206、208中有两个)的使用可通过用比制冷剂温度更冷的入口空气再冷凝制冷剂将过冷却从O ° 增加到约14 T。现参照图5,示出空气处理单元300的简化示意性剖视图。空气处理单元300包括热交换器302和泄水盘304。更通常地,泄水盘304包括沿大致向上方向敞开的凹腔306。在该实施例中,过冷却回路308包括直的过冷却器管310,而蒸发回路312包括直的蒸发器管314。在某些实施例中,过冷却回路308和蒸发回路312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由端板316承载。尽管在上文参照图1-4描 述的某些实施例中,分别经由端板和/或板翅片提供过冷却回路108、212与蒸发回路110、226的部件之间的引导传热,但图5的实施例还提供过冷却回路308与可至少暂时容纳在泄水盘304的凹腔306内的冷凝物318之间的引导传热。运行时,在空气处理单元300在冷却模式下运行的同时,冷凝物可形成在热交换器302上。此后重力可辅助冷凝物从热交换器302的表面到凹腔306的传送。当冷凝物318聚集在泄水盘304内时,冷凝物液位320可升高。在冷凝物液位320升高到足以使得冷凝物318至少部分地封围端板316的一部分和过冷却回路308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下,冷却冷凝物318可用作散热器,热量可从过冷却回路308内的制冷剂传递到该散热器。例如,因为直的过冷却器管310’本身可与冷凝物318直接接触,热量可从直的过冷却器管310’内经由引导传热路径传递到冷凝物,引导传热路径包括直的过冷却器管310’本身和端板316的相邻部分中的一个或两个。但是,从直的过冷却器管310”内传导地传递到冷凝物的热量需要引导传热路径,该引导传热路径包括直的过冷却管310”本身和端板316的相邻部分,因为直的过冷却器管310不位于凹腔306内,且因此不与汇聚在泄水盘304内的冷凝物318直接接触。应理解,空气处理单元的任何上述实施例可更改为包括过冷却回路与至少临时保持在泄水盘的凹腔内的冷凝物之间的这种引导传热的选项。此外,因为热交换器302的各部分位于泄水盘304的凹腔306内,跨越热交换器302的这些部分的气流速率与跨越热交换器302的位于凹腔306外的部分的气流速率相比可相对较低。如上文解释的,其遵循将过冷却回路308部件定位在相对较低气流区域可在用在“F”测试条件下的HVAC系统时为空气处理单元300提供改进的冷却能力,而不显著降低在“A”测试条件下运行的HVAC系统的效率。本发明还考虑组装空气处理单元的方法。该方法可涉及组装本文揭示的任何空气处理单元。该方法可包括提供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热导体、热传导地结合到热导体的至少一个蒸发器管、热传导地结合到热导体的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以及提供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与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之间流体连通的膨胀装置。该方法还包括将壳体以围绕关系安装到所述热交换器,该壳体具有空气入口端和空气出口端;在壳体内提供吹风机,该吹风机定位成沿从吹风机向空气出口端延伸的气流方向从空气入口端到空气出口端移动空气;以及将泄水盘定位在壳体内相对于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的上游,使得当沿气流方向从上游位置观察泄水盘时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位于泄水盘的至少一部分的占据空间内。本文揭示的实施例可用在住宅或商业建筑中使用的分体式HVAC系统中的室内热交换器中。分体式HVAC系统是本领域公知的,且通常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以及用于在热交换器之间传递制冷剂的装置,诸如管道、导管或其它类型的管状连接。尽管先前描述的AHRI “A”和“F”测试是指采用双速或变速压缩机的系统,但本文讨论的实施例也可也用在具有单速压缩机的HVAC系统中。在每个实施例中,管的数量、端板和/或板翅片内孔的定位、管的形状、以及管、板和翅片的热交换性能可改变。已经公开了至少一个实施例,本技术领域内技术人员对于实施例和/或实施例的零件所作出的变化、组合和/或修改均落入在本发明范围之内。通过组合、集成和/或省略实施例的某些零件而得出的替代实施例也都落入在本发明范围之内。在陈述数字范围或数字限定的情形中,如此表达的数字范围或限定应被理解为,包括落入所表达陈述范围或限定内的类似值的反复范围或限定(例如,从约I至10就包括2、3、4等等;大于O. 10就包括
O.11,0. 12,0. 13等等)。例如,只要公开了数字范围的下限Rl和上限Ru,那么落入该范围内的任何数字就具体地公开了。尤其是,该范围内以下的数字特别地予以公开R=R1 +kX(Ru-Rl),其中,k是从1%至100%以1%为增量变化的变量,即,k是1%、2%、3%、4%、5%…50%、51%、52%…95% 、96%、97%、98%、99%或100%。此外,由上述定义的两个R数字定义的任何数字范围也就具体地公开了。对于任何权利要求的元件使用术语“可选择地”,是指需要该元件或替代地不需要该元件,两种替换方式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使用诸如包括、包含和具有之类的广义的术语应被理解到,是对诸如由什么组成、主要地由什么组成以及大致由什么组成之类的较狭义术语提供支持。因此,保护范围不受以上阐述的介绍所限制,但由附后的权利要求书予以定义,该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主题的所有等价物。纳入各个和每个权利要求,进一步揭示到本说明书中,权利要求书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中所讨论的参考文献并不能认为是现有技术,尤其是
公开日晚于本申请的优先权日的文献。全部专利、专利申请的公开文本,以及在公开文本中引用的出版物在本文被援引作为参考,他们提供的示例性、程序上或者其它细节均作为本公开的补充。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处理单元,包括 吹风机,所述吹风机构造成沿从所述吹风机到所述空气处理单元的空气出口的气流方向选择性地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的空气入口向所述空气出口移动空气;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单元内、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所述热交换器包括 热导体; 至少一个蒸发器管,所述至少一个蒸发器管热传导地连结到所述热导体;以及 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热传导地连结到所述热导体; 膨胀装置,所述膨胀装置提供所述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与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之间的流体连通;以及 泄水盘,所述泄水盘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单元内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的上游且当沿所述气流方向从上游位置观察所述泄水盘时定位在所述泄水盘的至少一部分的几何占据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盘包括凹腔,所述凹腔构造成当所述凹腔沿垂向向上方向大致敞开时从所述热交换器接收冷凝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有蒸发器管位于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的下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热导体的至少一部分接纳在所述凹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两个厚板,所述两个厚板构造成大致A形布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厚板包括翅片;热传导地连结到所述翅片的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以及热传导地连结到所述翅片的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其中在每个厚板中,所有蒸发器管位于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的下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所述热交换器的壳体,其中所述泄水盘固定到所述壳体,且所述泄水盘为所述热交换器提供支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构造成A形盘管的多个厚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装置的输出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且其中所述膨胀装置的输入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导体包括翅片或板。
11.一种HVAC系统,包括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 热导体; 至少一个蒸发器管,所述至少一个蒸发器管热传导地连结到所述热导体;以及 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热传导地连结到所述热导体; 膨胀装置,所述膨胀装置提供所述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与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之间的流体连通;以及 泄水盘,所述泄水盘包括凹腔,所述凹腔构造成当所述凹腔沿垂向向上方向大致敞开时从所述热交换器接收冷凝物;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和所述热导体中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接纳在所述凹腔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HVAC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两个厚板,所述两个厚板构造成大致A形布置,且其中每个厚板包括翅片、热传导地连结到所述翅片的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以及热传导地连结到所述翅片的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HVAC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所述热交换器的壳体,其中所述泄水盘固定到所述壳体,且所述泄水盘为所述热交换器提供支承。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HVAC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构造成A形盘管的多个厚板。
15.一种组装空气处理单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 热导体; 至少一个蒸发器管,所述至少一个蒸发器管热传导地连结到所述热导体; 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热传导地连结到所述热导体;以及 膨胀装置,所述膨胀装置提供所述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与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之间的流体连通; 以围绕所述热交换器的关系安装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 在所述壳体内提供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定位成沿从所述吹风机向所述空气出口延伸的气流方向从所述壳体的所述空气入口向所述空气出口移动空气;以及 将泄水盘定位在所述壳体内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的上游,使得当沿所述气流方向从上游位置观察所述泄水盘时所述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位于所述泄水盘的至少一部分的几何占据空间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两个厚板,所述两个厚板构造成大致A形布置,且其中每个厚板包括翅片、热传导地连结到所述翅片的至少一个蒸发器管以及热传导地连结到所述翅片的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泄水盘固定到所述壳体,其中所述泄水盘定位成为所述热交换器提供支承。
全文摘要
一种空气处理单元具有吹风机,该吹风机构造成沿从吹风机到空气处理单元的空气出口的气流方向选择性地从空气处理单元的空气入口向空气出口移动空气;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设置在空气处理单元内、入口与出口之间,并具有热导体、热传导地连结到热导体的蒸发器管和热传导地连结到热导体的过冷却管。膨胀装置提供蒸发器管与过冷却器管之间的流体连通,且泄水盘设置在空气处理单元内相对于至少一个过冷却器管的上游且在沿气流方向从上游位置观察泄水盘时定位在泄水盘的至少一部分的几何占据空间内。
文档编号F24F13/22GK103062838SQ20121039363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J·D·道格拉斯, K·B·莫瑟, B·A·小哈里斯, S·S·汉科克 申请人:特灵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