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854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控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物料烘干的物料干燥装置,特别是一种自控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物料干燥装置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化工制药、医疗卫生、农业科研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为了减少物料的水分,保证物料贮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效果,物料必须进行干燥,而物料干燥是比较关键的程序之一。很多物料不能用明火直接烘烤,对烘房温度也有严格要求,所烘物料要与热源隔离等。目前,常用的物料干燥方法有两种,一是靠日光照射自然干燥;另一种是用蒸汽管道通过热辐射干燥。两者各有优缺点,日光照射自然干燥节能省电,但需要场地大,操作不方便,且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较大,温度不受控;蒸汽管道通过热辐射干燥场地小,能耗很高,且温度也不受控。也有一些采用风机鼓动空气进行烘干,但存在温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自控干燥装置。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控干燥装置,它包括动力箱、干燥风机、分叉管道、干燥箱,其特征是干燥风机设置在动力箱中,干燥风机包括进风口1、出风口 2、叶轮3、叶片4、电机5、气体腔室6、风机外壳7、动力输出轴9、风机套筒10、叶轮罩11,电机5设置在风机外壳7内,风机外壳7内下部两侧设置有进风口 I和出风口 2,风机套筒10包裹住风机外壳7的一部分及进风口 1,叶轮3安装在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9一端上,动力输出轴9设置在电机5内部,叶轮3上设置有叶片4,叶片4外侧是风机外壳7及叶轮罩11,风机外壳7、叶片4、叶轮罩11之间是气体腔室6,分叉管道包括出风口接管1、分管轨道2、集成管轨道3,在风机出风口接管12后设置两个分管轨道13,风机出风口接管12与分管轨道13连接,两分管轨道13的另一端与集成管轨道14连接,干燥箱包括干燥箱底座16、干燥箱顶板17、干燥箱端板18、水阀19、水阀顶盖20、通气管21、门板22、门框23、连接骨架24,干燥箱端板18、门板22设置在干燥箱底座16上方,干燥箱端板18、门板22上方设置有干燥箱顶板17,顶板上设置有水阀19,水阀上设置有水阀顶盖20,在干燥箱顶板17两端往中间四分之一处设置有通气管21,箱体内部设置有门框23、连接骨架24。本发明也可在风机底部设置有基座8。本发明也可在风机外壳7与叶轮罩11之间采用螺丝铰接、焊接或其他方式密封。本发明也可在风机外壳7与风机套筒10间留有缝隙。本发明也可在风机出风口接管12上设置有一根绝缘管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气体加热温度高,干燥速度快,可自控温度,稳定性强,高效f倉泛。


图1是本发明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风机的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风机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风机的前视图。图5是本发明风机的后视图。图6是本发明风机的上视图。图7是本发明风机的下视图。图8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干燥箱的纵剖面图。图10是本发明干燥箱的横剖面图。图11是本发明干燥箱的上视图。图12是本发明分叉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进风口,2-出风口,3-叶轮,4-叶片,,5 _电机,6_气体腔室,7_风机外壳,8-基座,9-动力输出轴,10-风机套筒,11-叶轮罩,12-出风口接管,13-分管轨道,14-集成管轨道,15-绝缘管,16-干燥箱底座,17-干燥箱顶板,18-干燥箱端板,19-水阀,20-水阀顶盖,21-通气管,22-门板,23-门框,24-连接骨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包括动力箱、干燥风机、分叉管道、干燥箱,其特征是干燥风机设置在动力箱中,起到隔音降噪的效果,干燥风机包括进风口1、出风口 2、叶轮3、叶片4、电机5、气体腔室6、风机外壳7、动力输出轴9、风机套筒10、叶轮罩11,电机5设置在风机外壳7内,采用低频风机的外壳,内置改良的高频风机电机,以优化空气压缩比,风机外壳7内下部两侧设置有进风口 I和出风口 2,在进风口 I和出风口 2形成两次空气压缩,风机套筒10包裹住风机外壳7的一部分及进风口 1,使进风口 I只能吸收风机外壳7与风机套筒10间的热空气,以达到将电机5发出的热量最大程度利用的效果,叶轮3安装在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9 一端上,动力输出轴9设置在电机5内部,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叶轮3上设置有叶片4,叶片4外侧是风机外壳7及叶轮罩11,风机外壳7、叶片4、叶轮罩11之间是气体腔室6,气体被叶片4带动在气体腔室6内高速运动,使平动能增加,达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目的,分叉管道包括出风口接管1、分管轨道2、集成管轨道3,在风机出风口接管12后设置两个分管轨道13,风机出风口接管12与分管轨道13连接,两分管轨道13的另一端与集成管轨道14连接,通过分叉的管道增加气体流动的阻力,压缩空气,提升温度,使用该装置后能将气体温度提高25%以上,干燥箱包括干燥箱底座16、干燥箱顶板17、干燥箱端板18、水阀19、水阀顶盖20、通气管21、门板22、门框23、连接骨架24,干燥箱端板18、门板22设置在干燥箱底座16上方,干燥箱端板18、门板22上方设置有干燥箱顶板17,顶板上设置有水阀19,潮湿的气体由此而出,水阀上设置有水阀顶盖20,温度高的水汽接触到温度低的水阀顶盖20凝成水珠顺着水阀顶盖20边缘滑出,达到减少气体中水分的作用,在干燥箱顶板17两端往中间四分之一处设置有通气管21,箱体内部设置有门框23、连接骨架24,用以支撑箱体,使结构更为稳固。参阅图1至图12。
实施例2,在风机底部设置有基座8,可是他安装固定在其他装置上,增加稳定性,方便使用,减少机械振动,起到保护作用。参阅图1至图12,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风机外壳7与叶轮罩11之间采用螺丝铰接、焊接或其他方式密封,保证气体腔室6的气密性能,稳固结构,提高机器耐用性。参阅图1至1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实施例4,本发明还在风机外壳7与风机套筒10间留有缝隙,使新鲜空气能不断进入风机外壳7与风机套筒10间的空间,吸收并储存电机5运转散发的热量,完成空气的第一次加热,同时也是对能量的最大限度利用,使本发明更为节能高效。参阅图1至1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实施例5,本发明还在风机出风口接管12上设置有一根绝缘管15,阻断静电,防止火灾隐患。参阅图1至1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自控干燥装置,它包括动力箱、干燥风机、分叉管道、干燥箱,其特征是干燥风机设置在动力箱中,干燥风机包括进风口( I)、出风口(2)、叶轮(3)、叶片(4)、电机(5)、气体腔室(6)、风机外壳(7)、动力输出轴(9)、风机套筒(10)、叶轮罩(11),电机(5)设置在风机外壳(7 )内,风机外壳(7 )内下部两侧设置有进风口( I)和出风口( 2 ),风机套筒(10 )包裹住风机外壳(7)的一部分及进风口(1),叶轮(3)安装在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9) 一端上,动力输出轴(9)设置在电机(5)内部,叶轮(3)上设置有叶片(4),叶片(4)外侧是风机外壳(7)及叶轮罩(11),风机外壳(7)、叶片(4)、叶轮罩(11)之间是气体腔室(6),分叉管道包括出风口接管(I)、分管轨道(2)、集成管轨道(3),在风机出风口接管(12)后设置两个分管轨道(13),风机出风口接管(12)与分管轨道(13)连接,两分管轨道(13)的另一端与集成管轨道(14)连接,干燥箱包括干燥箱底座(16)、干燥箱顶板(17)、干燥箱端板(18)、水阀(19)、水阀顶盖(20)、通气管(21)、门板(22)、门框(23)、连接骨架(24),干燥箱端板(18)、门板(22)设置在干燥箱底座(16)上方,干燥箱端板(18)、门板(22)上方设置有干燥箱顶板(17),顶板上设置有水阀(19),水阀上设置有水阀顶盖(20),在干燥箱顶板(17)两端往中间四分之一处设置有通气管(21),箱体内部设置有门框(23)、连接骨架(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干燥装置,其特征是在风机底部设置有基座(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干燥装置,其特征是风机外壳(7)与叶轮罩(11)之间采用螺丝铰接、焊接或其他方式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干燥装置,其特征是风机外壳(7)与风机套筒(10)间留有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干燥装置,其特征是在风机出风口接管(12)上设置有一根绝缘管(15)。
全文摘要
一种自控干燥装置,它属于一种用于物料烘干作业的干燥装置。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空气加热装置加热温度不高、可控性不强、能耗很大及加热温度不稳定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采用相对较小的低频风机外壳,内置高频风机,以高频风机的大功率输出,将气体吸入内部气体腔室(6)相对较小的风机外壳(7),使空气被压缩,提高气体温度,风叶的高速运动,赋予气体动能,并且气体与内壁摩擦也产生一定热量,进入出风口(2)时气体再次被压缩,温度进一步提升,在风机出风口与干燥箱之间设置分叉管道,增加气体流动阻力,压缩气体,提高温度。它主要是用于提供一种使物料烘干过程更快、能耗更小、温度更高、可控性强更、稳定度更高的自控干燥装置。
文档编号F26B25/08GK103033031SQ2012104267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何宗敏 申请人:湘潭鑫源自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