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061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匣钵,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
背景技术
匣钵,窑具之一。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称匣子。使用匣钵烧制陶瓷器,不仅可提高装烧量、制品不致粘结、提高成品率,而且匣钵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可保证陶瓷质量。匣钵的形状,依器物形状而异。在采用现有匣钵进行扣烧时,由于匣钵与坯体之间无气流导流,容易导致所烧制的陶瓷产品变形。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包括匣钵本体,所述匣钵本体的底部设有空腔,所述匣钵本体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气流导流通孔,所述匣钵本体的侧部设有第二气流导流通孔,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气流导流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匣钵本体设有扣烧支撑台,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设置在所述扣烧支撑台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至少有二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5毫米,小于或等于10毫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的直径为7毫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与所述第二气流导流通孔的轴线相垂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气流导流通孔至少有二个。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气流导流通孔有六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通过第一气流导流通孔、空腔和第二气流导流通孔来进行气流导流,进行扣烧时,匣钵本体与坯体之间的气体可以先经第一气流导流通孔流入空腔之内,再经第二气流导流通孔排出,实现气流导流功能,可避免所烧制的陶瓷产品变形。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鉢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鉢的首lJ面不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上放置坯体时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鉢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号为匣钵本体I ;扣烧支撑台11 ;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 ;坯体3 ;第二气流导流通孔4 ;空腔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包括匣钵本体I,所述匣钵本体I的底部设有空腔5,所述匣钵本体I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所述匣钵本体I的侧部设有第二气流导流通孔4,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与所述空腔5连通,所述第二气流导流通孔4与所述空腔5连通,其中,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空腔5和第二气流导流通孔4形成了气流导流通道,用于气流导流。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匣钵本体I设有扣烧支撑台11,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设置在所述扣烧支撑台11上,烧制时,将坯体3倒扣于匣钵本体I上,使坯体3的内表面与扣烧支撑台11相接触,可通过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进行气流导流,使匣钵本体I与坯体3之间的气体可以先经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流入空腔5之内,再经第二气流导流通孔4排出。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至少有二个,即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可以优选为二个、三个、甚至更多个。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5毫米,小于或等于10毫米。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的直径优选为7毫米。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与所述第二气流导流通孔4的轴线
相垂直。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气流导流通孔4至少有二个。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气流导流通孔4优选有六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可通过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空腔5和第二气流导流通孔4来进行气流导流,进行扣烧时,匣钵本体I与坯体3之间的气体可以先经第一气流导流通孔2流入空腔5之内,再经第二气流导流通孔4排出,实现气流导流功能,可避免所烧制的陶瓷产品变形。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其特征在于包括匣钵本体,所述匣钵本体的底部设有空腔,所述匣钵本体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气流导流通孔,所述匣钵本体的侧部设有第二气流导流通孔,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气流导流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其特征在于所述匣钵本体设有扣烧支撑台,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设置在所述扣烧支撑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至少有二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5毫米,小于或等于1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的直径为7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与所述第二气流导流通孔的轴线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导流通孔至少有二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导流通孔有六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匣钵,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气流导流功能的匣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匣钵本体,所述匣钵本体的底部设有空腔,所述匣钵本体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气流导流通孔,所述匣钵本体的侧部设有第二气流导流通孔,所述第一气流导流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气流导流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第一气流导流通孔、空腔和第二气流导流通孔来进行气流导流,进行扣烧时,匣钵本体与坯体之间的气体可以先经第一气流导流通孔流入空腔之内,再经第二气流导流通孔排出,实现气流导流功能,可避免所烧制的陶瓷产品变形。
文档编号F27D5/00GK202885558SQ2012204842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刘权辉, 吕学贵, 刘玉龙 申请人:云南永丰源普洱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