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508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炉给水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给水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用水一般需要纯净的的水源,一般地下水里都含有不烧杂质,比如泥沙等,每个地方的水质不同,所含泥沙量也不同,直接用地下水给锅炉供水,经常会堵塞管道。现有使用时一般先将地下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再供锅炉使用,地下水供水要频繁启动供水,一般都是由操作工人人工控制,频繁开启,工人劳动强度大,一旦耽搁,可能影响锅炉正常供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给沉淀池自动供水的锅炉给水自动控制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锅炉给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集水沉淀池,集水沉淀池前端上方设有与水泵连接的进水管,及与锅炉连接的出水管,所述集水沉淀池末端设有浮子,浮子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行程开关连接,连接杆中部通过支撑杆支撑;行程开关通过控制装置与水泵连接。所述集水沉淀池内设有隔墙,隔墙高度低于集水沉淀池深度。所述隔墙至少有两个,且隔墙高度沿集水沉淀池前端至后端渐低。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浮子及行程开关来根据集水沉淀池水位自动控制水泵供水,控制精确,能够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集水沉淀池内设置渐低的隔墙,可以提高集水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净化水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锅炉给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集水沉淀池1,集水沉淀池I前端上方设有与水泵连接的进水管2 (图中水泵为现有技术未示出,水泵位于水井10内),及与锅炉5连接的出水管4,集水沉淀池I末端设有浮子6,浮子6通过连接杆7连接,连接杆7另一端与行程开关8连接,连接杆7中部通过支撑杆9支撑;行程开关8通过控制装置与水泵连接(此为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集水沉淀池I内设有3道隔墙11、12、13,隔墙高度低于集水沉淀池深度,且隔墙高度沿集水沉淀池前端至后端渐低,及隔墙11的高度大于隔墙12的闻度,隔墙12的闻度大于隔墙13的闻度,更利于水中泥沙等杂质沉淀。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出水管4不断给锅炉5供水,当集水沉淀池I内的水位降低时,浮子6下降,带动连接杆7动作,从而触发行程开关8,通过控制装置启动水泵供水,当水位达到预设高度时,浮子6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再次触发行程开关8停止水泵供水,可以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1.炉给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集水沉淀池,集水沉淀池前端上方设有与水泵连接的进水管,及与锅炉连接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沉淀池末端设有浮子,浮子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行程开关连接,连接杆中部通过支撑杆支撑;行程开关通过控制装置与水泵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给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沉淀池内设有隔墙,隔墙高度低于集水沉淀池深度。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给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至少有两个,且隔墙高度沿集水沉淀池前端至后端渐低。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给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集水沉淀池,集水沉淀池前端上方设有与水泵连接的进水管,及与锅炉连接的出水管,所述集水沉淀池末端设有浮子,浮子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行程开关连接,连接杆中部通过支撑杆支撑;行程开关通过控制装置与水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浮子及行程开关来根据集水沉淀池水位自动控制水泵供水,控制精确,能够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F24H9/00GK202927825SQ2012206450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郝泽普, 田信申 申请人:南乐县广源浸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