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657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目前,在生产玻璃纤维时采用有玻璃纤维池窑,玻璃纤维池窑通过天然气燃烧和电加热,将矿物粉料熔制成玻璃液,在这个过程中,池窑排出的烟气高达1300°C,热值较高,这部分热量往往会随着烟气的排放而浪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以实现玻璃纤维池窑烟气余热的利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以实现玻璃纤维池窑烟气余热的利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覆烟气通道的金属换热器,所述金属换热器包括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连通有用于加热烘干炉的第一通道。优选的,上述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烟气通道连通的用于加热余热锅炉的第二通道,所述余热锅炉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连通有用于加热所述烘干炉的第三通道。优选的,上述烟气通道的末端连通有废气处理装置。优选的,上述烘干炉的烘干通道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二接入口,所述第二接入口上设置有第二阀门。优选的,上述烘干通道中还设置有抽湿装置。优选的,上述烘干炉的烘干通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接入口,所述
第一接入口上设置有第一阀门。优选的,上述烘干炉的烘干通道中还设置有循环风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覆烟气通道的金属换热器,所述金属换热器包括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连通有用于加热烘干炉的第一通道。在使用时,通过金属换热器将玻璃纤维池窑烟气中的热量置换,并通过从自身的进气孔和出气孔中流动的气体将置换出来的热量带走,带到第一通道中去加热烘干炉,从而实现了玻璃纤维池窑烟气余热的利用,经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后,高达1300°C的烟气的温度会降低到400°C以下,有效的减少热量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烘干炉的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中:金属换热器1、进气孔2、出气孔3、烟气通道4、第一通道5、进水口 6、余热锅炉7、第二通道8、蒸汽出口 9、抽湿装置10、循环风机11、第一接入口 12、第一阀门13、第二接入口 14、第二阀门1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以实现玻璃纤维池窑烟气余热的利用。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烘干炉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覆烟气通道4的金属换热器1,金属换热器I包括进气孔2和出气孔3,出气孔3连通有用于加热烘干炉的第一通道5。在使用时,通过金属换热器I将玻璃纤维池窑烟气中的热量置换,并通过从自身的进气孔2和出气孔3中流动的气体将置换出来的热量带走,带到第一通道5中去加热烘干炉,从而实现了玻璃纤维池窑烟气余热的利用,经过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后,高达1300°C的烟气的温度会降低到400°C以下,有效的减少热量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具体的,上述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与烟气通道4连通的用于加热余热锅炉7的第二通道8,余热锅炉7设置有蒸汽出口 9,蒸汽出口 9连通有用于加热烘干炉的第三通道。将已经利用过一次的烟气进行再次利用,此时,经过金属换热器I后的烟气温度降低到400°C以下,那么将降低到400°C以下的烟气对余热锅炉7进行加热后,烟气的温度降低到180--210°C,同时余热锅炉7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出口 9进入到烘干炉中,对烘干炉进行加热,从而进一步的对烟气的热量进行了利用,使得最终的排弃的烟气温度降到了180—210°C左右,提高了余热利用率。余热锅炉7上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 6。[0028]具体的,烟气通道4的末端连通有废气处理装置,将最终的排弃的烟气进行处理,防止其污染环境。具体的,烘干炉的烘干通道设置有与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二接入口 14,第二接入口14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5,以实现对蒸汽的进入量的控制。具体的,烘干通道中还设置有抽湿装置10,将进入的蒸汽中的湿气进行干燥,防止湿气对设备的腐蚀。具体的,烘干炉的烘干通道设置有与第一通道5连通的第一接入口 12,第一接入口 12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3。以控制对置换的加热气体的进入量的控制。具体的,烘干炉的烘干通道中还设置有循环风机11,以实现烘干炉的烘干通道中加热气体和加热蒸汽的动力供给和气体循环加热。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覆烟气通道的金属换热器,所述金属换热器包括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连通有用于加热烘干炉的第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烟气通道连通的用于加热余热锅炉的第二通道,所述余热锅炉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连通有用于加热所述烘干炉的第三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的末端连通有废气处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炉的烘干通道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二接入口,所述第二接入口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通道中还设置有抽湿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炉的烘干通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接入口,所述第一接入口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炉的烘干通道中还设置有循环风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覆烟气通道的金属换热器,所述金属换热器包括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连通有用于加热烘干炉的第一通道。在使用时,通过金属换热器将玻璃纤维池窑烟气中的热量置换,并通过从自身的进气孔和出气孔中流动的气体将置换出来的热量带走,带到第一通道中去加热烘干炉,从而实现了玻璃纤维池窑烟气余热的利用,经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后,高达1300℃的烟气的温度会降低到400℃以下,有效的减少热量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3011164SQ20122070256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刘林 申请人: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