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0448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干燥区窑炉整体的底部,设有横向延伸的储热室,预热区窑炉前段及中后段任一位置的窑底,与储热室底部的对应位置之间,分别设有一条埋于地面下地沟中的A供热管和B供热管,二者均连通预热区窑炉内腔和储热室;储热室的前后两侧,均间隔连通有若干条导热管,每条导热管均向上延伸,直接与单层干燥区窑炉内腔的排热管相通,或纵向分支分别与多层干燥区窑炉内腔的排热管相通,干燥区窑炉整体的顶部,设有横向延伸的抽湿箱,其上方与风机连通,风机经向下延伸的管道,与地面下的废气沟连通,废气沟与除硫塔连通,同时还经与陶瓷干燥塔连通后,与废气喷淋系统连通。上述结构能实现更加良好的节能与环保效果。
【专利说明】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陶瓷窑炉,特别是一种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陶瓷生产中,陶瓷窑炉的预热区窑炉内的热气,需要输送到干燥区窑炉内,对煤气燃烧进行增氧助燃,但现有的热气输送方式,一般是经预热区窑炉上方的管道,向下输送到干燥区窑炉内,这样,不仅在输送过程中,热气会和空气发生热交换,热量损耗较大,热利用率不高,而且,需要安装多台大功率风机进行抽送,耗电较多;另外,经干燥区窑炉排出的高温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及SO2等有害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会造成空气污染,但现有的废气喷淋装置,对废气的环保处理往往不太理想,且废气中的余热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这些都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能实现更加良好的节能与环保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陶瓷窑炉包括预热区,以及与预热区并排的单层或两层以上多层的干燥区,干燥区窑炉整体的底部,设有横向延伸的储热室,预热区窑炉前段及中后段任一位置的窑底,与储热室底部的对应位置之间,分别设有一条埋于地面下地沟中的A供热管和B供热管,二者均连通预热区窑炉内腔和储热室;储热室的前后两侧,均间隔连通有若干条导热管,每条导热管均向上延伸,直接与单层干燥区窑炉内腔的排热管相通,或纵向分支分别与多层干燥区窑炉内腔的排热管相通,每条排热管上均间隔设有若干个排热孔。
[0005]如上所述的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干燥区窑炉整体的顶部,设有横向延伸的抽湿箱,其上方与风机连通,风机经向下延伸的管道,与地面下的废气沟连通,废气沟与除硫搭连通,同时还经与陶瓷干燥塔连通后,与废气喷淋系统连通;干燥区窑炉整体的前后两侧,还设有抽湿管,抽湿管直接连通单层干燥区窑炉的内腔上部与抽湿箱,或纵向分支将多层干燥区窑炉的内腔上部与抽湿箱连通。
[0006]如上所述的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陶瓷窑炉包括预热区,以及与预热区并排的两层以上多层的干燥区,干燥区窑炉整体的底部及干燥区窑炉的各层之间,设有两个以上横向延伸的储热室,预热区窑炉前段及中后段任一位置的窑底,与下方储热室底部的对应位置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一条埋于地面下地沟中的A供热管和B供热管,二者均连通预热区窑炉内腔和下方储热室,每条A供热管和B供热管的两边,均连有两条沿干燥区窑炉前后两侧向上延伸的C供热管,每条C供热管直接与两层干燥区窑炉之间的储热室连通,或纵向分支与多层干燥区窑炉之间两个以上的储热室连通;所有储热室的前后两侧,均间隔连通有若干条导热管,每条导热管均向上延伸,直接分别与各层干燥区窑炉内腔的排热管相通,或纵向分支分别与多层干燥区窑炉内腔的排热管相通,每条排热管上均间隔设有若干个排热孔。
[0007]如上所述的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干燥区窑炉整体的顶部,设有横向延伸的抽湿箱,其上方与风机连通,风机经向下延伸的管道,与地面下的废气沟连通,废气沟与除硫塔连通,同时还经与陶瓷干燥塔连通后,与废气喷淋系统连通;干燥区窑炉整体的前后两侧,还设有抽湿管,抽湿管纵向分支将多层干燥区窑炉的内腔上部与抽湿箱连通。
[0008]如上所述的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除硫塔内从上到下设有两个以上的A喷淋仓,最下面一个A喷淋仓下方与废气沟连通,每个A喷淋仓内均设有A底座,A底座上平行设有若干支竖向的A进气管,每个A喷淋仓的一侧设有喷淋口,每个喷淋口均经管路与碱水池相通。
[0009]如上所述的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废气喷淋系统包括喷淋塔、进气室及流通室,喷淋塔内从上到下设有两个以上的B喷淋仓,最下面一个B喷淋仓下方与废气管道连通,每个B喷淋仓内均设有B底座,B底座上平行设有若干支竖向的B进气管,B底座两边设有喷水口 ;喷淋塔上方与进气室连通,进气室与流通室连通,流通室分隔为网格状的若干个小室,最末一列小室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其它各列小室的顶部均设有轴流风机,从起首一列小室中最下面的一个,到最末一列小室中最上面的一个之间,设有贯穿所有小室的S形排气通道,最末一列小室中的其中一个为喷淋小室,其中设有C底座,C底座上平行设有若干支竖向的C进气管;进气室及流通室底部地面以下,设有若干个热水池,最末一列小室下方的热水池,与喷淋塔的顶部及喷淋小室之间,均以设有水泵的管路相通。
[0010]上述结构由于预热区窑炉内的热气,通过地沟中的供热管输送到干燥区窑炉内,热气在地面下的供热管内封闭式输送,输送中不会与空气发生热交换,热量损耗极小,热利用率较高,风机耗电较少,节能降耗的效果十分显著,另外,可通过除硫塔、陶瓷喷雾塔及废气喷淋系统,对高温废气进行良好的净化处理,高温废气或者被除硫排出,或者经用于陶瓷喷雾塔的助燃后,大多可沉降为热水,用于陶瓷球磨机的工作,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同样有利于节能降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图1为实施例一预热区和两层干燥区的组合主视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A-A向纵截面示意图;
[0014]图3为实施例二预热区和两层干燥区的组合主视示意图;
[0015]图4为图3的B-B向纵截面示意图;
[0016]图5为图3的C-C向纵截面示意图;
[0017]图6为实施例二预热区和四层干燥区的组合主视示意图;
[0018]图7为图6的D-D向纵截面示意图;
[0019]图8为图6的E-E向纵截面示意图;
[0020]图9为除硫塔及陶瓷喷雾塔的示意图;
[0021]图10为废气喷淋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见图1、图2,提供一种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陶瓷窑炉包括预热区1,以及与预热区I并排的两层的干燥区2,干燥区2窑炉整体的底部,设有横向延伸的储热室3,预热区I窑炉前段及中后段任一位置的窑底,与储热室3底部的对应位置之间,分别设有一条埋于地面下地沟4中的A供热管5和B供热管6,二者均连通预热区I窑炉内腔和储热室3 ;储热室3的前后两侧,均间隔连通有若干条导热管7,每条导热管7均向上延伸,纵向分支分别与两层干燥区2窑炉内腔的排热管8相通,每条排热管8上均间隔设有若干个排热孔9。
[0024]工作中,预热区I窑炉内的热气,分别经A供热管5和B供热管6输送到储热室3,再经若干条导热管7向上输送到各排热管8内,最后经各排热孔9排出到干燥区2窑炉的内腔,实现增氧助燃。其中A供热管5输送的热气中带有湿气,可确保砖坯在干燥区2窑炉前段内腔传送时,不会发生干裂,B供热管6输送的热气比较干爽,可确保砖坯得到良好的干燥处理。上述干燥区2也可以为两层以上或单层,当干燥区2为单层时,区别仅仅在于,每条导热管7均向上延伸,直接与单层干燥区2窑炉内腔的排热管8相通,所获得的技术效果是完全一致的。
[0025]参见图1、图2、图9、图10,干燥区2窑炉整体的顶部,设有横向延伸的抽湿箱10,其上方与风机11连通,风机11经向下延伸的管道,与地面下的废气沟12连通,废气沟12与除硫塔13连通,同时还经与陶瓷干燥塔14连通后,与废气喷淋系统15连通。干燥区2窑炉整体的前后两侧,还设有抽湿管16,纵向分支将两层干燥区2窑炉的内腔上部与抽湿箱10连通。
[0026]参见图1、图2、图9,高温废气经抽湿管16抽排到抽湿箱10,通过风机11抽送,经废气沟12排向除硫塔13,除硫塔13内从上到下设有三个A喷淋仓17,最下面一个A喷淋仓17下方与废气沟12连通,每个A喷淋仓17内均设有A底座18,A底座18上平行设有四支竖向的A进气管19,每个A喷淋仓17的一侧设有喷淋口 20,每个喷淋口 20均经管路与碱水池相通,碱水池中可装有石灰水(主要成份是Ca (OH) 2)。除硫工作时,高温废气进入最下面一个A喷淋仓17,其喷淋口 20喷水,对高温废气降温,多支A进气管19的设置,使高温废气分散流通,喷淋效果更好。降温后的废气继续上升到中间一个和最上面一个A喷淋仓17内,通过高压水泵将石灰水雾化后,经这两个A喷淋仓17的两个喷淋口 20喷出,雾状石灰水与废气中二氧化硫中和,形成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钙,随废水下排到废水池中,使废气实现脱硫,净化后较为干净的废气从除硫塔13塔顶排出。
[0027]参见图1、图2、图9、图10,高温废气同时还经废气沟12排向陶瓷干燥塔14,对陶瓷干燥塔14内的水煤浆实现助燃,进行二次燃烧,二次燃烧后的高温废气,进入废气喷淋系统15,废气喷淋系统15包括喷淋塔21、进气室22及流通室23,喷淋塔21内从上到下设有两个B喷淋仓24,每个B喷淋仓24内均设有B底座25,B底座25上平行设有五支竖向的B进气管26,B底座25两边设有喷水口,多支B进气管26的设置,同样可使高温废气分散流通,喷淋效果更好。喷淋塔21上方与进气室22连通,进气室22与流通室23连通,流通室23分隔为网格状的九个小室27,具体为三行三列,最末一列小室27的顶部设有排气管28,其它各列小室27的顶部均设有轴流风机29,从起首一列小室27中最下面的一个,到最末一列小室27中最上面的一个之间,设有贯穿所有小室27的S形排气通道,最末一列小室27中的中间一个为喷淋小室30,其中设有C底座31,C底座31上平行设有7支竖向的C进气管32。进气室22及流通室23底部地面以下,设有若干个热水池33。
[0028]工作时,高温废气从下向上进入喷淋塔21内,经两个B喷淋仓24喷水降温后,再经进气室22进入流通室23,在S形排气通道流通过程中,受到轴流风机29的强风降温及喷淋小室30的喷水降温,温度下降到80°C左右,大部分高温废气连同有害气体化成水液沉降到热水池33中,而少量净化后的气体则从排气管28排出。最末一列小室27下方的热水池33,与喷淋塔21的顶部及喷淋小室30之间,均以设有水泵的管路相通,经过整个喷淋系统的喷淋净化,此热水池33的废水已比较干净,通过水泵泵出到喷淋塔21的顶部及喷淋小室30内,可作为喷淋用水,而其它热水池33的热水,则可用于陶瓷球磨机的加工作业。
[0029]实施例二:
[0030]参见图3-图5,提供一种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干燥区2窑炉整体的底部和两层干燥区2的窑炉之间,均设有横向延伸的储热室3,A供热管5和B供热管6,均连通预热区I窑炉内腔和下方储热室3,每条A供热管5和B供热管6的两边,均连有两条沿干燥区2窑炉前后两侧向上延伸的C供热管34,每条C供热管34直接与两层干燥区2窑炉之间的储热室3连通;上下储热室3的前后两侧,均间隔连通有若干条导热管7,每条导热管7均向上延伸,分别与两层干燥区2窑炉内腔的排热管8相通。工作中,预热区I窑炉内的热气,分别经A供热管5和B供热管6输送到下方的储热室3,经C供热管34输送到两层干燥区窑炉之间的储热室3,再分别经若干条导热管7向上输送到两层干燥区2窑炉内腔的各排热管8内,最后经各排热孔9排出到两层干燥区2窑炉的内腔,实现增氧助燃。其它方面的结构与所实现的功能,均与实施例一是完全一致的。
[0031]上述干燥区2也可以为两层以上,参见图6-图8,当干燥区2为四层时,区别仅仅在于,干燥区2窑炉整体的底部,以及第二、第三层的窑炉之间,均设有横向延伸的储热室3,预热区I窑炉前段及中后段任一位置的窑底,与下方储热室3底部的对应位置之间,分别均设有两条埋于地面下地沟4中的A供热管5和B供热管6,每条A供热管5和B供热管6,均连通预热区I窑炉内腔和下方储热室3,每条A供热管5和B供热管6的两边,均连有两条沿干燥区2窑炉前后两侧向上延伸的C供热管34,每条C供热管34直接与干燥区2窑炉第二、第三层之间的储热室3连通。每条导热管7均向上延伸,纵向分支分别与四层干燥区2窑炉内腔的排热管8相通,所获得的技术效果是完全一致的。
[0032]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与本发明类似的结构及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陶瓷窑炉包括预热区,以及与预热区并排的单层或两层以上多层的干燥区,其特征在于:干燥区窑炉整体的底部,设有横向延伸的储热室,预热区窑炉前段及中后段任一位置的窑底,与储热室底部的对应位置之间,分别设有一条埋于地面下地沟中的A供热管和B供热管,二者均连通预热区窑炉内腔和储热室;储热室的前后两侧,均间隔连通有若干条导热管,每条导热管均向上延伸,直接与单层干燥区窑炉内腔的排热管相通,或纵向分支分别与多层干燥区窑炉内腔的排热管相通,每条排热管上均间隔设有若干个排热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燥区窑炉整体的顶部,设有横向延伸的抽湿箱,其上方与风机连通,风机经向下延伸的管道,与地面下的废气沟连通,废气沟与除硫塔连通,同时还经与陶瓷干燥塔连通后,与废气喷淋系统连通;干燥区窑炉整体的前后两侧,还设有抽湿管,抽湿管直接连通单层干燥区窑炉的内腔上部与抽湿箱,或纵向分支将多层干燥区窑炉的内腔上部与抽湿箱连通。
3.—种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陶瓷窑炉包括预热区,以及与预热区并排的两层以上多层的干燥区,其特征在于:干燥区窑炉整体的底部及干燥区窑炉的各层之间,设有两个以上横向延伸的储热室,预热区窑炉前段及中后段任一位置的窑底,与下方储热室底部的对应位置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一条埋于地面下地沟中的A供热管和B供热管,二者均连通预热区窑炉内腔和下方储热室,每条A供热管和B供热管的两边,均连有两条沿干燥区窑炉前后两侧向上延伸的C供热管,每条C供热管直接与两层干燥区窑炉之间的储热室连通,或纵向分支与多层干燥区窑炉之间两个以上的储热室连通;所有储热室的前后两侧,均间隔连通有若干条导热管,每条导热管均向上延伸,直接分别与各层干燥区窑炉内腔的排热管相通,或纵向分支分别与多层干燥区窑炉内腔的排热管相通,每条排热管上均间隔设有若干个排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的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燥区窑炉整体的顶部,设有横向延伸的抽湿箱,其上方与风机连通,风机经向下延伸的管道,与地面下的废气沟连通,废气沟与除硫塔连通,同时还经与陶瓷干燥塔连通后,与废气喷淋系统连通;干燥区窑炉整体的前后两侧,还设有抽湿管,抽湿管纵向分支将多层干燥区窑炉的内腔上部与抽湿箱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除硫塔内从上到下设有两个以上的A喷淋仓,最下面一个A喷淋仓下方与废气沟连通,每个A喷淋仓内均设有A底座,A底座上平行设有若干支竖向的A进气管,每个A喷淋仓的一侧设有喷淋口,每个喷淋口均经管路与碱水池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陶瓷窑炉的热能利用和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废气喷淋系统包括喷淋塔、进气室及流通室,喷淋塔内从上到下设有两个以上的B喷淋仓,最下面一个B喷淋仓下方与废气管道连通,每个B喷淋仓内均设有B底座,B底座上平行设有若干支竖向的B进气管,B底座两边设有喷水口 ;喷淋塔上方与进气室连通,进气室与流通室连通,流通室分隔为网格状的若干个小室,最末一列小室的顸部设有排气口,其它各列小室的顶部均设有轴流风机,从起首一列小室中最下面的Iv,到最末一列小室中最上面的一个之间,设有贯穿所有小室的S形排气通道,最末一列小室中的其中一个为喷淋小室,其中设有C底座,C底座上平行设有若干支竖向的C进气管;进气室及流通室底部地面以下,设有若干个热水池,最末一列小室下方的热水池,与喷淋塔的顶部及喷淋小室之间,均以设有水泵的管路 相通。
【文档编号】F27D17/00GK103542730SQ201310446271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卢爱玲 申请人:卢爱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