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215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落地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落地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普通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的集水盘目前设计中大多数是用来接收换热器的冷凝水,而很少考虑出风框及导风叶上的冷凝水,从而导致出风框及导风叶的冷凝水沿空调壳体流到地面,造成地面湿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地式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出风框与导风叶上的冷凝水沿空调壳体流到地面而造成地面湿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其包括具有前面板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位置的换热器和出风框及设置于所述换热器底部以收集并排出所述换热器流下的冷凝水的集水盘,所述出风框装设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所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风框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壳体的前面板之间,所述接水盘的位置高于上述的集水盘,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接水盘上,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连接至上述的集水盘上。进一步地,所述出风框的上部安装有若干导风叶,所述出风框的下部朝向所述换热器的方向凹陷而于所述出风框的底端形成所述接水盘。进一步,所述出风框的下部朝向所述换热器的方向凹陷而于所述出风框的侧面形成一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与所述接水盘衔接。进一步,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由所述接水盘的底部插入所述接水盘上,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由所述集水盘的侧部插入所述集水盘内,所述集水盘的侧部开设有倾斜向下的斜穿孔,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插入所述斜穿孔内。进一步,所述斜穿孔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10°至80°的范围内。进一步,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及连接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弯折段,所述第一管段插入所述接水盘内,所述第二管段插入所述斜穿孔内,所述第一管段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管段的轴线形成的钝角与所述斜穿孔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互补。进一步,所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出水管还包括套于所述第二管段上的安装板,所述集水盘的侧部开设有一斜盲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板并锁入所述斜盲孔内,所述斜盲孔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斜穿孔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
度相一致。进一步,所述集水盘内的底部设置有相衔接的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分别由所述集水盘内的相对两端向内倾斜延伸且于二者的衔接处形成低洼部位,所述集水盘于所述低洼部位设置有一排水口。[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斜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15°至60°的范围内。进一步,所述第二斜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20°至60°的范围内。出风框与导风叶上的冷凝水流至接水盘中,这些冷凝水暂时在接水盘中停留,然后,接水盘中的冷凝水通过出水管流至集水盘中,由此,出风框与导风叶上的冷凝水被集中至集水盘中,避免出现所述出风框与导风叶上的冷凝水沿壳体流到地面而造成地面湿滑的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器的部分分解图。图2是图1的落地式空调器的进一步地分解图。图3是图2的落地式空调器的出风框、出水管、集水盘及排水管的分解图。图4是图3的落地式空调器的集水盘和出水管的立体放大图。图5是图4的集水盘的正视图。图6是图5的集水盘的A向放大视图。图7是图5的集水盘沿线B-B的剖视放大图。图8是图6的集水盘沿线C-C的剖视图。图9是图3的落地式空调器的出水管的立体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位置的换热器20及出风框30、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下部位置的风机40及设置于所述换热器20底部以收集并排出所述换热器20流下的冷凝水的集水盘50。所述出风框30装设于所述换热器20的出风侧。所述出风框30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32。该接水盘32的位置高于上述的集水盘50。所述接水盘32位于所述换热器20与所述壳体的前面板12之间。所述接水盘32用以接水并排出由所述导风叶31与所述出风框30流下的冷凝水。所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出水管60 ;出水管60用以使所述接水盘32内的冷凝水流至所述集水盘50内。所述出水管60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接水盘32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集水盘50上。出风框30与导风叶31上的冷凝水流至接水盘32中,这些冷凝水暂时在接水盘32中停留,然后,接水盘32中的冷凝水通过出水管60流至集水盘50中,由此,出风框30与导风叶31上的冷凝水被集中至集水盘50中,避免出现所述出风框30与导风叶31上的冷凝水沿壳体流到地面而造成地面湿滑的现象。所述壳体包括后盖11、上述前面板12、二侧板13、底座14及顶盖15。所述后盖11、前面板12、二侧板13、底座14及顶盖15共同围成一容置空间16。所述风机40、出风框30、换热器20、集水盘50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6内。[0030]所述出风框30的上部安装有若干导风叶31。所述出风框30的上部开设有一出风口 33,所述导风叶31并排安装于所述出风框30的出风口 33处。所述出风框30的下部朝向所述换热器20的方向凹陷而于所述出风框30的底端形成所述接水盘32。为了空调顺利出风,所述前面板12并未覆盖所述出风框30的出风口 33处。所述换热器20倾斜地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部位置。风机40所排出的气流流经换热器20,气流在换热器20经过换热后由出风框30的出风口 33处排出,导风叶31上下摆动,以达到增加空调出风覆盖范围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出风框30可以是与空调的壳体分离的(如图2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框30可以是壳体的一部分。出风框30作为围成出风口 33的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制冷工况下,特别是室内空气湿度较高时,出风框30的边缘和导风叶31都会凝聚冷凝水,当积累一定的冷凝水时,会向下流动。在本实用新型中,出风框30的边缘和导风叶31上的冷凝水流入接水盘32中,再通过出水管60流至集水盘中,避免地面湿滑。所述出风框30与所述换热器20之间设置有挡风板70。挡风板70用于阻挡流经所述换热器20的气流吹向所述出风框30下部,以使更多的气流由所述出风框30的出风口33处排出。所述挡风板70的底部安装于所述集水盘50内。所述换热器20的底部伸入所述集水盘50内,以使换热器20上的冷凝水流入集水盘50内。请同时参阅图3,所述出风框30的下部朝向所述换热器20的方向凹陷而于所述出风框30的侧面形成一导流面34,所述导流面34与所述接水盘32衔接。所述导流面34的作用是将出风框30与导风叶31上的冷凝水导引至接水盘32内。所述出水管60的第一端由所述接水盘32的底部插入所述接水盘32上,所述出水管60的第二端由所述集水盘50的侧部插入所述集水盘50内。请同时参阅图4至图8,所述集水盘50的侧部开设有倾斜向下的斜穿孔51。所述出水管60的第二端插入所述斜穿孔51内。所述斜穿孔51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10°至80°的范围内,优选为45°或者6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出水管60的第二端与集水盘50侧部的安装强度,集水盘50于所述斜穿孔51的周缘向外倾斜延伸有一安装管52,所述安装管52中部的管孔53与所述斜穿孔51相连通,且安装管52中部的管孔53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与斜穿孔51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相一致。请同时参阅图9,所述出水管60包括第一管段63、第二管段64、连接所述第一管段63与所述第二管段64的弯折段67及套于所述第二管段64上的安装板68。所述第一管段63插入所述接水盘32内。所述第二管段64插入所述斜穿孔51内。所述第一管段63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管段64的轴线形成的钝角与所述斜穿孔51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互补,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管段63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管段64的轴线形成的钝角与所述斜穿孔51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之和为180度,便于操作者组装出水管60与集水盘50。请再次参阅图4、图5和图7,所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固定件(图未示)。所述固定件可为螺钉、螺栓等固定物件。所述集水盘50的侧部开设有一斜盲孔54。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板68并锁入所述斜盲孔54内,以使所述出水管60与所述集水盘50保持相对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固定件与集水盘50侧部的安装强度,集水盘50设置有安装柱55,所述安装柱55与所述安装管52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斜盲孔54开设于安装柱55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斜盲孔54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斜穿孔51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相一致,其目的是:当固定件锁入所述斜盲孔54内时,固定件对安装板68的作用力与所述第二管段64的轴线方向相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固定件能够穿过安装板68并锁入斜盲孔54内即可,所述斜盲孔54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没有特别要求。请再次参阅图5和图8,所述集水盘50内的底部设置有相衔接的第一斜面80及第二斜面81。所述第一斜面80与所述第二斜面81分别由所述集水盘50内的相对两端向内倾斜延伸且于二者的衔接处形成低洼部位82。所述集水盘50于所述低洼部位82设置有一排水口 83。换热器20上的冷凝水在集水盘50内汇集,出水管60将接水盘32内的冷凝水导入至集水盘50内,这两部分冷凝水顺着第一斜面80、第二斜面81流至所述低洼部位82,并由排水口 83排出,从而保证了冷凝水顺畅及时地排走,避免集水盘50中的冷凝水因长期存放而发霉变味产生细菌,提升环境质量。另外,因集水盘50中的冷凝水通过第一斜面80、第二斜面81及排水口 83及时地排走,避免集水盘50中的冷凝水溢出,保证了电器安全。所述第一斜面80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15°至60°的范围内,优选为20°或者45°。所述第二斜面81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20°至60°的范围内,优选为30°或者45°。所述集水盘50的排水口 83处设置一导出管84。所述集水盘50的导出管84上安装一排水管85,所述排水管85通过束紧带与导出管84固定。集水盘50内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管85排出空调外。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其包括具有前面板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位置的换热器和出风框及设置于所述换热器底部以收集并排出所述换热器流下的冷凝水的集水盘,所述出风框装设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风框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壳体的前面板之间,所述接水盘的位置高于上述的集水盘,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接水盘上,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连接至上述的集水盘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的上部安装有若干导风叶,所述出风框的下部朝向所述换热器的方向凹陷而于所述出风框的底端形成所述接水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的下部朝向所述换热器的方向凹陷而于所述出风框的侧面形成一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与所述接水盘衔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由所述接水盘的底部插入所述接水盘上,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由所述集水盘的侧部插入所述集水盘内,所述集水盘的侧部开设有倾斜向下的斜穿孔,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插入所述斜穿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穿孔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10°至80°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及连接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弯折段,所述第一管段插入所述接水盘内,所述第二管段插入所述斜穿孔内,所述第一管段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管段的轴线形成的钝角与所述斜穿孔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互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出水管还包括套于所述第二管段上的安装板,所述集水盘的侧部开设有一斜盲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板 并锁入所述斜盲孔内,所述斜盲孔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斜穿孔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相一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盘内的底部设置有相衔接的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分别由所述集水盘内的相对两端向内倾斜延伸且于二者的衔接处形成低洼部位,所述集水盘于所述低洼部位设置有一排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15°至60°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20°至60°的范围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其包括具有前面板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位置的换热器和出风框及设置于所述换热器底部以收集并排出所述换热器流下的冷凝水的集水盘,所述出风框装设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所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风框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壳体的前面板之间,所述接水盘的位置高于上述的集水盘,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接水盘上,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连接至上述的集水盘上。出风框与导风叶上的冷凝水流至接水盘中,再通过出水管流至集水盘中,避免出风框与导风叶上的冷凝水流到地面而造成地面湿滑。
文档编号F24F13/22GK203163195SQ20132014524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7日
发明者惠文科, 李玉狮, 彭代杰 申请人: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